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北宋小丫鬟 > 第114章

“是啊, 差点不见了,我这心都提起来了,好在最后失而复得。”锦娘正同魏夫人说起绣像的事情。

魏夫人是常年熬夜, 故而导致起猛了, 晕厥过去,现下休养这些时日,倒是看起来气色不错。她笑着道:“也是你的绣像太有名气了。”

锦娘笑道:“其实这也未必灵验, 不过是心理慰藉罢了。”

本来她说的是实话, 魏夫人却暗道她不愿意再出借了,故而才说这样的话, 罢罢罢,她家原本有一幅了, 也不必再贪心了。

二人又说起本府现状, 锦娘道:“夏判官来了, 新的通判的任命听闻也是下达了,不日就要过来。”

作为本府豪族,魏夫人也常和本地官眷打交道, 她忍不住道:“这些上官都得打好交道, 否则考评写不好,就白干了。”

这是在教她,锦娘忙赞同道:“您说的是,我们不敢慢待呢。”

“但也不能听之任之。”魏夫人笑道。

锦娘点头。

又见魏四姑过来,她是送自家女儿和夫家侄女过来上女学的, 小姑娘们都六七岁的年纪, 看起来既兴奋又有点害怕。

锦娘知道魏夫人这里忙,就先告辞了,魏夫人让心腹送她出门, 那心腹之前收过锦娘一对金镯子,如今跟锦娘也是关系颇好,还道:“孙家两个女儿也不说来,也不说不来,就一直告假,正好现下来了两位姑娘,也热闹些。”

“孙家姑娘怎么不来了?”锦娘问起。

心腹道:“这便不知道了。”

孙家姑娘的确没法来了,因为孙世琛要了两家商户的干股,到办事儿的时候,却又怕影响自己的官途,不肯去办。这些行商的人,也不是毫无手段的,人家自然想威胁,周四吓的不行。

然而孙世琛到底官宦子弟,他道:“几个商户也翻不了什么大浪,你不必着急。咱们已经是做的够撇清干系了,哪个没拿的,咱们还是拿的少的,没事儿的。”

周四这才放心,这是潜规则,几乎人人都会拿些干股,她们拿的也并不多啊。这就跟她以前做博主,广告是很正常的收入。

只不过,等此事平息下来,孙大姑娘和孙二姑娘学已经落下两三个月了,周四娘子也不好去大名府,遂让人把宅子退了,只能半途而废了。

大名府也是等到新的通判夫人过来,这新通判夫人是个精怪似的人,锦娘觉得和她们都似乎不是一路人。

不是一路人就少来往。

偏偏那位夏夫人此时却亲自上门,她来却是上门说亲的:“蒋夫人,我是有一桩好事想同你商量的。”

“哦,不知是什么事儿?”锦娘看向她。

夏夫人笑道:“是这般的,昨日我与通判夫人一道说话,正好提起她有个侄儿,是楚州大药材商的儿子,日进斗金。年纪和你们筠姐儿相仿,我一听这是好事儿啊,所以就赶了过来。”

“不用不用,我们家女儿年纪还小。”锦娘摇头。

夏夫人拉着她道:“你就先看看嘛,先看看再说。”

“夏家姐姐,不必了,我们家在汴京,将来迟早回汴京去的,女儿不远嫁,多谢你的好意啦。”锦娘直接拒绝了。

夏夫人还不死心:“你是嫌弃他是商户不成?他家有钱,汴京的宅子也不是买不起。”

这搞的还强买强卖了,锦娘不知道她在搞什么鬼,只是不应声:“多谢您好心,我女儿的事情日后再说吧。”

这般,夏夫人才走。

阿盈看着她的背影,皱了皱鼻子:“什么玩意啊?”

“谁知道她捣什么鬼,懒得理会她。”锦娘摇摇头。

锦娘她们哪里知晓这世上有一种人,为了找存在感,无事还要生非呢。这夏夫人初来大名府后,刘大娘子和锦娘都不是多事之人,且两家似乎关系还不错,故而她无从下手。现在来了个通判夫人,那通判夫人当时见面时,见这魏氏打扮贵气,听闻娘家兄弟是淮南转运使,夫家兄弟两进士,因此有意结亲,她当然是主动请缨。

故而,夏夫人一溜烟跑到通判夫人家里,先是叹道:“我的上官娘子,哎呀,我这嘴皮子都磨破了,人家就是不应,说什么她们是汴京人,嫌弃楚州是偏远地方,又说什么商户,我都不好说了。”

通判夫人皱眉:“你说的可是真话?”

