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入夜, 雪灾带来的萧瑟和冷寂就格外明显。
然而,工厂食堂烟囱中滚滚冒出的浓烟,却给人带来一股临近年底的浓郁烟火气, 逐渐驱散了大雪封城带来的压抑氛围。
归根结底, 应该是中国人心中那份永存的质朴夙愿,抵御住了漫天大雪的肆虐——
一日三餐, 一宿安稳;朝有饔食, 夕有飧餐。
随着情况愈发糟糕,生产和货运都已经无法顾及,停工就停工,停运就停运吧,反正也不是明宙一家这样。对千辛万苦明汐而言,她原本要解决诸多繁杂问题,雪灾逐渐严重发展到,她只需着重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员工的吃饭问题。
如何确保留在工厂且无法外出的工人们,能在明宙工厂度过一个不算糟糕的 2008年新春佳节,也成了明汐当前思虑的事。
人拥有的财富不同, 每晚所做的梦不一样, 身上的担子也不一样。
以前的明汐, 只想着自己能吃饱饭,谁能料到,八年后的现在, 她要操心底下的人能不能吃饱饭呢。
这段时间,工厂时不时停电,明汐都快被这停电事儿得没了脾气。反正只要一停电,她就抱着热水袋, 去钻进梁老板的被窝。
至于不停电的时候,怎么睡?
自然是梁见铖主动来钻她的被窝了……
2008年,南方这场罕见的大雪灾,让广东火车站整整 11天无法正常发车,滞留人数高达 40万。比起工厂被封食物短缺,火车站的场面更是混乱不堪,为化解此次危机,相关部门还紧急调度了四万武警维持秩序,竭尽全力保障被困人民的人身安全。
总之,2008年的春节团圆,人人都在焦灼等待相守,十分不易。
漫长的 11天过后,在除夕之夜,也就是 2月 6日,广东火车站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行。
很多年后,有一次明汐和梁见铖在广东新建的火车站中转,都还能清晰回忆起,正是 2008年这场“最惨春运”,促使后来的中国蜕变成为基建狂魔。
后来的明小姐,不仅踏足国内的大好山河,还游历了诸多其他国家。曾经,明汐在论坛上看到江流大道分享的异国他乡经历,满心羡慕,之后,她也几乎将那些地方一一游历,有些是独自前往,有些是梁见铖陪伴在侧。她去过那么多地方,非常明确一个事,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能在公共基建服务方面比后来的中国做得更出色。
所谓历史必须铭记,苦难铸就荣耀,中国人总能在一次次困境中顽强爬起,最终只为守住一份简单夙愿:安居乐业,人间团圆。
就像这次雪灾来说,百年一遇来势汹汹,也不妨碍在除夕这天,只要有一点条件,大家依旧要欢天喜地地过大年。
明汐是在除夕夜前夕接到楼厂长的电话,楼厂长兴奋地告知她,大概率在年后初二,他就能顺利返程,回到宁市接管工厂。
那真是太好了!
然后,坚守工厂十天的明总,原本可以在除夕返回海港。但是,到了除夕这天,不是明总不想走,是梁老板不想离开了。
梁见铖是这样想的,都已经在工厂逗留了十天,也没必要为了赶在过年回海港团聚。他和明总往后会有许多年在海港共度新年,但像这样留在宁市工厂过年,或许一生之中仅有这一次了。
梁见铖的想法,明汐不知道,她以为梁见铖要留在宁城工厂,是为了一道杀猪菜呢。
前面还真被猜中了!工厂在临近过年前两天,菜市场早已买不到肉类。关键时刻,还是梁老板有人脉,他给食堂的办事员一个号码,让其打电话联系了一个养猪场的老板。很快,养猪场老板亲自开着拖拉机,送来了大概四百斤猪肉。
除夕这天,留厂的女工负责包饺子,男工人则忙人工扫雪。
明汐是女老板,自然也和姐姐妹妹、阿姨们一同包起了猪肉三鲜饺子。
人人夸明总,人好漂亮,能力强,就连饺子也包得实心实意……明汐在这一声声恭维之中,眉欢眼笑。但这次过年加餐,可不是她出钱,是梁老板请客呢。
没错,这个养猪场老板也是梁见铖的朋友。
谁能想到,风姿卓越清贵迷人的梁老板,还有养猪的朋友。明汐的好奇,让梁老板也有些得意。“君子相交,若执着于身份之别,就友道失真了!”
