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承舍不得妹妹干活,哪怕是庄颜撒娇,庄承也只给庄颜指派了一些简单的活计,而且都是站在阴凉地下就能做的。
知道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一家人才收拾东西回了家。
庄承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走,而是趁着隐隐的月光,继续待在地中。
“三郎,回家了!”庄文平的妻子邹氏喊道。
大家都知道庄承是因为今天白天的事情而选择留在地中做活的,但终归是和大房的大郎置气,所以大家都没有开口,而邹氏作为伯母却不能看着不管。
“大伯娘,您先回去吧!我一会儿就回!”庄承没有抬头,手上还是继续着自己的动作。
“唉!爹,二弟,天这么晚了,三郎和颜儿两个人在这里终究是不安全的,你们要不说说!”
邹氏身为庄家的长媳,老两口在当时为自己大儿子挑选西服的时候可是经过了谨慎的挑选的,就是不希望以后出现什么家宅不宁的事情的,至于老二和老三的媳妇,倒是没有长媳这么谨慎,毕竟上面还有一个大嫂压着,想必也折腾不出什么来。
庄家的三个儿媳都是能吃苦能干的,除了老二媳妇儿有些偏心之外,并没有什么毛病,而庄家也从未出现过什么妯娌不和的腌臜事。
“老二,你说呢?”庄老爷子深深地叹了口气问道。
“爹,既然他想干就让他干吧,毕竟无论如何确实是他少干了。”庄文安说道。
庄老爷子见自己二儿子都这样说,也就摆摆手自己先走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作为老人,还是多做少说,省得日后留下什么兄弟不和的矛盾。
庄文安转过身看了看自己的一双儿女,便也回了家。
现在地中只剩下庄颜和庄承两人,看着自己哥哥一声不吭的做活,庄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自己才认识他不过半天,但是庄颜看得出自己的二哥是个敢作敢为的男儿,今天若不是大郎哥涉及到了自己的话,想必二哥也不会怼他。
现在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帮他的,也只能在众人走后默默地陪着他。
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活。
当两人回家的时候,庄承已经一瘸一拐的了,庄颜搀扶着笑得像个二傻子的二哥,慢慢悠悠的回了家。
夜晚的乡间没有各色的霓虹灯,也没有嘈杂的喧闹声,有的只是一两孩童,几处鸡鸣狗叫声,配上天上的一弯明月,隐晦不清的山间轮廓将目光缩减分割成了黄金分割线,这一切凑成了一张华美的乐章。
直到两人临近庄家院子的时候,便看到了守在门前的父亲,那是对自己一双儿女的担忧,也是焦急的等待,直到远远的看到了两人的身影,庄文安一直紧绷的肩膀这才稍稍松懈了下来。
“爹,我们回来了!”庄承远远地便呲着牙喊了出来,庄文安并没有做声,只是对这两人点了点头,这才叼着烟回到了屋内,毕竟月色正浓,明天又是一天的劳作,而支持着这大量劳作的正是每天可怜巴巴的饭食和大量的休息时间。
当两人来到院中的时候,刚好父母房间的门关上。
农家最是不讲究用蜡烛的,整个庄家能够用上蜡烛的也就只有庄转和庄家老两口。
庄转笑眯眯地从房间里钻出头来,说道:“今天午时娘熬的鸡汤现在还在锅里温着呢,奶特意交代留给小妹的!”
庄转说完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仿佛自己只是一个传话的机器。
庄颜兄妹对视了一眼便齐齐向厨房走去。
农家的厨房很简陋,有的只是一个灶台和一个简简单单的木质板凳,更多的也只是一个木支架子,上面放着可怜的几种调料:猪油和盐。
揭开大锅的锅盖,里面温着的是一盆清清淡淡的鸡汤和三个窝窝头,还有半盘剩下的野菜。
庄颜看得出这一盆鸡汤和自己中午喝下的一碗刚好是一只。
在这个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的时代,这一盆鸡汤一定算得上是奢侈品了吧,庄颜猜想到。
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动这盆鸡汤,哪怕是偷吃,都不复存在的。
庄颜拿了两个小碗,从盆中盛了两碗鸡汤,自己一晚,庄承一碗。
“小妹,我不喝,这是奶特意批下来给你的,而且二哥以前喝过了,早就喝腻了!”
庄承一幅不在乎的样子,但是听着他吞咽口水的声音,庄颜就知道他肯定好长时间没有碰过肉了。
庄颜没有劝他,也没有放下,只是直勾勾地看着他,意思很明显:若是二哥不喝的话,那我也不喝!
两人足足对峙了一刻钟,庄承这才败下阵来:“真是服了你了!”
说完,庄承便端起了一份肉比较少的鸡汤喝了起来,直到最后连一点点汤水都没剩下来,这才意犹未尽的放下了手中的碗:“好了,小妹你看!”
庄颜歪着头,笑了笑,这才掰了小半个窝窝头泡在鸡汤中吃了起来。
庄承无奈地摸了摸庄颜的小脑袋,很是无奈:“你呀!有点好吃的自己留着吃不好吗?”
夜深了,看天色的话差不多也应该是十点左右了,庄颜和庄承这才稍微洗了洗,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屋里。
作为一名现代人,庄颜的生物钟还没有调回来,而且中午已经睡了一觉,现在的她还是清醒得很,于是便打量起小屋子来。
一张小小的,破破烂烂的床,床上有一个小枕头和一床小被子,床头放着一个木质的桌子,桌子上什么都没有。
床尾处有一个箱子,打开之后,里面放着的是庄颜少得可怜的衣服,加上冬天的和夏天的也超不过六身。
从箱子的角落处,庄颜发现了一个破旧的荷包,拿起来,里面丁零当啷的,似乎有什么东西。
当庄颜打开之后才发现,里面只有少得可怜的三十个铜板,也就是三十文。
如此看来,这便是庄颜的私房钱了吧!
庄颜无奈地笑了出来。
一个成人去码头出苦工,一天也不过挣上十文钱,那这样看来,自己这三十文,也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