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景中做完诗作之后,依然保持着四十五度望天的姿势,好像被自己的诗作美呆了。
这时围观的人群更多了,也传出了一些叫好声。
其中还有一些乌景中的粉丝,大叫着:
“昌德作的太好了。”
“昌德大才子,再来一首呗。”
“好诗,好诗。”
陈五心中暗骂,居然连后援团都带来了,真是无耻。
许久之后乌景中才恢复如常,转过身,对着陈五自信一笑,“陈兄,请吧。”
不得不说乌景中的诗作的确不错,只是他的诗作单纯的描写美女,并没有高大上的情怀,因此距离顶级的诗作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陈五也已经准备好了一首诗作,既然对方已经把他逼到这个份上了,他也就没有了手下留情的意思,十分干脆的吟道:“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兰雪,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元吉的这首《天净沙·即事》同样只是描写美女,同样没有高大上的情怀,但是这首诗极尽字词之能事,将词藻的华美发挥到了极点,素有诗词中的《红楼梦》之称。
这首流传千年的诗作经历过时间的考验,是真正的大家之作,比之乌景中刚才那首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与乌景中不同,陈五吟诵这首诗词时并没有阴阳顿挫的旋律,只是平平淡淡的吟诵。
可是这样平淡吟诵的诗作却极其的不平凡,这种强烈的反差给人极大的震撼。
而且陈五也没有太多停顿,就那样一口气吟诵完。
周围的懂诗之人听到第一句话“莺莺燕燕春春”时,感受到了些许震惊,只是他们还没来及消化掉这些震惊时,后面的诗作已经被连续的吟出,而且每一句的感受都是震惊,连续不断的出现震惊,一直到持续到最后。
当时诗作吟诵完之后,所有的懂诗之人全都沉浸在诗中,就如同刚才乌景中的状态一样。
现场有些诡异的安静。
过了很久,才有了一些窃窃私语的讨论声。
乌景中更是震惊非常。
他设了这样的一个局,以为是一个请君入瓮的局。
可是在他以为自己必胜的、最得意的时刻,却突然发现自己在瓮中。
这种感觉太尴尬、太不好受了。
他快速的思索着自己为中秋节准备的那几首诗作,以及可能即兴做出来的诗作。
最后无奈的发现,今天当小丑的那个人只能是自己了。
这个小丑的角色可是他给陈五准备的,最后竟然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实在太无奈了。
乌景中有些无措,不知道该怎么样接受这个结局。
这时,人群中发出了一声爽朗的笑声,同时走出了一个人。
陈五转头望去,正是刚才通过陈婕认识的甘浩。
甘家是江都有名的商贾之家。
甘浩也已经显露出了不凡的经商之才,是甘家几个表现突出的年轻人之一。
“哈哈哈,看来与兰雪姑娘共进午餐的机会已经有归属了,那么与我共进午餐的机会只能属于昌德了,不知昌德嫌弃与否啊?”
此言一出,围观的人全都哄然大笑。
乌景中也知道甘浩是来给自己解围的,“甘兄如此美丽漂亮,小弟自然求之不得。”
周围人笑得更欢了。
甘浩转头对兰雪问道:“不知兰雪姑娘希望与陈公子到何处用餐啊?”
另一边的兰雪也是很懂诗词的。
她常年与文人才子们谈论诗词,自然需要在这方面做些功课。
而且她本身也对诗词颇为喜欢,在诗词方面的功力虽然不能与顶尖的才子相提并论,但也非常不错。
平时偶尔兴之所至,她也会写上一两句,只是很少拿出来给人品赏而已。
她自然也能听出这首诗作的好。
同时陈五将原诗所写的人物“真真”换成了兰雪,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兰雪这个名字会随着这首诗作的传播而名扬天下。
兰雪心中窃喜不已,同时也惊骇于这个其貌不扬的寒酸文人竟然有如此才学,正想着多结交一下呢,就遇到了甘浩的如此一问。
“此事应由陈公子做主。只是小女子稍后还有表演,时间稍显紧迫,不如等到晚上陈公子到兰湘馆来,我一定好好款待陈公子。”
兰雪此言已经是很明显的邀请了。
兰雪是兰湘馆的当家花魁,即使在整个江都也能排在前五。
能够收到兰雪姑娘的邀约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知道多少人为了请兰雪一起赏月吟诗都抢破了头。
尤其在这个中秋将至的节日里,兰雪姑娘的时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是时候她还能拿出时间来邀约更能说明她对此人的重视。
周围的人无不向陈五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陈五也早就听说过兰湘馆,知道那是江都有名的青楼。
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青楼自然有一些需要我们讳言的龌蹉之事,但是青楼更多的是不那么龌蹉的风雅之事,就如吟吟诗、赏赏月、吃吃饭、聊聊天,像兰雪这样声名在外的清倌人多数都是赎身嫁人后才会真正的破身。
只是这些风雅之事要比那些龌蹉之事要昂贵的多,少则几十上百两,多则几百上千两,以陈五的身价是万万没有机会到这种地方去的。
囊肿羞涩正是陈五担心的事情,“就在附近随便吃点吧。”
其实他不知道既然兰雪发出的邀请,那就说明陈五是不用付钱的。
也是因为陈五没有真正体会到自己这首诗作对兰雪而言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这首诗作真正的价值,才会纠结于囊中羞涩的问题。
当然了,就算他知道不用付钱,他也没有赴约的兴趣。
兰雪自然不知道陈五因何拒绝自己,心中微感失落。
只是一直以来的修养让她把所有的情绪全都隐藏起来,依然非常高兴的样子,说道:“好啊。”
之后在众人的羡慕眼神中,以及起哄的嚷嚷声中,陈五带着兰雪离开的人群,来到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茶点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