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整个陇西的建材商会来说, 漳兴元年的正月,过得格外漫长。
刚开始知道边关需要大量石料,以为自己能赚一笔。
再得知是纪楚需要, 大家歇了心思。
本以为这就算了,又听说陇西右道的官员们, 准备强行让他们签契约, 给边关运送石料。
搞得众人胆战心惊,以为这必是亏本买卖。
等到二月初, 纪大人那边终于发话,不会强迫大家运石料, 全靠大家自愿。
当然了,他出的价钱并不高,顶多是平价。
当时就有人劝。
平价谁给你送,还是官府施压最为合适。
事实上,纪大人并未那样做,而是说工业作坊园新生产一种建材粘合剂,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那黏合剂叫水泥。
如果想要购买水泥, 需要有运送石料的契凭。
运送两万斤石料, 可以购买五千斤水泥。
最低也是五千斤起步。
消息传到陇西建材商户们耳朵里,疑问便来了。
什么是水泥?
水泥真有那么好?
他们拼着亏本, 也要按照四比一的比例, 去运送石料, 然后买到水泥?
疑问虽疑问, 但大家默契地往曲夏州州城跑。
“虽然不知道水泥是什么!但工业作坊园出来的, 那还会差?”
“纪大人能这么自信,这东西必然不错,咱们先去看看。”
“看看?拉着石料去吧, 他们工业作坊园但凡做出来点什么,能不抢购一空吗?!”
已经有人直接带着石料去往曲夏州了!
工业作坊园做出来的新建材,就算是屎,大家也要尝尝咸淡。
对于众人的热情,纪楚丝毫不意外。
他们作坊园名声在外,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就在各方行动的时候,曲夏州的官员也在观察水泥。
纪楚既然敢押宝这个,肯定没错的。
而此刻的工业作坊园里,巨大的炼制炉,搅拌炉正在工作。
远远看过去,就像小山一般巍峨。
这让很多头一次来作坊园的人感到震撼。
周围机器的轰鸣让人觉得置身另外一个世界。
从安建三十五年开始建的工业作坊园,已经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
平临国知道这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可只有到了这个作坊园,才知道震撼。
整齐有序的规划,络绎不绝的车马,代表了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全都在这个堪称小城镇的地方。
这里的各个作坊,吞噬着大量煤炭钢铁,制成一件件好用的机器。
虽然历时两三年时间,平临国其他的地方,也仿照曲夏州建起一个个作坊园,可论规模,论成果,这里还是别具一格,远远超过其他地方。
从陇西各地来的建材商户们,刚进来就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撼。
“这么高的烟囱,怎么建起来的啊。”
“还有这么多煤炭,真的用得上吗。”
“那里面是什么东西?怎么装得如此严实。”
“闲人让路!”
只听差役大喝道。
路过的伙计赶紧把他们拉开:“不要挡路啊。”
“那里装的都是火器,你们不要命了?”
火器?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火器?
可以彻底改变战局的新式武器?
赶紧避开一点,否则就完蛋了。
众人赶紧避开,忙问道:“敢问这位小哥,水泥作坊从哪里走?”
“巧了,我正好去水泥作坊,同我一起吧。”
整个工业作坊园,跟外面的世界几乎完全不同,尤其是各个作坊所造的东西。
“这里啊,这里是造缝纫机的,你们应该都见过。”
“这里?在搞什么轨道车,说是在整个园区内铺设,到时候园内运送就会很方便。”
“水泥是从过年的时候开始研究的,你们不知道很正常啊,我们这日日都有新东西出来。”
众人说着,来到声音最大的水泥作坊。
想要造水泥,还想要价格便宜,就必须大批量生产,那样一炉的成本才能降下去。
放之前的曲夏州,肯定建不起这样大的锅炉跟搅拌机。
如今却是可以的。
谁让他有数科作为后盾。
此刻的水泥作坊里,已经挤满十几个建材商户。
刚刚赶来的刘老三听到他们那的建材商会会长笑着道:“纪大人,我们已经调拨二十万斤的石料,正在送往西北常备军的路上,还请您同那边说一下,记得接受。”
往常备军那边送东西,要有额外的准许,还要有人接。
一般来说,等事情都谈妥之后,再往那边送即可。
可这个地方的商会会长十分鸡贼,先送货,再谈事,甚至道:“银钱的事好说,大人你们先用着即可。”
刘老三听着,只觉得这人谄媚,又听人家道:“只要先把水泥的份额拨给我们家,这就行了。”
“放心,水泥的银钱我也带来了。”
这么一算,这家会长还真是大手笔。
不仅垫付二十万斤的石料钱,还要预付水泥钱。
做过买卖的都知道流动资金有多重要。
他这一出手,都把自己大半流动资金全贡献出去了啊。
刘老三跟身边人:“钱会长也太大胆了,要是水泥不好卖,他这不是亏了。”
“他家不如之前,这次好赌一把罢了。”
话是这么说,大家都往前挤,想看看新型的建材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这些人跟建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还能有更好用的材料?
