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09章 不知静电,课后作业【求订阅】

第109章 不知静电,课后作业【求订阅】

第109章 不知静电,课后作业求订阅】

“是!”

李景隆还以为刘宽要教他如何放电,兴高采烈地过来了。

“老师需要学生做什么?”他一脸期待地问。

刘宽笑道,“把你的手伸过来。”

李景隆期待而又紧张地伸出了他的手。

刘宽用方才摩擦丝绸的手碰了下他的指尖,李景隆啊的一声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般,将手缩了回去。

随即瞪向刘宽那只手,道:“老师的手怎么好像生了刺?扎了我一下!”

“你不是被扎了一下。”刘宽扬了扬另一只手里的丝绸,“忘记我这只手刚才发出了什么吗?”

李景隆瞬间醒悟,叫道:“电!老师刚才电了我一下?!”

“不错。”

说完,刘宽重新用丝绸摩擦他那只手,再向李景隆摸去。

李景隆连忙躲闪,害怕道:“老师别电我!”

甚至往后跑去。

刘宽哭笑不得,“站住,你刚才不是被电过一次么,手上可曾有伤?”

朱元璋也在后面喝道:“李景隆,听老师的话!”

老朱都发话了,李景隆哪里还敢跑?

他看了下方才被“扎”那根手指,发现一点伤没有,这才小心翼翼地回到刘宽身前,伸出了他的手。

于是又体验了回“针扎”的电击感。

刘宽收回手后,则面向其他学生,道:“仿佛被针扎且微麻,就是轻微触电的感觉。至于严重触电会如何,大家有机会去看看被雷击的人就知道了。”

“再问一个问题——老师的手为何会有电?”

顿时人人举手,连讲桌旁的李景隆都不例外。

刘宽看向他,道:“好,看你刚才配合实验的份儿上,再给你一次机会。”

李景隆认真了。

他回想了刘宽做实验前讲的内容,以及方才的试验,便看向那丝绸道:“是因为老师的手跟丝绸摩擦了!”

刘宽笑着点头,“回答得不错,正是因为我的手跟丝绸摩擦,才会带上电。这也反过来说明,电很有可能是因为摩擦产生的。”

“那么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摩擦为何会产生电流?”

殿内所有人都不禁顺着刘宽的引导思考起这个问题,一时格外安静。

然而过了好几息都没人举手回答。

这时刘宽道:“这个问题涉及到电的实质,也即是雷电产生的真相,颇为复杂,你们一时得不出答案很正常。”

“记住,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遇到这种一时毫无头绪的问题,可以先将它放在一边。等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再去研究。”

接着,刘宽示意李景隆去关上殿门。

待李景隆回来,刘宽问:“你手没出汗吧?”

李景隆摇头,“回老师,没有。”

刘宽道:“方才这个实验,除需要丝绸这类特殊材质的物品外,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手掌干燥。接下来,让李景隆同学为我们重复刚才的实验。”

说完,刘宽将丝绸递了过去。

李景隆伸出双手,格外恭敬的接住,就好像承接仙家法宝一般。

刘宽见了有点无语,道:“这就是块普通丝绸,你别墨迹,用手掌摩擦丝绸就是。”

在大本堂课上很少紧张的李景隆此时紧张了。

他一手小心地抓着丝绸,一手快速摩擦。

刘宽吹灭了蜡烛,顿时其他人便见到,李景隆手掌与丝绸上,也产生了不少电火。

“天呐,景隆哥哥也会放电了!”黑暗中小朱植又发出了惊呼声。

刘宽道:“同学们别光顾着惊讶,用心观察——用这种实验得到的电与雷电有什么不同?”

“没有声音,看着很小,威力也不大。”黑暗中直接传出了朱檀的声音。

“回答的不错,加6分。”

说话间,刘宽重新点燃了蜡烛。

见李景隆还在那儿乐呵呵地摩擦着丝绸,刘宽道:“李景隆,放慢你摩擦的动作,其他同学继续观察。”

李景隆照做。

其他同学还没怎么看清楚,他自己就先反应过来了,惊疑不定地叫道:“老师,我手好像能把丝绸吸起来!”

他激动地将手掌拿得更开,想让这现象更为明显,却见丝绸又掉了下去。

刘宽这时接过丝绸,对李景隆道:“解开你的发髻。”

作为公侯子弟,李景隆扎的并非总角之髻,而是与皇子皇孙一般,早早束发,还戴着个金玉发冠。

闻言,他开始有些无措,因为他一直受人服侍,就没自己解过发冠。

但很快他就直接扯下了发冠,让头发完全披散下来。

别说,他原本就生得俊俏,唇红齿白的,披头散发反倒让颜值更高了,放后世估计能让腐女激动欢呼。

此时却无人在意这点。所有人都盯着刘宽,只见刘宽将丝绸靠近李景隆头部,隔着约莫一寸远,竟然就引得好几根头发吸附到丝绸上。

刘宽道:“很显然,摩擦所产生的电,还有一定吸附力,能吸引某些东西。”

“因为这种摩擦所得到的电没有声响,可称之为静电,方才的实验现象,也可称为‘静电反应’。”

“事实上,静电反应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同学们回想下,在哪些时候能见到?”

