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娇怯的家奴
姜负单手支肘撑在小案上,托着腮,眼中两分浅浅醉意,不答反问:“近来习武时,是否觉得很难再有快速进益,而多有难以领会之处?”
少微心口一跳,险些怀疑姜负怕不是能偷听到她的心声,她方才砍柴时就一直在琢磨此事,莫非砍柴声泄露了心声?
见少微默认了,姜负才往下说:“小鬼,为师觉得你是时候该读书认字了。”
少微几乎脱口而出:“我认得些字,足够用了!”
姜负不赞成地摇头:“若想融会贯通,却是远远不够。”
少微皱了下眉:“文与武不是两回事吗?”
“从浅表上来说确是两回事。”姜负道:“你若只是寻常资质,自也不必再多此一举。然而你身手扎实,悟性又极高,于武学造诣之上已然早早登堂入室,若想再进一步,便需要从文道之上开窍添智,方能有机会修得真正炉火纯青之境。”
姜负循循善诱:“纵不谈于武学之上的助益,识字读书本就是一桩天大好事啊,你总得知晓些道理才行。”
少微原以为她是在说自己不讲道理,然而姜负下一句却是:“你只有自己知道了这些道理,才不会被那些满口道理的人哄骗欺负。”
少微一时未能听懂,姜负与她解释道:“拳脚刀剑打在身上会痛会流血,会叫你知晓自己被欺负了。但许多听来正确的道理打落在你身上,你却未必能知晓自己被欺负了,如此无知,岂不可怜?”
一个人入世与否的区别非常之大。
正如少微,聪明的方面会表现得尤其聪明,但不懂的地方却会一窍不通、无从分辨对错,后者这种情况并非是她突然变得愚笨了,而是二者之间本就存在壁垒。
读书即是打破这面壁垒最有力的捷径。
姜负这番话让少微愣住了一会儿,在她心底荡起一层旧日浮灰,灰尘飘扬,一片茫茫然。
片刻后,少微不知想到了什么,不觉间抿直了嘴角,抬眼问姜负:“那倘若我说,我不喜欢读书写字呢?”
问罢这句话的少微,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冯序那双无可奈何只好妥协的眼睛。
少微来不及去看清姜负的表情,只见姜负站起了身,要往堂外走,边对她说:“跟我来。”
路过屋檐下,姜负在柴堆里随手抽出了一根细细枯枝,拿在手中,走进院里。
地上积着一层薄薄的雪,如同银蚕丝交织铺就,满目光华剔透。
姜负用手中的树枝,一笔一划切割了这满地“蚕丝”,写就一行大字。
少微留神细看,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心中念着:少微乃天下第一……】
这七个字都是少微认得的,但其后剩下的两个字少微却与它们相顾无言,实乃陌路相逢,素昧平生。
少微横看竖看也猜不出分毫,纵然有些丢脸,却也只好问姜负:“……最后两个字写得是什么?”
姜负微笑:“智者。”
少微自是不信,更何况她认得“者”字,姜负分明在撒谎,因此她近乎笃定地道:“骗人,你必然是在辱我!”
姜负委屈:“空口无凭,你怎好这样冤枉为师?”
少微忍着怒气:“那你告诉我,它们到底是什么?”
