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三十四年, 二月初五。
曲夏州天气逐渐放晴,冰雪化冻,变为雪水滋养田间。
纪楚一行人从安丘县出发, 带着家眷行装,直接到了曲夏州州城。
他这边安排人收拾行李, 那边让李师爷去衙门递官凭, 证明他人已经到了。
住宿的地方,是张推官帮忙寻的, 他道:“本就是官府的宅子,闲置一年多没人住, 好在维护得不错,我挑了几处,这里最合适了。”
官府名下也有宅子铺面,但里面有好有坏,想要挑选合适的,就需要张推官这种对本地熟悉的人。
纪楚他们以前就住在衙门内宅, 还是头一回住到衙门不远处的宅院里。
这附近基本都是衙门官吏住处, 所以平日不仅安静, 治安也格外好,就连上班都快了许多。
纪楚再三感谢, 笑着道:“麻烦张大人了。”
“你我客气什么。”张推官连忙道。
他跟纪楚都做过安丘县的县令, 这就是情谊了。
但比这更不同的是, 纪楚帮他遮掩不少事情。
就算那不是他做的, 他也有知情不报的罪过。
天知道, 他发现安丘县当地情况后,吓得好几个月都睡不着。
也因为这样,彻底不管当地任何事。
本以为是个谁都解不了的难题, 谁料纪楚解决了,还留了许多人的体面。
但纪楚从来都不提,只是当关系好的同僚相处。
跟那些事比起来,找个合适的房子是算什么。
纪楚跟着看了整个宅子,里面分了四个小院,主院是纪楚夫妇俩人的。
隔着小花园的西院可以给李师爷他们一家。
剩下的两个小院,一个闲置做客房,另一个则是给纪振自己留的。
纪振今年二十整,眼看也是说亲的年纪。
而且不管他成不成亲,这么大的小伙子,也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纪振看着整个院子都是他的,兴奋地连连点头。
追风偷偷探出头,干脆利落进了屋子,看来也很喜欢这里。
说起小狼追风,大家还犹豫过。
在安丘县还好,到了州城,带它是不是不安全。
可再看撒泼打滚的追风,在家人身边,哪有野狼的样子,肯定带上啊。
倒是张推官连连后退。
怎么说也是狼啊。
而且这狼认主人,只对主人乖巧。
纪振看了一圈,给四叔打手势,他想在院子弄个木桩,专门用来练功夫。
这点李纹也狠狠点头,他也想!他还想练枪法!
对于这几件事,李师爷叹口气:“实在不是读书的料,让他学武吧。”
要说穷文富武,其实练习武术比读书还费钱。
毕竟这俩小子吃起饭,那可不含糊。
好在如今饭是不愁的,就让他们俩练吧。
纪楚点头:“等稳定下来,给你们找专门的师父。”
“好!”李纹立刻答应。
陶乐薇跟李娘子看完整个宅子,也带着笑意:“真是好地方,还能种点菜,很方便呢。”
“对,院子大,房间也不错。”
宅子里不止他们,还有从安丘沾桥跟过来的差役书吏,以后算是他家随从。
毕竟也到州城做事,到处都要用人。
正说着,门口来了不少客人。
听说纪楚到了,众人纷纷带着礼物前来。
张推官娘子迟相公一步过来,但对乐薇非常客气。
小宋训导夫妇带着一双儿女也过来了,仆从则手提无数礼物。
接着邓捕头同样过来,他家自少不了物件。
还有先一步到州城的刘大人,陆陆续续进门祝贺。
那小宋训导还说:“我三叔说,等你安顿好后,一定要到他家吃酒。”
州学的右训导,以后需要接触的多着呢,肯定要过去。
毕竟他可是把工匠塞到州学,估计那边厌恶死他了。
纪楚立刻应下,其他人知道原因,忍不住笑:“你还没来,就惹了那么多祸事。”
今年过年期间,整个州城都在议论工匠入州学当夫子的事。
不过讨论各有不同。
官吏之间很是不满,觉得有辱斯文,于礼不合。
但民间对此反响很是激烈,还有几家厉害的匠人热泪盈眶,觉得官府重视他们,还想着要不要送自家有天赋的子弟去官学读书。
听到工匠要来官学读书,有些人更不高兴了。
特别是当地学政,他气得脑仁疼,在家躺了好几天。
纪楚沉默片刻,他也没想到啊!
但说起来,蔡先生不是写信说,很快就来了吗,人呢。
小宋训导知道这回事,轻咳道:“蔡先生就住不远处,要去看看吗。”
去啊。
反正这里收拾得也差不多了。
众人闲得没事,女眷们在家逛宅子,其他人跟着小宋训导去蔡先生家中。
还未到蔡家门前,纪楚就指着那处大宅子道:“不会是这个吧?”
