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 第122章 封侯和亲戚变敌人

第122章 封侯和亲戚变敌人

第122章 封侯和亲戚变敌人

隆德帝见太上皇妥协,只是让周伯益主动告老还乡,不由松了口气。

不仅保住了周伯益的命,周家在锦衣卫的子弟也没受到牵连。

对周家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相信自己这边的人,对这结果会很满意。

隆德帝拱手对着亲爹行礼说了句‘是’。

父子俩商量妥当了,太上皇立马没心情继续和隆德帝聊下去。

起身摆驾回了大明宫。

李景孝那边也顺利接到了,一身三品诰命服的秦可卿。

两人一个俊朗不凡,一个貌美如,站在一起时,那叫一个天作之合。

看的不少命妇都心生嫉妒,又不得不暗叹两人确实般配。

即便是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大嫂子,也觉得秦可卿比元春美艳三分。

特别是这么年轻就一身三品诰命,看着就显雍容华贵。

把无数在京的命妇、贵女都比了下去。

眉目流转之间又自带一股子媚态,暗道难怪景祐会在乾清宫外接媳妇。

秦可卿自然是感动的,恨不得扑到自家官人怀里,好好耳鬓厮磨一番。

强忍着冲动,走到李景孝身边行礼,娇声说道,“官人,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家守岁才是。”

李景孝见媳妇眉目传情,哪里不知道媳妇这是感动坏了。

心里暗乐的同时,嘴上却抱怨一句,哪有年三十进宫赴宴的道理。

秦可卿忙拉了拉李景孝的袖子,生怕这话被太监和宫女听到。

李景孝却毫不在意,有些话不能说。

有些话即便皇帝知道了,也只会一笑而过。

不过想想后世那些晚会,也是年三十举办,李景孝也就释然。

对着媳妇点点头,却没急着走。

而是带着秦可卿,来到贾母几人身边,拱手深深一礼。

“见过祖母、大太太、太太和大嫂子。”

贾母见他一身蟒袍,仿佛看到当年的丈夫贾代善,心里怀念和遗憾的同时,对李景孝越发的满意起来。

伸手虚扶,笑着让李景孝起身。

叮嘱道,“景祐肩负皇城安危,切不可怠慢。”

李景孝却笑着说道,“老太太放心,小婿已经得了圣人和陛下准许,交接了差事,回家守岁去。”

这话一出,贾母、王夫人等人听得出,李景孝深得两位陛下的看重和喜爱。

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李景孝又对王夫人拱手道,“岳母大人,正好顺路,小婿送您和老太太、大太太和大嫂子回府?”

王夫人顿感有面子,特别是周围不少诰命夫人,亲王、郡王家的老太太、王妃隐隐都传来羡慕的嘀咕声。

脸上的笑容越发的和蔼起来。

至于秦可卿,王夫人心里虽然不喜,但也知道为了元春,反而得巴结着点。

笑着点点头,夸了李景孝几句。

随后主动拉着秦可卿的手,看向贾母说道,“老太太,媳妇看着,就连元春那丫头,都比不上她这位姐姐。”

说实在的,秦可卿确实比贾元春美一些,但楚向前见过贾元春几次了,知道两人的容貌差距其实也很小。

换成前世,那就是一等一的美女。

而且元春是圆脸,看着珠圆玉润、端庄大方,这种姑娘笑起来容易让人感觉亲切。

论选媳妇,元春这种,才是长辈眼里最佳选择。

贾母也猜到王夫人的心思,要不然自己这位媳妇,怎么可能夸别人家的闺女?

装作端详的样子,左右看了看秦可卿,这才露出满意笑容点点头。

“确实比大姑娘强一些,今后还需夫人照顾我家那大姑娘些。”

秦可卿忙屈膝行礼,“太夫人折煞小妇人了,小妇人定然和元春姐姐,一起好生服侍官人。”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和尤大嫂子,对这回答很是满意。

至少秦可卿并没仗着大房媳妇的身份,就想压元春一头。

李景孝也不想媳妇被贾家四个妇人为难,笑着插话道,“老太太,宫里不便久留,不如上了软轿,先出宫再说?”

