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北宋小丫鬟 > 第129章

锦娘正和女儿一起准备中秋节礼, 她先把历年来的单子和别人的回礼拿过来,让女儿参考之后拟单子出来。

“你看这是去年和前年的,魏家送的橄榄就很有心意的, 但是橄榄不便宜, 就得酌情。还有这小饼,咱们家里橘香的玫瑰酥饼,小云的桂花饼都做的很好, 但是呢装小饼的食盒得提前备下, 大相国寺的竹器又便宜又好看,你看我就早已备下。”锦娘正和她说。

除此之外, 还有果品、绸缎、酒水、糖霜等等。

一份礼单就有许多门道,筠姐儿拟了两遍终于拟好, 给了青蓉后, 青蓉又传到各处, 让她们置办下来。

“你也不能做甩手掌柜,还得时不时问问,否则上头的人不发话, 底下人就容易懈怠。”锦娘道。

筠姐儿点头, 又问起锦娘:“娘,您真个把绣像卖了二百贯吗?”

“是啊,所以这也是我让你学针线的道理,你比娘强,专门学画画, 如此绣花也肯定比娘更厉害, 娘这一手都是四处偷师学来的野狐禅。日后,等你穷困之时,有这手艺, 东山再起不在话下。”锦娘叮咛。

筠姐儿现下除了读书以外,还要做女红管家,竟然很难得闲。听了锦娘的话,先把礼单带回去看,有空就做女红。

到明年弟弟是要考府学的,她制艺诗赋策论已经精通了,就不必学了。

她这么一离开,魏夫人上门来了,锦娘忙去二门相迎,先上下打量了一下,见她瘦了些,但精神还好,故而问起魏夫人父亲的病如何,二人说着进到花厅。

魏夫人握着锦娘的手道:“我那孩儿叨扰姑太太许久,我心下不安的很。”

“七郎很是懂事,您还不知道的,他姑父带着他和宁哥儿一起去拜访一位名士,偏生他表兄弟二人有时运,遇到人家诗兴大发,把他们俩都写上去了。”锦娘笑道。

魏夫人原本听那些婆子说,蒋羡把孩子们弄出去夜游,皮肤如何瘙痒睡不下,姑太太指使儿子做仆人,没想到原来是拜访名士。

她原本不太信婆子们嚼舌根,但无风不起浪,所以有些怀疑,现下听锦娘这么一说,喜笑颜开:“姑太太替我多谢他姑父,这孩子调皮不知道多麻烦你们。”

“不麻烦,他是极好的。我原本还在想他在家是小儿子会不会太娇惯,哪里知晓在我家很有大哥哥的样子,有一日还主动说和他姑父一起帮定哥儿沐浴,我说家里这么多人呐,哪里用的着你,偏偏他做的有模有样的。我说也不能让你白干啊,于是请他去了潘楼会仙楼,也算犒赏了。”锦娘只当玩笑话说。

魏夫人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心中十分愧疚,明明知道锦娘的人品的,倒是爱子心切,差点被人糊弄,又好生说了不少感激的话。

锦娘则道:“我本以为七郎还能在我家待到中秋,又亲自帮他做了一身衣裳,预备中秋穿,如今嫂嫂回来了,我拿出来给您吧。”

不时,青蓉用托盘拿了一套衣裳出来,魏夫人见里边是鹅黄瑞草云鹤暗纹缎子的中衣,外面则是一件浅紫色的纱做的直裰,直裰的领缘处是比浅紫稍微深一点的紫地双层纱上绣球路纹,底下配着天水碧的裙子,做的十分精致,一看就费了不少功夫。

魏夫人道:“你这个做姑母的对他这般好,若是日后他不孝敬你,我都不许。”

“您看您说这个做什么,正好您今日过来,择日不如撞日,就当我为您接风了,等会儿七郎就回来了。”锦娘笑道。

二人家长里短说了不少,等魏七郎回来时,见到魏夫人赶忙上前拜见。

魏夫人见这两个月儿子似乎长高了些,人也有精神不少,回来说了会话就主动说要去前院做功课,她很是欣慰。

“你们快些写,写完咱们给你娘接风。”锦娘叮嘱了一句。

魏七郎应了一声,锦娘又让茶房给他们端茶过去。

下午饭,魏夫人便是在蒋家吃的,她观察到儿子和锦娘说话十分随便,还道:“姑母,您和姑父说一声,带我和宁哥儿一起去桃花溪钓鱼玩儿吧,您不发话,姑父都不应。”

“你们俩出去夜游一趟,也是心野了,还是先把书读好,若是你们俩有长进,我就和你姑父说一声。不过,也得你娘同意。”锦娘道。

魏七郎又歪缠魏夫人几句,魏夫人指着他笑骂:“你得学业有长进才是。”

饭毕,魏夫人见筠姐儿干练许多,听说她最近在管家,又道:“大姐儿看着愈发出众了。”

锦娘还不知晓魏夫人说这话的来意,只以为是例行夸奖,又知晓魏七郎今日要回去,把衣裳也拿给他试。

魏家下人已经收拾行李了,宁哥儿还哭了:“七表哥,我们还约好去桃花溪玩的呢。”

