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华娱1992,我的娱乐时代 > 第226章 南北方市场变化

第226章 南北方市场变化

第226章 南北方市场变化

周子恒并没有在香江一直待着。

关于《午夜凶铃的上映他并不参与,这件事由公司负责,有他没他都一样。

18号,周子恒回了广州。

他刚一回到广州,都还没坐下喝杯热茶,太平洋的刘志文就急匆匆的找上了门。

“恒仔,新唱片的事可以开始了吗?”

还是为了唱片的事情。

周子恒这边久久没有动静,太平洋非常急。

他们现在非常迫切的希望周子恒能尽快把新唱片制作出来,给太平洋回回血。

没办法,就在上周,夏季音像订货会在广州召开了,大量来自其他省份的订货商们齐聚一堂。

但今年,除了恒东唱片外,其他包括太平洋在内的所有广州唱片公司的数据都非常不理想。

比起去年,今年太平洋在夏季订货会商卖出的唱片数据下降了一半不止。

毫无疑问,从九十年代开始以来便风风火火的广州乐坛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有人说,随着这几年北方唱片公司的崛起,大量外资公司开始进驻京城,南方乐坛将会在未来几年里彻底成为过去。

这两年过来,懂行的人都看得出来,南方乐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滑。

与之相反,北方那边则是红红火火,在今年的唱片销量总数据上更是一举超过了南方一大截。

目前,广州不少大牌歌手似乎都已经感受到了南方乐坛正在没落的趋势,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北上。

其中最典范的就是杨钰莹这个南方第一女歌手。

连杨钰莹这个原南方第一女歌手都感觉在南方不好混了,决定北上,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十几个南方小有名气的歌手选择了北上发展。

一下子离开这么多歌手,南方乐坛一下子变得有些萧条起来。

如果不是恒东还在继续持续制作出热门唱片,恐怕南方乐坛在今年会彻底在整个内地乐坛失声。

对于南方乐坛的没落,周子恒也很感叹。

前几年,南方乐坛那叫一个风光,全国各地的歌手想出名,第一时间都不是选择京城,而是来广州。

让这里汇聚着大量成名的,没名气的,有能耐的,亦或者没能耐的歌手。

短短几年,这些歌手仿佛一夜之间消失。

南方乐坛现在对全国有志在音乐行业上有所作为的歌手的吸引力也在肉眼可见的下降。

至于原因。

一,京城是首都,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那里都是中国的中心。

二,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京城更是发展迅速,那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投资者,很多国际公司都在京城建立分公司。

三,香江娱乐肉眼可见的下降,对外输出能力降低。

广州原本就是依靠香江而起的市场,是香江进入内地的中转,现在香江对外输出能力下降,自然而然的,广州的娱乐业就开始失去一定吸引力。

其他还有很多因素。

各种因素汇聚,使得南方乐坛开始肉眼可见的衰败。

周子恒没能力去阻止一个市场的变化,同样也没想着去阻止。

对他来说,这没有一点好处。

不过,他也不会选择北上发展。

没必要,他不想南方一些歌手,只在南方有影响力。

他在南北两地的影响力都很强大。

哪怕他不去北方,他一样可以对那边造成巨大影响。

而且,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南方歌手北上会很艰难。这一点,杨钰莹已经成为前车之鉴。

在南方乐坛的时候,杨钰莹是甜歌皇后,是第一女歌手,南方的电视台,电台,无一不捧着她。

但去了北方就不一样了。

圈子。

还是圈子问题。

在那里都有圈子。

就像在广东的打工人,每个地方来的人都会组成自己的圈子,成立一些所谓的帮派一样。

娱乐圈也是如此。

目前内地就两个圈子,京圈跟南方圈子。

两个圈子的人之前就因为市场等各种原因在竞争,现在一个圈子突然衰败,里面有些人想加入另一个圈子,这可能吗?

杨钰莹从南方离开前往京城以后就遇到了一个很尴尬的事情。

她北上以后,在南方这边被视为叛徒,南方公司不再支持她。

而在北方,那边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嫡系,又有谁会愿意接受她这个外来人?

去了京城以后,杨钰莹除了前期搞了一些动静,之后便彻底沉寂了下去。

要不是她原本在新时代这边还有一张之前就录好的唱片《一片艳阳天在六月发行,还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恐怕她今年会彻底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有网络,歌手哪怕不上电视都有曝光。

在这个还是以纸媒为主的年代。

但凡半年没报纸报道,又没有作品,基本就会成为过去式。

杨钰莹现在就是这样,如果没有新时代这边发了一张她之前录好的专辑,她今年恐怕会一点曝光没有。

而没有曝光,要不了多久,她显然就会过气。

心里一边感叹着时过境迁,娱乐圈的改朝换代迅速,周子恒把刘志文请进了办公室,安排人给他倒是茶。

“新唱片的歌曲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不要急。

等我把小样录出来,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那我就放心了!”闻言,刘志文松了口气,他看上去很疲惫。

“市场变化太快了,前两年,我们广州的磁带都不愁卖,磁带还在录,就有大量订货。

这两年京城那边的磁带莫名其妙的就追了上来。

现在,京城的磁带明显比我们广州的磁带更受欢迎了。”

刘志文一脸发愁。

南北双方的天平在倾斜,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市场问题。

以前,广州生产的磁带,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几个省,那是绝对的扛把子,磁带根本不筹卖。

现在情况则有些变化,或许是听众的爱好发生了变化。

北方在这两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了上来,还蚕食了不少原本南方的市场。

“还是歌曲的问题,我们南方的创作人还是太少了。

翻来覆去就几个,而北方,不仅有国际公司的人才,连国内的人才都比较倾向于去那边。

自然而然就好歌频出。

听众可不会管南方北方,他们只会管歌曲好不好听。

好听他们就买,不好听,他们看都不看一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