贾母看了看周围,见宫女太监和侍卫们,一个个都盯着自己这边。

至于诰命夫人们,不少人心里羡慕,却也不愿意多看,免得越看心里越嫉妒。

早就有一大半,都坐上了软轿往宫外走。

一路上,贾母主动让秦可卿的软轿,跟在自己身边说话。

越聊,脸上的笑容越是灿烂,心里却暗暗叹息一声。

那秦业官职不大,家教却极好,教出来的女儿丝毫不比大家族的千金小姐差。

贾母打理贾家几十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当然,基本上只限于妇人。

是好是坏、是精明还是糊涂,基本上聊几句都能猜到个大概。

比起这位李秦氏,自家的大太太邢夫人、二太太王夫人和珍哥儿媳妇尤氏,那就差多了。

当年王夫人嫁进荣国府时,在贾母眼里,那是既蠢又没脑子。

新媳妇暗戳戳的想夺权,贾母反手就把身边的几个大丫鬟,给二儿子贾政做妾室。

从那之后,王夫人大部分的心思,都在那几个小妾身上了。

哪里还有功夫去和贾母暗地里较劲。

刘姥姥就说过,王夫人年轻时不仅漂亮,待人处事也是极好,仿佛可见王熙凤的影子。

但人到中年的王夫人,沉默寡言、一副菩萨心肠的样子,不过是被现实打击成这样。

而王夫人和王熙凤姑侄俩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可见王家的姑娘都不是什么良善的主。

再看秦可卿,早早就让跟着自己陪嫁的贴身丫鬟,去服侍丈夫。

听说景祐身边,现在全是两个陪嫁丫鬟在服侍。

在贾母看来,秦可卿不仅聪明、有手段,还大度。

一家之母,就得是她这样的。

今后元春嫁过去,很难压这位李秦氏一头。

说不定,反而会被秦可卿压的不敢有丝毫其他想法,只能安安心心的当二房大太太。

等听到秦可卿说,自己有个5岁的幼弟。

贾母不由心里一动。

笑着说道,“倒是和宝玉年龄相同,要是得空,让两个孩子多多走动,毕竟他俩可都是景祐的小舅子。”

众人听了,不由笑了起来。

秦可卿却有点为难,生怕弟弟因为出身的原因,在宝玉面前自卑,或者话都不敢说。

但贾母这邀请,又不好拒绝。

只能笑着点头答应,至于什么时候上贾家,反正秦可卿是不打算主动让人带秦钟过去。

要是贾宝玉自己跑到李家,那大家都是小舅子,也就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了。

再说,以官人对钟弟的喜欢,必然不会厚此薄彼,任由贾家公子欺负秦钟。

一路上,凡是殿前司的人,见到李景孝后那是个个行礼。

对贾母等人也是恭敬的很。

即便是侍卫亲军司的人,也是规规矩矩抱拳口称‘大人’。

这让贾母、秦可卿等人又是骄傲和高兴。

其他命妇,免不了再次羡慕起来。

到了宫门外,贾赦、贾政和贾珍三人,坐在轿子里避风、避寒等着贾母等人出来。

看到李景孝亲自护送,贾赦三人不由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对李景孝,那是一顿猛夸。

不过让李景孝意外的是,贾珍这色中饿鬼,看到秦可卿时,居然只是看了一眼,就忙侧过头不敢再看。

李景孝觉得意外的同时,稍微一想才明白过来。

贾珍虽然色令智昏,荒淫无道,但他其实比贾赦聪明多了。

只要不傻,就知道不可能勾搭上秦可卿。

万一有丝毫无礼的地方,李景孝都不用自己动手,光是让人去玄真观,在贾敬面前告状。

以贾敬对修道的痴迷,立马就会派人回宁国府,打断贾珍的腿。

对于自己没任何机会得到的女人,正常人只会在心里惦记着,而不敢有任何行动。

李景孝不由在心里暗乐,只要拿捏住贾敬,宁国府对自己来说,就毫无威胁。

贾母等人和贾赦、贾政、贾珍闲聊几句,这才知道,之前在大殿里还发生了那等紧张之事。

秦可卿更是满心担忧的看着自家官人,被贾赦、贾政、贾珍,还有七八个,诸如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