“我说什么你只怕都不会信啊。”姜负叹口气,可怜道:“瞧吧,认得的字太少,就是会被人这样欺负玩弄的。”
一缕怒气刚从少微眼中溢出,便听姜负说:“你若敢撒泼胡闹,人家还要笑你恼羞成怒。”
“……”少微后牙都要咬碎了。
姜负将树枝随手丢下,拍了拍手,道:“旁人说什么都不可信,这字还是唯有自己认得才最可靠,你不如先将它们牢牢记下,来日总会有答案的。”
似在说字,又不只是在说字。
少微看向那二字,目光如刀,一笔一划在脑子里描摹刻印。
被姜负丢下的树枝压在那两个字上方,便犹如一根棍子串着两根胡萝卜,少微被这两根邪恶胡萝卜吊着,从此便成了在后头疯跑的驴子。
少微如饥似渴地认字,一心想早日揪出那两个字来,堪称寻仇式学习。
偏偏姜负自有自己的教学章程,只先从简单的教起,刚开始学些难写的字,她便转头去讲经史了,总能叫少微与仇敌擦肩而过。
而少微在日复一日中也慢慢得以将心静了下来。
她学起东西来很快,好奇心与好胜心一般旺盛,书里有太多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物,新的东西本就很能吸引她。
再加上她有着异常充沛的精力,姜负不止一次感叹:这头毛驴简直把石磨都拉出了火来,她这个往磨眼里填粮食的简直忙得脚不沾地直不起腰。
这夸赞的话虽不算好听,少微却很受用。
同时,努力换来了肉眼可见的收获,收获慢慢堆出了成就感,这成就感开始正向反哺那个内里匮乏的孩子,填补着她,使她日渐充盈积极。
又一年春日到来了,看着那个脱去了厚衣换上春衫,一下就能看出长高了不少的女孩挥舞着扫把,风卷残云般将院子扫了个底朝天,姜负端着一碗清茶,靠在堂屋门前感慨:“真是使不完的牛劲啊。”
但就要有这股劲才好。
姜负见识了很多斗争,也读罢许多史书,因此她格外清楚,比命长乃是这世间顶级谋术之一,谁先将谁熬死谁就能赢个彻底——如此阳谋,听来过于朴素,胜在确实实用。
一心想活得久一点的少微此刻握着扫帚,立在院门前,迎着斑驳晨光,但见满目桃红柳绿,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回想这一年多的经历,倏忽间竟有几分误入太虚幻境的不真切之感。
日子并非悉数平静,偶尔也会有些细小的波澜麻烦。
姜负甚少出门走动,却还是引来了几道觊觎目光,哪怕她有克夫威名在外,也总有人按捺不住内心瘙痒——平静安稳的日子固然健康,刀尖舔血的艳遇却也使人着迷心慌。
否则那些书生遇狐仙而丧命的话本怎会十年如一日地受人追捧呢?
此一日,少微刚起身梳洗罢,抡起扫帚欲扫地,便听得叩门声响起。
墨狸打了一桶井水,正勤勤恳恳准备烹饭。
少微遂自觉前去开门。
门一打开,一张男人带笑的脸怼入视线,少微双手把着门边,并未立即放人进来。
那男人探着脑袋往院子里瞧,搓着手,笑着说:“……你家阿姊在家不在家?可方便与她说两句话?”
少微如今已略通三分人性,面无表情地拒绝:“她无空闲。”
见她人小小一个,说话却硬邦邦,那男人颇觉稀奇地“嘿”了一声,正要再说什么,被一只手从后方按住肩膀往旁侧一推。
于是另一个人从后方走出来,出现在了少微的视线中。
一张平平无奇的脸庞背后是另一张更加平平无奇的脸。
偏偏此人格外自信,大约是身上的肥肉与锦衣给了他底气,他挑了挑眉,挥着一把长柄竹扇,垂眸睥睨着少微,拿近乎手到擒来的语气含笑询问:“那现下可有空闲了没有?”
“……现下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少微“哐”地一声将门合上,那人险些被撞到鼻子。
这二人虽遭拒而去,却贼心未死,一个趁夜翻墙而来,然而只翻了一半,待扒着墙头要跳下时,忽觉被院墙下的什么东西顶了起来,低头一看,赫然对上了一双大大的牛眼——
青牛两只前蹄扒在了墙上,脑袋往上一窜一顶,直接将人给掀了回去。
那人捂着流血不止的大腿回到家里,在床上哎哎哟哟足足躺了半月。
穿锦衣的那个不肯信邪,也趁夜摸索而来,却压根没能近得了院墙,只在百步外便开始打转。
如此转了足足小半个时辰,竟是进退不得,哪一条路都走不通了,男人惊恐地意识到——他这是撞上鬼打墙了!
偏偏夜间又起了浓雾,他开始试图呼救,却听见有一道声音先他响起:
“逆子!逆子!”
“祖宗的脸丢尽了!”
男人吓得彻底瘫坐在地,连连磕头哭着赔罪:“爹,娘,儿知错了!休要再捉弄儿了啊!”
这骂他的声音男女不明,分明是雌雄同体,定是他爹娘合体来教训他了!
若遇得狐仙倒还敢有一丝拼死的旖旎,遇得爹娘亡魂却不免叫人崩溃又惭愧。
那男人磕头到接近天亮,才被早起做活的乡里人发现。
少微看着那中邪般的胖子被人抬离,遂带着沾沾往回走。
沾沾口中不时又冒出一声“逆子”——这是它前几日刚在一个老翁那里学来的,它活学活用,尤其喜欢用在不肯开口说话的青牛身上。
少微跑回小院,向倚在堂屋门外的姜负问:“他究竟为何会原地打转?”