梁见铖为什么突然那么文气斐然?因为他正为明宙工厂书写春节对联……
这个因雪灾被困工厂的春节,无论是老板还是底层工人,每个人都在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梁老板每天跟着明总在这工厂里混吃混喝,自然也要有所贡献。梁老板可不只能看财务报表,还能修理柴油机发电机,写得一手好对联。要是明总让他一起包饺子,也是没问题。不过,梁老板不会跟着男工人一起去扫雪,他怎么说也是明总带来的人,还是要讲一讲姿态的。
姿态十足的梁总,在工厂依旧深受大家爱戴这个事,也是无需明汐特意点明的事实。
明汐也是一样,为了事业打拼,她学过如何跟上层人士打交道,见人说人话,见神说神话。但她心里清楚,如果有一天,她无法跟曾经和她一样的人正常交流了,这样的努力也失去了意义。
“明总,咱们要不要在饺子里放些硬币呀?”一个二十来岁的湖南妹子笑嘻嘻提出建议。
明汐没意见,只是特意交代:“一定要把硬币洗干净,多洗几遍!”
“好嘞!”
梁见铖这边,自掏腰包给工人们买了四百斤猪肉,还为明宙工厂购置了好几箱烟花鞭炮。
环境恶劣,雪灾无情,不管是明总还是梁总,都在此次困难面前竭尽所能了。
除夕之夜。
明汐和梁见铖陪着将近一百多位留守工人齐聚食堂,共度这个特殊的新年。桌上摆的是大锅菜,一屉屉饺子像小山般堆放在拼凑而成的大长桌上。
作为老板,明汐自然要发言带动气氛。但在这样浓郁的过年氛围里,她不想端着老板的架子说些场面话。于是,她只是简单地举起酒杯,对工人们说:“新年好!今年大家没能回家团圆,十分遗憾。希望往后我们能通过努力工作,让每年回家团圆的路途变得轻松一些。”
明总发言完毕,梁老板也在席间向大家敬酒、交谈,格外得人心。
然后,有工人笑着问道:“梁总,你和明总到底啥时候结婚呀?”
梁见铖微笑着回应:“我还在努力呢。”
“那可得早点,多生几个娃!”
“好!不过这事儿还得看你们明总的想法。”
“梁总,您和明总生的小孩,肯定漂亮得很!指定是个俊娃子。”说这话的是一对留在工厂过年的夫妻,两人约莫三十多岁,说话带着浓浓的川渝口音。
“太感谢您了,借您吉言!”梁见铖目光微顿,将手中的杯子递过去碰杯。
当老板赚钱这个事,在生意场上有能力和上层资源周旋,展现的是做老板的智慧;但能一直谦逊有礼尊重善待底层员工,才是一个老板的气度。
这些年,明汐在不断成长,梁见铖也是一样。曾经,他也十分敬仰自己的母亲,期望能成为像顾双洋那般精明强干极具大局观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他确实学到了母亲做人做事的风范。然而,即便有着母子关系,基因和思维模式有相似之处,梁见铖终究只能成为他自己,一个不断进阶、更加成熟的自己。
吃完工厂的除夕宴,颇具文艺情怀的田主任早早组织了一场小型文艺晚会。
这场晚会早在五天前就开始筹备计划了。反正,只要工厂一停电就停工,大家又出不去,田主任便想出了这个点子。人最怕的不是闲着,而是闲着容易生事。于是,他安排每个部门的工人都要准备三个节目,在除夕之夜进行表演。这个办法堪称绝妙,每天明汐早上醒来,都能听见阿姨们在工厂的训练场吊嗓子练声……
田主任原本想恳请明汐也上台表演一个节目,但骄傲的明总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是她的工厂,比起她这个老板出风头,她希望梁见铖能在她的工人面前一展风采。
所以,当田主任找到她时,明汐很自然地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梁见铖。
梁见铖只能应下。
除夕晚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田主任率先登台,拉了一曲二胡作为开场,随后就以最热烈掌声邀请梁见铖上台表演。
工厂的硬件设施还算齐全,音响设备一应俱全,只要手机连接蓝牙,也能打造出一个简易的小型舞台。
梁见铖在自己公司的年会上,都已经多年没有展示歌喉了。今日,为了满足明总的心愿,一展魅力。
梁见铖一开口,确实惊艳了全场。
早在 2000年,明汐就知道梁见铖唱歌好听,但这几年,她还真没正儿八经地听过梁见铖唱歌。有时候,梁见铖也是心思狡黠,明汐越是好奇为什么星海外贸的人都夸赞梁总唱歌好听,他就越是强调自己唱歌不行,不愿献丑。
在梁见铖登台之前,明汐完全不知道他会唱什么歌。这也是梁见铖的行事风格,如果他决定做一件事,不仅会尽心,还会煞费苦心。
没错……
只有这样,才能让明总对他的期待更多对吗?
其实,梁见铖接到田主任的任务,也在歌曲选择上犯了难。他早年留学美国,相对来说,会唱的英文歌比中文歌多一些。近年来,各类歌星雨后春笋般涌现,金曲层出不穷。梁见铖这几年又一门心思扑在星海科创和明小姐身上,过了追逐当下流行文化的热情,既不追星,也不会唱当下热门的歌曲。唯一熟悉的,就是这几年明小姐时常挂在嘴边哼唱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