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当县令 > 第151章

漳兴五年, 五月初六。

处理完安济府的事情之后,纪楚一行立刻前往浩州。

现在的安济府,一部分灾民离开, 剩下的则由当地大户支起粥棚接济。

剩下的,只要等买粮的薛明成过来即可。

要说浩州情况也差不多。

不少灾民有序逃荒, 留下大户也不敢再多言, 老老实实开仓放粮。

这些敛财大户的粮食,足以支撑到朝廷新粮过来。

那为何还要亲自过去?

是不放心杜忠杜知州吗。

杜知州本人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他去迎接纪大人的时候,小老头直接抱着纪楚痛哭。

如果按年纪来看, 小老头都能当纪楚的爹了,但在官场上,大人帮了他太多,不怪他直接哭啊。

哭归哭,实际上浩州被杜知州治理得不错。

他踏实细心,做事也公正。

再有纪楚在旁边协助, 本地情况虽然严重, 却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就连那百姓暴乱, 也是有人刻意为之。

出了这样的人,他还能维持其他各县不乱, 已经很厉害了。

这也是杜知州满腹委屈的原因。

他都这么努力了啊!

凭什么还这样对他!

当官真的太难了!

不过听说纪大人在安济府的情况后, 杜知州才知道, 他这边的乱子不是针对他。

完全是对纪楚的陷阱。

他们这俩人, 可真惨啊。

随着安济府事情结束, 该老实的都老实了。

杜大人觉得,应该没什么事了吧。

怎么纪大人专门跑到浩州,看起来还十分紧急?

纪楚看杜大人疑惑, 反而笑道:“要的就是紧急。”

在场都是自己人,要么是纪楚手下,要么是杜忠心腹,他直接道:“总不能只见招拆招,破了他们的计策是一回事。”

“让他们加倍奉还,又是另一回事。”

啊?

加倍奉还?!

怎么加倍啊。

这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那些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还不够吗。

自然不够。

看出纪大人的意思之后,杜大人的随从等人也兴奋了。

“纪大人,我们要怎么做。”

“早就憋屈死了,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所以要彻查。”纪楚直接道。

从三月份到京城,如今已经五月份,整整两个月的时间,纪楚几乎没怎么休息过,现在看起来依旧精神奕奕。

“本官要查清楚,那所谓的暴乱到底怎么回事。”

杜知州眼前一亮,没错!要查!

最近事情极多,大家想都是,能把事情按下去即可,谁也没精力往深了看。

这会想来,往深了查才是最好的。

他们不能总是防守,一点也不反击啊。

纪楚来得突然,命令下得也快。

之前被关起来的暴乱佃户终于有人提审。

他们不用本地官吏,只用纪楚跟杜忠的人,专门审问情况。

从如何捡到杜知州跟老友之间的信,再到谁提起的抢东西,以及中间的利益勾连等等。

他们就是要乘胜追击。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也因这快速的反应,挑事的大户根本反应不过来。

当天晚上,等人再少一些的时候,杜知州再次主动去纪大人书房。

这次只剩下纪楚,李师爷,还有杜知州。

看这人这样更少,杜知州就知道,纪大人早就在等着他了。

虽说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朝廷暂时也没有追究的意思,可他还是要跟纪大人道歉,以及想想如何补救。

那就是杜知州信件泄露一事。

浩州百姓暴乱的导火索,便是他跟老友的信件。

说起这件事,杜知州脸色有些灰白。

“我跟老友已经有几十年的交情。”

都说人的年龄渐长,身边好友会越来越少,杜知州也不例外。

可这朋友,是他读书时候就认识。

之后老友考上举人,他随后跟上。

只是杜大人再考上进士,老友则留在家乡府学里当夫子,当助教。

虽说一个举人,一个进士,但两人关系并没有变差。

更因杜大人官途不顺,在外颠沛流离,那老友在家乡还帮他照顾爹娘。

这般深厚的友情,自然让杜大人在老友面前,多了几分口无遮拦。

故而,有了那封书信。

杜知州把纪楚跟他讲的话,写在信中,既是宽慰自己,也是吐槽一下浩州的局面。

谁能想到,这封信会落到政敌的手里。

还是利用他,来攻击纪大人。

说起这些事,杜大人泪光闪闪:“出事之后,我让家中长子特意去问。”

“他不仅避而不见,还告诉家人关好门户,以后不要再来往。”

