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当县令 > 第93章

纪楚的话一出, 就让连带曲夏州的各地都满头问号。

给军中做后勤补给?

说得简单,知道要多少银子吗。

虽然朝廷是有这项规定,可这么多年来, 谁也没遵守过啊,早就形同虚设了。

这种情况下再提出来, 不是为难人吗。

不说其他地方, 只讲曲夏州内里,对此都议论纷纷。

纪大人去了一趟常备军, 是被岳将军灌什么迷魂汤了?

众人聚在廖知州书房时,忍不住问他。

“常备军不是装备了火器, 火器不是很好用吗,怎么还需要物资补充。”

“已经把工业作坊园的一部分产能让给他们,如今原材料那样紧缺,也是尽着他们先用,还不够吗。”

“是啊,常备军那边够用即可, 五万兵将, 可不是小事情。”

大家多是劝阻纪楚, 给出的理由也很合适,并非胡搅蛮缠。

而且最后一条也是大实话, 跟纪楚不熟的话, 根本不敢讲的。

军队向来敏感。

不能太弱, 太弱守不住边关。

也不能太强, 太强拥兵自重。

所以中间分寸的拿捏很不容易。

这不能怪他们片面, 实在是不了解具体情况,所以这般说的。

不过自己人都有这么多理由。

外面的官员肯定更不乐意。

其中一条罪名就是:“一个曲夏州刺史,还管起我们陇西右道的事了。”

“自己想给喜欢的常备军后勤补给, 那就给,不要带上我们。”

“是了,真把自己当人物了。”

这些话纪楚自然知道,就算他不想知道,也有人故意传到他耳朵里。

所以说,曲夏州的同僚们对他还算客气了。

主要大家知道纪楚的为人,他绝对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擅自作主的人。

他必然有自己的原因。

或许,他知道点什么?

工司景主事直接道:“常备军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场大胜,还有什么隐情?”

不愧是景主事,自从支棱起来之后,曲夏州工司俨然成为最重要的两个部门之一。

正因为他的厉害,纪楚现在完全不用担心工业作坊园跟数科的合作,双方显然更加紧密。

这对景主事来说,也是关键的一年。

他的能力已经被很多人看重,苏州府那边早就写信过来,想请他去那里建设工业园区。

所以明年曲夏州工业作坊园是否能够盈利,盈利多少,对他来说很重要。

即便如此,景主事还是问纪楚,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而即将掏腰包的户司卓主事同样不责问,纪楚救他多次了,他哪会对纪楚有什么意见,他只道:“是啊,那边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纪楚看着两人,不好明说,也不能不说,最后道:“常备军的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城墙年久失修,工事更是勉强维持。”

这个情况倒是不意外的,多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之前不修,为什么突然要修?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景主事微微皱眉,没有再问。

而廖知州来了之后,对纪楚的提议自然无比赞同。

甚至不止西北常备军,全国各地的军备,都需要大力整顿。

若他们这能有个好的开始,那便是极好的。

平临国幅员辽阔,四面都有外族,哪里都需要防御。

可以说纪楚提出要给常备军后勤补给之后,曲夏州这边很快达成一致。

上有廖知州跟纪通判,

下有卓主事跟景主事。

卓主事不是个多事的,景主事聪明过人,猜出其中不寻常。

其他各司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就连最初跟纪楚不对付的同乡黎大人,都觉得听纪楚的没错。

但如何给,怎么给,给多少,还要翻出几十年前的旧例,看看当时是怎么说的。

纪楚选的时间,也正好是年前商议明年预算的时候,算是刚刚好的。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该给常备军的物资,就会送过去了。

纪楚从十一月二十九回州城。

腊月初二边关大胜的消息传来。

现在不过腊月初五,他们这边便把常备军的补给提上日程,同时还给京城上书,奏明此事。

曲夏州的行动之迅速,让陇西右道其他四个地方长官脸都黑了。

你们给得倒快,还不是因为你们曲夏州有钱?

这么做的话,不就是把我们架上去了。

搞得好像我们不愿意给一样。

迫于曲夏州的压力,陇西其他四个地方,也不得不商议此事。

可分出一部分预算给常备军,就说明他们各地各部得到的预算就少了。

预算是什么。

就是明年自己部门能动用的银钱。

说白了,这是纪楚在抢他们的钱!

