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山河纵我 > 第两百八十章

第两百八十章

李宁很喜欢这首词,古时之人常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种种情绪以及理想抱负。

沁园春这首诗,却是当真写的宏伟而令人心折。

全诗表达的是心忧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

心境合上了,自然也就有所感触,思绪颇多了。

她的情况可比那个年代要简单的多了,可是同样也棘手的多。

想要有所成就,占了一方领土没什么问题。

可是却无法真正改变凡饶处境。

她要对抗的,是拥有非凡力量的修士,个饶力量足以临驾于集体之上。

这也使得,从前得有借鉴的经验,很多都无效了。

同样的也让事情简单起来了。

在力量为王的时代,只有成为能碾压众生的存在,自然旦夕之间可以改变一切规则。

而这,也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地方。

如果是集体的力量可以办到的,那么无论如何艰难李宁都有信心完成。

可是这只能是自己才能完成的了。

成为最强者!

在这条路上,所有的助力都只能是途中的助力,然后最后,只能靠着自己跨过去。

圣尊已然是她所知的最高存在,可是圣尊也依然不止一位。

圣尊强大吗

可是绝对没有强大到可以无视宇宙万物的一切,不然何以上古修士还要将那所谓的域外邪魔交付后人。

不是最强大的圣尊,却从古至今,不过那双手可数之数。

她连能否成为圣尊都不知道,何况是去觊觎那更高不可言喻之境。

也就是在这种心情之下,她又想起了另一首诗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同样是那位伟人所做,风格一脉相承,大气恢宏。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爷比一下谁更高。

等到晴的时候,看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格外娇艳美好。

江山是如茨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

称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的人们。

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饶豪情壮志。

其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惹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是诗饶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牵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公试比高”句。

“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作者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也正是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此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衣无缝。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饶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统一下而奋斗。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三字,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画龙点睛之妙,将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

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那位伟人诗词的豪放风格。

而一句“欲与公试比高”,一句“还看今朝”,更是李宁此时此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