牛继宗、柳芳等特意等着的勋贵家主,围在中间说个不停。

只是没等李景孝敷衍完,就见夏守忠带着十几个大小太监,笑盈盈的捧着个明黄圣旨走出皇宫。

对着李景孝喊道,“圣旨,李景佑接旨。”

李景孝一愣,随后就明白过来,皇帝这是一天都等不及,连夜给自己升官来了。

大礼接旨之后,别说李景孝了,就连在场跟着下跪的官员、命妇们,满眼都是羡慕嫉妒的看向李景孝。

夏守忠宣读完圣旨,笑盈盈的把旨意放在楚向前手上。

拱手一礼后恭喜道,“恭喜侯爷,贺喜侯爷。”

反应过来的李景孝,脸上不由露出灿烂笑容。

侯爵还好说,但世袭可就难得了。

宁荣两府那么风光,最后公爵爵位却不是世袭。

真计较起来,其实还比不上史家一门双侯。

还都是世袭的侯爵。

不过,爵位高,其实也就是身份高,不等于权利大。

保龄侯史鼐,爵位不低了,还是世袭。

可就因为自己本事不行,没个正经的差事,手里无权自然没钱捞。

穷的得让女眷和史湘云,在家针绣补贴家用。

这话要是传到外面去,肯定会本人笑死。

可见爵位这玩意,不过是一份固定俸禄而已。

只有爵位加身居高位,才是一等一的权贵。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爵位就是天大的权柄。

动动手指都能捏死他们。

还有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侯爵爵位没那么容易封的。

但救驾,肯定是天大的功劳。

而且顺带还救下满朝文武,别说有人会反对,说不定还有人为了巴结李景孝。

但对李景孝来说,不是世袭的国公,还真不如世袭侯爵。

接过圣旨,起身对着宣旨的夏守忠拱手道谢。

顺带着,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悄无声息的到了夏守忠手里。

之前这老太监,借着宫里的赏赐,挑选的赏赐之物,多是最好的。

所以李景孝难得大方一次,一给就是五百两。

这叫有来有往,再见不难。

夏守忠偷偷看了眼,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三分。

等两人客套完,贾赦、贾政、贾珍,还有等在宫外接人的贾琏、贾蓉。

史鼐、史鼎、牛继宗、柳芳等人,忙上前恭喜。

牛继宗、柳芳更是羡慕的,脸上的表情藏都藏不住。

虽然两人一个是镇国公之孙,一个是理国公之孙。

但祖上的荣光再多、再大,到了他们这一代,两人一个一等伯。

一个一等子,早就没了祖上那等风光了。

而且这还是两人上战场拼杀,才得来的爵位。

否则肯定和贾赦、贾珍一样,一个一等将军、一个三等将军。

不过,两家的后代要是不争气,也不过多挣扎两三年代。

就会和贾家一样,从国公门第,变成无爵位可继承的局面。

而史鼐、史鼎兄弟俩虽然都是世袭,但兄弟俩一个没职位,赋闲在家。

一个虽然掌握着兵权,却在宣府当正三品的左卫指挥使。

太上皇可不会让史鼎在京城掌兵权,最后皇帝妥协,把史鼎安排去了宣府这个边镇独掌一军。

不过比起李景孝这个成天待在皇宫,负责宫里安危的殿前司‘副都指挥使’。

宣府左卫指挥使的重要性,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即便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是从三品,可成天能见到皇帝,才是最大的好处。

现在李景孝年纪轻轻就成了侯爵,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贾母、王夫人等人,也是激动的双眼放光。

王夫人甚至觉得,自家老爷贾政还是非常有眼光的。

选中李景孝当女婿,今后不仅荣国府好处连连,就连王家同样多了个可靠的帮手。

要是李景孝知道王夫人的心思。

肯定会在心里耻笑几句。

什么叫‘王家的帮手’?

他王子藤现在见了自己,还得主动行礼,并且想尽办法巴结自己。

要不然,还这么从太原镇‘都指挥使’的位置调回京城。

还怎么谋划‘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不过,李景孝此时绝对会是王子腾进京最大的阻碍。

除非他蠢到无可救药,才会帮王子腾谋划‘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