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北宋小丫鬟 > 第77章

选上行首之后, 锦娘主动和鬓云楼的包娘子道:“方才多有得罪了。”

包娘子倒是很通情达理:“一切为公而已,私下咱们俩还是正常相处。”

在一旁的针大姐却脸色灰败,她本想用王记绣铺嘲讽鬓云楼的, 毕竟鬓云楼的优势明显, 没想到落了下乘。

回到绣铺后,阿盈带着悯芝连忙把行首的幌子挂在铺子外面,锦娘特地让橘香多烧了几个菜, 大家都坐着一处庆祝。

锦娘心里也欢喜, 但更多的是有一种感受,咱们终于算是闯出点名堂来了。

她今年二十二岁, 正值巅峰时期,过了这个巅峰, 可能就开始眼花头晕。趁着年轻的时候, 就应该探索无限的可能。

阿盈看着自家娘子, 无限崇拜。

作为行首,锦娘提出来的头一件事情便是严禁各绣铺私下做官袍,每年都有这样的绣铺为了偷偷接私活做这个, 被审出来了后就把做活的普通绣娘推出来顶罪。

新官上任还是有点忙不过来的, 有无业的绣娘要考核,考核后登记造册,有急缺用人的绣铺要推荐。再有文绣院今年外包的业务,怎么分配各绣铺承接,再有两绣铺的纷争……

再有官府需要的物资、劳役都是直接向商人科配摊派, 分文不给, 锦娘她们这些商人平日的税赋也颇重,劳役也很重。

她倒是有个想法,还不如直接折现钱算了, 否则,现在过年生意最好的时候,谁愿意再另外做啊。

锦娘这边忙的如火如荼,蒋羡却是伸长了脖子盼着,要知道娘子每隔七日都会送些点心小食或者鞋帽过来,现下都半个月了,却一点音讯都没了。

“刘豆儿……”他喊小厮进来。

刘豆儿赶忙进来道:“郎君,可是有事吩咐小人?”

蒋羡道:“你回去一趟,看看娘子在做什么,就说我过小年回去了。”

本以为刘豆儿一两个时辰就回来,没想到这家伙到了晚上才回来,还一脸喜气洋洋:“郎君,娘子可了不得了,做了行首呢,小的到家的时候,说禁中的军服准备让娘子她们做呢,娘子正分摊给了好几个铺子,那些人啊,送了好些东西来。有人送的胡椒,有人送茶叶,娘子不要,他们放下东西全跑了,说娘子带着他们发财,亲自谈下禁军的生意,怎么能让娘子白白耗费心血。这可不,娘子让小的和陈小郎还有罗叔几个搬东西到库房房里,忙活了半天,又说是阿盈的生辰,娘子让橘香姐姐做了好些好菜,小的就留下来吃了过来的。”

半个月不在家,家里就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啊。

蒋羡忙问道:“那娘子有没有提到我呢?”

刘豆儿一幅郎君不省事儿的眼神看向他:“娘子好忙的。”

“我也很忙的,好不好?”蒋羡真想回家,家里太热闹了,在刘家读书除了枯燥无味,就是各种礼仪应酬,唉。

但是他还得按捺住不动,否则刘计相肯定觉得他浮躁了。

但是内心他对娘子还是有点委屈的,他可是最忙的时候都能想着娘子,娘子倒好,忙起来就忘记他了。

锦娘当然没有忘记蒋羡,只是她还真的有点忙,这次帮禁军争取做军服的事情,她的店里没有承包,但是有七家绣铺承包,这些人正好忙不过来要找绣娘,锦娘便把那些无业的绣娘甚至是静安都一股脑的推荐过去。

晚上,看着大家送的礼过来,这年头胡椒很贵,这是绮罗阁送的一斤,锦娘知晓这胡椒胡椒每斤三贯,是招待贵客用的。她这次不仅把文绣院的活计包给了绮罗阁,还把军服也包了一部分给她们,所以人家投桃报李。

除了行会的事情,锦娘也得赶制小黄鸡的童装,看到女儿的那一刻,她想起丈夫还在刘家。

“小郎进来。”锦娘喊道。

陈小郎忙道:“娘子,何事吩咐?可是去发布什么?”

锦娘捂嘴直笑:“真是个官迷,你的瘾倒是大。我是说姑爷在刘家,等会儿我打点些东西过去。我不说,你们浑然都忘了似的。”

陈小郎挠挠头,有那么点不好意思,姑爷的确人不错,但他毕竟是娘子的人。

如今蒋羡住在人家刘家,年节的节礼她怎么可能不备下呢?干果两盒、鲜果两盒、上等酒一坛、作画的素绢小绫各一端,再有精美荷包六对。黄家也是这般送去的,毕竟人家当时把蒋羡收入门下,还有肖翰林、状元府等地再有婆家、丈夫姻亲朋友家中。

自然锦娘给蒋羡送去了他爱吃的煎鹌鹑一份,酥黄独一盒。

蒋羡去了刘计相书房之后,正和刘大郎君在说话,听说锦娘送了节礼过来,又给他也送了吃食来。

刘大郎君还道:“你过几日就要回去了,弟妹却还惦记着你,也不知送的什么好东西过来?”

