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蓬莱路遥且慢行,人间事清心自平
道仪生话语落下,独青山上陷入一片寂静。一树一人各有心思。
夜幕下的道仪生,透过头顶的枝叶,望着千年前一般的明月繁星心中思绪万千。
那夜太华离开之后,他独自一人又在人间往返千年,试图用他在太华那学来的水镜之术寻找绿衣。只是,他在见过人间繁华,经历万千事之后,仍然无果。而每当一到夜里,他也总是挣扎,在后悔。
只道是:人间无那后悔药。
而树下的平安,则是在听到闫余的名字之后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之中。
闫余?
会是那个闫余吗?
他在心里这样想着。
他记得文商皇帝叫他去见的那个人也叫闫余,而他从文商皇帝那听来关于自己师父的过去时,他也记得那个闫余已经活了几百年了。只是,在道仪生口中闫余却是将近三千年前的人。
应该不是同一个人
而且通过文商皇帝叙述中来看,这个闫余的性子与另一个闫余完全不同。而且,模样也不一样。一个青年、一个暮年。
再者,就算道仪生口中的闫余真的获得长生不老之术法,返老还童,以他的性子应该也不会步入朝堂。
或许只是同名。
“你,当真还要去那蓬莱?”终于,道仪生开口问道。
“要去。”平安言语依旧坚决。
道仪生则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也罢。也罢。天命各自有,此去也未必不成。”
道仪生话语落下,夜幕里祂借着月华洒下的光辉用自己的身躯接住,片片绿叶顿时散发着耀眼的青绿的光芒。
“太华以前跟我说过,绿色代表着生命,新生的生命,”道仪生说着,青绿的光辉愈发刺眼,刺的平安只能微眯着双眼看着祂,“当初,绿衣耗尽生命为我所做的衣裳我还没来的及穿过。只是,千年里偶尔会拿出来看看。”
平安听着道仪生慢慢的述说,只见一件绿衣出现在他的面前。
“我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回到那座木屋之后,我看着那件衣裳,我忽然也想起来绿衣当时那首唱词。”
“我看着衣裳,也学着她的样念着那段唱词。只是,我字字哽咽,句句难言。”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
“我和她的结局,就像是这唱词说的一样,有时候我也想不明白,这三千世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经历着相同的事情。就像你的朋友要上山寻你,而我对王母娘娘不敬,欲要阻止王母娘娘收回太华的修为一样。”
“不明白,不明白”道仪生无奈的笑着。
而平安看着自己面前的绿衣裳同样也不明白,于是他问道:“您这是?”
平安感到困惑,而道仪生一阵笑后,开口道:“你不是修行时行炁时出了岔子吗?”
“是。”平安答道:“只是这件衣裳您为什么.”
道仪生笑着,祂看着平安说道:“你既然执意要往东去,而我也算与你有缘。这件衣裳之中有着月华之精。千年来我一直随身带着,而我修行时它也跟着我一同吸收日月华精,吸纳天地灵力,可以说这是一件天下无二的法衣。”
“而今日,我将它赠与你。”
说着,平安面前的绿衣裳忽然动了起来,它直接附在了平安的身上,瞬息之间化做成了一件浅绿的道袍。
与此同时,道仪生的树身忽然晃动,片片枝叶此刻落下。它们朝着平安飘去,落在了他的头顶,顿然化做一朵含苞待放的碧绿莲。而道仪生也折断自己树身上的一根树枝,它变成一根碧绿的玉簪由平安的后脑处插入莲之中。
平安有些惊慌的感受着有关自身的变化,只听得道仪生说:“这件法衣聚日月精华,纳天地之灵,可助你修养经络;而你头上这朵莲和簪子名为子午簪、子午莲冠,可助你在此去蓬莱路上破却迷瘴,稳固心神,但这也并非全然。若是你自身走不出来,这些东西能量再强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除了这些之外,我还要告诫你一句话,万事万物自有因果,你且要常常自问自心,此去蓬莱,究竟何为。”
平安闻言刚要开口解释,却被道仪生打断:“不要问,要去想。答案在你心里,不在我这。”
“明白了。”平安如此答道。
“但愿如此。”道仪生知道,他不明白,但世事无常,他也能希望平安能在在路上真的想清楚。
“你,下山吧。别让你的朋友们担心了。”道仪生下起了逐客令,平安也只能起身,其实他还有许多想问道仪生的话,但是他想,就算问了道仪生应该也不会告诉他了。
他拿着拂尘,背上了箧笥,对着道仪生三扫拂尘,最后弯臂接住拂尘的尾巴躬身行礼:“走马观弟子、青玄子之徒平安,道号安平子谢过山神。”
“去吧。”道仪生说道:“蓬莱路遥遥,且慢行;人间万事清,心自平。”
“晚辈,告辞。”
平安低首,缓退三步,而后转身朝着山下走去。
道仪生望着渐渐远去的平安的身影,看着那件他身上的那件浅绿色的道袍,喃喃自语道:“一微尘里三千界,半刹那间八万春。如是往来如是住,不知谁主又谁宾。”
他看着平安已然不见身影,思绪似乎又回到了两千七百年前的那个春天,那个蹲在河水边看着水中自己倒影的时刻。他多希望,太华因为嫌他太烦而把他带回山里,观中,而不是去那渝安城。
肖长恭看着哀叹不已的周自平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也认识一位山神,那位山神也总是不厌其烦的跟自己说着关于他的往事。但,或许是因为他与山神同为妖,当时的心中所想也不过是:“这般又能如何?”
