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北宋小丫鬟 > 第27章

从周家出来, 她没有先去大相国寺,而是让匡三郎带她到了交子铺,现在的交子面值一般是五贯和十贯, 一贯收取手续费三十文, 两年一换,正好等她回去江陵的时候,就能换成新的交子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 若是在自己家中, 谁愿意换交子,手续费这么贵不说, 若是朝堂打仗这交子还不稳定。

从交子所出来,她手里抱着的匣子空了, 二十贯钱换成了两张纸。

但这也也避免了别人偷钱, 如此想着她心情也好多了, 四儿则羡慕的看着锦娘,识字真好,锦娘姐姐既可以绣佛经赚外快, 又能存钱, 她连这些都不会。

钱换成交子之后,她迅速去了大相国寺买拓片,又说去锦绣阁观摩。

锦绣阁显然和她想象当中高屋建瓴富丽堂皇完全不同,甚至还没有她曾经所在的蜀绣阁大,但进去之后, 会发现这里完全不同, 这里全部是按照区块分的,最前方放着的标着荣夫人手作,大抵是这一块都是荣夫人所制。

荣夫人也是绣花鸟的绣娘, 但她的衣裳用色之新雅,绣功之精妙,让锦娘自叹弗如,甚至一旁还放着她双面绣的美人图。

她边走边看,也发现不少端倪,锦绣阁最顶尖的是能绣屏风的大师,她方才问过这样一架绣屏竟然高达上千贯,但这些人也是从小件开始被客人看中,才得意做绣屏的,有实力之外,还得有运气。

“这架芙蓉花开绣的真好。”锦娘忍不住赞叹。

四儿也跟着点头:“是啊,还有方才那幅什么图也绣的很好。”

锦娘笑道:“那叫山鹧棘雀图,茶色的绢布上绣的,还挺有古意的。”

二人走马观花了一趟,锦娘也打听到了锦绣阁的模式,锦绣阁这里同样是签绣娘本人,但只是合作模式,绣娘把物件儿拿到锦绣阁卖,锦绣阁五五分成。但同样,锦绣阁的主顾多,客源多,只要放在她家,得到客人青睐的机会比别的店铺都多。

这与蜀绣阁不同,蜀绣阁是不管你做多少都是一贯,即便是陈娘子之前在蜀绣阁也不过三五贯,那都是熬了许多年的。

也难怪知晓周家出十贯的月钱,宁可背井离乡也要过来。

如此思忖着,又听匡三郎在外催促,锦娘才带着四儿离开。

回到周府之后,锦娘先去库房讨了茶色的绢布,在绣布上打了格子,又找陈娘子取了黑线和金线,黑色绣字,遇到“佛”字就用金线。

其实绣这样的并不简单,但她现在只会绣佛经,看今日锦绣阁挂的人家绣的佛像,整件绣品就用了平绣、打籽绣、印金、钉金箔各种技法,那才是鸿篇巨制望尘莫及哦。

在她绣佛经的当口,住在周家的两位举子都参加了省试,纷纷落榜,窦举子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此次落榜继续回南监读书,至于何三公子则被周大老爷推荐入汴京的国子监。

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而最风光的莫属于省元,说他年纪俊朗,又有子建之才,最重要的是尚未婚配。

当然,除了这位省元之外,还有几位年轻的进士,宋朝盛行榜下捉婿,据说许多人家已经是开始摩拳擦掌了。

周大老爷也打算带女儿们出去游玩,若是能寻一位进士女婿,那就比什么都强,反正他有四位女儿。当然,这对于蒋氏而言无所谓,因为她长女已经悄悄和宰相家交换了八字,不是那些穷书生比得了的,次女也等姐姐来信,到时候就敲定了亲事,只不过她都没和女儿们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对于三姑娘,她就把吕小娘喊过来吩咐了一遍:“三丫头虽然不是我养的,但我最希望她能成就此事,我这里有几匹时兴的料子,你叫家中的绣娘也可,或者去外头找人也罢,把三丫头打扮的出众些。”

长女和次女是她生的,早已有了前程,三丫头总归是她这一派的,若能许配个进士,对周家和吕小娘亦是极好的。

当年,她拈酸吃醋,又怕人笑话,强拉了吕小娘开脸,她女儿但凡能嫁一位进士,也算是对得起她了。

果然,吕小娘知晓此事欢喜的很:“妾身多谢夫人提醒。”

女儿马上要十二了,若能定下亲事,将来就不必发愁了。那些没根基的进士,大夫人素来眼高于顶,未必看的上,可女儿若是能嫁个进士可比同样嫁个什么庶子强百倍。

她的世界很小,只有她和女儿。

大人们似乎早已定各自的前程,姑娘们却都还不是很清楚,大姑娘虽然素来端庄,但是父亲要带她们去见那新科进士,也不知是不是为她择婿?但不管是不是择婿,能一起出去玩儿,她的衣裳也得重新做。

但这是私活,她吩咐春兰道:“我有一匹翠色的布,你拿过去让锦娘帮我裁制衣裳,对了,再拿两吊钱过去。”