给常备军分了,那他们各部就会少。

一想到这,陇西右道几个地方,难免对纪楚心生怨念。

以至于各地官员聚在一起讨论预算的事,最后都会演变为对纪楚地大骂特骂。

这种情况传到曲夏州,自然也是故意为之。

说白了,各方都在给纪楚施加压力。

钱这上面无小事。

你们愿意给,那就给,不要扯上我们。

原本在陇西一带官声极好的纪楚,逐渐开始有人不满,尤其是各地官场,恨不得把难听话都讲出来。

纪楚家中,李师爷对此很是担忧。

不仅是他,就连蔡夫子都过来道:“咸安府的安主事你还记得吧,听他说,咸安府那边对你的不满越来越多,还想联名弹劾你插手其他州府事宜。”

而跟永锦府来往颇多的小宋训导同样在提醒,如今的情况不对,让他收敛一些。

就连跟乐薇合作的本地商户刘掌柜家,甚至说江浙一带不少商户,本就不满纪楚砍掉缝纫机订单,多做火器的事。

现在估计会趁机找事。

一时间,各方“新仇旧恨”一起找过来了。

对于这种情况,纪楚自然并不意外。

李师爷还道:“大人,即使您胸有成竹,也该管一管的,而且各地压力都在您这,总是不好的。”

意思就是,常备军后勤补给,就该让岳将军出面扛住压力,现在您直接出头,会不会不好?

这会书房里坐着的,都是纪楚最亲近的人。

李师爷,蔡夫子,以及乐薇,还有小宋训导。

故而纪楚也不瞒他们,直接道:“就算没有这件事,他们对我的评价又如何呢?”

众人面面相觑,因为都是自己人,大家说得也直白:“不算好。”

从纪楚年纪轻轻当上通判,再加上新皇给他朝请大夫的亲封,着实让人嫉妒。

当时就有风声传出来,对纪楚又酸又妒。

之后因为火器重启,需要占用工业作坊园的产能,对他不满的声音更多了。

这些事大家都知道,不过没当回事。

毕竟火器出来,这些怨言自然烟消云散。

只不过大家没想到的是,就算火器出来,对纪大人的不满依然存在。

经过纪楚的提醒,大家似乎意识到一个问题。

不管纪楚做什么都会有人不满意。

所以事情不在于纪楚做什么,而在于他这个人。

“是官职。”乐薇缓缓道,“是因为相公升官太快,而且只是举人。”

这才是根源问题。

没有缝纫机订单减少的事,也会有其他的事情。

或者说分为两部分,江浙一带,那是真的因为纪楚减少订单不满。

他们急等着出货呢。

而陇西右道几个地方官员,则对纪楚的快速升官不满。

毕竟明面上看起来,他也是运气好,跟着去了趟京城就升为通判了。

这是多少官员,一辈子都爬不到的位置。

一个举人,不仅比很多进士升职要快,实在让很多人心里难受。

所以当时就会怪话传出来。

等到火器占用产能的时候,反应才那么激烈。

这根本不是在反对火器,而是在反对纪楚本人。

等纪楚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倘若只是反对这个物件,那他们只要证明东西确实好用就行。

若因为人而反对这件事,事情的阻力,那可要大多了。

既然这样,不如找个机会,让这些暗地里的人都跳出来,他一次解决了。

否则这些话还会经久不衰地存在。

“让他们闹吧,闹得越大越好。”纪楚笑着道,“让我看看,到底是谁冲在最前头。”

若是敌暗我明,那确实找不到当事人。

现在这种情况,就等着他们一个个跳出来,对自己来说,反而是有利的。

所以在陇西右道其他地方纷纷对纪楚表达不满的时候,他却继续施压:“让边关州府补贴常备军,本就是应当的,人家没问我们要前几十年的欠债,已经不错了。”

此话一出,更是把人气得要死。

“能不能别提了,若让岳将军当真,你知道要出多少银子吗?”

“之前朝中默许不用给常备军补给,咱们照做就是,干嘛又提起这事?”

“常备军的岳将军到底给了你多少好处,你纪楚是不是能从中捞一笔?谁不知道军费自古都是肥差。”

肥差?

纪楚听到这话,还专门给这位官员回信,解释自己为何要这样做,还说边关的城墙真的需要修补等等。

眼看纪楚越说越起劲,暗中看他不顺眼的人自然更多了。

怎么搞的,你像个好人,为边关将士们考虑,我们是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