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一人之下的儒修 > 第96章 天意,降妖

第96章 天意,降妖

第96章 天意,降妖

儒学不是类似《母猪的产后护理这一类的技巧,看似“无所有”,通篇假大空,没有实质的东西,但一旦发自内心去真正遵行,便会发现其“无所不用”,哪都能用得上。

儒学,是能够破解更高思维的密码,其功效就在于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功德,名利,财富……

儒学主修“意”,核心在于“诚”,当意至诚,便会冥冥之中对自身生出某种感应,这种感应凌驾于一切,超脱了生死,时空……

这种感应可以叫“知”,也可以用佛家说法叫“觉”。

其实普通人偶尔也有“知觉”的灵感,就好像人在打喷嚏时,十有八九便是有人在惦记自己,从而被自己感应到了,还为此总结了“一骂二想三感冒”的说法。

还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都属于这种冥冥之中的感应,不一定准确,但肯定有!

诵神之名,神便有感应!

自从踏入山谷的那一刻,傅源就冥冥之中感应到,自己仿佛被一层血光包裹着,这血光就代表着杀意,或者敌意,实际并不存在,但能感应到。

此刻,面对眼前宛若小太阳一般的金色火焰头颅,傅源的这种感应,立即化作了一种直冲心头的杀机!

傅源甚至能感应到,火焰头颅此刻只有一个“念头”,唯一至诚的“意”,它觉得自己就是一颗太阳,散发着无尽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天地,也能吞噬燃烧整个天地。

这一刻,火焰头颅仿佛已经代表着天意!

天意之下,傅源的“意”被压迫的宛若狂风中的一缕烛火,随时面临着熄灭的危险。

“噌——”

傅源反手抽出长剑,一双眼睛仿佛散发着淡淡荧光,浩然之意蓬勃,拔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口中低喝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他在以言语来坚定自己的内心,壮大自己的浩然之意。

同时手中长剑,化作道道清光,清光盘旋,如暴风,每一缕清光又如剑丝一般,丝丝交织,层层堆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壮大自己浩然意的同时,还要消减对方的杀意。

火焰头颅一口将傅源跟陈朵吞没,整个洞穴内仿佛每一寸地方都似已经燃烧着,虽无明火,却能炙伤人意。

也就在此时,无数道清光,如丝般交织,竟化作了一朵青色的莲,以傅源脚下为根基,盛开了。

就在盛开的刹那,青莲突然之间涌起了万道清光,超小太阳般的头颅席卷而去。

火焰头颅猛然拔高,试图躲避,却不料四周的洞穴墙壁上,同样散发出道道清光,捆住了火焰头颅,与青莲形成了一个整体。

洞穴墙壁,青莲,傅源脚下之地,在浩然意的贯通下,紧密相连,竟然让火焰头颅挣脱不得。

从进入山谷的那一刻,傅源就在不断的尝试鼓荡自己的浩然气,将自己的浩然意散发出去。

哪怕每激荡一次,浩然意只是离体一分,从入口走到这里,也足够让傅源的浩然意充斥这个山洞了。

并且通过山洞地脉,将浩然意暗藏于洞穴石壁之内,此时突然爆发,打了个措手不及,竟将火焰头颅短时间压制住了。

这一刻,傅源以自己的浩然意,取代了火焰头颅,成为了洞穴内的天意!

“我命在我不在天!”

整个洞穴内充斥着清光,清光粼粼,就如同湖泊一样,一朵青莲在这一片湖泊中盛开……

恍惚中似乎有牛吸水的声音响起。

盛开的青莲慢慢合拢,连带着火焰头颅也被吸纳,被笼罩在其中。

“天公何时有,谈者皆不经,谁道贤人死,今为傅说星。”

