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打一巴掌再给个枣
赵军明这话一出,顿时让宁国府上上下下噤若寒蝉。
贾蓉更是连喊疼都忘了。
大军出征,确实有杀人祭旗的例子。
但大周立国百来年,却没人真的这么做。
李景孝其实也只是警告和吓唬贾蓉。
顺带着,让殿前司1千马军,和2千轻骑明白。
为了军心和军纪,自己这个主将连快要过门的媳妇的堂侄,宁国公府唯一继承人,都说打就打。
三千马军自然也就没人敢以身试法了。
贾珍送走了赵军明等锦衣卫后,确定贾蓉确实只是皮肉伤。
这才拉着贾珠、贾琏,跑去荣国府荣庆堂,贾母居住的院子。
除了一大早就上衙的贾政外,贾家大大小小的主子,此时都在贾母这边。
听到贾蓉没伤了筋骨,只是外伤,众人这才放心下来。
对李景孝的埋怨,也没之前那么大。
贾母刚才已经把自己的猜测,向贾赦等人说的很清楚了。
贾赦、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元春等人明白这里面的厉害后,心里更多的,反而是怪贾蓉胆小如鼠。
王夫人和元春甚至恨不得,让人再打贾蓉十板子。
要是因为贾蓉,让李景孝统领的骑兵军心不稳,光是想想后果,王夫人和元春心里就后怕的很。
贾赦和邢夫人,同样不愿看到李景孝这个外援,就这样没了。
李纨就更不用说了。
自己相公的命,都是李景孝救回来的。
要不了几天,又会成为大姑子的夫君,这种关系下,贾蓉自然显得不重要了。
所以贾珍注定别想得好脸色。
好在贾珍自己早也想通了,来见贾母,只是想听听贾母的意见。
是否要贾珍他这个当爹的,亲自去找李景孝道歉。
又或者,抬着受伤的贾蓉一起去?
贾母摇摇头,“只打了蓉哥儿10鞭子,景祐不过是拿他立威,而不是真想拿蓉儿如何。
不过,明儿蓉儿去点卯时,让他装作可怜点。
让人觉得蓉儿被打的越惨,军中的兵将们,才越不敢违反军纪。”
这道理,大家稍微想想就懂。
贾珍直接就骂出口。
不过骂的不是李景孝,而是贾蓉那小子。
贾母见状,这才放心下来。
对着站在自己身边的贾元春点点头。
元春心里虽然对贾蓉很是有意见,却还是识大体的,从袖子里掏出个小瓷瓶。
交给贾珍说道,“诊大哥,这是三玉露丸。
一颗足以让蓉儿背的伤,片刻间就好了。
不过,最好过几日,再给蓉哥儿服用。”
贾珍向来就不拿亲儿子当回事,现在有神药在手,不用担心贾蓉的小命。
巴不得这小子多吃点苦头。
免得将来因为他,而连累了自己和宁国府。
道谢之后,接过瓷瓶,感觉里面应该不止一颗。
心里忽然觉得,蓉儿挨打是好事。
一旁的贾赦、邢夫人的目光,不由紧紧盯着贾珍手里的瓷瓶。
这玩意现在外面,少说两三百两银子一颗。
虽然李景孝自己卖这种,只能加血30点的三玉露丸只卖1百两。
但谁让他成天两点一线。
要么殿前司衙门,要么左镇抚司衙门,然后就回家。
有人上门拜会,除了亲戚和几个朋友外,一概不见。
那些求着想买的,想买都没门路。
所以外面一颗三玉露丸,绝对能卖上两三百两银子的价格。
真到了要救命时,五百两,1千两都得。
贾赦和邢夫人自然眼热。
只是让贾赦开口向元春讨要,他这个当大伯的,到底没那么不要脸。
只能对着邢夫人使了个眼色。
等大家散了,她这个伯母找借口讨要,面子上不会那么难堪。