他知道,妖的寿命很长,要想修的大道自然免不了去人间,所以他知道自己或许有一天也会经历相同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他也才会对山神不似凡人那般恭敬,但是心存尊重这些他也是明白的。否则,山神也不会传他术法。
只不过,令他没想到是,道仪生和绿衣的结局会是那般。虽然生死在人间再正常不过,可是他们那般的经历他也着实没有听过。
坐在院子里的几人闻言也是各有心思,不过在听到这里之后,佘栗也知道平安不会有事心中担忧自然也是放下了。
反倒是杨守仁听得心里颇为震撼,他没想到的是这世上居然真的有神仙。就连传说中的王母娘娘也是真的。
这让他皱眉看着肖长恭和佘栗两人。方才周自平的故事里,道仪生和太华也是一妖一道,那他们.
杨守仁想到这又连忙否认自己,佘栗道长不过二三十岁,怎么可能会有太华那般修为,更何况佘栗道长虽说也时常云游人间,可这两日的相处中他觉得佘栗似乎并没得到仙人传承,要不然怎么可能连道仪生一击也接不住。
至于肖长恭,他看着也不像什么好人的样子。
虽然那夜他没能听全他们在那片竹林坟地里说了些什么,但也听到了夺内丹的话语。这与那个匀厷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肖长恭若真不是什么好人的话,佘栗道长应该也不会和他走在一起吧。
杨守仁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否认着自己,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尴尬,最后他竟然没忍住扶额苦笑着。
院子里的几人听见杨守仁的苦笑,纷纷都朝他看去,而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多引人注目,于是连忙装作无事起身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试图躲避几人看着自己困惑的目光。
“这杨守仁怎么了?”肖长恭看着他来回踱步的杨守仁问道。
佘栗也是不解的看着他,困惑的说着:“不知道。”
而周自平困惑过后,似乎知道什么,他想杨守仁觉得自己说的这些实在荒诞,他可能不信吧。
而结果恰恰相反,杨守仁相信,只不过他心里所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别管他,”肖长恭不再理会杨守仁,而是转头听着周自平问道:“后来呢?我记得你说过他是自己来到这里的。可他为什么会来这里呢?”
佘栗同样好奇的看着他,似乎也想知道答案。
可周自平却摇摇头,说道:“这老头子我哪知道?我只是有幸听他说起过这些故事,至于祂为什么会来这个地方恐怕要去问山神祂老人家了。”
肖长恭觉得也是,在他心里这些山神总喜欢自作高深,故弄虚实,说不定问了也不定会说,于是他岔开话题,朝着门外看去,对着佘栗说道:“话说,你家师弟去了一天了,眼看夜越来越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你就不担心他看不清下山的路吗?”
佘栗闻言也是朝着门口望去,空荡的门口空无一物,除了眼前的那座山。不过,他现在并不担心了。
他知道了道仪生的来历,自然也相信道仪生不可能会对平安有什么过激的行为。相反,他现在更希望平安能和山神再多待一会。有着这样经历的山神,他希望平安也能够从祂那里学到些什么。这样,等黄州的事情解决了,他也好放心平安一个人去那蓬莱。
“喵”一声猫叫在夜里的独青山上响起,骤然一束火光也从山中的某一处亮起。
灯火亮时,一张少年的脸庞出现在一盏画有图案,且不停旋转的灯笼前,同时还有一只不怎么容易看见黑猫趴在少年的肩膀上,只见它用不露指甲的猫爪扒拉着他的耳朵。
只听得少年轻轻的对那黑猫说:“好了,别挠了黑脸,亮了,亮了。”
少年正是那周言流。
落日后,周言流见山上的迷雾开始散去,他便想上山去见见山神。
因为,他从爷爷口中听说了关于祂的故事,而他也想亲口听听,只可惜待他开始上山之后才发现迷雾并没有完全散尽,山林中总有些地方迷雾重重,以至于他迷路了。
当他将被山风吹散迷雾时一同吹灭的灯笼用火折子重新点燃后,他这才看清了上山的路。
“喵”黑猫依旧挠着周言流的耳朵,似乎想要说什么,却见他拍了一下黑脸的头说道:“别闹。走,继续上山。”
可,黑脸似乎有些不依不饶的继续抓着周言流的耳朵。
他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因为黑脸很乖,很听话,从来不会这样。于是,他偏头朝着趴在自己肩上的黑脸看去,只见它望着山林中的某一个方向。
而他也顺势看了过去。
山林中,就在离他们不是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浑身泛着绿光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正在朝他们靠近。
而黑脸见那东西越来越近,立马从周言流的肩上跳下,浑身炸毛的盯着他:“喵!”
尖锐,刺耳的声音惊得那绿光停下了脚步。
“喵!”
黑脸怒吼的声音在山林中回荡,而那绿光似乎并不害怕,而是在停留片刻后继续朝着他们走来。
“不会是鬼吧?”周言流这样说着。
而黑脸也是如临大敌一般,低压着猫头,缩紧着身子随时准备冲出去的样子。
而那绿光仍在靠近,周言流也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见他提着灯笼,指着那绿光对着黑脸喊道:“黑脸,揍他!”
黑脸得到周言流的命令,没有丝毫得到犹豫顷刻间冲了出去。
那绿光似乎也察觉到了怒奔而来的黑脸,他刚要开口说话却见黑脸已经来到了身前,只见它一跃,举着爪子就要攻击自己。
黑脸见绿光不肯停下,顺势就朝着他施法攻去,可当它一跃而起之后,它终于看清了来者。
正是,上山之后一日不见的平安。此时他想收爪,可是却已经来不及了,只见自己不受控制的爪子呼啸朝着平安脸上落去时,而平安身上的绿光顿时散发出耀眼的绿光。
只听得一声巨响,黑脸被平安身上的绿光直接轰到了山下。
而这一声响和耀眼的光芒吸引到了已经在屋子里待着的村民们,他们纷纷出门看去,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周自平院子里的佘栗几人也发现了不对劲,连忙夺门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