姜负这回没有胡诌,挑眉道:“我随手布了个障眼阵法,他被困在了里面而已。”
少微略感奇异地睁大了眼睛。
姜负含笑问:“布阵之法乃我师门绝学,想学不想学?”
这句问话的诱惑之大,让少微甚至无法故作拒绝。
少微对厉害的事物,多多少少都有些发乎本能的占有欲。
只是她忍不住问:“学这个也有助于解毒?”
姜负让她静坐,药浴,习武,读书,诸如种种,都说有利于她强身静气,有助于解毒,且又总要添一句让人讨厌的话:这样取出来的血也就更清甜,更具药用价值。】
少微这些时日读书习字也懂了些道理,她很擅长姜负口中的“融会贯通”之道,因此如今已能隐约分辨得出,姜负软硬兼施让她去学的这些东西,对她都有切实长久的好处——
一旦有了分辨,少微便做不到理直气壮向人索取,此刻她正色问姜负:“你为何什么都愿意教给我?”
姜负流转的眼波反而微微一怔,静静看了少微片刻。
熹微晨光下,那双黑亮的眼睛格外明净纯粹又向来懵懂戒备,然而此刻随着这句问话,却如顽石被剥开一片石鳞,露出了一角灵性的光华。
这一眼就此印在了姜负心间,而她竟一时不知这是好还是坏。
她敛起那一丝怔然,恢复如常,笑答少微的问题:“你不是说日后要做个侠客吗?多学些本领傍身,往后闯出个名堂来,也顺便替为师扬一扬名,我便算是后继有人,也不至于将这师门衣钵砸在手里,到了地下亦能安息了。”
少微很不喜欢听这话,却并非生气,她有些闷闷道:“等往后你医好了身上顽疾,有的是大把时间,大可以收百八十个徒弟替你扬名。”
“但并非人人都如你这般有资质啊。”姜负似乎考虑了一下,笑眯眯提议道:“那你且好好学,往后先由你替为师打出名号来,才会有百八十个徒弟愿意登门拜师——届时你便做那一呼百应的大师姐,岂不威风?”
“威风堂堂的大师姐”作为一个活字招牌,忽而觉得肩上的责任有点重。
此时此刻,看着笑盈盈的姜负,少微暗暗决定以后都不在血里下毒了——她下毒的方式是在姜负取血的时候保持愤怒——她记得姜负说过人在愤怒时血里是带毒的。
实际上,少微已经很久没能再“下毒”了……远在此刻做出决定之前。
之后小院里的日子便更加充实了,再无人轻易前来滋扰。
只是又莫名传出了一些流言蜚语,说姜负虽为寡妇,却是哪户有钱人家藏在外头的外室,否则就凭她四肢不勤的模样,是如何养活三口人的?还有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声称那户有钱人经常会送东西来。
这话不过是凭想象捏造,但后半句确是误打误撞有些可信,常有人来送东西倒是事实。
少微总是见到家中有新的东西莫名其妙出现,那些东西既不是姜负原先带来的,也不是她和墨狸从郡县上买回的——这一现象与姜负的钱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且姜负虽闭门不出,却总能对外面的消息了如指掌。
此一日,姜负拿出了一卷又不知何时出现的古籍,面对少微怀疑的目光,她便也解释了一句,说法倒还算真诚,至少并未再拿“点石成金”的说法来糊弄少微:“……我好歹是个家主,虽在外避祸求药,日子却总不能过得太寒酸,有个心腹家奴不时来送些东西,岂不正常?”
少微:“那为何从未见到过你这家奴?”
姜负一本正经:“家奴生性娇怯,轻易不给人见。”
这“家奴”娇怯与否,少微不知,但她笃定此人的轻功必然十分了得。
四月里的一个深夜,功夫日渐长进、五感也愈发清明的少微终于嗅得了一丝蛛丝马迹,她掀被而起,快步来到窗棂前,恰见到一道灰影出现在院中,手中提着只包袱。
那灰影的觉知也异常敏锐,他瞬间发现自己被发现了,四目相对,愕然一瞬,他忙将包袱撂下,转身一跃而起,无声翻出了院子。
少微已提身从窗内钻出,飞身跟上,想要一探这娇怯家奴的庐山真面目。
大家早上好,谢谢大家的月票,打赏,留言,祝大家有开心的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