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唤春 > 第62章 徐徐图之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们母子急功……

第62章 徐徐图之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们母子急功……

登基大典前夕,萧湛已入主金陵宫的皇帝正殿太极殿,唤春也带着儿子和妹妹搬进了皇后正殿显阳殿。

然世子萧恂却不曾入主东宫,而是被单独留在了东府,百官一时议论纷纷。

这一日,皇帝与百官在尚书台议定在登基大典后,要晋封的新朝百官职位后,萧湛心里打定主意要立小儿子为太子,便顺势提了提立储的问题。

萧湛从容道:“朕欲在登基之后,册封小皇子为太子,将萧恂仍归还本宗,袭封其生父东海王之位,众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百官面面相觑,原来皇帝不让萧恂入主东宫,是想立亲生儿子做太子,将萧恂改封东海王啊。

薛氏之子生的恰逢其时,又是皇帝亲生子嗣,皇帝想立亲子为太子也是人之常情。

可萧恂自幼被当作储君培养,身边已经有一批以王氏兄弟为首的太子党大臣了,若是萧恂成不了太子,就意味着这批大臣就要在新朝全部失势。

何况小皇子年幼,若立了他为太子,东宫官署必然全部由皇帝指派自己的亲信心腹。皇帝是想借着宠爱薛妃之名,通过立其子为太子,来收回权柄,变相铲除太子党,培养自己的亲信党羽,这其中首当其冲受损的就是王氏兄弟了。

百官大致也都猜到了皇帝的盘算,却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反对,殿中一时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萧湛便又问了一遍,“众卿以为如何?”

还是徐伯允先站了出来,赞可道:“先时陛下因无子而过继了萧恂,而今陛下自有胄裔,故而将萧恂归还本宗,承继东海王之后也是合情合理。”

何彦之接着附和道:“前朝便有诸葛武侯过继兄子后,才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然后又将兄子归还了本宗,这是古人留下的先例,自是可以效仿。”

萧湛心里很满意,朝臣没人明确的反对的话,那立桃符之事应该十拿九稳了。

就在这时,王公义正色反对道:“萧恂既已过继给陛下,那就是陛下的嫡长子,废长立幼自古都是取乱之道,萧恂年长,本就该以他为太子,岂有立一襁褓稚婴的道理?”

萧湛据理力争,“立太子应该根据德行而不是年龄。”

王公寸步不让,“萧恂与小皇子皆为正嫡,然小皇子年少,圣质未显,缺乏威望。萧恂年已十四,一直都是当储君培养,且并无过错,没有废长立幼的道理。如今时局动荡,国家外有强敌,本就应当册立年长的储君。两位皇子若是有嫡庶之分,那自是无视年纪先立嫡,若无嫡庶之分,立储本来就应当根据年龄。”

一番话说的是义正词严,慷慨激昂,有理有据,百官也是纷纷点头附和。

萧湛眼神微沉,当年他便是因为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主持大局,才兄终弟及由他即位,如今换到自己儿子身上,怎么就不行了?

他本想再说些什么,何彦之见形势不妙,便暗暗给他摇了摇头,示意他时机未到,不要再固执己见。

萧湛会意,便摆了摆手,冷冷道:“此事暂且不议,都退下吧。”

百官陆续退下后,何彦之却没有走,私下又提醒了皇帝几句。

“陛下不必太急,小皇子毕竟太过年幼,确实没有这么急着立储的道理,可只要薛妃成了皇后,她的儿子自然就是嫡子。待陛下坐稳皇位,慢慢收回权柄,皇后之子成为太子,就是名正言顺。如今当务之急是先登基,再立后,给小皇子嫡子的身份。”

萧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离开尚书台后,天色已经渐晚,萧湛便直接去了显阳殿。

此刻,唤春正斜倚在床榻上逗儿子,她看着襁褓里的儿子,恍然又想起了远在豫章的宣儿,他也是这么一点一点被她亲手带大的,如今分别一年多,他今年都要五岁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再长高一些,梁家人待他好不好?

不过就快好起来了,等桃符成了太子,她成了皇后,梁家人就再也不敢苛待宣儿,以后还要求着自己照顾他的前途,他们早晚可以母子团聚。

她胡思乱想着,一时悲从中来,眼梢便不由红了几分,忽闻内监传报陛下到,便立刻抹了抹眼睛,坐直了身子,换上笑颜道:“陛下来了。”

萧湛大步走来,在她身边坐下,唤春便把儿子也抱给他看看。

他以往看儿子时,都是乐得合不拢嘴,今日却笑的有些勉强,高兴不起来的样子,他心不在焉地逗着儿子,一言不发的。

唤春神色一滞,见他情绪不对,将儿子交给乳母带下去后,便握着他的手柔声道:“陛下怎么了?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萧湛摇摇头,想到她还在月子里,不宜忧惶思虑,便不想把这些朝堂的烦忧说给她,让她操心。

不想他越是回避这个问题,唤春心里就越是担忧,连三追问着。

萧湛无奈,只好对她道:“我今日在朝会上提起要立桃符为太子之事,不想百官的反对之声很大。”

唤春心里一咯噔,“桃符是陛下的亲生儿子,百官因何反对?”

