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在国内逗留的这一周,姜沅提前做了安排。
除了陪他在首都逛逛,接着就是介绍他和谢宥川认识,然后两个人探讨一些课题上的见解。
这天是周末。
谢宥川换了一身常服,陪妻子一起去见他的朋友。
对于姜沅说的,他和查尔斯性格很像的事,谢宥川不置可否。
林青颖一开始也觉得他和江敛性格相似,但很快就否决了,所以谢宥川并没有当一回事。
这次去的是一家烤鸭店。
刚进去,谢宥川一眼就认出了查尔斯。
他是典型的白人面孔,金发碧眸,眉眼深邃,身穿黑色的西装和同色系的呢子大衣,身材比店里其他人要高大许多。
见姜沅来了,查尔斯站起来身来朝她颔首,随着他的动作,能看到黑色大衣口袋里有半截露在外面的银色表链。
“查尔斯,久等了。”姜沅眉眼弯弯,笑着介绍道,“这
是我的丈夫,谢宥川。”
“宥川,他是我的朋友,查尔斯,也是爱丽丝的男朋友。”姜沅在他耳边轻声提醒道,“爱丽丝就是那位年轻的钢琴演奏家。”
谢宥川瞬间就想了起来,姜沅和她在音乐厅合过影。
对于眼前的查尔斯,他也不算陌生,在照片上见过。
“你好。”谢宥川礼貌伸手。
查尔斯点头,和他握手后,分别落座。
他也见过谢宥川的照片,上面除了谢宥川和姜沅,还有另外两个男人。
饭店服务员对于外国人倒是见怪不怪的,近两年来华的外国友人不少,到了首都基本上都会来这里吃烤鸭,不过还是被这一桌客人的相貌惊艳到。
外国人本来就五官好,加上查尔斯身材高大,很容易就引人瞩目。
哪怕是这样,另外两个同志的长相却更甚一筹,举手投足之间都是从容淡定,特别是那位女同志。
姜沅始终笑意盈盈的,时不时给谢宥川翻译查尔斯的话。
在烤鸭店用完餐以后,夫妻俩带着查尔斯在首慢慢悠悠逛着,留下了不少照片。
姜沅站在两个男人中间,笑容温暖明朗,查尔斯和谢宥川脸上也露出浅淡笑意。
三天后,查尔斯要离开中国了,出发前他将洗出来的照片留了一份给姜沅。
“姜,关于量子场论的重整化资料等我回国后会邮寄给你,希望你能在这方面深入研究。”
因为姜沅白天都在研究所,查尔斯这一周除了周末,只有下午五点多才能见到她,虽然姜沅一直在带他体验首都的美食和景观,不过专业相关的事也没有落下。
“好。”姜沅笑着颔首,“我不会松懈的。”
查尔斯要去首都机场坐飞机,谢宥川如今在部队,只有姜沅可以去送他。
目送他登机后,姜沅在原地站了许久,直到飞机起飞才离开机场。
很快到了六月。
研究所小道两边栽种的国槐枝干茂盛,绿意盎然,已经有了朵朵花蕾。
走在中间,可以闻到浅淡的香味,驱散一天的疲惫。
姜沅穿了件蓝色棉麻的宽松长袖,脖子上挂着工牌,手里抱着一叠资料。
她最近在研究凝聚态物理与量子计算领域,意在探索新型超导材料。
姜沅在奥莱斯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与高温超导材料有关的,她在这方面有所积累,再加上有查尔斯给她寄来的关于量子场论的资料,对她帮助颇大。
而她将量子场论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创新思维也引起了办公室主任的重视,并且大力支持她深入研究。
通过复杂的理论推导,姜沅构建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模型。
“我预测,在特定原子结构与电子态的组合下,可以产生具有独特电磁特性的超导材料。”
姜沅在例会上汇报道。
有同事对她的推测持怀疑态度,徐宁目前的理论研究也是新型超导材料,所以她对这个很感兴趣。
两人也有深入探讨过,不过包括徐宁在内的同事,没有人觉得她能在短时间内出成果。
姜沅并不气馁,这段时间她没有回家,吃住都在研究所,谢宥川周末会来给她送人参鸡汤,不过只能放在门口传达室,而且要认真查验过才会送到姜沅手里。
对于妻子比自己还忙,谢宥川并没有什么怨言,各有各的追求和理想,这是好事。
邱映雪最近也很忙,再加上女儿没有回家住,她和霍惜弱又去住宿舍了。
周末闲暇时,谢宥川会回婚房把家里的床单被套以及姜沅的衣服都洗干净晾晒在院子里,冬天的毛毯过于厚重,而他手劲大,很轻松就拧干水挂在竹竿上。
谢宥川觉得男人在体力方面比女人更适合做家务,所以基本上都是他打扫卫生清洁家里。
哪怕姜沅不在家,院子里的青石板依旧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就在不久后,姜沅在实验室成功合成一种临界温度远超目前已有的超导体的新型超导材料。
十月初,前沿物理洞察收录了一篇学术论文——
《临界温度远超当代水平的新型超导材料合成及特性分析
而论文的署名业内人士并不陌生。
jiangyuan.