一语未了,见二姑娘走进来道:“姐姐也忒大方,回回都这般厚赏,本就是咱们家的奴才,赏这么些,倒是越发纵了。”

在二姑娘的眼里,她们做主子的让她做活,那是看的起她,何必要赏?她们又不是没有拿月钱,如此岂不是纵容贪墨之风。

大姑娘知晓妹妹素来被母亲骄纵,她若多说什么,反遭埋怨,故而只道:“我可没有妹妹你这样大马金刀,你虽然说的有理,但家中上下也不唯独我是这般。”

这二姑娘不以为意,又坐下来说起旁的事情:“大姐姐,眼看下个月嫂嫂就要进门了,亲家老爷又升任刑部侍郎。虽说嫂嫂身份高也很好,可我去外祖家听说嫂嫂自小充男儿教养,性子有些……”

连二姑娘都觉得别人性子太强,大姑娘当然也有所耳闻,也有所担心,她哥哥是性子极其强的人,去年解试可是开封府头名,正因为如此张家才有女下嫁,在今年甚至递了嫁妆单子过来,陪嫁三万贯。

且张氏进门就是要做宗妇的,周家各房析产并未分家,大姑娘是从小看到母亲忙到脚不沾地,也不知这位嫂嫂能不能胜任?

但对二妹妹,她则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嫂嫂也是大家子出身,未必就是传闻那般。”

“也是,大姐姐那我先走了,祖母让我抄的经文,我还未曾写完。”二姑娘仿佛突然想起此事。

大姑娘想起昨日老太太让妹妹抄经文,立马道:“那你快去吧。”

熟料二姑娘刚从大姑娘处出来,就吩咐侍女:“你去让针线房的锦娘帮我赶制一套衣裳出来,对了,之前去外祖母家,有位堂舅母给我的见面礼我觉得丑,你拿去赏了她。”

侍女想了想:“二姑娘,是那对玉佩吗?”

二姑娘掩嘴笑:“是啊,还声称是玉璇阁的,骗鬼呢,何娄头面充上品。”

侍女憋笑过去拿。

三姑娘这边原本平日就和锦娘关系不错,锦娘生辰只唯独她送过东西,如今吕小娘与她说了此事,母女二人都决定找锦娘。

吕小娘还道:“虽说外头锦绣阁、丽人坊也不错,可是找了人上门,那就容易闹的大家都知道了。旁人倒是罢了,四丫头的小娘比我更受宠,她若是在老爷面前卖弄几句,那就完了。”

穷人家的孩子为温饱发愁,富人家的孩子为前途发愁。

吕小娘担心泄露给苗小娘知晓,殊不知苗小娘如今出了月子早就把大老爷拢在她房里了,这些消息她当然知晓了。

只不过她说给女儿听的时候,女儿反应太大了。

“小娘,我才多大啊。”四姑娘委屈,她这个年纪在现代小学都还未毕业呢。

苗小娘道:“姑娘,我知道你读书识字,见识也是样样胜过我,只是三年之后还不知道如何呢?定下亲事,过几年再完婚,你嫁过去就是进士夫人,有什么不好。”

四姑娘还是敬谢不敏,她认为即便在古代谈婚论嫁也至少及笄之后再说这话,哪有这么早的。

可苗小娘也有自己的见解:“你二嫂马上就要进门了,将来她又生儿育女的,你的年纪最小,轮到你的时候还剩什么呢?”

“小娘,将来也许轮到我的时候,父亲的官位升了呢?到时候女儿的前朝岂不是更好。”四姑娘道。

苗小娘摇头:“官儿哪里是那么好升的,你得记住到了手的才是真的,旁的长远的那不是咱们可想的。”

四姑娘拗不过苗小娘,想起平日她赏赐锦娘颇多,这次让她帮自己做一身衣裳正好。

好巧不巧,四位姑娘的侍女同时出现在针线房,四儿和小荷正提着洗脸水在门口,连忙把脸盆放下喊姐姐。

“姐姐们来针线房可是有事儿?”四儿问起。

“我是来找锦娘的……”

“锦娘在吗?”

“二姑娘让我寻锦娘姑娘的!”

“我说那锦娘……”

没想到她们都是来找锦娘的,四儿惊呆了,四个大丫头也面面相觑。

锦娘本来早起发现自己鼻子太干,都干的快流血了,可是她就是爱把头藏在被子里睡啊,外面的冷空气太冷了。

早饭都还未吃呢,就听见门口四个丫头和四儿的对话,锦娘没想到自己倒成了个香饽饽?到手的钱谁不想赚,可人得有那个命花啊?

时间这么急,她还得绣佛经,三日之内顶多做一套都难。

可帮这个人做,不帮那个人做,这样谁都会得罪。

那就只好找个理由推脱了,她现在还挺庆幸接了二少爷的活,所以四个侍女进来时,锦娘刚打哈欠把拓片放绣架上。

春兰是大姑娘的大丫鬟,她和锦娘关系熟悉,故而笑道:“又要麻烦你了,大姑娘说让你这几日帮忙赶制一套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