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四合院:拼搏年代 > 第256章 发动机试车(求订阅)

第256章 发动机试车(求订阅)

第256章 发动机试车求订阅

“杨所长,既然模型风洞实验已经成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款战机可以定型啊?”

本来以为空军这次只是捡到了芝麻,谁能想到歼八竟然这么猛,竟然可以在攻击范围内吊打毛熊此时还不知道在哪的双三战机。

空军领导在心里算了一下,如果这款战机的性能真的如同杨宁所说的那样的话,歼八至少领先了其他国家两代。

按照现在各国战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未来十几年,歼八战机就是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

就算十几年后其他国家研制出了和歼八同等性能的战机,那歼八也足够他们空军继续用上十来年也不算落后了。

这可是空军未来二三十年的主要战机,作为空军领导,他怎么能够不激动?

“还得等等,风洞实验只是验证了歼八整机的气动布局,后面各个零部件生产出来之后,还需要实体吹一下。”

“就算这些都没问题,从原型机上天到最后的定型,中间还需要很多很多程序要走。”杨宁淡定的说道。

“这些我都知道,你这边能不能给一个大体时间,不然我这心里不踏实,以后怕睡不着觉了!”空军领导不依不饶的问道,甚至还卖起了惨。

想想也是,之前几十年,我们在在空军领域一直都是挨打的一方,被打了几十年,就算现在歼七轰六已经定型生产,那还只是让我们的空军赶上了主流国家水平。

但歼八不一样啊,经过风洞测试,空军领导已经看出来了,这款歼八战机,将是我们在航空领域超过其他国家的开始。

“大体时间不知道,但最晚后年,应该能够完成各种测试,完成这款战机的定型。”

杨宁心里估计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大体的时间。

后年完成最后的定型,那就是62年了。

按照历史进程,那个时候距离鹰酱在南边实行南打北炸的还有两年时间,到了那时候,歼八也应该能够装备部队了吧。

就是不知道鹰酱的鬼怪,到时候越境遇到我们魔改歼八之后,会被打成啥熊样。

想到鹰酱记吃不记打的性格,杨宁就忍不住想笑。

想必到时候,以歼八超过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的性能,鹰酱被打之后应该不敢再随便越境挑衅了吧。

“杨所长,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空军领导听到杨宁的话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期待的说道。

“真羡慕你们空军,歼七这才刚上天,歼八就已经有眉目了,秦飞那边的大飞机也已经开始制造第一架原型机了,你们空军以后可真的就成大户人家了。”

前来参观的海军领导酸酸的说道,说完后可怜巴巴的看向聂主任,意思很明显:看看我们海军啊!

“你可得了吧,你们海军也不差,听说已经派人去高卢鸡一起研究大黑鱼了,有了鹰酱留下的技术,想必已经快成功了吧?”空军领导佯怒道。

“再说上面不是已经批准你们再建造几艘补给舰和导弹驱续舰,到时候你们海军的腰杆子也硬起来了。”

看着相互吹捧的两兄弟,角落里的陆军领导默默的叹了口气。

虽然现在陆军装备也不差,去年草原拖拉机厂还研制成功了新一代的坦克。

但和空军和海军这两个大户比起来,还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上面也不可能短时间给他们大规模换装,没办法,谁让陆军的体量太大了,只能给只能先紧着重点区域了,他再羡慕空军和海军也没办法。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穷!

现在驻守后方的部队,每年有几身新衣服和几双新鞋就能打发了。

看着驻边部队清一色的56冲,枪榴弹,新式自行火炮坦克和先进的雷达,再眼馋也没用,没钱没办法。

加上这几年年景也不好,只能先苦一苦自己了。

不过现在空军的装备已经开始领先世界了,那么等我们国力上来了,陆军的装备还能差吗?

歼八风洞实验的成功,可是给航天研究所所有人打了一剂强心剂,这说明他们之前努力没有白费。

“杨所长,发动机今天进行测试,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发动机已经开始试车了?”看着兴奋的郑主任,杨宁疑惑的问道。

“对,解决了气孔散热,扇叶制造难题后,其他零部件我们都已经十分熟练了。”

歼八设计完成已经过了半年时间,半年时间,其他零部件已经全部制造出来且完成了检测,就剩下最后的发动机。

毕竟和其他零部件比起来,发动机的制造不愧号称是航天工业上的明珠,制造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等发动机试车完成之后,就到了原型机的组装环节了。

按照这个进度,年底之前,第一架原型机应该能够组装出来。

歼八战机,可以说是我们现在最高的工业技术和科技水平的结晶,也是对我们以前工业科技发展的一个检验。

这个项目如果成功的话,它上面应用的一些技术,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

所以此时的歼八项目,可以说聚集了所有人的目光。

现在终于到了最后阶段,杨宁当然答应了。

当杨宁和郑主任赶到试车台的时候,发现不仅仅聂主任在,就连钱先生也在这里。

杨宁上前和众人打完招呼之后,靠近钱先生悄悄的问道:“您怎么来了?”

杨宁可是知道,自从射程5600公里的导弹研制成功后,钱先生最近可是又接到了新的任务,研制我们的火箭卫星和洲际导弹。

“我怎么不能来?”钱先生看了杨宁一眼提醒道:“别忘了,我可是航空航天研究院的副院长,航空研究所作为航空航天研究院的下属单位,进行发动机实验,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小小的和杨宁开了一个玩笑之后,钱先生欣慰的说道:“这段时间你们的成果我都听说了,干的不错!”

“多亏了上面的全力支持,同时也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杨宁谦虚的笑了笑。

随着发动机研究组负责人黄教授一声令下,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涡扇发动机发出了属于它的轰鸣。

这一刻,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现场所有人都给予了发动机研究组科研工作者由衷的掌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