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当县令 > 第120章

就是从那天起, 白婵婵发现自己的日子变了,完全不一样。

那天她跟着奶奶去了县城,住进大屋子里面。

官府的人说, 这是冬日扶济,是照顾他们穷人的。

去县城的路上, 奶奶跟她坐到马车上。

一起过去的, 还有同村很多老人。

大家坐在马车上时,都不敢说话。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可没人敢多讲一个字。

倒是白婵婵想起来, 隔壁安丘县,好像也有冬日扶济。

不怪她什么都知道, 因为那就是希望,是他们日思夜想的事。

之后马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根本坐不下了。

以她十二岁的年纪,其实不应该去的,可她要照顾奶奶,这才有了个位置。

外面的人商议之后, 那个大哥哥让出了自己的马匹, 让她坐上去的, 叫纪振的大哥哥牵着马,他们一路到了沾桥县的县城。

在白婵婵的记忆里, 她这是第二次到县城?

上一次来, 街上的人还以为她爹娘要卖孩子。

从那之后, 就再也没让她进过城。

这次不仅进了县城, 还住到温暖的大房子里, 她跟奶奶和同村人住在一起。

每日有饭吃,有炭火烧。

腊八那天,还有粥喝。

白婵婵又看到带她出村子的大哥哥, 她现在已经知道,这个哥哥叫纪振,新县令的侄儿,是个哑巴,但做事很靠谱。

就是他跟县里的差役,把县里的老弱都给带过来的。

之后的事就不用讲了。

新县令知道奶奶会种白叠子之后,他们的来往就更多。

很多时候,都是纪振哥来回跑动,有时候是送吃食,有时候是请教种棉的问题。

他虽然不会说话,但帮了自己家很多很多忙。

甚至自己去学写字,也是纪振哥提议的。

之后的日子一点点变得清晰。

她还跟在奶奶身边,多数时候跟着奶奶学怎么种棉花,其他时间学写字,学着看书。

她们家的日子,也因为奶奶的本事越来越好了。

她家再也不是佃户,她家有了自己的田地。

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不仅她家如此,整个白家村都是这样。

之前霸占他们家田地的地主伏法了,直接被抓了起来,听说被判刑流放。

那地主挨板子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去看了,一群人围着叫好。

白婵婵还看到纪振哥就在新县令身边,两人眼都不眨,看着下面的地主们挨个被打脊杖。

原本村里人还觉得可惜,觉得这些人就应该去死,怎么只判了个流放。

没想到,还是纪振哥打手势跟她说的,你们村的地主挨板子没扛过去,已经死在牢里了。

说完之后,纪振哥似乎觉得有点血腥,拿了包蜂蜜糖给她,让他们小孩子都去玩。

可白婵婵想说,她一点也不觉得可怕,她同样觉得应该拍手叫好的。

等她慢慢长大,学到更多东西。

那时候的沾桥县,已经跟她小时候完全不同。

各家都有田地,沾桥县还有自己的被服作坊,整个沾桥县已经成为平临国的棉花之乡。

小一点的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挨饿,更不知道手上的冻疮能那样多。

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纪大人的出现。

白婵婵也由衷地感谢纪大人跟纪振哥。

即使她知道,这两人都不需要她的帮忙。

再之后,就是听到纪振哥离开的消息,他跟好友一起去了广宁卫当兵。

广宁卫她知道,那天的天气比曲夏州还要冷,所以需要很多棉被服。

他们沾桥县棉被服第一次打出名声,就跟他们有关。

从沾桥县到广宁卫,几千里的路程。

白婵婵只觉得无比羡慕。

她要是能跑那么远就好了。

可惜没有什么理由。

直到听说纪大人急需一批跟棉花相关的人。

要组成棉花团队,种棉花的,弹棉花的,会做棉花机器的,他的新任地需要大家。

纪大人的新任地,就在昌河州,那广宁卫就在昌河州的下面。

虽说两地相隔甚远。

可纪大人有需要,曲夏州大部分人都会主动报名。

所以别看这活辛苦,那也是要抢破头,才能抢到这个机会。

白婵婵发现,她不用抢。

因为她是白婆婆的孙女,论种棉这件事,没有谁比她更厉害了。

其实滇州府那边也想请她过去。

但白婵婵不去,她就是要看看更冷的昌河州,也想看看这里有什么能吸引纪振哥。

十八岁的她,已经能够自己做决定了。

奶奶年纪大了,却依旧支持她的决定,还道:“你去了,我更放心。”