如果说纪楚那四个小院还带花园带书房的宅子,已经不错了。
但跟这个比,只能说小巧精致。
因为眼前的宅子是真大气啊。
进门之后,甚至有鲁邦的木雕,迎他们进来的小徒弟骄傲道:“这是我们师父刻的,厉害吧,这不是他的专项,却也极好。”
确实好看。
纪楚连连点头,直到进了宽阔的院子里。
蔡先生精神奕奕,正在指挥大家放好物件,特别是几个房间,必须宽阔,才能放他的东西。
其实蔡先生并未带太多人,就连家眷也留在咸安府府城,仅仅了四五个徒弟,以及七八个仆从。
这么多东西,都是他常用工具,挑挑拣拣,只能带这么多了。
可见他这一趟搬来不容易,也证明他对即将去州学的渴望。
至于这个宅子,蔡先生直接道:“买的啊,不管这夫子能做多久,多处宅院总没有错,就算以后不在这,还能当个仓库用。”
这么大的宅子。
直接买了。
显得他租衙门房子,真的很呆啊!
纪楚深吸口气:“蔡先生,您什么时候来的,可是有什么麻烦?”
因为按照原本的计划,是带着家眷一起过来。
如今突然改变,肯定有原因。
在这的都是自己人,蔡先生也没瞒着,直接道:“一言难尽。”
说着,把他回咸安府之后的事都给讲了。
这事在咸安府不算秘密。
自从传出来,蔡一繁要在曲夏州州学当夫子之后,咸安府那边便不敢置信。
一个是不相信蔡一繁要走。
另一个不相信官学会让工匠当夫子。
这个消息让他们不知所措,反正不想让蔡一繁走,毕竟他在这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啊。
能做出那么受欢迎的农具,每年出货量还那么大,肯定是当地税收大户。
蔡先生能随随便便买大宅子,就可见一斑。
也有人讲:“让蔡一繁进咱们府学不就好了。”
但这个提议刚说出来,就被人否决。
怎么可能!
就问你怎么可能!
咸安府户司主事,甚至知府都多问了句。
还有其他下面官员,一直在劝蔡先生。
诸如什么:“去官学当夫子,又有什么好的。”
“别说你了,普通夫子都会被刁钻的学生嫌弃。”
“现在各地数科本就落寞,你就算过去也没用啊。”
“肯定没有学生愿意来的。”
这些劝诫的话,并未让倔脾气老头放弃,但也有些影响,比如家眷就不带来了。
他自己跟徒弟来就行,到时候事情没错,灰溜溜离开,不至于太惨。
蔡先生说的隐晦,但在场人都听懂几分。
再想到曲夏州的情况,有些顾虑确实存在。
纪楚看看众人道:“还没开始呢,怎么就丧气了。”
“我在工司,你们俩在数科,一定能做出什么。”
蔡先生跟小宋训导齐齐看向纪楚,下意识点头。
相信纪大人!
一定可以的!
说着,众人再次参观了宅子。
最后就连家境最好的小宋训导都说:“这宅子可真大啊。”
不愧是全国前三的匠人,随随便便都能买得起这样大的宅院,真好啊。
但即便这样,他还是愿意前来当一个普通的夫子。
也能看出来,平日对匠人们有多不公平。
接下来几天里,他们前来赴任的官吏们都在安顿行李。
到了二月初八,衙门那边便陆陆续续让他们前去报道了。
小宋训导带着蔡先生去官学。
原来阳顺县刘县令,如今在刑司做事。
纪楚自然要去工司。
两人部门挨着,正好同路。
刘大人大名刘为民,今年三十八,是泾旗郡人士,距离曲夏州不算远。
所以他过年的时候还回家一趟。
仔细问了才知晓,原来刘大人竟然是进士出身,之前一直都不知道,他也从未讲过。
刘大人还笑:“三十多才考上进士,一直到朝廷有了空缺,才能补上,实在算不了什么。”
现在能到刑司,还是做正七品的官职,已经很好了。
说起来张推官正好是整个刑司的上司。
跟着纪大人,还跟顶头上司搞好关系,可真是好事。
纪楚听着,刚要搭话,便听到隔壁户司有人压低声音讲话。
纪楚跟刘大人对视一眼,往那边看去。
只听那边有人道:“户司主事真的没来?”
“没有,别问了。”
“都过个年了,那户司空缺的右都事?”
纪楚摸摸鼻子,忽然有点心虚。
因为他知道谁会兼任右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