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周子恒是妥妥潜力股啊
“你不是刚成立了一个唱片公司吗?听说投资不小,怎么又想着开影视公司了?”
梁朝伟旁边的刘嘉玲刚唱完一首《勇气,坐下身子,正好听到周子恒与梁朝伟的交谈,便忍不住询问。
“我打算双线发展,电影跟唱片挂勾很大,我对这方面也有兴趣,所以就打算成立一家影视公司。”
周子恒解释道。
“开影视公司风险不小,你还是要注意点。”
刘嘉玲犹豫了一下,告诫道。
她觉得跟周子恒相处的不错,不想看他掉入这个大坑。
也算是大坑吧!
开影视公司其实也不是那么好开的。
看看香江,那么多大明星,又有几个开公司了。
就算开了公司,也有不少因为投资拍摄的电影扑街而破产。
刘德华就是典型。
影视歌三栖大明星,结果一部《战神传说直接让他扑得差点连裤衩都不剩。
这两年拼命的拍戏出唱片,就是为了还债。
就在这时,旁边的黎明突然插话:
“嘉玲,这你就小看恒仔了,他现在可是隐形大富豪。
《伤心太平洋跟《童话两张专辑,他赚了不少于两千万。
再加上唱片现在还在卖,以及各种版税,到明年,光这两张唱片他就能收益不低于三千万。
他这轮演唱会又非常火爆,最起码能给他赚上千万。
还有他签约emi的天价加盟费,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益,算下来,他去年到今年的收益绝对不会低于六七千万。
这么多资金在手,他只要不去碰大制作,小制作对他来说完全就跟玩一样。”
黎明这话一出,本来因为音乐显得有些吵闹的包间里突然变得有些安静。
刘嘉玲一脸不可思议,“这不可能吧!恒仔你才出道两年,唱片收益就这么高了。”
她转头看向王菲,“阿菲,我记得你去年的唱片收益才五百万不到吧!”
王菲瞪着眼睛看着周子恒,点了点头,“没有五百万,准确的说是四百六十万。”
“天啊!恒仔你是怎么混的,刚出道两年,收入就这么高了。
这个数字,整個香江所有艺人当中,恐怕只有几个头部艺人能做到吧!
阿伟现在片酬三百万,一年也才一千万出头。”
刘嘉玲眼睛都快瞪出来了,“我当初刚刚出道时,一个月才拿几千块,一年不到五万就已经算是tvb的高收入新人了。
你出道两年,收入就不低于四千万。
天啊!!人比人,气死人啊!”
“主要是因为我是以独立歌手的身份与唱片公司合作,我的唱片收益主要靠分成。
你们也知道,《童话跟《伤心太平洋的销量不错,所以收入也就相当可观。”
周子恒说着,瞅了黎明一眼。
这家伙居然对自己的收入这么了解。
“伱别看我,我可不是特意打听你,是宝丽金那边对你的收入进行了预估。”
黎明被他看得有些发怵,急忙解释。
“厉害啊!要是照这么走下去,恒仔你明年岂不是就要成为亿万富翁了。”
刘嘉玲语气显得有些酸。
看了旁边不说话的梁朝伟,突然感觉他不香了。
平时只知道周子恒唱片卖得火爆,没想到不声不响,这家伙的年收入居然都超过梁朝伟一大截了。
这特么妥妥潜力股啊!
