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黎家跟张家的角度, 必然觉得自己很委屈。
实际上,真的有那么委屈?
明知事有不平,还要躲在后面, 就想捡现成的?
哪有那样简单。
黎士杰叹口气,把纪大人说的话, 全部转达一遍。
他这两头传话, 务必要说清楚才行。
黎老爷张老爷脸色难看。
一时觉得受到纪楚这个年轻人胁迫,强行帮着他们上船。
另一方面又觉得被纪楚戳到痛处。
因为这话的潜在含义就是。
瞻前顾后, 犹犹豫豫。
怪不得一个家族刚起来,却进步极少。
另一个家族就要没落。
其他人说这话, 肯定要好好骂他一顿的。
可这人是纪楚。
他若是张家,或者黎家的子弟,全家早就起来了。
想到这,两位老爷看向黎士杰,黎士杰瞬间明白过来,他起身道:“父亲, 岳丈, 孩儿以为, 还是听纪大人的吧。”
这种时候,确实要拿主意的。
而黎士杰在曲夏州时间长, 最了解纪楚。
就他说的那句, 跟着他的, 还没有输过的。
这可是大实话。
曲夏州多少官员, 都是死心塌地跟着他做事, 如今功成名就的。
而且黎士杰还记得曲夏州草木皆兵那一年。
“安建三十四年那会,正是曲夏州发展得好年头,但边关要打过来的消息突然传来。”
一时间, 当地草木皆兵,出门活动的百姓都少了。
尤其是边关的几个县,吓得大家根本不敢走动。
不在边关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当时的西北常备军,没有火器,也没有兵器。
稍有不慎,边关多年来的发展就完了。
“就是那年开始,边关开始造火器的,现在想想,也有冷兵器指望不住的感觉。”
黎士杰认真道:“这些人贪财,不顾边关危险,拉出去砍头都不为过。”
“父亲大人们,如今咱们占据天时人和,不如一试。”
这次的黎士杰,没有再讲家族安危,也没有讲个人成败。
而是说起边关的情况,说起曹家所犯的罪行。
都说要去繁就简,看到事情本质。
而这件事的本质,就是如此。
黎老爷跟张老爷对视一眼,原本激烈反对的他们两个,眼中明显看出欣慰。
不管黎士杰要做什么决定,他们都会答应的。
家族早晚要交给年轻人手中,这次就是个尝试。
再说了,他们两家的根基也不算浅啊。
加上有纪楚在,未尝不能一战。
那就跟着纪楚!
看看他能不能扳倒曹家。
倘若没了曹家那群人,对黎家张家,肯定是好事。
想让家族越来越好,是要做点风险举动的。
黎士杰一愣,他本来以为要大费口舌,没想到这就同意了?
也是,如今三十多的他,也该逐步扛起家族的重担。
黎家,张家,彻底倒向纪楚。
既然答应了,就没有跳反的可能。
否则两边都不受待见。
所以,接下来要怎么做?
黎士杰继续转达纪楚的意思:“按兵不动,需要的时候,会说的。”
“明日钦差队伍,会去巡查四个作坊,我肯定会跟着。”黎士杰丧着脸,叹口气,“跟着看看吧。”
漳兴元年,九月初二清早。
纪楚下榻的医馆,已经来了不少人。
以曹家为首的四个作坊主事的都来了。
这些主事的,虽然不是各家的当家人,却也是极有分量的。
他们亲自来迎,就能看出其中态度。
纪楚对他们如此客气的原因心知肚明,所以不算惊讶。
那曹主事看着纪大人的表情,眼神一转,笑着道:“钦差大人好生辛苦,最近人多事杂的,肯定辛苦吧。”
人多事杂?
曹主事笑着拱手。
纪楚点头:“是听到不少消息。”
曹主事叹口气:“那大人,肯定也知道如今的难处了。”
“各地的矿产价格都在上涨,实在太难了。”
“就是不知道,大人是个什么想法。”
一般的督造。
不懂事的督造。
非一般的督造。
您选哪个啊。
刚踏进门的黎士杰听着就牙疼。
还是跟纪大人说话利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黎士杰一来,跟着的曹举人还跟他打招呼。
可今日的黎士杰因办差而来,穿着从六品官员,跟举人的衣衫完全不同,让曹举人只得从打招呼变为行礼。
而纪楚那边吃过早饭,也换好官服准备出发。
他并未回答曹主事的话,甚至理都没理,让对方好一阵纠结。
这让黎士杰反而疑惑。
纪大人做的,到底是什么打算,他不是打算让曹家先做出武器,然后顺便收集证据,收拾他家吗。
既然前期要合作,态度不应该好一点?