而邢夫人不仅不敢违背贾赦的意思,自己也贪财的很。
找个合适的借口,她是真放得下面子的。
至于为何元春手里,有三玉露丸。
自从李景孝借口教导宝玉武艺,实则教元春武艺,趁机赚到经验后。
对元春的喜爱,一下子并不比秦可卿少多少。
而且连御灵项链这种+1悟性、+10%法术威力的宝贝都送了。
三玉露丸自然不在话下。
贾母、王夫人的表情各异。
送了元春三玉露丸,李景孝自然不会忘了她们婆媳俩。
特意交代元春,把一瓶装着1颗九玉露丸的瓷瓶,交给贾母。
一颗六玉露丸,交给了王夫人这个丈母娘。
而元春自己手里,则放着2颗九、2颗六,和1瓶子3颗的三玉露丸。
贾母和王夫人受到元春和李景孝的孝敬,自然是高兴的很。
即便只有1颗丹药,可必要时,就是一条人命。
当初要是家中常备这丹药,扬州林姑爷和大姑娘贾敏唯一的儿子,就不会病死。
有了这次送药的事情,今后李景孝若是看上哪个十二副钗,和十二又副钗上的姑娘,贾母和王夫人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甚至,干脆直接送给李景孝。
要是能把金鸳鸯讨好过来,或者跟着元春陪嫁,别说只是几颗玉露丸了。
就算是几十颗都舍得。
只是这事李景孝确实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解释为何非要鸳鸯陪嫁。
一个不好,说不定就害了那姑娘。
——
元春为了缓和关系,听了贾母的话,送了一瓶三颗三玉露丸给贾珍。
贾母心里虽然有点心疼,却没王夫人那么介意。
好在站在元春的立场上,王夫人也明白,借着送药缓和亲戚关系。
二来,贾珍也会叮嘱好贾蓉,让他多多装可怜。
这对女婿是有好处的。
只是道理是这道理,可王夫人心里,一切过错全是贾蓉引起的。
心里不生气就怪了。
贾珍得了大好处,哪里还顾得上留意王夫人的表情。
笑盈盈的和贾母、贾赦等人行礼,拉着贾珠和贾琏一起去找李景孝赔罪。
甚至贾珍这王八蛋,心里还在想着。
反正蓉儿只是挨了十鞭子,十天半个月自己就好了大半,犯不着吃一颗这种神药。
——
左镇抚司衙门。
正在修炼御剑术的李景孝,听到动静后,看了眼技能面板。
喝猴儿灵酒获得了经验加成,加修炼御剑术每小时2.5的熟练度。
三天下来,每天至少10个小时,此时御剑术已经从小成812/1000,升级到了精通110/4000。
一剑飞出去,能飞出两三里地。
也就是说,隔着一公里多,李景孝就能杀人。
这让李景孝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很多。
而且有猴儿灵酒辅助,实际上修炼的速度,比以往快了不止一倍。
走出静室,进了大堂左边待客的屋子,就连贾珍、贾珠和贾琏,一个个猛地站起身,对着自己就是一礼。
以前这三兄弟,对李景孝更多的还是以舅哥的身份相处。
今日贾蓉被吊起来抽了十鞭子后,贾珍、贾珠和贾琏这才意识到,面前这位年轻人,别看比自己的年岁小。
可人家是实打实的国朝世袭侯爵。
还是怀化大将军、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左镇抚司镇抚使。
既掌兵权,又掌情报和监察机构。
一旦发火,即便是贾家也扛不住他的怒火。
否则贾母、贾赦,哪有那么容易劝贾珍服软?
