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914章 液体黄金奇楠油,他们就是在放狗屁!!!(二合一章)

第914章 液体黄金奇楠油,他们就是在放狗屁!!!(二合一章)

(ps:先祝大家五一快乐)

这两人的反应也是被方言看在眼里。

什么情况下,说到自己是被气的,患者和家属会感到尴尬?

那就只有一种情况,是患者和家属吵架了,并且他们吵架的原因还不太好向外人说。

结合患者丈夫黄先生是商人的身份,可能因长期在外经商导致夫妻聚少离多,或因生意压力引发家庭矛盾。

例如:丈夫忙于工作忽视家庭,妻子长期情绪压抑,最终因激烈争吵导致气滞血瘀,引发眼部血管病变。

这种私人矛盾被方言刚才当面点破,两人因涉及隐私而感到难堪。

当然了,更加狗血的原因,可能是一场误会为开端,患者一顿脑补后,把自己气出问题了,然后两口子才回来找医生看病。

不过这个不重要,他们这个情况方言判断是没错的,这个患者确实是被气出问题的。

患者说道:

“这几个月确实是有点心情不好,都是因为一些身边的麻烦小事儿。”

“只是没想到这还能把我气成这样?”

方言回应道:

“当然了,心情好的话,就算是绝症也可能痊愈,心情不好的话,就算是平日里健健康康的,注重锻炼,注意饮食,也可能突然会生病。”

“古代的中医就总结了情绪对应的器官。”

“你经常心情不好容易怒,这怒伤肝,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当人情绪暴怒时,容易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出现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甚至晕厥等症状,长期郁怒还会使肝气郁结,引发胸胁胀痛、乳腺增生等病症。”

听到方言这么说,患者恍然大悟。

这下全都对上号了。

她看了一眼自己丈夫,两人有了短暂的眼神交流后,然后丈夫对着方言问道:

“那方大夫,我太太现在已经气成这样了,应该怎么样才能治疗呢?”

方言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对着患者说道:

“先别急,你先把舌头吐出来我看看,手也给我摸一下脉。”

后者听到后,立马照做。

方言看到她整个舌头的颜色都是暗紫色,舌头边缘还有黑色的淤点。

左右手的脉搏诊断过后,发现是脉涩。

接着方言又翻看了下患者右眼的眼皮下面,果然看到眼底出血。

方言这时候才对着患者和患者丈夫说道:

“暴盲就是眼睛从外表看好好的,没红没肿也没伤口,可突然一只眼或者两只眼,视力一下子就不行了,严重的甚至直接看不见东西,虽然眼睛从外面瞧不出啥毛病,但眼睛里面的问题可不少,而且引起这种病的原因特别复杂。”

“因为这病来得又急又猛,一旦发现必须赶紧治,在西医中,认为好多眼底的毛病都能导致暴盲,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视网膜中央血管堵住了,还有急性视神经发炎这两种情况。”

“黄太太这个是因为心里头一直不痛快、憋闷得慌,肝脏没办法正常调节情绪、疏泄气机,导致身体里的气运行不畅,血液也跟着瘀滞住了,最后让眼睛里的血管、脉络都堵塞住了。所以治疗的时候,就得想办法让肝气舒畅起来,解开心里的郁结,同时打通那些堵住的血管脉络,让气血重新顺畅地流动。”

一边说,方言还一边写医案。

按照方言的判断,这个就是肝郁气滞,脉络瘀阻型的暴盲。

肝主疏泄、开窍于目,肝气不疏、脉络不通,清窍则不利,她这肝气郁结,脉络阻塞之,就应该投以疏肝通络之法,使肝气疏,脉络通,目复明。

治疗方法方言打算自己开个方子来治疗。

想了想,方言开出了方子来:

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0g、赤芍10g、香附10g、川芎6g、郁金10g、丹参20g、当归10g、茯苓20g、栀子12g、甘草 5g。

开完过后,方言还看了一眼方药中,这位是专业的啊。

后者仔细看了看他的方子,点了点头,算是对方言认可了。

这行为也被其他四个学生看在眼里。

他们看了看方言开出的来的这个药方,发现有些眼熟。

然后才发现,原来是在《伤寒论》里四逆散的基础上改良的。

四逆散原本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味药组成。

方言那在这基础上,又加入了香附和川芎。香附能疏肝理气,川芎可以活血化瘀,加了这两味药,疏肝活血的效果就更强了。

同时,药方还借鉴了《医林改错》里血府逐瘀汤的用药思路。

血府逐瘀汤擅长活血化瘀,这个药方就取了它的精髓,专门针对眼睛里脉络瘀阻的问题来调整用药。

这个药方看起来是挺简单的,但是让他们来想,还真不一定有方言想的这么快。

如果换成他们可能更加偏向用舒肝明目,再活血通络。

方言这个方法更像是两个合集。

疏肝与活血并重,既遵循经典四逆散、血府逐瘀汤又灵活化裁。

开好过后,方言就对着他们说道:

