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当县令 > 第124章

由纪大人牵头成立的畜牧司, 班底已经确认。

畜牧司隶属户司之下,设一主事,两参事, 再有下面四个书吏。

这般配置的部门,已经不算小了, 可见纪楚的重视程度。

畜牧司人员齐备了, 过来登记的皮货商户,以及猎户等人都登记了。

剩下便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不过那屠家各房, 已经争抢着吐出养殖法子兽医方子,生怕给晚了, 自家会被落下。

不仅给出方子,还有问必答。

想知道什么,只让人去问即可。

只要能获得一点点好处,他们都会拼尽全力帮忙。

就连屠旺牛也不例外,他愈发沉默,提起小儿子的死便眼眶通红, 似乎终于明白, 如今的情景不过是自作孽罢了。

人员齐备的官署, 皮货行业的支持,再加上这样一摞摞技术笔记。

有人有技术, 还怕做不成事?

在屠家焦急等待的时候, 昌河州的畜牧司, 敲定了第一批养殖名单。

先由实力最雄厚的武掌柜家, 以及皮货王家, 一起开两个养殖基地。

其一是养兔子

其二是养水貂。

不管是兔毛还是水貂毛都很畅销。

兔毛虽然便宜,但胜在量大。

水貂更不用讲,水貂绒厚实保暖, 虽然毛比较硬,但很适合做成披风,价值不菲。

这两个养殖基地由武家王家合开,算是分摊风险,更是给整个行业做个示范。

那边棉花种着。

这边畜牧司开着,总是让昌河州其他人安心。

纪大人为了他们能过个暖和的冬天,真的很拼了!

物种敲定之后,就改盖两个基地了。

虽说不管兔子还是水貂,对场地的要求,基本都是背风向阳,再加上地势要求也高,可两个基地还是离了一段距离,也是为了后期的防治。

不仅如此,还要求水源方便,便于清洁等等要求。

这些技术,有些是从书上看的,又是屠家那个小丫头教的,尤其是养兔子的技术,屠灵灵非常熟悉。

毕竟是她娘的家传之法。

不管怎么说,畜牧司正在一步步走向正轨,武家跟王家,也算全身心投入在这里面。

既然要转行,那就好好转。

要说他们的信心从哪里来的?

这还用说。

肯定是纪大人啊。

越是这样,纪楚越小心谨慎,让畜牧司众人一定要好好研究,同时他也会时时查看,亲力亲为。

养殖行当,确实跟想象中一样艰难。

每种动物都有其特性。

比如说这兔子,兔窝选址不用说了,背风向阳,还要通风好。

除此之外,还有僻静,干燥等等要求。

不仅如此,还要做好保暖工作,受潮,寒冷,暴晒,都是不行。

加之公母兔子都要分开,还要单独建窝。

衙门众人还忍不住讨论:“养兔子是真麻烦啊。”

谁说不是啊。

除了兔窝之外,抓兔子的手法也有讲究,比如要用右手大把抓住兔子的双耳跟颈皮,然后左手轻轻托住兔子的臀部,重量落在左手,减轻耳朵的压力等等。

吃食上也有讲究,所有草料上,既不能带泥土,更不能带雨露,否则兔子一定会拉肚子。

粗粮细粮干粮湿粮互相搭配,才能保证营养等等。

只有这样,养出来的兔子才格外的好。

这些细枝末节,若没有专业的人过来,只靠自己摸索,肯定是不成。

所以张灵灵成为其中关键。

她能直接改姓,还不被其他人诟病,既因为她娘的经历,也因为她身上的本事。

因为除了外面流传的兔子养殖书籍之外,她还会点张家的秘方,算是自己看家本领。

这点衙门自然不会索要。

正当途径传下来的技术,那就是自家的东西。

不过她虽然厉害,本地也不能只有她一个会养兔子的。

昌河州百姓若是有愿意的,都可以过来学习。

在纪楚的鼓励下,多是送猎户家的孩子过来学,尤其是女子,学了这手艺,以后也能接班养家。

纪楚本人也在研读养兔子的专业书籍,算是起个带头作用。

知州都如此,其他人自然跟着也学。

尤其是皮货行当里的子弟们,以后想要做这买卖,必然要好好学养殖。

武掌柜跟皮货王家,也算是压了血本。

那兔子窝建得极为规范。

请猎户去捉活兔子的时候,也愿意多出银钱。

只要捉来的兔子没什么大伤病,他们就会给高价。

这一步,差不多就是野外引种了。

外面的兔子更有活力,以后每年捉些公兔回来繁育即可。

这点交给猎户他们,也格外放心。

他们最清楚什么样的兔子有活力了。

兔子养殖基地办得还算顺利。

学习的人也不少。

反而水貂基地有些冷清。

没办法,这东西更加金贵。

像兔子,只需要公母分开,但水貂还需要单只饲养,不仅如此,每只水貂的活动范围也不能太小,要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再加上水貂有阳光跟通风要求,那笼子做得也艰难。

