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兴二年三月初, 纪楚手头上的事基本处理得差不多。
朝廷命他来督造武器,武器订单全部完成。
暗里让他整治贪腐,同样抓住曹家等三家把柄。
甚至帮朝廷刷了个还田于民的好名声。
剩下的事根本不用他操心, 田地的事,柯知州肯定会干得极为漂亮, 否则对不起皇上的夸赞。
只要这事做成, 年底的考核就不会差,皇上那的评价也不会差。
黎家张家还帮他看着, 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选谁管理武器作坊,却是要纪楚一起去看的。
到如今, 已经有五家被选入其中。
像黎家张家,原本都想争取,但思索再三,黎老爷为了儿子主动退出,只让张家过去。
主要张家的大儿子,是个品学兼优, 还不喜人际交往的, 说什么利益往来太恶心。
以前看着像傻子, 如今却脱颖而出。
黎家做个背后的支持者即可。
省得让儿子被诟病。
这就是原化州的变化之一。
以前都喊着举贤不避亲,现在自己则主动要避嫌。
其余被选出来的四家, 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以至于这五家都战战兢兢的, 半点不敢做什么。
毕竟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 对真正的老实人来说, 只会觉得不安, 完全没有欣喜之感。
所以五家来衙门谈事的时候,各个都跟鹌鹑一样,脸上半是高兴, 半是担忧。
这不会是什么陷阱吧?!
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事实上,纪大人就是带着他们去看了五家作坊。
这五家里,其中四个已经很顺手了,只要半年时间,便能完全接手。
里面很多技术,还是经过纪楚改革过的。
工匠跟伙计,也是好用的,接手便能继续做事。
平临国需要更换武器的地方极多,半年左右,便会见到收益。
这是那四家作坊的好处。
还有一处,则是完全新建的。
“火器作坊,大家应该知道。”
肯定知道。
这可是拖垮曹家的利器之一。
甚至有人传言,说这里邪门的很,就是因为建了火器作坊,那四家才没的。
所以谁接手接倒霉。
当然,也有人说,这完全是谣言罢了,就是有些人想吓退竞争对手,这才故意放出的消息。
不管传言怎么样,反正这作坊建得格外好。
大概是曹家他们以为,以后的火器作坊必然是他们的。
而且纪楚都说了,火器作坊能挣很多银钱,故而这作坊建得极为可观。
不说别的,三十多个大开间,都够容纳大几百号人,还有专门用来研究的工作间等等。
为了跟其他作坊配合,中间道路也修好了。
前来参观的五家啧啧称奇。
曹家他们确实下了血本,看样子要做长远买卖。
如今他们下狱,这些东西也都是衙门的了。
可问题在于。
其他作坊不仅有地方,还有技术跟人才。
甚至后两者才是最重要的。
火器作坊,完全是个空壳子啊。
纪楚并不会隐瞒这些事,直接道:“其他作坊都有旧例可依,唯独这火器作坊是新建。”
“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做起。”
从头建起,说起来简单,但麻烦多多。
虽说以后能赚钱,可万一出事了呢。
不能太迷信未来的利益啊。
曹家不就是一个例子。
这让原本就保守的五家,更加有些犹豫。
五个作坊参观完,需要分配经营权了。
五家面面相觑,前面那四个作坊都差不多,选哪个都行。
但最后一期火器作坊,自己不想做,也不好推给其他人。
一时间,原本应该热闹的场合,突然沉默下来。
本就不善言辞的众人,此刻话更少了啊。
李师爷看着,心里忍不住道:“这就是让一群老好人一起做事的结果吗!怎么有点好笑啊。”
估计这武器作坊里,已经很久没出现过这般谦让的画面了?
纪楚对此早有准备,但他没提如何分配,只是把武器作坊新章给列出来。
“以后一年一查账,两年一复审,五年大审不合格,就要换人。”
剩下的条条框框,肯定要提前说明白,以及工匠,伙计们的保障,以及武器的质量要求等等。
其内容之繁杂,普通人听了都要打瞌睡。
但眼前五家众人则认认真真记下。
这般烦琐的规矩,反而让大家心里安定下来。
就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今的武器作坊虽然还挣钱,但权限明显是小了,而且必须受到监督,还要按照规矩做事。
除了精挑细选的五家会严格执行之外,其他人家,肯定各有心思。
所以这不是白吃的午餐,是要他们付出十分的认真,才能得到的差事。
众人心里稳定下来,面容也平和不少。
那问题又回来了。
五个作坊,经营权如何分配?