要是她再年轻几岁……
另一边的利智同样意外的看着周子恒。
周子恒这资金能力几乎与李连杰相当了。
还真是,李连杰与向家签了六部电影的合约,片酬是七千五百万。
虽然这是打了折扣的原因,六部戏,按李连杰的真正片酬,数字应该在一亿左右。
但一年六部戏,这显然不容易做到。
去年,李连杰已经算高产了,自己公司的戏加上向家的戏,总共也才拍了四部戏。
瞄了一眼小鸟依人般抱着周子恒手臂的黎姿,利智忍不住叹了口气。
“可惜了……”
她有个表妹,人长得不差,要是周子恒没跟黎姿在一起,她就准备当红娘了。
“恒仔,你如果要在香江开影视公司,需要注意,你得找三个最少从业两年以上的员工。
不然,程序上不好搞。”
相比其他人对周子恒的收入羡慕无比,梁家辉显得很平静,反而提醒周子恒开影视公司需要注意的东西。
“谢谢家辉哥,我知道了。”
这个事情周子恒是知道的。
不管是在那里,开影视制作公司都是有标准的。
并不是你注册就能开了。
首先,法人不用说,然后是股东。
最重要的,影视制作公司,你得有不低于三个有数年影视从业经验的员工。
看看目前的香江电影公司就知道,大部分公司基本都是好几个人一起合作成立。
新艺城、德宝,永盛,甚至是李连杰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正东电影。
这些电影公司,都是由数人一起联合成立。
普遍来说,目前的香江影视公司组成,主要是导演、编剧、演员。
新艺城刚成立的时候便是如此,麦嘉是导演,黄百鸣是编剧,石天是演员。
不过也可以有变化,比如李连杰的正东电影。
这个公司的三个组成人员便分别是演员李连杰,导演兼编剧元彪,以及监制崔宝珠。
因此,如果周子恒如果想成立影视公司。
除了资金各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要先找好另外两个公司的主干人员。
不管是导演也好,编剧监制,都得提前联系好。
没有这些能支撑一家影视公司的主干人员,影视公司是开不下来的。
目前,周子恒虽然已经决定要成立影视公司,不过导演以及编剧方面的人选他其实还没找好。
他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内地找,另一个则在香江找。
规则上来说,内地的人也是可以的。
只有有作品以及资料证明从事了这个行业两年以上,都可以算在其中。
而这类人,在内地有不少。
不过,周子恒有些犹豫要不要找内地的。
他成立的影视公司肯定是优先拍摄商业片。
而内地导演以及编剧们对这方面的经验实在太少。
目前内地能拍好商业导演的,其实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位。
至于说为何不把导演公司直接成立在内地。
这真不是周子恒不想。
而是不能。
虽然去年内地再次出台了关于各种电影方面的改革方针。
但这次改革属于打基础。1993年三号文件下发,内地的院线制度虽然进行了大规模整改,但效果其实并不是太好。
这份文件的颁布,的确具有非常积极正向的历史意义,但受制于时代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虽然中影公司放开了国产电影的发行权,但进口影片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市场资源,仍然掌握在中影一家公司手中。
虽然制片方能够与各地的省市电影公司、影院直接洽谈发行影片,但影院终端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依然非常严重,抵触市场操作,地方保护主义,再加上胶片拷贝发行的效率非常低下。
自1993年后,电影市场并未呈现明显的发展,中国电影历史上巅峰的观影人次,1979年达到293亿,到1991年还有144亿,但1993年后,观影人次急剧下跌,仅有几十亿。
市场的萎缩,再加上内地此时还没真正放开对民营电影的限制。
周子恒根本不敢在内地成立影视公司。
成立了,十有八九就是血亏。
典型可以看华谊兄弟。
这家公司真正成立其实是1994年。
但受于各种限制,一直要到1996年新一份改革文件下发,他们才开始发力。
并在1999年彻底打响名气。
而将电影公司成立在香江。
其中虽然会有一定限制。
但总体来说好处还是很大的。
虽然从1994年开始,港片会越来越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哪怕没落,市场份额也非常不错,想赚钱还是能赚的。
况且,周子恒其实也只是想在香江过渡一下。
等1996年新文件下发,对民营影视公司的钳制进一步放开,到时候就是他将公司搬回内地大展拳脚的时候。
……
1994年4下旬到5月这段时间的香江若要说谁最风光。
那无疑是谭咏麟了。
四月下旬,他的演唱会在大球场举办演唱会后,仅四天时间,三场演唱会的十二万张票便全部一售而空。
然而在演唱会开锣前三两天,事前批准举办及租出演唱会场地的民政局却传出消息,可能会禁止演唱会举行。
原因是官方认为在露天举办大型演唱会,可能会涉及音噪管理条例,当然还有其他如交通问题,香江弹丸之地,四万多人共聚搞个活动,对交通向来紧张的香港,明显是个大问题。
要知道此时的全港才只有约600万的人口呢。
尤其大球场的位置在繁华的铜锣湾。
数万人同时的流量对举办大型户外演唱会经验尚浅的香港来讲,也是个问题。
此举无疑对主办方耀荣娱乐及谭咏麟是当头一棒,既然官方可以租出场地和批准举行,为什么这些问题事前没有进行沟通,租出场地後有关部门也没有著手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留待万事具备只欠开唱的时侯才发觉这些问题呢?