“方子开好了,你们去办理入院吧,中药熬好过后会送到病房来的。”

两口子听到后,赶紧对着方言感谢。

然后患者丈夫给拿出了一个大约有巴掌大小的木头盒子,放到了方言面前。

方言看到上面有繁复的花纹,还有一些象形文字,不过盒子看起来很新,像是故意弄出这种神神秘秘的样式。

“方大夫,我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正好之前我买了点中药,可以行气止痛,通窍提神,请您品鉴品鉴……”

“中药?”方言一时间有些懵了。

收了这么多礼物,他还是真是第一次遇到在诊室里收到侨商送中药的。

上次送中药的侨商,那还是老胡和老周。

而且都还是在他们家里。

看着这盒子,方言想起了姐夫送的牛黄。

行气止痛,通窍提神,说的不就是牛黄吗?

当然了,麝香,苏合香,安息香也可以。

都是贵重中药。

“您打开瞧瞧吧。”患者丈夫黄先生对着方言说道。

他们有些华侨就是这点毛病,就喜欢让人家当面打开礼物看。

方言听到这话也不好拂了他面子。

治好打开了半个巴掌大的盒子。

刚一打开,就看到里面有一个拇指大小的小玻璃瓶。

里面是大半淡黄色的液体。

看起来像是某种油脂分泌物。

周围的几个人都好奇的看向这瓶“中药”。

方药中忍不住问道:

“这什么东西?”

其他人也纷纷凑上来,他们也不知道。

就连方言也有些懵。

感觉像是似曾相识。

这时候黄先生对着方言问道:

“不知道方大夫有没有听过,宋朝丁谓撰写的《天香传》。”

方言一怔,这书方言还真是看过,而且还是这辈子看的。

丁谓在书中对各种香品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沉香、檀香、乳香、龙脑香等。

里面的一些东西和中医关联很大。

方言说道:

“这是……沉香油?”

听到方言这话,黄先生一怔,旋即竖起大拇指:

“方大夫果然见多识广,一点就通。”

本来他还想装一下的。

不过现在说到这里,他还是保持着风度,对着方言说道:

“沉香分为好几个等级,而“奇楠”则一直被认为是沉香中的顶级。”

“这个奇楠油脂丰厚、香韵奇特,明清两代就有关于奇楠的文献记载,在古籍中它也被称为伽楠、棋楠。”

“不光是我们华人里有收集这个东西的,中东皇室也在越南定制奇楠老油,品质好的奇楠油多被国外收藏家和高端消费群体珍藏,流通于市场的优质产品很少,在拍卖会上,高品质奇楠油和相关制品往往能拍出高价,成为收藏投资热门。”

“不过他们都不舍得自己用,都是拿去收藏的,在我看来还不如给真正的中医高手来用,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价值,而不是拿去当做放在玻璃柜里的藏品。”

这明显是暗里拍方言马屁呢,方言当然也听出来了,对着黄先生说道:

“您夸奖了,这一瓶怕是得值不少钱?”

黄先生说道:

“和您说钱就俗了!希望能物尽其用。”

这还说什么呢,方言站起身拱了拱手:

“感谢!”

黄先生很满意方言的态度,笑呵呵的也弯腰拱手,然后就和方言告辞带着自己媳妇儿去住院去了。

等到他们走了过后,方药中说道:

“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个奇楠油呢?”

身后其他人也纷纷符合:

“我也是……”

“我也一样。”

接着有人对着正在拧瓶盖的方言问道:

“方哥这油咋用啊,外敷还是内服啊?”

“内服。”方言说道。

他对着众人说道:

“奇楠油有行气止痛、通窍醒神、提升免疫力等功效,可用于缓解心腹疼痛、改善失眠、治疗呼吸道疾病等。”

听到方言的介绍,方药中对着他好奇的问道:

“这么偏门的东西您都知道的这么清楚?”

