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当县令 > 第74章

曲夏州各家酒楼人满为患, 这种事还是头一回发生。

平日什么童试乡试,人都没这样多。

也就去年棉花出来时,人多了些。

但也没像这样啊。

来的人, 则是全国各地的商贾,他们真的急疯了。

想买缝纫机, 非常想买缝纫机。

即使大家知道, 现在的缝纫机还有不少劣处,而且价格不便宜。

那又怎么样, 他们真的需要,真的想买。

就那效率, 自己的布料还不要翻倍增长啊。

而且大家都不是傻子,缝纫机的潮流要是不赶上,那肯定会被淘汰啊。

生意不好做,竞争压力还大,肯定要尽自己所能,提升自家竞争力。

数学联盟, 数科。

以前倒是听说过, 但只当是一群酸书生们自己搞的社, 如今却明白,人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还有人说, 他们早就知道, 缝纫机一经问世, 必然一战成名。

看看人家这预料, 多准啊。

不仅曲夏州数科被“骚扰”。

沾桥县被服作坊同样挤满人, 都想看看缝纫机做出来的衣服,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真的比普通绣娘要厉害的?

更有甚者, 直接去州城工匠木匠铁匠家中,他们都帮忙造过缝纫机的零部件,就想自己攒一套。

可匠人们也道:“不行不行,没有数科夫子们开口,我们是不会做的。”

“对啊,签过契约的,不能乱造,否则下次这样的活就不找我们了。”

“再说了,你们攒齐零件又有什么用,也不会组装啊。”

“讲什么都没用,我们都快累死了,必须好好休息。”

“从去年到现在,就没停过。”

“关门了关门了,休息够了再说。”

话音落下,匠人们竟然真的歇业,他们好累的!

从去年造弹花机,就一直配合数科夫子们做事。

无论弹花机还是缝纫机,都需要木材,铁器,甚至还有石材。

夫子们设计出图纸,他们就要按照图纸照做。

要说那会辛苦吗,确实辛苦,可一想到蔡夫子如今的待遇,以及自己匠人一家还能跟官学夫子们合作,那辛苦就少了不少。

而且大家也想精进技艺,自然跟着忙碌。

谁知道夫子们改了一版又一版,他们人都要麻木了。

等终于确定好,他们则带着学徒一起赶工。

整个曲夏州的弹花机,都是他们这些人供应的!

要说钱没少赚,技艺也精进了,就是累啊!

本来以为这样也差不多了。

谁料还有个织布机等着他们。

其实织布还好一些,大家都不用赶工。

就在匠人们觉得可以稍稍歇息的时候。

真正的“麻烦事”来了。

缝纫机!

更为复杂的缝纫机!

他们听都没听说过啊!

就跟着夫子们一起改。

有时候夫子们恨不得吃住就在他们这,只等着零件做出来。

合作的十几家匠人们实在受不了。

可一听这是纪大人想要的,再听跟士兵们有关,只能咬牙坚持。

好不容易做好。

又要开始赶工,足足做了八百台缝纫机,这才完事。

可以说从去年到现在,他们一直都没休息!

铁打的人都受不了啊。

你们还来预订缝纫机,还是关门休息得好,银子没有命重要!

而且官学数科现在没有管事的,谁会接这些订单啊,人家夫子们该休息的休息,该研究数学的继续研究数学。

学政大人?

学政大人研究数学符号呢,更不会管订单的事。

整个官学里,唯一能接订单的小宋训导,刚刚从沾桥县回来,回得还很低调,尽量不让外人知道。

他回来之后先去见三叔,然后一起再去见学政大人,把沾桥县的事情都说了个清楚,还把缝纫机能改进的地方记录下来等等。

学政对缝纫机还算有兴趣,订单之事则直接道:“你跟你三叔一起弄吧,只要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就行。”

啊?

这么轻松?

要知道这可是全国的买卖。

单想想,就知道其中利润多少,您真的不在意吗。

小宋训导都傻眼了,他管不了那么多事啊,最后只好看向三叔,只有他三叔能帮他啊。

哦,还有敬安。

小宋训导连忙把怀里的书信拿出来,开口道:“这是敬安写的规划书,说是缝纫机肯定是长久买卖,而且以后肯定还有其他机械出来,咱们必须提前准备。”

准备什么?

