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赵小皇孙 > 第二十一章 军令状

第二十一章 军令状

明日早朝,先火力试探一拨,看看圣上的态度,高延迅速的做出决断。

“巴万,你拿我的太子令牌亲自去这三家走一趟,傍晚前消息就要送到,让他们不必顾虑,有本太子为他们后盾”

巴万接过命令,这是高延让他去依附太子一党三个中品大臣的家中传达太子指令。

第一波,先让品级不高的中下层官员发动,看看形势再做进一步的动作。

巴万在离开太子府之前把在候客厅等了有一段时间的望北候韦青山请到了议事厅。

“臣韦青山参见太子殿下”

“韦候快快请起,你我二人何必拘礼”

韦青山很注重人臣礼节,但高延在韦青山面前从不托大,始终是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连忙上前双手扶起韦青山。

这或许跟韦青山战无不胜的赫赫威名有直接关系。韦青山从小就酷爱兵书,喜欢舞枪弄棒,还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打仗游戏。

每次游戏时他都会像一个大将军一样把己方阵营的小伙伴进行排兵布阵,然后再亲自指挥,时而佯攻,时而偷袭,时而以土块木头等远程攻击,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长大后的韦青山没有听从父母的意志去做一个老实的佃户或者猎人,他留下一封书信就跑到了大城外的军营主动投军,在军队里的韦青山如鱼得水,几番折腾下,他不断的立下战功也不断的得到赏识和升迁。

渤海国灭国之战时韦青山第一个登上敌国城头并阵斩了在城头督战的敌国太子而声名大噪。战后封赏时,高祖皇帝亲自把他请到皇宫大殿里为其加封,敕封为望北候,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韦候,高玮那小子这几天闹得是扑腾扑腾的,很是热闹啊”

“有所耳闻,听说武陵王此次募兵不让士兵们携带兵器,也不关注武力和背景,就算是乞丐和街头泼皮,只要能通过考核也能成为大赵的一员军士”韦青山恭敬的回答。

“可不是吗,这成何体统,要是人人都像他一样,什么人都弄进我大赵军队,这到底是军队还是街头帮派啊?”

“确实令人有些担忧,不过武陵王的募兵方法倒是挺新颖的,微臣很好奇,但是又看不明其中的道理”

韦青山没有全部否定,对于高玮的募兵方法还是谨慎的持保留意见。

“好了,今天找你来可不是说这个的,还是先放下吧”

高延挥挥手道:“昨日南边有消息传来,陈国新主继位,各国都会派使者前去恭贺,我希望你能拿下此次任务”

“陈国老皇帝驾崩了?”韦青山很惊讶。

对于陈国的老皇帝韦青山印象还是很深的,陈国地处南方,不善骑射,没有大规模的骑兵机动部队,在对上赵、周等北方劲敌时常常处于被动局面。

但老皇帝硬是凭借自身的杰出能力不断的更新武器装备,研究新式阵法,不仅守住了祖宗留下的一片基业,还解决了困扰南陈多年的百越各族少min问题,巩固了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了陈国军队的兵力来源和武装构成,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雄主。

山雨欲来啊,好不容易太平几年的天下恐怕又将是腥风血雨,韦青山在心头叹息。

“官方消息过两天就会传到京城,我也是通过秘密渠道提前得知的”

“确实驾崩了,新皇只是个二十岁左右的毛头小子,还真是命好啊,哼哼”

高延十分羡慕,嫉妒的发狂,人比人得疯,为什么人家就那么好的命,自己却当了近二十年的太子,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主少国疑,外有强敌,这不是好兆头啊”

“所以我想让你去陈国走一趟”

陈国国主易位,政权交替之际,高延想浑水摸鱼,看看能不能捞点功劳,而韦青山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去?会不会显得突兀”韦青山有些迟疑,认为自己并不是合适的使者人选。

这也好理解,皇帝死了,你一个对立国的领兵大将跑来恭贺,这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叔能忍,婶婶也不答应啊。

就好比是家里的男人死了,多年的仇人跑到你门口放鞭炮一个道理,是要挨打的。

“放心,既是使臣,自然不会让你以望北候的名义,你只需要到时候在朝堂上争取就行了,我会安排好”高延安慰道:“也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如果你出使陈国,我会奏请父皇陈兵在寿县等地为你护行,陈国不敢对你不利,否则将会自食恶果”

“既然太子殿下谋划周全,吾便舍身赴龙潭又有何惧?”

韦青山大将出身,浑身是胆,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只要是对大赵有利的事情都会去竭力完成。

第二天,天微凉,未亮。

大赵君臣们又聚在一起举行每天的早朝,虽然枯燥又吃力,但没人敢懈怠,要是检校御史参个殿前失仪那就是自讨苦吃。

今天的朝会气氛有点微妙,等一通废话全部讲完后,整个大殿安静的落针可闻。

“臣户部郎中裴方参劾武陵王高玮有欺君之迹”

“臣散骑常侍宗达参劾武陵王高玮靡费军资,不通军务”

“臣亦参劾武陵王……”

一时间,有数名官员纷纷站出来弹劾高玮,罪名各不相同,最夸张的就是裴方竟然说高玮欺君。

大殿里就像油锅里滴入了几滴水一样顿时沸腾起来,不明真相的人以为高玮第一次办差就搞砸了实在是不堪大用。

而头脑稍微灵光点的此时是紧张万分,看出了此事的不同寻常,生怕神仙打架自己遭殃。

那些身居高位的公卿们又个个若有所思,判断着此事的性质和走向,以便自己做出准确的措施。

皇帝高洋接过符黑递上来的奏章,随意翻了几下就把奏章往地上一扔,鼻腔里还发出不屑的哼声。

“诸位爱卿,朕想问一问,有谁知道这天下的兴亡交替是谁的过错?谁又应该承担责任?”

“有谁知道我大赵子民当兵打仗所为的是什么?,只是为了混一口活下去的饭吗?”

“又有谁真正明白何为家,何为国?”

高洋有斥责谁,一连串的问句振聋发聩,击打在大殿中每一个人的心里。

殿中大臣窃窃交谈,有的说红颜祸水是天下由盛而衰的主因,有说五百年雄主出,天意不可违。也有大臣说龙脉不可绝,龙脉绝则国灭。

众人纷说云云,高洋始终沉声不语,也在思考着自己所提的上问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声高亢的喊叫从殿外传来,紧随其后的是一个衣度翩翩的英朗少年,迈着矫健的步伐,踏进大殿里。

“皇爷爷请恕罪,臣孙儿高玮来迟”

“无妨无妨”高洋抬抬手道:“你初掌军务,有许多不熟的地方,要多花时间去了解、掌握,也不必每天都来上朝”

高洋还是挺不错的,无论如何他这时候都要护着高玮,这是高氏第五代第一次挑大梁,理应支持。

“皇爷爷,孙儿此次,是来立军令状的”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闹不清楚高玮想要做什么。就连高洋也是眼皮一跳,满肚子的疑惑。

“军中无戏言,圣上面前更不可妄言造次,你可知道你这说什么”太子高延厉声问道。此时太子的心中也是不安的,总觉得高玮似乎是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