“一定要帮昌河州种好棉花。”

“这是可以让很多人活命的东西。”

白婵婵认真点头。

她会的,她肯定会认真培育棉花。

就像奶奶在沾桥县做的那般,定然不会砸了白花妹的名声。

所以现在的白婵婵正在昌河州的官田上栽种棉花。

以她的经验能看出来,这里的棉籽跟西北棉有些不同。

而且根据这里的农作物种植时间推断,此地棉花的生长周期明显更长,甚至能长达五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

因为这样,所以赶在四月份就要种下。

“生长时间更长,所以棉绒才会更长,产量也会更高。”

白婵婵跟身边人解释道:“扎根扎得好,棉花的营养也会更好。”

此刻白婵婵身边的人,多是衙门的官吏,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选个合适的地方开荒。

那边一千亩麦地已经开好了。

就剩下两百亩的棉花地。

纪振也在旁边,他听着白姑娘指挥,让人在附近划线,确定好开荒的具体位置。

做这一切的时候,流放的犯人就在旁边看着,等着分配荒地。

难得不用做事的时候,却让他们更加难受。

听说这个女子家里,以前就是佃农。

现在身份转换,她成了指挥大家干活的,自己却成了佃农都不如的犯人。

佃农种地,好歹有收成是自己的。

他们种地,什么也捞不着啊!

加之指挥他们的是女子,种的还是棉花,心里的气就更多了。

“辛辛苦苦开荒有什么用,种出来的棉花是给我们穿的吗?”

“就是,开完麦地开棉花。”

“等麦子种出来,咱们还能吃上,棉花会给咱们吗?”

一想到自己种出来的东西,不会分给自己半点。

这些流放的犯人就格外生气。

真是气得要命!

州衙门的书吏差役,他们不敢说什么。

一个无官无职的女子,也敢来指挥他们?

这么想着,那犯人曹建嘴里骂骂咧咧,手上明显在偷懒。

如果被女子指挥,被之前的佃户指挥,已经够让犯人曹建生气的。

那接下来的事情,则更让他们坐不住。

漳兴三年,四月份。

昌河州一个城一个卫所十二个县的种田好手们,齐聚州城。

总共一百八十人,陆陆续续到了已经从生地变为熟地的官田棉花地。

一想到要来学种棉花,众人别提多高兴了。

“不错啊,本来以为是生地,没想到已经开荒了。”

“确实,就是这地犁得不行,还要再犁一遍。”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啊。”

这一百八十个人,都是各地精挑细选出来,最会种田的老农,所以他们撸起袖子就准备干活。

负责安顿他们的书吏道:“大家不要着急,播种定在四月初十,先开始几天,白夫子会教大家如何播种,以及播种要求。”

老农们点头,他们肯定会好好干活的。

谁料那书吏道:“不是干活,是学习。”

“其他活,有些流放的犯人们的干。”

不是纪楚刻意要这样说。

而是不能开召老农来官田干活的先例。

自己确实是召大家来学习怎么种棉花的。

万一以后有人打着学着的名义,让他们过来免费干活,那怎么办?

所以一定要强调是学习。

不仅如此,所有重体力的活,都不必由他们做。

这让赶过来的农人们更加惊奇。

他们都做好干活准备了啊。

现在跟他们说,不用自己动手,就是学习。

还有这种好事?

再看看旁边等着干活的犯人们,大家就知道,衙门是来真的。

这次进城,就是专门的学习。

“本来以为学种棉已经够好了,帮忙干点活也没什么。”

“还是纪大人对我们好啊。”

“就是,纪大人对百姓真好。”

这话听的,犯人们心里酸溜溜的。

纪楚人好?

纪楚哪里人好了?!

其中那个叫曹建的犯人更是气恼。

倒反天罡!

一个女地指挥他们锄地。

一群老农指挥他们干活!

还说棉花地犁得不好,来这第一天,就让他们再犁一遍。

这是二百亩地!

不是二亩!

这群老农把他们当人看了吗?!

凭什么?!

放在以前,这些人都要跪地求饶才是。

跟已经融入这里的曹垚不同。

曹建这人,可是曹家长房正儿八经的长子嫡孙。

他是曹阁老的亲孙子,他爹就是曹阁老的大儿子。

长房从小在京城长大,自认是极了不起的,可家族一朝覆灭,他也成了真正的犯人。

可要说恨纪楚吗?

曹建也不知道,毕竟他都没见过纪楚这人,更不敢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