萧湛便将今日朝会讨论的诸事简单跟她阐述了一遍,叹道:“萧恂一直被王氏兄弟奉为少主,废了他,才能铲除他周围以王氏兄弟为首的党羽,这是我亲政掌权的最大阻力。何况王大将军也不是真心尊他为主,捧他上位,不过是为自己篡位做过渡罢了。”

唤春面色复杂,先前何彦之跟她提过,王氏兄弟原是萧济党羽,心中更重旧主萧济,所以支持萧恂即位,将皇位回归大宗萧济一脉。可王大将军狼子野心,不能屈居人下,他支持萧恂,无非是因为萧恂年少,比萧湛更好拿捏罢了。

她蹙眉道:“如今朝臣都不支持桃符,等王大将军抵达金陵后,他恐怕更不会支持。”

萧湛点点头,叹道:“正是因为大将军绝对不会支持,我才急着在他归京前和百官议定此事,可没想到百官反对的会如此激烈。”

唤春脸色渐渐变得凝重,原来立储之事也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即便桃符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即便他们母子抓稳了皇帝的心,得到了皇帝全部的偏爱,可只要朝臣不答应,这太子还是立不成。

虽然她的儿子有东海徐氏的支持,可这力量还是太单薄,如今朝堂上近七成的官员都是琅琊王氏或者与王氏相关之人,周氏虽是她的舅族,又手握兵权,可周氏也跟王氏有姻戚,未必会全盘支持她的儿子。

如今能鼎力支持她的儿子做太子的,竟然只有徐伯允这个认来的便宜舅舅,跟何彦之这个空有名士盛名,却没多少实权的谋士。

唤春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现在不能急,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们母子急功近利,挑拨手足相争,让世人觉得她是个狐媚惑主的妖妇,皇帝是被她迷惑,才要废长立幼,败坏了她的贤惠慈爱之名。

她应该先好好养育儿子,善待萧恂,更加谦逊谨慎地博取美名,稳固自己的地位,为他们母子争取更多大臣好感,拉拢更多世家支持。

唤春遂好言劝道:“陛下不必操之过急,陛下越急着立亲生儿子,就越显得陛下是因为偏心,故意挑拨手足相争一般,反倒更不得人心。百官都是墙头草,谁赢他们帮谁,如今王氏兄弟强盛,他们自然站王氏兄弟,等陛下的皇位越坐越稳之后,他们自然也会支持陛下。陛下现在应先专注于登基之事,加强自身权柄,日后徐徐图之就是了。”

萧湛点点头,见她不仅没有因自己没能让他们的儿子做太子而抱怨他,反倒还劝慰他这么多好话,给他出谋划策,减轻他的压力,心里是愈发感动。

他握住她的手,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感慨道:“你如此为我着想,我以后一定不会亏待你们母子。”

唤春依偎在他怀中,脸上勉强笑着,心里却是空落落的。

*

九月初的时候,王大将军和王肃也陆续抵达金陵城,准备参加新帝的登基仪式。

众人在渡口为其接风后,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回到了将军府。

才刚坐稳,王公便将这几日的朝堂争执尽皆转述给了大将军,担忧道:“陛下欲立小皇子,看来疏远打压我们王氏之心已经很明显了。”

王大将军大马金刀地坐着,冷笑道:“萧恂是我们兄弟选择的储君,与我们琅琊王氏利益与共。废长立幼是假,他是想通过立幼子,来重新培养忠于自己的新朝堂班底才是真。皇位还没坐稳,就想从你我手里夺权,也太异想天开了。你我兄弟能扶持他登基,自然也能废了他。”

王公心中一凛,警告道:“陛下是皇室后裔,众望所归,你若强行废立,只会让王氏大失人心,得不偿失。如今只要尽力保全萧恂的太子位就是了,还没到跟陛下反目的地步。”

王大将军冷哼一声,“你不听我的话,早晚要拖累了整个家族。”

王公摇摇头,听了他的话,才会闹的王氏满门背负乱臣贼子之名。

因叹道:“这薛氏太有心机,赶在陛下受命之时,来报生育皇子的喜讯,闹的人尽皆知。这个儿子在陛下心里意义非凡,连世人都觉得小皇子是天命所归呢。”

“薛氏仗着自己得宠,以为拿捏住了皇帝,就能让她的儿子做太子?”

王大将军冷嘲一笑,从容道:“一个小丫头片子跟我斗,还嫩着呢。太子之位,绝对寸步不能让。”

王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当初选定薛氏为王妃,无非看中她出身高贵,又是个老实本分的寡妇,能生育子嗣,打理后宫诸事罢了。不想也是个有心机的,竟然把手伸到了前朝,想要干涉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