傅源口中诵读,猛然一剑刺入,火星四溅中,竟然硬生生将剑身刺入了石台中约莫四分之三的长度。

青莲也陡然收缩,内敛,汇聚于剑身与石台之间。

一切异象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不曾出现过一般。

长剑深深刺入石台,傅源握着剑柄,眼中的光辉渐渐暗淡,失神……

……

耳边隐约传来人声,傅源回过神,却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浓密的密林中。

回首望去,断崖裂出一道狭长的山谷,而傅源此时就在山谷的入口处。

“吼——”

一声兽吼吸引了傅源的注意,就看到山谷外的不远处,树木倒塌,一片狼藉之地,有个老道士正立在那里,似乎在看山谷,又似乎在看傅源。

老道士手中一柄拂尘,尘丝蔓延数丈,缠绕在一头老虎身上。

那老虎身躯健硕,毛发油光水滑,挣扎间泥土飞溅,虎爪不小心碰到倒塌的树木,便如利刃般将树木一分为二。

然而不论老虎如何挣扎,也始终无法挣脱拂尘的缠绕。

傅源看看老虎,又看看老道,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想了想,正要试图上前搭话,就听到一阵脚步声。

一个年轻的儒生从密林中钻出,腰间挎着长剑,脱口道:“好个大虫!这就是山下村民口中的山君吗?”

老道士终于移开了目光,上下打量着年轻的儒生,开口道:“阁下也是听了传言,上山除妖的?”

儒生拱手行礼,道:“在下姓王,名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人士。”

傅源一愣,诧异的看向儒生。

老道士也是如此,面色古怪,道:“莫不是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王安石?”

王安石道:“正是!不知道老神仙是?”

老道士道:“贫道紫阳。”

王安石一惊,脱口道:“张伯端?平叔先生?”

老道士点头,道:“你认识我?”

王安石有些尴尬,道:“我曾在台州游历过,听说台州曾有一府吏,精于刑法书算,后来因为一桩刑名案被……”

老道士张伯端淡淡的道:“被贬谪岭南?枉你一身浩然气,这有何不可说的?”

王安石笑了笑,道:“不曾想平叔先生由儒转道,于浩然气中精修一口先天一炁,如今竟精纯至斯,失敬失敬!”

张伯端道:“看你之志,不在天道,此地不详,你还是尽快离去吧!”

王安石的浩然气充斥周身,向外散发,却没有于天地沟通,明显他的“志向”跟天地无关,自然也无法行天地之法。

因为人的性格不同,浩然气也是不同的。

同样的至大至刚,但傅源的浩然气却带着一丝柔弱,因“柔”才能变化,因“弱”才能守中,因此傅源向外散发的浩然气自然而然的与天地相合。

而王安石的浩然气,带着些许的板正,一板一眼,容不得半点出轨,可见他的性格也是如此。

观气即观人。

果然,王安石大声道:“不详?如何不详?区区山君,又能奈我何?”

说着,直接上前,走到老虎跟前,拔出腰间的剑,锵的一声,剑出,顺手一剑便刺下去。

这老虎已然得炁,可以称做“虎妖”,一身皮毛坚硬如铁,寻常人根本伤不到半分,否则也不会在山下闯出偌大的名头了。

但王安石这一剑灌注了浩然气,那剑如热刀入牛油之中一样,连声音都没有发出便没入了老虎身躯,由后背刺入,从腹部贯出,剑身甚至没入地面了。

老虎的眼珠子突瞪,口中发出震撼山林的咆哮,咆哮声悠长,等声音停止时,老虎已然没了气息。

张伯端也不禁赞道:“好剑!”

说着,一抖拂尘,延长出去的尘丝从老虎身上脱离,缩回,化作正常长短,被搭在臂弯。

这拂尘,竟是一件法器。

他能捆住老虎,但却没有杀死老虎的手段,正为难着呢。

王安石拔出剑,道:“听说这山中不止这一头妖怪,平叔先生可曾遇见其他的?”

“不曾!”

张伯端摇头,指了指前方,道:“看到那座山谷了吗?”

王安石奇怪道:“有何异常?”

张伯端道:“斡旋造化之地,一切有灵众生,皆可于此得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