学政跟宋左训导看向规划书,直接拆开看了。

“在曲夏州城郊建一处工匠园区,鼓励工匠们都搬过去。”

这样以后设计零件就不用跑东跑西。

不仅如此,连组装也能单独划一处作坊,这样就不用占用新数科了。

新数科这边学生越来越多,夫子,以及数科联盟其他成员也会陆陆续续过来,已经不适合继续锯木头了。

换句话说。

要有更专业的场地,以及更规范地规划。

工匠跟数科的结合已经成为定局,应该好好铺路才是。

缝纫机不过是个开端。

学政看着纪楚的信件,上面全程没有一句废话,全都写在点子上。

他一边在那边完善棉花标准,这边已经着手做工匠园区。

如果真的做成,那数科不仅更为独立,而且规模更大。

至于数科能不能撑起这样的规模,结果不言而喻,肯定可以啊。

看着州城乌泱乌泱的人群就知道了。

新学政点头道:“好,就这么做。”

这么快就同意了?!

“还是你跟你三叔去做。”

“对了,你们再去找一下廖知州,让他先同意,不过大概率没问题。”

新学政您这甩手掌柜,做得是不是太彻底了?

小宋训导的三叔制止他,不让他再说了。

新学政志不在此,早就看出来。

而且上司舍去宫中职位,来这里当学政,目的也不是管一介州学。

还是跟数科联盟,以及数学符号相关,听说那本数学符号的书籍,基本已经成型,肯定没时间理俗务。

不过新学政还同他们说了另一件事:“今年四月的会试成绩已经出了。”

现在五月底,成绩已经送到学政这里。

“全国录取七十二人,咱们曲夏州有三人。其中一个,还是进士十六名,成绩算是不错。”

谁?!

全国第十六啊?

就连宋左训导当年中进士时,成绩都没这样优秀。

“那学生还是头一次考,便有如此的好成绩,好像叫林元志的。”

学政不再多说,让他们继续忙自己的,他还有事要做。

林元志。

小宋训导不敢置信。

这不是他的学生吗!

从安丘县就一直带着的学生。

当年童试就是第一,乡试一次就过不说,考得也不错。

现在连进士都一次过?!

这也太天才了吧。

但这位天才在京城急得团团转。

他很想知道缝纫机是什么,也想知道缝纫机的速度为什么那么快。

要不是许大人让他安心实习,估计早就想回家了。

不过他在翰林院实习,做得也算可以。

毕竟之前在安丘县衙门做事,也不是白做的。

只是他张口闭口就是,我老师纪大人如何如何,让同僚们很是无奈。

你都进士了!

还喊一个举人出身的县令做老师?

是你正经八百的老师就罢了,人家不是啊。

只是你当初的县令罢了。

可林元志哪管那么多,他认定纪大人是他老师啊!

等纪楚的事情传到京城,缝纫机的消息也传过来,林元志的同僚无话可说。

怪不得你小子那么“巴结”纪大人,这种本事的官员,确实少见啊。

于是,翰林院一群“实习生”,没事就聚在一起聊纪楚,聊到最后,都恨不得外放到曲夏州做事,去那就能见到纪大人了吧?

“不好说,他这样厉害,估计很快就能调到京里?”

这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的纪楚依旧在沾桥县,到五月底,他基本已经可以离开了。

但来了来了,肯定要回安丘看一趟,看看以前的老朋友。

安丘县的县令不必说,对纪楚极为敬佩。

下面的县丞主簿再看到纪大人,更是无比想念。

大人离开安丘县,果然有更大作为,现在整个曲夏州都在受益。

期间陶乐薇还去看了制糖作坊,知道一切都好,心里也很高兴。

而罗玉村的弓春荣,他的车队人越来越多,基本都在安丘县州城之间来往,平日还能见到。

呼文村的呼宝成继续开着磨油作坊,也娶了妻子,母亲的病症更有缓解。

再有德昌村的蜜蜂张家,通拜村的茶馆童家夫妇,魏家镇的魏镇长等等。

最后是周韩村的周立新他们,周立新一家,还有一部分人以前是沾桥县的,前些年才定居在这,如今已经是自己人。

不过两个县来往很多,想回老家也很方便。

安丘县的道路四通八达。

虽说纪楚离开,但各个村镇都保留了修桥铺路的好习惯。

如今各家生活条件都好起来,也有余力去做这些事。

道路修好了,确实方便他们的生活。

安丘县衙门甚至已经开始修城墙了,还是广宁卫那边战事的原因,给各地都提了醒。

当然还有廖知州的意思。

各地的武备都要重新整顿,尤其是边卫地方。

从安丘县离开之后,再次回沾桥县看了看白婆婆,见她身体还算不错,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