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都市现实 > 新有求必应 > 第092章 易容术

第092章 易容术

声音伪装的技能竟然如此强大,使徐亮可以模拟任何人的声音,这让徐亮欣喜若狂,对接下来要尝试的“容貌伪装”技能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容貌伪装”,顾名思义,这应该是类似于武侠小说、特工电影里常见的“易容术”,可将自己的容貌根据需求进行改变。

徐亮闭上眼睛,仔细体会脑海中储存的关于这门技术的精髓。

结果他骇然发现,这门技能如果真的施展出来,再加上“声音伪装”的配合,除去身体条件无法改变的硬性前提外,他的容貌和声音可以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达到以假乱真、混淆耳目的效果。

不过施展“容貌伪装”,不像施展“声音伪装”那样,只需听听对应的声音就可以改变自身的声线,而是还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需要实打实的制作出人脸面具,中间的过程相对复杂了许多。

比如制作人脸面具所需材料有:油泥、肥皂水、硅原胶、粉底、毛发等。还需要倒模模具、吹风机、镊子、液体抛光器等工具。

以上材料和工具林林总总罗列下来,不下十几样东西,好多都是市面上的门面店无法直接买到的。

而制作过程总体分为六步,分别为:

步骤一:导出阴模;

步骤二:在阴模上翻出人脸像;

步骤三:用塑性泥修正;

步骤四:最终定模;

步骤五:吹塑成面具;

步骤六:修饰、进一步加工。

这些步骤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需要一定技巧和常年制作形成的经验。

制作一个面具的时间往往长达十几天甚至数月之久。但是这个技能是系统奖励的,使徐亮直接掌握了这种技术的精髓。

而能力值为5的判定,也使徐亮感觉对这种技术的掌握,最起码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境界。

虽然离真正的大师级境界还有不少差距,但已经足以达到让他人无法分辨、混淆耳目的效果了。

另外,施展这种技能,徐亮制作人脸面具所耗费的时间也大幅缩短了。

按照他目前熟能生巧的境界估算,如果材料工具齐全的话,他大概能在两天内就能制作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脸面具。

想到人脸面具,徐亮突然想起王朝林当时扔在冷库里的那张伪装用的面具。

当时,王朝林装扮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容貌几乎以假乱真,要不是自己具有“耳聪目明”的技能,发现了他最不容易伪装的眼睛,否则还真有可能被他骗过去了。

由此可见,王朝林的确是个善于伪装的高手。而当时王朝林触电自尽、任务完成后,系统就把“善于伪装”这个技能奖励给了自己。

由此推断,难道说,只要自己接受的任务,是终结像王朝林这样的擅长某项技能的高手,如果挑战成功,系统就会相应地把这个对手擅长的技能“截获”过来,然后转嫁到自己身上?

而且这不是普通的转嫁,技能被截获过来的同时,还被同步提高强化了好多,就好比现在拥有的“声音伪装”和“容貌伪装”两个分支技能,比现实世界中对应的技能,明显要强出很多。

徐亮越想越是这种可能,他决定下次找个机会好好问问系统,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推断到底正不正确。

把这个技能琢磨了这么长时间,徐亮其实是别有用意的。其实在他刚知道这个技能的功效后,他脑海里就瞬间浮现了很多他看过的特工电影。

里面的特工利用易容术暗度陈仓、瞒天过海,办成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他能把“善于伪装”这项技能用好,是不是也可以帮助自己对付刘强和卫娟那帮人,为自己翻案洗冤呢?

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了一个想法,比如,他可以模拟刘强的声音,然后给卫娟打电话,让卫娟以为是真的刘强在和她说话,然后想办法套出卫娟的话,让卫娟不经意间说出事件的真相。

只要自己提前设置好手机录音,把自己和卫娟的通话内容全部录下来,然后作为证据,就能让王军取消开除自己的决定。

徐亮越想越兴奋,这个办法似乎真的好使,但他又觉得这样做是不是太简单了点?有没有什么缺陷他没想到位?或者被他忽视的漏洞?

为了以防万一,他在网上搜索了关于“手机录音能否作为证据”的相关信息。

这类信息很多,而且好多都是专业律师的解答。

但在浏览了大部分信息后,徐亮的担忧果然应验了,最终决定先不使用这个“电话录音”的方案。

因为用“电话录音”作为证据,不是不可以,但必须符合几个关键条件。这其中有几条,就限制了他这个方案的执行。

首先,即使自己模拟刘强的声音,在电话里与卫娟交谈,成功套出了卫娟的话,并拿到学校去当证据。

但事后卫娟肯定会发现与她通话的刘强是假的,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后,卫娟完全可以不承认电话里的声音是她的。

这样一来,为了验证声音的真假,就只能走司法程序,把电话录音拿去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最终虽然能证明电话里的声音就是卫娟本人的,但自己假扮“刘强”的声音,能否经得住国家专业机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检测就成了变数。

之前自己通过“逻辑分析”能力,虽然能确保两种声音听起来完全一致,但也有可能,自己“逻辑分析”能力对声音鉴别的标准不是很高,发现不了其中极细微的差别。

而国家专业检测机构,则是用科学精密的仪器进行分析检测,标准十分严格,没准还真能发现自己模拟的声音和刘强真实声音的区别,从而暴露出这份电话录音中有一方的声音是虚假的。

而卫娟大可以说她那些话,是自己用假声对她进行了引导和诱骗,而不是她真实意愿的表达。

或者卫娟完全可以狡辩,说她背地里是受到了恐吓、威逼或者胁迫,不得已才说出了那些话。

总之,如果较真下去,真到了打官司的地步,卫娟完全按照以上方式进行辩解,导致这份录音证据存在漏洞,很可能会使法官判决这个证据无效。

除了证据不成立外,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接踵而至,一是会“打草惊蛇”,一旦让卫娟和刘强知道了自己有办法模拟他们的声音,这样自己再想使用这招让他们中计就不好使了;

二是自己能模拟别人声音的能力,也因此会泄露出去,这样自己的秘密就会被公开,让外人广而知道,从而对自身**造成威胁。

综合以上因素,徐亮决定暂时不采取电话录音的方式,真到他彻底没办法了,走投无路了,再用这招,作为他最后的手段。

那么,如何善用“善于伪装”技能,在既不暴露自己、也不让别人怀疑有假的情况下,让卫娟说出真实情况呢?

徐亮决定开启上网疯狂搜集资料的模式,在大量的现实案例、小说影视当中,快速查找有没有符合他这种情况、可以借鉴的解决模式。

他把“过目不忘”技能,调到了目前能最大承受的5挡能力值上,飞速地吸纳各类资料,再利用“逻辑分析”能力对疯狂涌入脑海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分析对比、去伪存真、归纳总结……

在苦熬3个小时后,他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论的、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如果这个方案真能实施,的确可以帮助他成功翻案。但中间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每一个时间差,都要经过合理规划、细致安排,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就会导致整个方案的失败。

这种掌控全局的大局观和细微之处的操盘力,可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

但徐亮相信,在他现有技能的强力支撑下,他一定能完成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