方言说道:

“还行吧,也不算太偏门,当时我研究麝香和龙涎香的时候看到过它的资料。”

“一般是沉香树在遭受外力创伤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在持续感染过程中,树木分泌树脂进行自我保护,经过漫长岁月的醇化,才形成了沉香。而奇楠的形成条件更为苛刻,需要特殊菌种、特定环境和更长时间,其产量仅为沉香的千分之一左右。奇楠油是通过蒸馏、萃取等工艺,从奇楠香材中提取而来,我们国家做这个的少,隔壁越南那边比较多,这玩意儿号称是液体黄金。”

“沉香其实也是世界著名香料,位居咱们国家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之首位,被誉为万香之首,自古被用作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并且受到我们文化圈的影响,它在日本、印度、中东各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广泛使用。”

听到方言的介绍,有人好奇的问道:

“中东咋也有影响?”

还不等方言回答,方药中就回头说道:

“丝绸之路知道不?地理历史咋学的?”

然后后面的同学们就纷纷点头:

“哦哦,对!”

这时候方言也把盖子拧开了。

小心翼翼的打开盖子,一股子味道传了出来。

方言隔的最近,首先闻到,最开始感受到一股清新的凉意,如同置身于山林间的溪流旁,微风中带着丝丝清凉,这种凉意能让人瞬间提神醒脑,仿佛嗅觉被唤醒一般。

和之前手里那些沉香木的味道相比,这感觉完全不一样。

凉意过后,便是浓郁且层次丰富的香气,先是有类似栀子、茉莉等花香,随后带着一些蜜甜的果香,然后才是醇厚的沉香本来的木质香和淡淡的奶香。

这个和香水一样,最开始的香气都是不持久的,到了最后才是他正儿八经的味道。

总的来说还是没有脱离沉香的味道。

“你不会想一口闷了吧?”一旁的方药中看着方言拿着瓶子,这么小一瓶他真是害怕方言一口就干了。

不说这玩意儿很少见,关键是……现在还不知道这东西吃下去是不是那个效果呢,就和中药师面对成品中药饮片和打碎的药粉,完全是两个态度,小心无大错才是必要的。

如果没有看到这沉香油提炼过程,方药中反正是不敢直接以身试药。

方言笑了笑说道:

“当然没有,我就是打开给大家闻闻,来吧你们闻着,我去叫下一个人。”

说着他就把玻璃瓶子递给了方药中。

然后就去开门喊人了。

方药中看着手里的奇楠油,闻着一股子香味,感觉“异香”这个词语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其他人也同样好奇的凑过来。

“下一位请进。”方言打开门,对着外边的患者喊道。

见到是方言叫人,外边的人都愣了一下,然后排队的人才走了进来。

这次进来的人也是一对五十岁的夫妻。

两口子是在英国那边做生意的,主要是做的服装生意。

是那种非常贵的定制服装,这会儿他们的行业在国内大家都穿的差不多的情况下,还不太被人理解。

是上海那边的裁缝,这在国外,也属于是走在时尚前沿了。

上次方言宴会上见过女的。

宴会上都是身体好的来赴宴,现在一看就知道生病的肯定是男的。

一问果然如此。

这位先生姓连,今年52岁。

他和方言简单的打过招呼后,就对着方言讲述起了他患病的过程。

“两个多月前,我发现自己右前胸上面长了个肿块。肿块表面看着不红,稍微有点疼,而且还一天天变大,最后长成扁桃那么大。”

“自那之后,每天下午我会发低烧,浑身没劲儿,吃啥都不香。”

“英国那边的西医给我确诊是胸壁结核,让我做手术。”

听到这里,还在方言背后轮流闻那瓶奇楠油的同学们,一下就精神了。

收好了奇楠油纷纷看向前面的患者。

患者连先生对着方言说道:

“我心里害怕,就想着能不能用中药治,于是刚好听到您的宣传,这就和家里人一起回来了。”

方言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然后连先生又继续说道:

“说起来,我1952年得过肺结核,1961年的时候,还因为胸壁结核,切了左边第 2、3根肋骨才治好。”

“这次医生给我检查的时候,发现右边靠近胸骨柄的第 2到 3根肋骨那儿,鼓起来一个包,大概有 4厘米宽、5厘米长。”

“包表面不红,按上去也没有那种软软能晃动的感觉,只有一点点压痛。”

说完他就直接撩开自己的衣服,展示出当初手术的疤痕给方言他们看:

“您看,我左边胸口还有之前手术留下的疤,差不多…… 6厘米长。”