这种新型超导材料的诞生迅速在科学界与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不少科学家在看到这篇论文后,对这种材料的特性和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一时之间,凝聚态物理又进入了新的研发热潮。
姜沅研究出来的新型超导材料无疑是一项非常重大的科研成果,研究所将这件事报上去的时候,上面的人连连夸赞她是国内科研界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肯定了她的专业能力。
并且要求研究所对这位同志给予表扬和奖励。
在提前预见到这种新型超导材料在能源、医疗、交通以及电子方面的应用后,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纷纷向华国提出申请,希望可以成立一支国际科研团队,共同合作研究该材料。
“上面的意思是可以考虑一起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而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有了第一次国际合作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也是我们展示科研实力,增加国际影响力的好机会。”
研究所所长和办公室主任进行了一场深入谈话,两人决定,让姜沅从助理研究员晋升到副研究员。
这个决定无疑是疯狂的,副研究员已经是高级职称,而姜沅目前才二十一岁。
可她又担得起这个荣誉,不管是学术能力还是科研成果亦或者带过科研团队的经历,她都具备,而且她在奥莱斯大学物理实验室的那段日子,还是高能研究所的核心成员。
更别提她和燕教授曾经的团队合作过。
那是真正的顶级科研团队。
而且研究所所长还有另外一层考量,想让姜沅成为这支国际科研团队的核心骨干成员,她的职称也不能太低了。
于是,在年底的大会上,研究所正式宣布了这件事。
“姜沅同志在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她不仅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还拥有出众的研究水平,这次她研究合成的新型超导材料对相关领域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结合她的科研项目承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在学术方面的影响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之下,我单位在前不久已经通过关于姜沅同志的晋升审核。”
“职称评审委员会根据她以往的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还有对学科发展带来的贡献考量,全票赞成姜沅同志的晋升申请。”
“因此,我单位于今日正式向姜沅同志授予职称证书。”
大会堂里,沉寂过后,是无比热烈的掌声。
徐宁看着台上接过证书的年轻女人,有些恍然。
一年前,她初入研究所,还只是一个助理研究员。
不过那时的她就已经比大部分人厉害了,同批次进来的到现在依旧还只是研究实习员。
从研究实习员晋升到助理研究员表现好也需要两三年,虽然现在是缺人才破格提拔的时候,可这才是正常进度。
回过神来,徐宁推了一下鼻梁上厚重的黑框眼镜,抬手,为台上人的科研能力而鼓掌。
这么快的晋升速度极其罕见,虽然其中有成立国际科研团队的因素推动,但姜沅本身的天赋与能力不容置喙。
远在异国他乡的查尔斯看到姜沅的论文后,毫不犹豫申请加入这支国际科研团队,和他一起的还有卢卡斯。
霍夫曼最近在奥莱斯大学可谓是春风得意,一向古板严肃的脸上经常带着笑意。
物理实验室也向姜沅发了电报祝贺她所取得的成就,并且希望她有时间能回母校看看。
地球的另一端。
伯纳赫并没有因为姜沅的成就而惊叹。
而是在想,为什么他的学生燕珩会在这么多年里,沉寂无声。
燕珩是他见过的最惊才绝艳的天才。
以他的天赋,不该在回国后籍籍无名,在物理界销声匿迹。
他比姜更出色,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位物理学界的泰斗想起自己最钟爱的学生,眼底不由带着遗憾和悲痛。
他已经猜到了什么了,但却迟迟不敢承认。
之前查尔斯去华国,并没有查探到任何关于燕的消息。
哪怕是他的学生姜沅,听到老师的名字,也只是沉默。
结果显而易见。
手搭在心脏的位置,伯纳赫缓了一阵,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小瓶子,倒了两颗药丸出来。
过了片刻,抽痛的心脏才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