李师爷提醒他先跟上,低声道:“黎大人,出发了。”
哦哦,要出发了!
纪楚走在前面,对曹主事等人不冷不热,快到的时候似笑非笑道:“曹主事,本钦差倒是要看看,你们怎么造的武器,知道西北常备军因为你们耽误时间,多死伤多少人吗?”
此话一出,纪楚直接下了马车,剩下的人面面相觑的,曹主事更是脸色难看。
什么时候说这话不行,偏生在作坊门前讲,估计很快会传遍整原化州官场。
纪楚竟然敢这么践踏他们曹家的脸面。
昨天说什么,朝廷新政,不是一人一族可以阻拦的。
现在又说他们造武器的,让边关将士多有死伤。
两巴掌打下来,打的脑仁疼,更打的面子全无。
但再恨也没有用。
他毕竟是朝廷钦差。
而且曹家有求于他的。
听说他随行的人中,就有两个曲夏州数科出身的,不仅如此,他一封信,周围数科联盟的学者都能来帮忙。
他们真的有求于他。
曹主事心思百转千回,脸上佯装生气,可李师爷刚给个台阶,他便立刻下来了。
李师爷客气道:“曹主事,您这作坊有些年头了吧,看着可真不一般。”
提起这作坊,曹家颇有些自豪,笑着回:“是啊,这可是太祖爷当年在的时候,命当年的建业侯,亲自督建的。”
建业侯?
说起这个,纪楚都有点感兴趣。
曹主事一喜,连忙上前介绍,丝毫不在意刚刚又被打了一巴掌的事。
“钦差大人,说起建业侯,那也是咱们原化州人士,虽说后人已经不在,但他当年留下的这四座作坊,可是一直保佑原化州至今。”
说是平临国建国初期,外部虽然平定了,内里还有乱子。
建业侯奉皇上的命,在本地开设作坊,就在这好山好水,最适合建园子的地方,盖了这四处作坊。
后来证明,侯爷的选择一点也没错。
依山傍水,就适合冶炼金属,更适合拉矿。
这四座作坊更是带动了当年原化州的经济,从此成为本国武器生产的重要地方。
而且说是四座作坊,实际上每一座都极为宏大,置身其中,似乎只有冰冷的矿石,再造出冰冷的武器。
之后历经风雨,辗转来到曹家手中,至今也要有五六十年了。
“看着屋檐,看着围墙,都是这些年修缮的。”
“如此重要的作坊,曹家可是尽心维护啊。”
曹主事边说,眼睛冒出得精光越多。
其他人看起来,似乎是为家族荣耀自豪。
可明白实情的纪楚,李师爷,黎士杰则知道。
曹家如此爱护武器作坊,完全是因为这就是大金矿,有了这玩意,就能不停地倒卖矿产。
那不就是金山银山吗。
谈笑间,双方之前的尴尬似乎全然不再,全都在欣赏这庞大的武器作坊建筑群。
三百年了,时间确实够久了。
纪楚回头看看兴奋的祝亚祝耘两兄弟,开口便是:“你们两个在数科的时候,就参与过钢材厂锅炉的设计,要不要看看老前辈。”
两人立刻点头。
好啊!
他们刚来,就觉得兴奋的!
说起曲夏州的钢材厂锅炉,基本上是平临国最先进的了。
可那边最先进,原化州武器作坊的积累却更多,双方各有优点,可以互相学习。
但听在以曹家为首的武器作坊众人耳朵里,却大喜过望。
曲夏州工业作坊园的人?!
还研究过锅炉?!
就知道纪楚肯定有办法,他随身都带着这么厉害的——技术人才。
要是有这样的技术人才帮他们,那他们肯定能渡过这次难关!
纪楚冷眼看着他们。
不是一切问题,都能用技术来解决。
只有这些人的贪婪还在,就算把现代技术平移过来,都填不满他们欲望的沟壑。
有些事可以用技术解决。
可人心却不行。
那些人可不管那么多,仿佛抓住救命稻草,根本不管纪大人的冷脸,更不管祝亚祝耘只不过是秀才之身,对他们百般客气。
别说纪大人打了他们两巴掌了。
只要能解决问题,再打十巴掌都行!
旁边的黎士杰算是服了。
按照他浅薄的想法,以为既然要假意合作,那就要和气点。
谁料纪大人根本不需要这么做,我行我素即可。
这些人自己会适应的。
怎么说呢。
好像觉得这些人,有点贱?
为了那些银钱,贱得没边了。
自己当初,不会也是这种人吧?
黎士杰摇摇头,而曹举人则嫉恨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