经过主办方与民政局多次交涉,民政局终于准许演唱会如期举行,但後三场就要看情况而定了。
第一场举行后,民政局接到超过五十多宗大球场附近居民的投诉,投诉演唱会声音过大对居民造成骚扰。
民政局方面立刻下达文件,要叫停这场演唱会。
此事不仅惹恼了谭咏麟本人,还惹恼了后两场的八万多已经买票的观众。
电话都给民政局打爆。
虽然最终谭咏麟后续两场演唱会如约获得举办。
但这件事却在香江掀起了极大的风波。
成为了人人谈论的热点新闻。
受之影响。
周子恒在红磡的两场演唱会虽然场场爆满,一万两千五百个座位在两个晚上都坐满。
却在这几天的新闻中只占据了很小的篇幅。
本打算借这两场演唱会搞点新闻,上上头条的周子恒第一次体会到了汪峰的心情。
头条被人抢是真难受。
不过,虽说受谭咏麟的影响,他的两场演唱会没有引起什么大新闻。
但对歌迷来说,这两场演唱会是非常值票价的。
两场演唱会,周子恒分别请了王菲与黎明当嘉宾。
嗯,还有黎姿,她两场都出席了,算固定嘉宾。
再加上周子恒这两场演唱会火力全开,全程真唱。
可算是让香江歌迷知道了什么叫实力派。
也知道了周子恒为何敢叫板张学友。
他的唱功是真的不杵张学友。
至于其他人,除了林子祥、谭咏麟等少数人,其他人跟其完全没有可比性。
因为香江假唱成风。
四大天王中都经常演唱会假唱。
周子恒这种全程真唱的水准,让歌迷是完全挑不出刺来。
两场红磡演唱会结束,周子恒立刻转战新加坡。
在这边,就没人能跟周子恒抢头条了。
他在这边的火爆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两场演唱会,总人数达一万六千人。
嗯,新加坡地小,人少,虽然有钱,但一场八千人,其实已经是很高的演唱会人数了。
这两场演唱会的嘉宾是emi请的。
都是emi旗下的歌手。
分别是巫启贤与张宇。
是的,就是张宇。
张宇在今年初重磅加盟了emi。
目前算是emi的三哥。
一哥自然是周子恒。
《童话与《伤心太平洋的火爆,无人可以撼动他在emi的地位。
现在,就算是四大天王跳槽过来,也撼动不了他老大的位置。
至于巫启贤为何是老二。
这两年巫启贤其实挺红的。
《太傻、《红尘来去一场梦,《等你等到我心痛这几首歌火遍全华语地区。
这时候的他,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称天王。
如果他能持续发力,毫无疑问,他在未来的华语乐坛绝对能占据重要地位。
可惜,这好像就是他的巅峰了。
据周子恒所知,他后续的作品都很一般。
周子恒跟巫启贤还挺聊得来的。
这位也是创作歌手。
他的歌曲都是自己创作。
有共同话题,聊起来自然而然的舒服。
加上在同一个公司,自然容易成为朋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