魏七郎也忍不住泪洒了不少,就是锦娘面临离别,有些难舍难分,但她是大人了,总不能让人家的孩子真的在自家过吧,故而笑道:“宁哥儿,日后去找你七表哥玩儿就好了啊。”

说罢,又对魏夫人道:“孩子们都是重情重义的性子。”

魏夫人也是欣慰的很,锦娘见时候不早了,又道:“孩子们也要早些休息,明日还得读书,我就不多留了,下次七郎只管过来玩儿,那跨院我给你留着。”

“姑母……”魏七郎还真的有些舍不得。

一直在书房听动静的蒋羡都无语了,他曾经也常去姑母家,怎么没这么依依不舍啊,太夸张了这群人,还哭起来。

等魏家人离开了,蒋羡才出来。

“你躲这里做什么?”锦娘狐疑的看着他。

蒋羡大喊冤枉:“什么叫我躲,你们女人家说话,我总不好出来插嘴吧。”

锦娘舒了一口气:“魏家的人走了,我这也松快一大截了,走吧,回去休息吧。”

有二十来人吃穿用都在蒋家,还有魏七郎起居饮食都得照顾到,还是很累的。现在把人安全交到人家母亲手里,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同时,魏夫人等儿子回来后,一家三口在一起说话。

魏七郎道:“平日白日在宥家读书,回来后先写功课,写完功课就吃饭散步。姑父就会帮我们检查功课,如果有不擅长的,便出题让我们再写。休息的时候,会出去酒楼吃饭看相扑,对了,姑母让姑父教我和宁哥儿装裱,说将来我们俩要是读书不成,开个装裱铺也能挣钱。您不知晓姑母一幅绣品就卖了两百贯,筠姐儿受了姑母的刺激,成日去做女红去了。”

魏大学士笑道:“没想到去蒋家还学了这么多东西呢。”

“可不是,原本是打算八月教我和宁哥儿泅水的,姑母说姑父在外抓贼的时候,正是因为擅长泅水,才抓住逃犯立了大功。即便我和宁哥儿日后不去做亲民官,但是擅长水性还能逃命呢。”魏七郎说的还打了个哈欠。

魏夫人赶忙让他下去休息,只留下俩口子说话。

魏大学士则道:“这几个月咱们七郎学业非常有长进,人也长高了,这也是我放心他待在蒋家的缘故。”

“真是没想到蒋家家风如此好。”魏夫人如此想着。

夫妇二人说完魏七郎的事情,都似乎下了个决定,但他们还有旁的事情要聊,就先有了个默契。

却说今年魏家可能是因为魏七郎在她家住了几个月,因此节礼送的非常丰厚,锦娘挑了几样好的留在箱笼里,又和蒋羡说起今年中秋的安排。

“既如此,便接了老宅老爷和太太过来。”锦娘道。

蒋羡同意,反正也只是过个中秋,也没什么。锦娘让他亲自上门去接,蒋六老爷自然是同意,长子去了应天府,次子过继,跟着儿子倒是比跟着孙子强点。

其实许氏本来是不喜欢公公和这个继婆婆的,但是听说他们要去金梁桥过节,又道:“不如让十六郎和弟妹都过来咱们南薰坊来,我和儿媳把小饼果品都准备好了呢。”

“你们都好,只是常常同你们一处,我们也去那边看看。”蒋六老爷笑道。

许氏也只好咬牙同意。

却说二老过来,蒋六老爷捐了几箱书过来放这里的的藏书楼,蒋羡让宁哥儿陪着祖父,锦娘则请郑氏上坐,又让人奉茶过来,几人在一起说话。

郑氏见这上方案几上摆着炉瓶,丫头们用红漆的托盘上的上等茶汤,汤色清亮,附近靠窗户的桌上摆着各色鲜花盆景,青铜的鼎炉吐着丝丝香甜。她想这蒋羡家里果真是富贵的紧,财务状况比长房好许多。

说着又想起许氏曾经说起的,若是把她侄孙女嫁过来就享福了。

但她只说起筠姐儿的亲事,就听锦娘道:“看了几个皆不如意,咱们家如今虽然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但总得找差不多的人才。”

听了这句话郑氏就闭嘴了,她可不会那般心里没数。

因为郑氏的识趣,蒋六老爷的欢喜,蒋家中秋团圆倒是过的很不错。

但中秋团圆之夜,冯家却传来噩耗,本该这个时候已经到家的冯胜却是因为中了蝮蛇之毒,差点窒息而亡,好容易被救活回来,但却去了半条命。

跟着去的掌柜回来报信,娄四娘当即就要长子麟哥儿过去,麟哥儿却推脱道:“太太不是不知道我那医馆一日都离不得人。”

娄四娘又看向官哥儿,官哥儿支支吾吾道:“我们县学如今不能缺课的。”

“两位郎君都不去,难道让我妇人去不成?”娄四娘没想到两个继子如此冷漠。

麟哥儿和官哥儿都低头不语,娄四娘只好打算先关店,把儿子云哥儿托付给娘家嫂子,自己虽然害怕,但也带着家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