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哎!我没有!我不是!我们全家搬到了京城,才想让孩子去京城读书的。您别动手啊!疼疼疼!”
李三河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说不清了,虽然不想挨打的,但是也不能真的让媳妇给他挡着,只好乖乖的出来受训。
经历了长时间的谈判和小王氏的证明,终于让书院里的夫子相信了这件事,平安把人放了出来,临走之前还刻意嘱咐了兄弟二人许多。
“去了外面不要忘了夫子啊!”
“和同窗搞好关系!”
“切不可耽误学业。”
......
刚刚那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夫子哭的更凶了,倒像是要经历什么生离死别一番。
“望夫子们珍重,夫子教导弟子谨记在心。”
终于辞别了各位夫子的几人,从书院出来,几人正好赶上村里的牛车,花了五文钱坐上了牛车。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衣锦还乡吗?李三河这样想着,重新回来这里心境都开阔了几分。
“哎哟,李家老三吧,好久没见你了。你这几天去哪了啊,怎么房子建好了都不举行搬家仪式,乡亲们可都盼望着沾沾喜气呢!”
牛车上的众人都是村子里的熟人了,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三河媳妇,你穿的这是什么布啊,摸起来真软和!”
“是哩是哩,花样子也好看。”
众人看着这一家子截然不同的新面貌,都晓得这家子应该是发达了,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婶子,我娘在外头省亲哩,不然一定请身子吃酒。”
“这布是在南方买的,那里布可便宜,这布和粗布一个价位。”
他们无心引起话题,也不想成为村里的八卦中心。只好先遮掩一二,不然容易招来祸事。好容易到了从牛车上下来,躲避了这群人的问题。
“哎,老四怎么不在?”
“可能四弟去监工了吧。”
“不应该啊,这房子不是早就建成了吗?”
“说起来,咱还没有见新房子,不如去看看新房子是什么样子。”
小王氏的提议让李三河很是心动,不过他们有了京城的房子做对比,想来就是这的房子在好在大也不值一提了。
几人和隔壁汪大娘打了个招呼,从汪大娘这里知道老四应该就在新房,于是一起朝着新房走去。
新房出现在他们眼前,仔细打量一番,虽不及京城中的房子精致,但是在村子里也算是鹤立鸡群。远远地看到坐在门前大石头上的人,可不就是李四海嘛!
“老四!老四!”李三河和他向来关系不错,直接对着他的方向开始大喊。
掰着手指头猜着亲娘还有多久回来的李四海,突然听到李三河的声音,还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听。!
“哥?嫂子?你们可算回来了!娘和小妹呢?都回来了吧!快进来看看咱的新房子,我可一点没偷懒。”李四海摸摸脑袋,看来自己被小白姑娘欺负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呃,娘和小妹都没回来,这次回来就是娘叫我来叫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