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老爷的榜下捉婿计划破产了, 据说这些进士们早在解试时多半都定下亲事了,但周家依旧有别的喜事要办,二少奶奶立马就要进门了。
看, 嫁妆都进门了。
锦娘她们也跑去前院看热闹去, 张家送嫁妆的人都穿着宝蓝色的上衣短打配着灰色的裤子,腰间人人都扎着红色的汗巾子。前面都是抬的描金的樟木箱子,这些箱子有的是牡丹纹, 有的是桃纹, 看起来就富丽。
更别提后面送进来的家俬,全部都是成套的, 令锦娘最感兴趣的是藤制的香几还有用树根做的香几,古朴雅致, 又见方巧莲推了她一下:“看, 那屏风上面都是用螺钿做的, 我喜欢这种的。”
“不,我喜欢那架梅花画屏。”锦娘笑道。
嫁妆不仅仅只是这些家俬喜被,连恭桶都准备了好几个, 更别提张家是书香人家还陪嫁了几箱古籍字画来, 看的令人瞠目结舌。
秦霜儿听到周围的捧场声络绎不绝,再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忙前忙后的翠纤,轻蔑一笑,新夫人来势汹汹,这旧日伺候的丫头未必还能保得住。
在一旁的锦娘也见到秦霜儿的眼神了, 她心想这秦霜儿和翠纤远日无怨, 近日无仇,即便二奶奶进门,不喜翠纤这个大丫头, 这也和秦霜儿无关啊,至于这般么?
看完热闹锦娘就先回去了,她佛经绣完后,二爷那边赏了一斤七香合,一匹紫纱,两吊钱。今年能够带给爹娘弟弟的东西就比去年要多了不少,她准备了一匹绢、三尺纱、一对蜡烛托蜀绣阁的人帮忙带回去。
不管怎么说,她得给自己存一笔钱做安身立命的根本。
尤其是在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积攒经验,前世她刚毕业时就是茫然无措,对自己未来毫无规划,以至于毕业一年多才逐渐找到方向,但也错过了许多好的机会。
如此想的时候,见兰雪进来了:“锦娘,明日二奶奶就要进门了,外头宾客不少,你可要过来帮帮忙。”
“好,正好我明儿也无事,不帮你帮谁啊。”锦娘搂着兰雪的胳膊坐下,又和她一起吃点心。
兰雪见锦娘吃起点心,一下四块就没了,她拍了一下锦娘:“不是说想减肥的吗?”
“嘿嘿。”锦娘傻笑,她虽然赚钱挺有毅力的,但是减肥就没什么毅力了。
因为经常熬夜做针线,不吃就没精神,现在吃完,她还得继续画一幅新的花样子,今日描的是《豆花蜻蜓图。
兰雪正坐下来道:“明日各处的亲戚朋友大老爷的同僚都要来,我们这小小的茶房恐怕得忙个人仰马翻呢。”
“就别说明日了,现下二奶奶的嫁妆送过来,你们怕是就要准备茶点了。”锦娘笑道。
兰雪叹了口气,认命起身:“你说的对,我这就回去。”
锦娘笑着摇头,又见秦霜儿进来了,她是一进里屋,就对锦娘道:“二姑娘偏偏和巧莲投缘了,方才喊她过去做鞋。”
“那也是巧莲的本事啊。”锦娘倒是不计较,她根本就不喜欢那位二姑娘,人小脾气暴烈,还很刻薄,她巴不得二姑娘永远也不找她呢。
所以,秦霜儿挑拨无效。
倒是锦娘看着秦霜儿道:“翠纤和碧蛾姐姐她们怎么样了?我听说张家派了嬷嬷侍女过来的。”
说起这个秦霜儿就道:“那两位丫头如何我不知,但是二奶奶的人那叫一个规矩,三四个嬷嬷都是那样脸上带着笑影儿的,身板挺的直直的,就跟咱们量衣裳的尺子一样笔直。”
“二爷房里那不是多了许多伺候的人。”锦娘算了算原本周存之有六个丫头,如今二奶奶嫁进来,又添了恐怕一二十个人近身伺候。
这么多人相处起来就是个大麻烦,锦娘想新娘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丈夫有原本自己用习惯了的人,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新娘子却是要适应夫家这么多人,且周家大房人丁兴旺的很。
次日一早,这是二少爷大婚当日,蒋氏的两位妯娌吴氏和奚氏都过来帮忙,大房的位置有限,二房还在她们廊下摆了好些。周家三位当家夫人的感情倒是一直很好,蒋氏知道缘由,吴氏是填房,三十多了才生一个孩子,且她性子本就不喜争权夺利,奚氏家世更低了,她们不敢抢自己的风头。
以往蒋氏都自得自己家世出众,儿女双全,如今儿媳妇的家世压儿子一头,儿子也并非什么礼让人的人,她就怕如此姻缘到时候成怨偶。
正想着,见绿缨进来道:“大夫人,韩家的几位太太奶奶都过来了。”
蒋氏连忙道:“赶紧的,让人看茶。”
绿缨忙下去吩咐。