在刘宽看来,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本以为又是很多人举手的场面。

谁知这些皇子公子竟一时思索着,没人回答。

刘宽想了想,才恍然明白。

这些孩子梳头、穿衣都不用自己动手,再加上此时梳头用的几乎都是木梳、象牙梳,本就难产生静电反应。即便偶有产生,作为被梳头的人,也很难通过铜镜注意到。

至于穿衣——这些孩子哪里会在黑暗里穿衣脱衣?都是亮着灯由宫人服侍着睡起。

何况古代衣物大多宽松,穿脱时本就不易发生静电反应呢。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老朱、小朱先前对静电反应试验那般惊讶,多半也是类似缘故。

朱标就不说了,老朱之前是穿不起丝绸衣服,等习惯穿丝绸衣服时,多半也不会在夜里自己起来穿衣了——就算自己穿,至少也有人提前给他掌灯。

如此一来,这些人没注意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倒也不足为怪。

约莫过了两息,朱檀才举手。

他起来后道:“老师,既然摩擦丝绸能生电,那么穿衣的时候应该也可能发生静电反应吧?”

刘宽点头,“说对了一种。可还想到别的?”

朱檀神色仿佛绞尽脑汁,一息后才试探着道:“挠头的时候?”

刘宽笑了笑,“算你答对半个准确说是梳头的时候。当然,不是用木梳、象牙梳,而是穷苦人用手梳头,其实就跟挠头差不多。”

“以你的年纪和生活经验,能想到这两点属实不易,便再给你加7分。”

说完,将朱檀的学分改为29分。

见此,朱檀既高兴,又有一种高手寂寞的感觉。

刘宽回过头,见李景隆眼巴巴地望着,便笑道:“李景隆同学刚才两次配合老师实验,又回答了一个问题,总计得12分。”

随即在黑板一侧填上了李景隆的名字与学分。

李景隆顿时高兴坏了,眉开眼笑。

刘宽示意李景隆去打开殿门、回到座位,这才环视殿中学生,道:“静电反应现象既存在于生活中,那么先辈们是否早有发现呢?”

“你们不用急着回答,因为这是老师今日留下的课后作业之一。”

“你们下去后,可以寻找古籍,看古人是否有对静电反应的记载。”

“此外,我们之前还具体推导了人们对火的利用过程,我希望同学们下去后,能够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个过程。”

“此短文不求文采,便是大白话亦可,要求的是简明易懂、逻辑通顺、条理清晰。”

“这是第二个作业——8岁以下的同学可以不用写,回头我改出最优秀的作业后,抄录一份即可。”

说到这里,刘宽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几行大字。

回过身来,他便指着黑板道:“通过今日的自然课,我们可以总结出,探索自然科学之道,可遵循这十六个字。”

“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通过这十六字方针获得某种自然科学的道理后,我们还需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将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造福百姓,乃至强国富国!”

说完,刘宽又在黑板上写下“实际应用”四个大字。

他找出红色粉笔在这二十个字底下画上横线,道:“这二十个字都抄下来,下堂课我是要考校的。”

给了约莫两三分钟,让学生们做笔记,刘宽才又道:“最后再给同学们留下一道思考题——今日这堂课,除讲了人们对火的利用外,主要就是讲了雷电现象以及静电反应现象。”

“静电反应现象同学们下去后可以自己找丝绸,或者给你母亲梳头,试验一下。”

“思考题是关于雷电现象的——在大型建筑物失火的例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遭受雷击。历朝历代的皇宫,便多有因遭受雷击而失火烧毁的。”

“那么雷电为何会击中建筑物?可有什么办法让建筑物避免因遭受雷击而损毁?”

“下堂课,如果哪个同学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将会一次性获得不低的学分。”

听刘宽说到这里,一众皇子公子有的已经下意识思考起来,有的则露出兴奋之色,将学分视为囊中之物,比如说朱檀。

这时,刘宽又面露古怪的笑容,道:“同学们如果对这道思考题毫无头绪,可以去请教负责建造皇宫的大匠,也许能有意外收获。”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大约是思考问题入迷,朱雄英愣了下才站起来,喊道:“起立!”

随即大本堂十几个学生都站起,一起喊道:“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说完,刘宽便收拾了他带来的一包东西,走出了大本堂,吐出一口浊气。

学生们还在里面,老朱、小朱却已经跟了出来。

没走几步,老朱就破不待地问:“刘宽,按照你今日所讲,雷击一定不是上天因某人作恶或者皇帝犯错所降下的惩罚了?”

第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