这么做,自然显得欲盖弥彰。

几经调查,杜大人的老友已经接到府学的新任命,成功升为府学右训导。

而那段时间,跟京城跟江南有不少书信往来,还有江南大族子弟前来交涉。

所以老友出卖他的原因,自不用讲。

不见杜知州的儿子,一是想彻底断了这个关系,二也有愧疚。

用几十年的友情换了升官。

个中滋味,谁又能真正体会得到。

杜大人至今也没说过老友一句不好,只是把这件事完完整整说出来。

他们既然要反击,那就正儿八经地反击,他自然不能藏着掖着。

“读书的时候,多有竞争,那时候还觉得有意思。”

可做官上的竞争,实在太过残酷。

李师爷稍稍叹气,以前杜大人官途不顺的时候,那还好些。

那老友虽是举人,可在老家府学当学官,其实过得不错。

杜大人看似当了通判,但却是昌河州那种地方,双方还算平衡。

只是纪大人去了昌河州之后,人人都觉得,那里的官员也要“沾光”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杜通判很快成了有绝对实权的杜知州,还从边关去了中原重地。

当时杜大人自己都知道,他自己好好当差,被调到京城也是可行的。

虽说浩州出了事,但此乃天灾,只要处理得当,并不会牵连他。

而杜知州多年的办事经验,终于有了施展的地方。

在浩州暴乱之事未出之前,其实处置得一直不错。

否则纪楚也不会放心地去往安济府,继续把浩州留给杜大人。

但正是这样,杜大人的老友心态才开始失衡。

又或者是从纪大人去了昌河州之后,这心态就不一样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

杜大人叹气道:“那边的事情就是这样,这是跟他联系的人员名单。”

安家,纪家。

还有范家。

纪楚看着范家的名字,开口道:“睿王妃的娘家?”

杜大人点头,刚看到范家的时候,他还觉得奇怪,之后多番查证,确定是江南范家,也就是睿王妃的娘家。

要说前太子一党,早就不足为惧。

这江南范家,却是有自己势力,就算不依靠太子,也是厉害的。

只是前太子病逝,太子妃变为睿王妃,加上睿王妃急流勇退,还鼎力支持当今皇上,更是跟几个公主关系不错。

因此,范家不仅没受牵连,还能潜心经营家族。

没想到范家贪心不足,舍弃女儿给他们铺好的稳妥之路,竟然大肆敛财。

就连天灾人祸都不放过。

或许在外人看来,范家有今日的家业,已经很不错了。

但在他们自己人看来。

他们原本应该是皇后族人,这才是他们贪心的根本。

范家认为,自己应获利更多才是。

睿王妃的急流勇退,不过是女儿之见,一点也没有大志向。

倘若他们能说让世子登基,不仅睿王妃,还是他们范家,还会被什么薛明成,纪楚之流胁迫?

可惜那世子被他母亲睿王妃养得毫无主见,竟然也觉得,如今家中跟范家都很好,不必再折腾。

甚至说什么,他爹,也就是前太子若在,也会觉得如今的平临国很好。

纪楚稍微摇头。

如果没有灾情,这些小人不足为惧,用不了几年,自己都要接受如今的事实。

偏偏遇到大灾,他们仗着家族积攒的财势,想要扳回一城。

不至于推翻皇帝,但肯定会要一个新的平衡。

那就是让皇上默许他们在江南一带积攒财富,又或者会跟皇上谈“分账”。

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都离不开一件事。

那就是借着压榨百姓,获得更多权势。

杜知州说到最后,自己也叹口气,只纪大人吩咐。

只是有个问题。

安家季家还好说。

那范家怎么办,他们家在江南一带势力,几乎不可撼动。

还有京城那边,又该如何。

纪楚却看向京城的方向,直接道:“等。”

等什么

杜知州还在疑惑。

可京城方向,什么也没有啊。

因为纪楚等的人,从安济府方向来了!

张太监一路都不敢停,擦着头上的汗:“太热了,这地方什么时候能下雨啊。”

李师爷跟张太监都很熟悉了,亲自给他倒茶:“张总管辛苦了,不用这么着急的。”

衙门其他人颇有些惊讶,皇上派张总管过来,不是监督纪大人吗。

为何李师爷竟然不害怕?

要知道监督二字,便属纪钦差的半个上级了。

那张太监似乎知道大家的想法,十分顺手的接过茶杯,颇有些抱怨:“你们大人也太勤勉了,之前听说他在安济府,所以我们巴巴的跑过去,人刚到,就听说你们又来了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