锦娘她们针线房的今儿把门锁了,都在各处帮忙,秦霜儿早就去二少爷院子帮忙了,那叫近水楼台先得月,毕竟新娘子进门就有喜钱得,方巧莲则和锦娘都在茶房帮忙,四儿小荷她们这样的小丫头子就四处跑腿传话。
兰雪这里放的都是建盏,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锦娘她们平日过来,有时候也会帮忙,导致本来对茶道一窍不通的她也逐渐学会了一些。
她先倒了一勺半的茶粉进去,加入适量的水,用茶筅击拂,也就是把茶粉打成那种绵密的泡沫似的,让茶汤变得有胶质感,这样就交给兰雪,兰雪用茶匙沾水作画,如此点茶就完成了,跟咖啡拉花似的。
最后这一步就是技术活,锦娘她暂时做不来的,只能跟流水线工人似的,拼命打泡沫。她生的胖,力气大,有巧劲儿,打出来的泡沫受到兰雪她们一致称赞。
“锦娘,你再做下去,就能出师了。”兰雪笑。
锦娘摆手:“我这么多年的力气算是全部用在你的这茶上了。”
打发一碗可以分四盏茶,兰雪前面还运匕,后面几乎是直接装上了。
大夫人房里的彩绢过来道:“兰雪,好了没有。”
“好了好了,给韩家的吧,都做好了。”兰雪也快被催的冒烟了。
她们一走,锦娘摊手:“继续吧,这还是头一茬儿呢,咱们且打着,客人肯定络绎不绝的来。”
兰雪则道:“也不用太忙,大夫人请了四司六局,人家就是专门的家伙什,比咱们这样的强多了。”
四司六局?锦娘想起她们乡下请客都是请邻里各处来帮忙,什么时代有钱都过的很好。
如此,她也缓了一下,不过立马又有人催说蒋大娘子一行人来了,锦娘只好继续用茶筅打泡沫。
前院也正在忙,四姑娘也打扮好了,今年开始她不再和之前那样打扮,而是按照少女的样式打扮,头上梳着未婚女儿的双环髻,正中插着桥梁钗。
这样的场合苗小娘她们是不能到正院的,四姑娘之前觉得苗小娘待遇也不错,可现在知晓被无视其实也很痛苦。在现代的时候,大家说好吃好喝不用上班,都愿意躺着,挨骂不要紧,可真正在古代,却觉得别人的尊重比什么都重要。
走到耳房,里面其余几位姑娘都来了,正在吃茶,四姑娘看她这三位姐姐都打扮的很隆重,尤其是三姐姐,本来就天生丽质,如今更是出挑。殊不知她在看别人,别人也在看她,四姑娘容貌也是极其清丽,她还有些不习惯呢,前世她就是清秀而已,穿越在古代,却换了一幅美人的皮囊。
三姑娘和她同为庶出,平日这位三姐姐有些争强好胜,现如今也进取的很积极,只不过大姑娘二姑娘的亲事尚且在前头,轮到她还早着呢。
她刚坐下,又见嬷嬷们请她们去正房,四姑娘甫一进去,差点被头油薰晕了。里屋坐着的是韩、蒋两家的姻亲,韩家如今还屹立不倒,这也是老太太的倚仗所在,蒋家更不必说,后代虽然无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蒋大娘子常来,韩大夫人却是很少过来,她今日戴着白角垂肩冠,冠子上簪着碗口大的鲜花,身材着牡丹纹提花罗大袖衣裳,好不气派。韩大夫人见着她们都给了见面礼,这样的大场合上,没有人提嫡出庶出,见面礼也是一样的,但是韩大夫人就对大姑娘和二姑娘的夸奖明显多一些,三姐姐和她就少许多。
这个时候她们还不能争,争了反而是她们的不是。
“这是你们府上四姑娘啊,哦,生的真齐整。”
这样一句话也就结束了。
四姑娘垂眸,她现在可不敢抢姐姐们的风头,然而她是个二十几岁的灵魂,三姑娘却是个真正的十一岁的灵魂,她就适时的插嘴表现自己,可这样也惹得蒋氏有些不快。
……
夫人小姐们的勾心斗角,锦娘一概不知,她就等着开席了。
今日四司六局在厨房做了不少在周家没见过的,胡嫂子给她留了一份,锦娘到偏僻的廊下去吃。
揭开食盒的瞬间,锦娘心情大好:“这么些好吃的啊……”
食盒里装了好几样小菜,黄骨酥鱼小巧酥脆,咬起来嘎嘣脆,蹄髈入口即化,配上晶莹剔透的米饭,简直是令人拇指大动。
她在外面廊上吃,自以为无人发现,却没想到水榭内有一少年却看着她吃饭,他从小就极其少吃米饭,更别提肉了,吃进去都觉得恶心。可她怎么吃的这么香,香到他都觉得自己肚子有些饿了。
“我也想要一份肉菜来。”少年开口。
他也想吃的那么香。
可是看到这里有人出来,锦娘怕被人发现又匆匆扒了几口饭离开了,却不知道少年在她走了之后,终于吃下一顿饭。
少年姓韩,他的身份特殊,虽然父母双亡,却是韩家嫡系子孙,养在韩家大老爷膝下,因为大老爷心疼弟弟夫妻双亡,对侄儿溺爱非常,就因为他不爱吃饭的这个毛病,想了多少法子却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