甚至吃食也极为精贵。

那兔子只要吃草,无非草料不能沾水。

水貂则要吃肉,还要吃新鲜的肉,同时还要蒸饲料窝头喂养。

这吃的,比普通人都要金贵啊。

武掌柜说:“一看就感觉要赔钱。”

毕竟养不好,这是会死的啊。

但想做稳定的高端皮货生意,水貂又不得不养。

成本高,利润也高啊。

可没有专门的人指点,比如张灵灵那样厉害的饲养员,他们还是有点担心。

纪楚笑着道:“放心,不止一个屠家被流放,后面还有人呢。”

屠家现在还不够老实。

等新来的人过来,有了竞争之后,大家就会老老实实干活了。

啊?

还有养殖行当的被流放?

武掌柜也不是头一回见纪大人了,斟酌片刻道:“大人,都说您从京城调人过来?不会是这种方法调的吧?”

纪楚挑眉,并未回答。

可这没回答,跟回答了有区别吗!

完全没有!

啊?

所以外面都说,您要调人过来,是这么个调法?!

这合理吗!

可想想屠家做的事,只怕来的人,也跟这家情况差不多。

判他们流放,那是一点也不冤枉的。

纪大人对他们普通人有多好,对这些恶人就有多差。

本就疾恶如仇的本地皮货商人,难免对纪大人更生好感。

纪大人这脾气,实在是让人觉得爽快!

尤其是皮货王家,私底下还道:“我的天,倘若我年轻一二十岁,肯定跟着纪大人做事。”

“怪不得那么多人追随他。”

两人更是把这件事默默咽在肚子里,绝对不说出来,省得给大人招惹麻烦。

至于养貂?

他们继续学呗!

别人能学会,他们也能!

家中那些小年轻们,赶紧过来学。

这是正儿八经的长久买卖啊。

皮货行当两三万人,总有人主动学习。

别的动物先不说,把兔子跟水貂养好了,本地的皮货买卖,就算盘活了。

纪大人都恨不得手把手教学,甚至自己亲自整理饲养手册,他们还是还不努力,那是真的不想做这营生。

现在整个昌河州皮货行当提到纪大人,谁人不夸的。

最有脾气的皮货王家,对纪楚都是佩服的,何况其他人。

当初大家都觉得,棉花一来,他们营生就要完蛋。

如今看来,不仅没有完蛋,反而一点点扶持起来了。

那畜牧司,就是专门为他们成立的。

这般扶持,倘若他们再不识好歹,那就不像话了啊。

昌河州发展归发展,不会放弃他们这两三万人的。

不怪曲夏州百姓给他送万民伞,自己现在就想送了!

听说纪大人还准备把饲养手册整理出版,到时候形成系统的教学。

这更是对养殖行业有利。

当然也是压力。

毕竟养殖方法一公开,以后谁都能养,这种情况下,要是自己不努力,很快就会被其他人比下去。

纪楚确实在整理手册。

这么好的东西,他也不会私藏,一个是送到京城,二是送到需要的同僚手中。

相信这些饲养指南,会大大提高平临国的牲畜饲养水平。

整个昌河州的皮货行当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

有改变,必然是好事。

在纪楚继续扶持本地养殖行当,完善畜牧司的时候。

另一个立志要效仿他的学生,也在做着差不多事。

这里说的人,便是在滇州府做县令的林元志。

去年滇州棉种成之后,给当地带来极大的改变。

别的不说,发现棉花的那个村子,如今已经大变样。

还有已经修了三分之一的棉花路,再有接踵而来的棉花订单,都让林元志所在的滇州府游门郡云丰县变得热闹起来。

那会种的面积不多,都带来这么大改变。

今年的万亩棉花田,更是让他们收获了二百七十万斤的棉花,以及七十多万斤的棉花籽。

林元志强忍着激动,并未高价抛售,而是跟陇西一带确定好价格,随后逐步供货。

当年纪大人如何压低棉价,为何压低棉花,他全都看在眼里,如今肯定不会毁在他手里。

为此,林元志还遭到不少非议。

去年率先送棉籽到昌河州,就让不少本地人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