李景孝忙请三人坐下,不过眼看三人比以往拘谨了不少,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元春即将嫁过来,今后贾家的人和仆役们,免不了仗着自己的权势,为非作歹。
打了贾蓉一顿,能让贾家和家仆老实点。
说真的,李景孝觉得贾蓉这顿打,实在太有意义了。
这么一想,对贾蓉的态度,不由好上了三分。
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个小瓷瓶。
只是刚拿出来,贾珠这个亲舅哥,就主动说道。
“景祐,来之前,大妹妹已经替你,送了诊大哥一瓶三玉露丸。
蓉哥儿也只是皮外伤,不碍事的。”
贾珠会这么说,自然是拿李景孝当妹夫的。
只是贾珍心里就开骂了,不过脸上还是露出感激表情,起身道谢的同时,还连连夸元春。
李景孝嘿嘿一笑,收起瓷瓶,也不管贾珍心里如何想。
敷衍几句后,又拿出10张镇宅符。
既然秦可卿、宝珠、瑞珠得了10张金光咒符咒,元春自然也会有同等的待遇。
不过元春到底还没嫁过来,此时给她金光咒,最后便宜的是贾家。
所以李景孝干脆只给镇宅符。
贾珠疑惑的接过后,听李景孝说,这是正一派常用的道家护宅神咒。
贾珠、贾珍和贾琏都明白,这是告诉贾家,处罚贾蓉归处罚,李景孝这个当女婿的,并没因为这点事,就对贾家有意见。
这下贾珠三人的笑容,都自然的很多。
一番客套,闲聊了两盏茶的工夫。
李景孝还让贾珠转告元春和贾政、贾母。
自己这次出征,身边不仅有三千精骑。
还了不小的代价,请了两位高人当护卫。
即便是陷在万军中,想走还是没问题的。
贾珠三人不由大喜,又客套一番,这才急匆匆的回去告诉贾母这事。
李景孝自然是继续修炼。
贾珠三人回到荣庆堂时,贾政已经从衙门里回来了。
一看贾珠三人笑容满面,知道见女婿的过程应该很顺利。
而且谈的应该也很好。
不想,贾珠拿出10张镇宅符后,借用李景孝的语气,对元春那是一顿夸。
顿时让贾母、王夫人等人喜笑颜开。
元春虽然羞的脸色羞红,但心里却甜蜜的很。
等听到李景孝了不小的代价,请了高人护卫,贾家众人放心的同时,不由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高人。
可惜贾珠三人虽然暗示李景孝,可李景孝却几句话就敷衍过去。
没打听出高人是谁,荣庆堂里的众人,不由看向了元春。
元春撇撇嘴,一想就知道,肯定是道家的高人。
而且还是很厉害的那种。
至于到底是谁,元春只能猜测,可能和茅山有关。
众人一听这话,心里就更放心了。
贾敬能真的修炼出道家法术,还是靠着李景孝的面子,得茅山传授秘法。
又得到李景孝的指点,在符咒一道上,也有了些成就。
能画出正儿八经的驱邪符了。
光是这,已经让玄真观,成了权贵们心里的‘有道真修之地’。
那些见不到李景孝的勋贵,也把心思打在贾敬身上。
可惜贾敬到底才入门,体内的真气,每天也就够画四五张符咒。
而成功率,又低的可怜。
所以贾敬很快就体会到,李景孝为何成天不见客的原因。
但四王八公这些老亲上门求符咒,贾敬确实拒绝不了。
现在李景孝亲自画的符咒,而且还是道家护宅神符就在元春手里。
还一给就是10张。
让元春和贾家众人,觉得李景孝确实喜欢和重视元春。
只是这么一来,就连贾母都觉得,元春手里既然有10张,自己这个当祖母的,怎么着也应该得一份孝敬。
贾赦、贾政等人,自然更不用说了。
元春很快就发现,自家未来相公,虽然疼惜自己,却也给自己带来个不小的难题。
按说分祖母、父母一人一张,再正常不过。
相信相公知道了,也不会介意。
可大伯、大伯母、亲大哥贾珠、珍大哥、链儿,宝玉,甚至是兰儿这个亲侄子都送。
那自己手里的符咒,都不够送了。
元春到底是个心思通透,有智慧的。
稍微想想,就笑着对贾母说道,“老太太,孙儿留5张这神咒在您手里。
怎么用,全凭老太太做主。”
贾母等人稍微一想,就知道元春不敢过于偏向娘家。
免得人都还没嫁过去,就让丈夫觉得,新媳妇是个‘什么好东西’,都往娘家扒拉的主。
不过元春到底留下了一半在贾家,虽然放在贾母手中。
但贾赦、贾珍、贾珠、贾琏看来,元春已经不愧是贾家大姑娘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也是一脸欣慰。
感觉没白疼这个孙女、女儿。
隔天一早,贾蓉强忍着背上的疼痛,在几个仆役的搀扶下,凌晨4点就从宁国府出发,去殿前司衙门报道。
好在贾珍、贾赦和贾政也算心疼他。
除了仆役外,还让贾琏带着几个老帐房,打算去帮贾蓉盯着后勤和军械。
免得真出错,逼得李景孝不得不砍了这小子的脑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