方言看了看,确实和他说的一样。

之前在左边,现在患病在右边。

这个地方,中医叫肋疽也叫胸前疽。

《外科正宗》论肋疽里记载:肋疽俗称夹痈,生于肋肋之间。初起如梅李,渐大如碗盆,色紫暗而坚硬,痛引肩背。此证多由郁怒伤肝,气血凝结而成。(卷三·肋疽论)

《医宗金鉴》辨阴疽也有记载:“凡阴疽初起,形如粟米,不红不热,痛彻筋骨,乃阴寒之毒深伏。当用阳和汤温散,切忌寒凉。”(外科心法要诀·流注)

这病刚开始发作的时候,皮肤表面既不发红也不发烫,看着和平常一样,只是有一大片又肿又硬的地方,隐隐作痛。

这种情况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完全属于阴证。

而且这个病厉害的地方在于,病根扎得特别深,紧紧贴在筋骨上,用手推都推不动。它还特别顽固,一直消不下去,也很难自己溃破流脓,所以治疗起来特别费时间。有时候这边症状刚有点缓解,那边又开始发作,反反复复,特别折磨人。

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您舌头吐出来我看看。”

患者吐出舌头,然后方言看到是舌苔薄白。

接着方言又让他伸出手来,给他两只手切脉。

左边右边诊脉下来,脉象沉细。

加上他自己的表现可以证实确实是气血瘀滞,经络阻隔造成的肋疽。

刚才方言就说过在这病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容易反复发作,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

患者在1961年,也就是十七年前左上胸部长了这东西,当时做了手术才治好。结果过了这么些年,右上胸部又肿起来了。

按照书记里面的说法,这病,大多是因为身体里气血不够,营卫失调。

像生了很久的病,气和阴都亏了;或者平时太劳累,身体底子变差,正气不足。这时候,要是再受了阴寒邪气的侵袭,又或者不小心摔了、扭到,伤到了筋脉,就会让气血在身体里堵着,经络也不通畅,慢慢就长出这种肿块。

古籍里记载这病症要是发现得晚没及时治,或者治错了,时间一长,原本的寒邪就会化成热邪,肿块里面就会溃烂、坏掉。

到那会儿,患者皮肤表面会隐隐发红,严重的还会破溃流脓。

流出来的脓水又稀又臭,还会有像干酪、烂棉絮一样的东西。

伤口特别难愈合,一直好不了,拖着人遭罪。

《外科大成》论复发的机制,就是:“病后余毒未尽,或劳伤元气,致毒乘虚而发。”(卷二·瘰疬门)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书上也写了:

“当大补气血,佐以托毒。”

这个时候,连先生还处于早起急性期。

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在病情还没发展到溃烂、腐坏的阶段就开始治疗。

一方面得补气血,把身体的底子养起来,另一方面,要用温热的法子、能活血的药,把身体里的寒气散掉,把那些体内的痰湿、凝滞的气血都化开。

“方大夫,我这个情况怎么样?”连先生小心翼翼的问道。

方言说道:

“我判断应该是和上次的手术有关系,十七年前的手术虽然做了,但是没有调理好身体,所以病根一直都在,这次应该是因为某个诱因导致再次复发了。”

这时候患者的老婆说道:

“但是他们医生说,如果是在原来的位置才叫复发,不在原来的位置就不叫复发。”

她这话刚说完,一旁的方药中就骂到:

“放他的狗屁!”

老方每次遇到西医理论和中医理论冲突的时候,脾气就有些压不住了。

他说道:

“从足厥阴肝经循行来看,左右肋肋同属肝经所主。正如《灵枢·经脉》所言: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左右胁肋在经络学上实为一体。”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强调:凡病之起,必由乎气;气之滞,必致血瘀。也就是说,原发部位的痰瘀毒邪未彻底清除,必然随气血运行流注他处。”

“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这种传变规律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尤为明显。”

“这叫余毒未清,邪毒流注,他们西医就知道盯着局部病灶的机械定位,不知道强调机体整体的动态平衡!完全就是放他的狗屁!”

“……”现场众人都看着方药中。

刚才说话的患者妻子目瞪口呆。

最后还是方言说道:

“咳咳……我老师的意思是说,说这个话的医生医术还没学到家,他的目的只是想让连先生做手术而已,根本没有在乎怎么能去除病根。”

“资本下的西医,更多考虑的是为医院盈利的问题。”

“这个是他们小不列颠的体质决定的。”

连先生听到这里,也点头:

“对!他们国家的医院,确实就只是想赚钱而已!”

ps:汇报一下战绩,上个月票多了1200,所以再欠大家24000字。(零点截止9700月票。)

更完这章,目前欠大家131000字。

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