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北宋小丫鬟 > 第141章

儿子考入太学, 对于外人而言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对于蒋家而言,这便是大事了。锦娘虽然对外面的人云淡风轻, 但是自家人她都备下酒席, 请大家过来为宁哥儿庆贺一番。

转眼,宁哥儿也十三岁了,看起来小大人似的了。今日是他的好日子, 锦娘还连夜替他赶制了一件褙子, 很为他骄傲。

罗玉娥也是赶早就来了,锦娘正同她道:“娘和爹这次过来, 正好住些日子再回去,乡下虽然清静些, 但难免冷清的很。马上暖炉节, 还是和我们一起过吧。”

在儿子家, 罗玉娥她们总觉得非常受拘束,在女儿家,她总觉得舒服许多。又见筠姐儿劝道:“外祖母, 你就留下来吧, 我也想你了。”

蒋羡在旁道:“是啊,我如今白日常常不在家里,岳父岳母过来,正好帮我们看家,大家一起也热闹一些。”

“你们俩白日要去别的园子里看看花, 去酒楼里吃些好吃的, 咱们等你女婿哪日休沐,还能一齐出去走走,那多好啊。”锦娘笑道。

如此, 罗玉娥和魏雄答应了,他们夫妇本来常年就跟着锦娘住。锦娘这次把她们直接安排住在园子里三间房舍里,她如今功夫多了不少,女儿嫁妆准备齐整了,儿子也考上太学了,小儿子也在读书,算是把自己该忙完的事情忙完了。

在一旁的张平君看着蒋羡若有所思,她想蒋羡是怎么跟公婆相处的呢?慢慢看下来,人家不管真心还是假意,却比她情绪饱满太多了。

他是怎么忍下的?

她不明白。

然而有些话还无法说出来,张平君还要道:“姐姐,这也太劳烦你了。”

“什么劳烦,你成婚前我就说过的。你们俩口子自己住,爹娘想热闹时就住我这里,想清静时回乡下玩几日。”锦娘笑道,根本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此时,张平君才恍然,原来当年人家的确是为了她好。

宴毕,客人们纷纷离开。

锦娘先安排她爹娘住下,又同筠姐儿道:“咱们苏州的庄子上,因为种了桑田,所以每年都会进些未染色的丝绸来。你洛阳的庄子上,到时候也可以出钱买几匹织布机,每年让她们固定交一些布,着染了颜色,再裁些给下人穿,至于固定匹数之外,那些妇人们可以自留自穿或卖都成,如此也是对大家都好。”

女儿明年三月就要出嫁,算起来不过半年,她得把自己知晓的一切都教给女儿。

“娘,女儿知晓了。”筠姐儿笑眯眯的。

锦娘心道她虽然穿越过来受穷过几年,二十岁之前都常常是辛苦、忍耐为主,唯一幸运的便是丈夫孩子们都很好。

不过,她又叮嘱女儿:“你刚进魏家时,还是得先入乡随俗,再把七郎拉拢好,日后你不管做什么,总不至于孤立无援。否则,一开始你便是再能干的人,你没有获得人家的信任,就是再好,也没人会听你的。”

这便是经验之谈,筠姐儿听了恍然。

另外一边,周四娘子总算是把嫁妆备下的七七八八了,她丈夫孙世琛如今也升了从六品上的大理寺丞。

只不过她手里也是几乎把钱都用干净了,她原本想把女儿多留几年,然而女大不中留,她亦是没法子啊。

正想着,宋娘子到了,周四娘子起身相迎。

“宋姐姐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如此,我也好安排啊。”

宋娘子心道以前攀附自己的人,一个个的都不一样了,魏锦娘自不必说,便是周四,也是另有一番变化。

但她没办法,丈夫犹如潜龙在渊,需要人提拔,这个提拔的人还得麻烦周四引荐到蒋放那里。

周四娘子也不傻,因为蒋放此人才高而尖刻,他连他蒋家的人都不怎么提拔,对自己丈夫都是面上情,只不过外人不知晓这其中关系,所以孙世琛还能混一混。

这般怎么好引荐别人给她?

因此周四娘子全程打马虎眼,惹得这位宋娘子只好悻悻然离开。

等宋娘子离开,孙大姑娘过来道:“娘,江大姑娘怎么没过来?”

“这我哪里知晓,上回说生了病,好端端的,也不知怎么弄的。”周四娘子也觉得怪。

孙大姑娘却似有所觉:“上回她还跟我打听起蒋大姑娘的未婚夫来,不知道是不是有意魏家七郎?”

周四娘子也恍然,宋娘子也跟她专门打听过魏锦娘和魏家的关系,她也不得不佩服女儿见事明白,好似火眼金睛一般。

“那蒋大姑娘知晓吗?”