“看您说的,我从中编瞎话,能得什么好处么?”夏夫人擦擦汗,又是一幅腼腆的样子。

通判夫人一想也是,这夏夫人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人还挺腼腆淳朴,因此对锦娘的意见很大。

刘大娘子丈夫官位高,夏夫人不敢冒犯,但锦娘这里,推官比判官官阶低一点,但又不会太多,这夏夫人就起了作耗的心思。

当然,另外还有个缘由就是她为了谢媒钱而来,彼时谢媒钱很高,夏家在此处赁的宅子只有两进,却见锦娘她们住三进带园子的宅子,很是不爽。在她看来,她们官位比自家低,就住的地方,用的人手也应该比自己少。

若是这桩亲事做成,她能得钱罢了,偏那魏氏一点面子都不给,公然看不起自己,也是活该她不识抬举被通判夫人针对。

这边锦娘对蒋羡说了此事,夫妇二人都觉得夏夫人太没有分寸感,日后若是这位夏夫人来,便找理由推掉。

“我还在想夏判官二十三岁就中进士,如今四十三岁,已经在仕途上混了二十年,却只和我官阶差不多。如今看来,这个缘故还真是出在他这内人身上了。”蒋羡也没想到夏夫人行事如此荒谬。

锦娘摇头:“也不必太把她们放在心上了。我经过这么多年的阅历,深觉这世上正常的人是少数,有问题的人是多数。”

蒋羡也说了件事儿:“上回我判案子,底下有个书吏突然自言自语起来,也是把我吓的不清。”

“听着都可怕,你看这世上真是人心难测,甄夫人都顺手牵羊了。”锦娘以前和大部分人一样,觉得有地位有财富的人做事不会太瞠目结舌,事实上是对所有人都别有太大的滤镜。

提起甄夫人,蒋羡道:“是啊,这便叫知人知面不知心,索性她胆子不大,若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咱们也拿她没办法。”

窦媛也是这么想的,她这个婆婆偶尔有点小坏,但又经不住吓,居然是见着表嫂的观音像好,就直接派人偷偷拿了。至于拿过去做什么,她略知一二,并非为了儿子孙子,多半是为了自己的身体。

孩子的哭声拉回了她的思绪,窦媛又摇摇头,她作为主母,还要分派下人:“你等会儿替我送些补品去七婶家里。”

七婶的儿媳妇生完孩子第四十天左右,竟然大出血了。

打发完下人,却见弟妹庄氏过来了,窦媛连忙起身:“弟妹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要说甄夫人三个儿子,最终还算靠得住的便是自家郎君。这甄三郎虽然也是读书人,但又吃不了读书的苦,喜好风月,庄氏进门时不显,生了儿子后,露出本色来了,腰杆子挺的直直的,便是对她这个嫂子也没多少敬畏。

庄氏笑道:“二嫂,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前些日子咱们家里闹的是鸡飞狗跳,咱们大家也是人仰马翻,如今家中总恢复平静,我就过来说给嫂嫂听,我这又怀上了,嘴里总是发苦,婆母说我这般倒是折腾嫂嫂,不如随意寻几口砖搭个灶台。”

原来是想自己做小厨房,这小厨房一搭建,得重新请厨子,单独采买,再有大嫂那里并没有,自己也没有,三弟妹要独自建,那就是乱了规矩。

乱了规矩不打紧,到时候人家反倒会怪她。

窦媛很是和气道:“弟妹这是要自个儿建小厨房?我是没有意见,只是我如今管家,就怕顺了姑意逆了嫂意,你若建了,大嫂那里怎么说?”

“二嫂不管家,我也不会与你说,婆母可都答应了。”庄氏心道我可是生了儿子,大嫂不过是个寡妇,她那个兄弟闹出如此祸事,如若是她,早就一头撞死了。她那样的人,怎么好和自己比的。

窦媛依旧岿然不动:“是,你都说了好几遍了,你要建小厨房,又有身孕,这是咱家的大事儿,我一百个同意。可是我得把这事儿厘清,免得到时候啊,都找我扯皮。”

这庄氏哪里是窦媛的对手,等窦媛找到甄夫人,说起小厨房的事情,还说要把大嫂都喊过来,以免各自有芥蒂,甄夫人又立马说不必了云云。

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窦媛抱着女儿过来锦娘家里玩,因天气冷,锦娘就没有做针线了,她正让人沏茶,上果点,才听窦媛说完与庄氏的龃龉。

“她这是拿乔呢。自以为自己生了儿子,现下又怀上了,自然想做太上皇。”锦娘对这样人的心思门儿清。

女人们,有些烦恼发泄出来就好了,窦媛听锦娘帮她说了几句,心情也舒畅许多。但听锦娘说起夏夫人的勾当,她便道:“表嫂可别听她的。咱们筠姐儿的容貌性情,将来还是到汴京找去。”

锦娘笑道:“我也这般想的,只是那夏夫人上门拉拉扯扯不说,还从中挑拨我和通判夫人的关系,有中间人告诉我这些,我也得想法子化解。”

窦媛出了个主意:“其实也不是难事儿,您和韩中书的娘子交好,让她做个中间人,两方说和不就好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锦娘不喜欢这夏夫人,她和夏夫人是好不了了,但是通判那里,却还有转圜的余地。

于是,锦娘和蒋羡商量了一处,先去了韩中书府上一趟,托了刘大娘子,不免道:“这夏夫人缠着我没头没脑的说了许多,我不是嫌弃谁,是我家姐儿一则年纪还小,不到十三岁,是万万不议亲的,再者即便议亲,也不会让女儿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