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俏出了门,守在门口的秋荷一眼就瞧见了闻人俏的异样。
“姐,你的脸是怎么了?”
闻人俏伸手去捂住脸,想不到带着面纱,也能看出异样。
“没事。”闻人俏不愿多什么,带着秋荷回了自己的院子。
如今色一晚,父亲去云府不算太失礼,毕竟是有婚姻的两个人,可是自己若是冒昧地去了莫纸鸢那里,才是不合适。
正好脸上的红肿也需要消一消,一个晚上的时间倒是够了,明日一早再去莫纸鸢那里吧!
闻人俏一进屋子,就将采妤叫了过来。
“你被人打了?脸怎么肿成了这个样子!”采妤十分震惊。
“有没有什么消肿的药?给我敷一敷,不然明日可没法见人了。”闻人俏将脸上的面纱摘了下来。
“还好我带了药箱,我还以为是你胸口的伤又复发了呢!”采妤从药箱里找出一个玉海
“这里面的药涂在脸上,两个时辰就可以消肿了。”
接过玉盒,闻人俏对着镜子涂抹了起来,这药抹在脸上凉凉的,很是舒服。
“对了,我前些日子配制出来了一块人皮面具,应该适合你戴。”采妤又找出来一个盒子。
“人皮面具?”闻人俏有些嫌弃道,“该不会真的是人皮做的吧?”
“当然不是!剥人皮,那多恐怖,我们古医派才不会那样做呢。”采妤解释道。
闻人俏打开了盒子,上面躺着一块十分巧的面具,还没有半个手掌大。
采妤解释道:“你总不能戴一辈子面纱吧!这块面具刚好能遮住你的脸,让你的脸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
“让你费心了,这个东西应该不好做吧。”
“嗯,需要的材料比较多,而且对火候的掌握程度要求很高。我早就想做了,但是总是失败。”采妤感叹道。
“想不到竟然这般珍贵。”闻人俏按照采妤的指示将面具贴到了自己的脸上。
望着镜子里的自己,闻人俏不禁赞叹道:“这门手艺果真是厉害,这张脸看起来和以往没什么区别。”
“嗯,这面具不用每日都摘下来,每隔五日让肌肤透透气就好。”采妤道。
“嗯,还真是挺方便的。”
“一张人皮面具使用的期限大概是一年左右,我会尽量再多给你做几张的。”
“采妤,谢谢你。”闻人俏郑重地道。
“你不必些,你的脸,我始终觉得很抱歉,如今也不过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采妤还是十分自责。
“好了,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我都要忘了,你也别乱想了,早些回去休息吧!”闻人俏安慰道。
“嗯,你也早点睡吧。”采妤退出了房间,为闻人俏关好了门。
第二日,闻人俏起的很早,今日她可是要去莫纸鸢的家里解释和提亲的。
长叹一声,到底是躲不过啊!闻人俏就带着秋荷等了莫家的大门。
瞧见闻人俏来了,莫纸鸢没有惊讶,脸上反而带上了一丝笑意。
“大姐怎么来了?”莫纸鸢笑着问道。
“你的脚怎么样了?”闻人俏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好些了,不过,走路还是不利索,怕是要养些日子了。”
“我父亲担心你,让我给你带些礼物过来。”闻人俏对着秋荷使了一个眼色。
秋荷立即将手中的礼盒放了下来。
莫纸鸢望着礼盒发起了呆。
“莫姑娘就不命人上杯茶给我?”闻人俏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倒是我失礼了,来人,上茶!”莫纸鸢叫道。
茶上的很快,似乎早就知道有人要登门一样。
闻人俏品着香茗,没有话,前厅里突然安静了下来。
莫纸鸢眯了眯眼睛,这个闻人大姐倒是个沉得住气的,明明侯府的声誉有可能受损,她竟然还如喘定。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莫纸鸢也不等闻人俏开口了。
她犹豫着道:“昨晚……我听到了一些……谣言。”
“哦?”闻人俏放下了茶杯,看向莫纸鸢,“什么谣言?”
莫纸鸢神色一暗,不只是这个闻人大姐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傻!
“昨日世子为我揉脚的事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被人传了出去。”莫纸鸢也不再顾及什么了。
“嗯。”闻人俏只是应了一声。
“大姐这是什么反应,这可是有损我和侯府名誉的谣言啊!”莫纸鸢突然激动了起来,还用帕子擦了擦眼睛。
“莫姑娘错了,这不是谣言。“闻人俏直直地看着莫纸鸢。
“大姐这话……是何意?”
“无中生有的话才是谣言,父亲为莫姑娘揉脚,这可是事实啊!怎么能算是谣言?”
闻人俏再次端起了茶杯,对着一旁候着的丫鬟道:“茶有些凉了。”
丫鬟连忙上前为闻人俏添茶。
“可……不管是不是谣言,这件事都有损我和侯府的声誉啊!”莫纸鸢见闻人俏不按常理出牌,心中突然有些不确定了。
“莫姑娘别担心,我侯府的名誉不是那样容易抹黑的,这件事情的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
莫纸鸢紧紧地盯着闻人俏,心跳却加快了起来。
“既然昨日莫姑娘也了,是看中了我父亲,那不如就进我们侯府的门吧!我父亲对莫姑娘十分有好感,也不嫌弃姑娘是不详之人。”闻人俏笑着道。
莫纸鸢满脸震惊,明明应该是侯府求着她过门的,怎么到了闻人大姐的口中,就像是在施舍她一般呢?!
“我是过看中了世子,只是我心中很清楚,我的身份配不上世子。”莫纸鸢垂下头去,装作楚楚可怜的样子。
只不过,闻人俏不是男子,这一招对她来,并没有什么用。
“莫姑娘也不必妄自菲薄,府中的几位姨娘,她们的身世还比不上莫姑娘呢,所以不要再什么配不配得上的了。”
闻人俏保持着笑意,继续道:“况且,若是莫姑娘不来我侯府,日后可怎么办呢?难得守节守了二十余年,只这一件事情便将姑娘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