这才是重点。

孙大姑娘笑道:“即便是知晓了,也佯装不知吧。江大姑娘并不能影响什么,又有什么好放在眼里的。”

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江家早已山河落下,而蒋家却如旭日东升。

每三年一勘磨,蒋羡之前是从四品保和殿待制,算是天子近臣,他虽然不是申知军铁杆,但申知军分派的事情,他常常最快完成,同时他因为一笔字写的好,文采出众,在魏大学士升为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后,蒋羡依旧是保和殿待制,权知开封府。

锦娘也情知,这大抵是申参政上任这几年来,权势最盛之时,故而蒋羡蒋放都连连升官。这次锦娘和已故去的蒋六夫人都是三品淑人的诰命了。

府上来庆贺的人络绎不绝,多日不见的宋娘子都带着女儿江颂过来,实际上若非两家是邻居,恐怕锦娘都不会见她。

“淑人,魏夫人和姑爷来了。”阿盈进来道。

江颂一听到“姑爷”两个字脚就迈不开了,然而锦娘道:“宋娘子,我家嫂嫂过来了,恕我失陪了。”

青蓉这边已经准备送客了,宋娘子想真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带着女儿准备离开,在前廊自然是看到魏夫人并儿媳妇们一起过来,再看女儿痴痴的眼神,不免在心里暗道“痴儿痴儿”。

以前锦娘她们对魏家都是仰视的,如今随着蒋羡已然是开封府府尹,不说完全平起平坐,如今锦娘已经不需要如往常那般了。

“嫂嫂来了。”锦娘出门迎接。

魏夫人心想自从结亲之后,蒋羡的官位如今已经到了从三品的位置了,自己的眼光果然是没错。

因魏夫人过来,锦娘请了筠姐儿出来,筠姐儿红着脸出来。

这接近一年的功夫,锦娘就跟养花似的养女儿,让她好生歇息,饮食荤素搭配,还常常打发她去运动,连魏夫人见了都有些挪不开眼睛。

“大姑娘生的愈发出挑了。”

筠姐儿道:“您谬赞了,我下去给您点茶。”

女眷们都捂嘴直笑,筠姐儿出了院子松了一口气,她现在的目标就是将来嫁人之后 ,能和娘这样单门独户的生活,也把爹娘接过来和自己过,不知道多幸福。

只是没想到在廊下又看到了魏七郎,他和宁哥儿一起过来的,虽说锦娘管家甚严,但他们都是自家子侄,当然就没那个避讳了。筠姐儿想了一下娘说的话,自己以前对魏七郎的确没想太多,但将来若是嫁过去了,肯定先得拉一个同盟,她意味深长的看了魏七郎一眼。

魏七郎还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

表兄弟二人进来请安,锦娘和魏夫人都欢喜的让他们去园子里招待宾客,一个女婿抵半个儿呢。

这边魏夫人正问起罗玉娥:“老亲家,怎么回令来了,也不见去我们家里玩?”

在旁的张平君见魏夫人这般看重婆婆,心想自己倒是忘记了,魏家当时虽然给的财礼少,但是人家可是和魏家联宗了。况且那些嫁妆也都是她自己的,如今她还是官夫人,也没什么不划算的。

人就是这样,住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很多摩擦,如今不住在一起,她对公婆又很愧疚,觉得自己不孝顺,不是好儿媳妇。

罗玉娥在外倒是不会说家里人的不是,她只笑道:“我们年纪大了,除了来锦娘和她弟弟那里,去哪里都觉得累。亲家太太来我这女儿家,咱们一处见面也是好的。”

“您真是生了个孝顺的女儿。”魏夫人意味深长的看了张平君一眼。

显然锦娘这边虽然不往外说,但是魏夫人何等精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儿媳妇若是孝顺,怎么可能还住女儿家?

只不过她也知晓当初这场婚事属于寒门进士配富家千金,也亏得魏家父母生了蒋夫人这样的好女儿,拎得清,相互之间没有攻讦的。

罗玉娥呵呵直笑:“可不是,我这女儿也是从小当男孩子养的。”

这边欢声笑语,江家却是气压低沉,方才江状元也过来了,然而他早已人走茶凉,蒋羡对他和往常没有两样,但他自己早已是敬陪末座的存在。连对门的孟郎中,都比他的位置更靠前些。

宋娘子既要安抚丈夫,还得和女儿说话,她恨铁不成钢的道:“等过些日子,咱们宁可多赔些嫁妆,也要说门进士,将来总归也不会太差。”

可是就连宋娘子都知道官家子弟可比寒门子弟有门路,仕途好走多了。蒋羡当时不缺人脉,最缺钱,所以找了魏锦娘,因为如此阶层也没有降落,到如今仕途十分顺畅,人也开怀许多。

殊不知,锦娘和蒋羡这里高兴归高兴,但二人皆有打算。

二进三面的宅子年初看了两家都不成,一直到暖炉节过完,房牙才寻到太学附近一座宅子。锦娘如今是开封府府尹的娘子,房牙哪里敢得罪,不敢漫天要价,两千三百两的价格拿下后,还介绍了一位非常实惠的装背匠给她。

锦娘又花了二百贯重新把那边修缮了一下,家具也让木匠打了,房契到手,她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