这下蒋羡吃独食也不成了,让人打开食盒一看,都是他最爱吃的菜,也只有娘子一直记得。刘大郎君这样的家世,自然什么都不缺,但自古隔锅香,人家的最好吃,他吃的很起劲,还感叹:“我也吃过酥黄独,就是没吃过这般好吃的。”

“等我回去问问娘子,问她在哪儿买的,再告诉大兄。”蒋羡笑道。

娘子每去一处地方吃到什么都会带一份给他,若是他也觉得好,娘子都会记下,日后替他送过来。他发誓,成亲之后吃的美食比婚前吃的多多了。

倒也不是银钱的问题,而是婚前每次聚会都是吃的那些地方,娘子却是不管贫贱,东西好吃都会去尝。

刘大郎君颔首,又看了看外面:“去岁天儿暖和,皮袄穿着都热,今年却是和前年似的,冷的很。”

“是啊,我听说医馆说因风寒染上肺疾的人也不少。”蒋羡说到这里,又想起妻女在家,不免想着回家的时候带些药材回去。

二人说了几句,下人过来说荀大娘子的弟弟过来了,刘大郎君又去见自己的小舅子。

荀大娘子本身官宦人家出身,嫁的人家也是相府门第,她靠在榻上,把十三贯一斤的三佛齐的乳香放入哥窑灰青釉海棠式炉中,不一会儿便有丝丝缕缕的幽香传出。

她的年纪比锦娘大三岁,但与锦娘晚婚不同,她已经是成婚十年了,膝下虽然有一子一女,但也有烦心之事。公公虽为高官,但丈夫快而立之年,却依旧读书不成,若将来只能恩荫出仕,恐怕也没什么大出息。

或许这般才是刘家招揽几位读书上进的亲眷的缘故。

可荀大娘子认为招揽再多这些读书人,还不如自己奋发。

众人也知道荀大娘子的手段,上回有个稍有姿色的丫头因为被刘大郎君收用,次日就被打了板子赶出门去,连蒋羡这样生的俊美的郎君被她怀疑也被赶出去了。

也因为如此,刘大郎君在外置了外室,荀大娘子也管不过来了,只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她现在反倒宁愿是蒋羡和刘大郎君有事儿了,至少蒋羡是男子,不会弄出孩子来。

偏偏蒋羡现在还真不是,人家虽然俊逸不凡,可其妻却是美貌出众,便是她派过去伺候的美貌丫鬟,蒋羡也是不多看一眼。

荀大娘子都想像锦娘取经了,可惜她上门很少,说话也很有分寸。

现下是有外室按捺不住,有了身孕想进门,荀大娘子自然烦恼不已,今日也是请自己兄弟上门敲打一番。

敲打其实也只是延迟外室进门罢了。

锦娘这边也是很忙,除了行会的事情还有便是自家铺子的活计,如今南城高家的儿子周岁,在魏家绣铺定了三套上好的衣裳,悯芝缝制好后,锦娘在上面绣。

别小看这三套衣裳,一套十二贯,三套就三十六贯。

为了早日完成,锦娘晚上开始赶工,反正蒋羡也没回来。罗妈妈正陪着锦娘说话:“如今您比先前忙了许多。”

“是啊,这也没法子,家里家外的到处都要用钱。您不知道就节礼耗费了快两万钱。”

对罗妈妈这样的蒋家的下人,就别装富,多说说难处。否则传回蒋家,还真的以为自己赚钱很容易。

罗妈妈心道夫人还是有先见之明,否则她这么一去,六老爷另有新欢。哥儿可怎么办?他还这般年轻,中进士不知道是何时的事儿,多亏了魏家娘子打理。

蒋羡是小年时回来的,回来后便和锦娘说起了刘家为了外室进门的事情在闹。

“不会吧。”锦娘想这些什么外室的事情离自己太遥远。

蒋羡则有自己的想法:“其实我想也是为了对抗荀大娘子吧,就像我爹为何最后同意娶郑娘子也是如此。”

他娘一死,许氏就彻底掌控全家,自鸣得意,连爹都要仰人鼻息,如今迎了郑娘子进门扳回一局。而荀大娘子仗着家世辖制刘大郎君,刘大郎君无法随心所欲,科举又不顺,不好正面对抗,故而闹出这么一局。

锦娘听他分析完之后,忍不住道:“这也太复杂了。不就是男子喜新厌旧找借口么?羡郎,他们这般乌烟瘴气,你要不之后还是在家读书,等要请教的时候上门吧。”

“不了,如今刘家也来了和我一起读书的一位俊杰,我们还能互相切磋。”蒋羡知晓从刘家离开之后,再回去可不容易。

锦娘只好道:“好吧,我知晓了。”

二人刚说了几句,就见陈小郎过来书房说衣香楼准备搬去北城,鬓云楼也是。锦娘脸色有些沉重,蒋羡忙问为何。

“衣香楼的东家是个男子,他年纪比我长,又是汴京本地人,经营三代了。我听说原本他以为自己会是行首的,结果行首属意我。”锦娘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