以他们求稳的性子,肯定想选前四个的。
纪楚直接开口道,说出他的决定:“那就抓阄吧,谁抓到哪个,就经营哪个。”
说实在的,眼前众人的水平都差不多,没有谁额外突出,也没有谁额外的不妥当。
大家缺的都是机会。
所以抓阄吧,抓到火器作坊的人,就认认真真从头操办。
或许一年半载的赚不到银钱,但总会有盈利的。
五家面面相觑,想了想道:“抓阄好。”
“那就抓阄。”
“抓到什么是什么,大家也不用争了。”
“没错,抓阄吧,能经营武器作坊,都是我们想都没想过的。”
“是,无论谁抽到火器作坊,咱们互相帮衬着点。”
众人讨论之和谐,就算传到外面,也是没人信的。
但事实就是如此。
以利聚集的人,必然会因利吵得你死我活。
但因为德行聚在一起的人,必然会注重道德观念。
不管这个道德会不会改变,能持续多久,至少如今是这样的。
和谐的抓阄仪式很快开始。
柯知州跟本地通判也赶了过来。
五家一一过去抓阄,默默许愿自己不是火器作坊。
如今的各个作坊经营权只有五年,其他地方都开始赚钱了,这地方才刚起步,万一给别人作嫁衣裳,那就更亏了。
大家不指望能赚多少,至少不亏吧?
“我做兵器。”
“我家做防具。”
“张家抽到了火器作坊。”
众人下意识看过去。
张老爷跟张家大公子无奈苦笑。
他们家确实倒霉。
五选一的概率,都能被他们选到。
张老爷安慰道:“火器的前景好。”
没错,火器前景好。
但前期投入大,这作坊还要自己一一布置。
后面一句话也是大家的心声啊。
纪楚笑道:“放心,制作火器的人,我会帮忙调过来的,技术这方面不用担心。”
祝亚祝耘可以留在这里,帮着他们筹备火器作坊。
真的?!
张老爷瞬间开心。
对啊,怎么把纪大人这个靠谱的人给忘了。
可纪楚并不是一味地安慰,还是要说明以后的困难。
从零开始,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而且这里的人才远不如曲夏州,想要做成,一定会耗费不少精力。
不管怎么样,三月初五之后,武器作坊的事情彻底了结。
甚至顺手来了个更新换代。
不管是冷兵器还是热武器,该升级升级,该换技术换技术。
如今几个管事的家族,也算是有些德行的。
更别说,外面人虎视眈眈,他们想要保住自己这份差事,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不管是真有德行,还是假有德行,君子论迹不论心,这就足够了。
作为原化州如今最拔尖的年轻官员,基本已经是本地乡党党魁的纪楚,他的言行跟态度,很大程度代表接下来本地的态度。
不管大家愿不愿意,都要跟着他的方向走。
眼看着各地欺压百姓的情况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敢肆无忌惮。
整个原化州的百姓都是开心的。
以后他们这里,就有人给他们主持公道了!
即使大家知道,纪大人作为本地人,永远都不能在这里做官,却依旧给他们带来了好日子。
原化州各地百姓,每日都在讨论还田于民,每日都在讨论豪强们的覆灭。
本地民风渐渐变得不一样起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好像真的实现了。
这些事情处理完,纪楚也到该离开的时候。
钦差的事情做完之后,肯定要立刻回京复命。
而且里面有很多细节,还要向皇上禀告。
除此之外。
许阁老那边,更要有个交代。
当年他在曲夏州,很受许阁老的照拂。
如今却把他的老友一家查办,必然是要有个说法。
放在以前,纪楚说走也就走了。
但这次还要再回家一趟。
乐薇已经有六个多月的身孕,肯定是不能跟他一起走,所以家里还需要安顿。
他也要快去快回,娘子生产的时候,必然要回来的。
乐薇对此早有准备,六个多月的身子,已经能看出怀象了,她干脆道:“放心吧,娘,两位嫂子,还有姐姐都很照顾我,我在家不愁吃穿的,你安心去做事就好。”
其实也正是这样,纪楚才能安心在外面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