不会吧。
在看到水泥之前,大家倒是对这巨大的烟囱感兴趣。
就算水泥做不成,改建成砖厂,估计也能大赚一笔。
刘老三一边觉得钱会长手笔太大,一边往前走,看着地面上灰扑扑的东西,再看着旁边的沙子石子。
以及一片平坦光滑的地面,还有砌好的半面墙。
刘老三使劲揉揉自己的眼睛。
他没看错吧?!
用什么东西做的地面的,怎么那么平坦整洁?
干了之后,看着光滑无比啊。
还有那墙,砌得也整齐利落,用的是什么黏合剂?
在刘老三脑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手先反应过来了,立刻举手道:“纪大人!纪大人!我们也能送过去十万斤石料!”
“我让人立刻就送!”
喊出来之后,刘老三意识到周围人都在看他,同时又有些胆怯。
对方可是通判,自己不过是个商贾,怎么敢这样说话啊。
谁料纪大人竟然看向他,笑着道:“不错,你跟颜知事说一声,只要东西到了,就给你们批条子。”
这个批条子,自然是水泥的条子。
刘老三看到眼前这些东西之后,心里还在震惊,可脑子已经明白过来。
无论是平坦光滑的地面,还是整齐的砖墙,都跟水泥有关系!
所以他率先开口!
旁边钱会长都看着他,颇有些无奈。
本以为自己来得已经够早了,谁料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快。
嘴上说着,害怕纪大人使劲压价,让大家赚不到钱。
可听说纪大人搞出新材料,说什么都要过来。
没办法,谁让工业作坊园名声在外呢。
而水泥作坊那边,已经开始新一轮的介绍。
刘老三这才知道,这是纪大人安排好的人,上午下午两次,跟大家演示水泥的作用。
作为现代都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现在的水泥虽然还比较粗糙,可其黏合效果,以及坚固程度,就足以让如今的人喜欢了。
尤其是这些做久建材的商户们,稍微听听解说,便明白其作用有多大。
容易成形,牢固。
不管修路还是修桥,还是建房子,都用得到。
而且出来的效果极好。
甚至成本也不算高,竟然只比普通黏合剂贵一点点。
当然了,这是出厂价。
他们要是把水泥运出曲夏州,那价格可就不一样了啊。
问题来了。
纪大人对水泥限价吗?
纪楚听到这话,只是笑着道:“如今水泥的产量有限,只能供给边关跟你们了。”
“当然,主要用来修缮城墙跟工事,能给你们的也不算多。”
跟边关石料挂钩,而且比例为四比一,自然不会太多的。
刘老三听此不再问了,眼睛都笑得眯起来。
身边其他人要问,直接被钱会长跟刘老三直接拉住。
问什么问!
纪大人都给答案了啊!
流传出去的水泥极少,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价格并不限制,谁让物以稀为贵啊!
但纪楚也提醒道:“刚开始一年多还好,以后水泥价格不会太高。”
刘老三立刻点头:“大人,明白明白。”
意思就是,以后会便宜,但现在不管我们啊。
众人反应过来之后,眼神充斥着对银钱的渴望。
水泥!
好东西!
而且前期很稀少!
物以稀为贵!
等到一年左右,才会全面铺开。
等于说他们有一年的时间差,可以在此大赚一笔。
这么算下来,纪大人就是为了筹集修缮边关的材料,这才开放了水泥的价格。
刘老三心里盘算。
刚好一年时间,估计材料能筹备得差不多。
到时候再把价格降下来,方便普通人用。
至于之前高价购买水泥的富商有钱人,也能提前显摆一年,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值得了。
众人看向纪楚的眼神变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