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 第118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第118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第118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石德龙升任从七品,道录司安抚使副使。

柳弘式八品典仪,林译八品典事。

官职名称就能看出,和‘职事官’不搭边。

不过,即便是‘佐贰官’,那也是实打实的七品、八品。

要是下放到地方,升到县簿、县丞之类的官,那也是一县二把手、三把手。

就算是茅山掌教真人,此时也不过是五品的真人头衔。

其他几个长老,也只是七品。

石德龙三人要是回茅山,至少长老们得在山门外相迎。

家中亲长收到信后,更是喜出望外。

所以三人对李景孝那叫一个感恩戴德。

石德龙要是再立功,为亲妈讨要个七品诰命毫无问题。

这在古代,就是大孝。

族谱上,都得给他母亲单独写一页。

而且大周很多东西,基本上一股脑的继承了明朝的制度。

诰命其实不难获得,基本上三年考满无过错,就可以获得封赠。

而且官职和爵号不仅授给官员本人,还可以“上荣其考祖,下及其子孙”。

李景孝他那便宜老爹,虽然早死,但头上还加封过从二品‘护军’的勋位,正三品的‘昭勇将军’衔。

亲妈也有‘二品诰命’。

所以李景孝说石德龙,能给他妈赚到个诰命,真不是乱说。

出门上马,李景孝想了想,还是扔给石德龙三人,各20张精通级别的驱邪符、御火符和御雷符。

然后看向石德龙说道,“给你们掌教师伯传信,本官想要些护身的符咒、或者道法。”

石德龙没迟疑,忙拱手说道,“大人放心,下官稍后就飞鹤传信回茅山。”

自己等人从正九品升到从七品、八品,官升两级、三级,确实欠了大人一个大人情。

更别说,自己三人前些天,还是大人救下来的。

这么大的人情不还,将来反而更麻烦。

再说,不管是道法还是符咒,等大人学会,将来说不定还能指点自己三兄弟。

李景孝笑着点点头,回头看了眼已经上马的二福,还有驾着马车的贾蘅等人已经准备好了。

这才骑着马先行,一路赶往皇宫。

真说起来,李景孝其实是要夜宿宫里,以防万一。

但这规定没人和他说,李景孝也就当作不知道。

刚到神武门外,就见‘上直军’的侍卫百户牛展鹏,带着几十个侍卫守在宫门口检查进宫人员的随身物品和着装。

紫禁城有四个门,东华门一般是文臣进出皇宫的地方。

西华门旁边就是内务府,皇帝与后妃如果要去西苑,也走这边,所以西华门使用的最少。

南门是午门,平时基本不用。

北门神武门则是嫔妃、官员、侍卫、太监以及工匠进出故宫最多的地方。

看到李景孝骑马过来,牛展鹏忙撇下个官员,笑盈盈上前抓着马缰。

“大人,夏公公和戴公公,刚刚派人过来询问您是否进宫了。

还吩咐下官告诉您,进宫之后,直接去保和殿便是。”

李景孝点点头,心里却有些腻歪。

大年三十的,父子俩就给自己出难题。

吩咐二福等人,带着东西去殿前司衙门,李景孝下马径直穿过皇宫来到保和殿。

走上台阶,就看到一群穿着金黄蟒袍的皇子皇孙、亲王郡王规规矩矩的站在殿外的屋檐下。

李景孝这身大红蟒袍,在这些人中间,反而显得很是突兀。

更别说,他手里还拿着把长剑。

李景孝也不管是谁,见面就拱手。

不过人群中有个看着三十多岁,穿着郡王服饰的人,看自己的目光中,带着一股子明显的恶意。

李景孝不由在心里留意起来。

一路进了保和殿,顿时让不少人心生异样。

不过进殿之前,李景孝直接把手里的长剑,交给了夏守忠的干儿子长顺。

没想到长顺直接摆摆手,“伯爷,圣人特意交代,您今日任务重,可以随身佩戴兵器。”

李景孝转念一想,太上皇和皇帝肯定知道自己随时可以拿出符咒的本事。

所以配不配带兵器,确实没什么区别。

点点头,正想进大殿,转念一想,还是把长剑交给了长顺。

老大说的话,有时候听听就好了。

真信的话,那就是傻子。

长顺诧异的接过长剑,就听李景孝问道,“那边郡王堆里,穿着蟒袍,三十左右、身形高瘦、长须圆脸的王爷是谁?”

长顺都不用回头去看,就知道李景孝问的是谁。

犹豫几秒,最后还是小声说道,“伯爷,老毅顺郡王病逝,陛下开恩,特许世子袭郡王爵。

前几日世子刚进京谢恩。

又近年关,陛下便让毅顺郡王爷在京城过完年,再离京回封地。”

李景孝一听是老毅顺郡王的儿子,不由回头看向对方。

那人脸上也没了笑容,眼中的恶意更是毫不掩饰。

所谓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老郡王害死自己师祖、师傅和师叔伯,自己还没去找毅顺郡王府报复。

对方居然自己送上门,实在是太好不过。

李景孝的目光,也看到毅顺郡王一股子寒气直冲脑门。

几个藩王还下意识的和毅顺郡王离远点。

这让毅顺郡王是既怒又惊,心里还隐隐担心起来。

李景孝冷笑一声,迈步进了大殿。

看到太上皇和皇帝分坐左右,一边喝茶、一边有说有笑的聊着家常。

今日是大年三十,有正事确实不会在今天说。

所以父子俩难得的父慈子孝,一团和气。

等李景孝行礼,太上皇还让人赐座,聊起了殿前司马军训练,如何带兵,如何奖赏士卒的事。

太上皇有点像朱棣,年轻时北逐鞑靼,实打实的打了好几次胜战。

但常年兴师动众,也把大周的财政给拖垮了。

而且前太子义忠亲王可不是朱高炽。

别看朱高炽短命,但能力却极强。

朱棣在外征战,朱高炽在朝堂上监国,处理朝政的同时,还能给亲爹弄到足够的军饷、粮草。

或许太上皇做的最错的事,就是没和朱棣一样,给义忠亲王找几个兄弟牵制他这个太子。

以至于义忠亲王这个前太子的权利,大到威胁到了太上皇。

所以才会有前太子造反,兵败被杀的事。

好在大周立国才几十年,民心向着大周,即便是太子造反,也只是祸乱一时。

更别说,很多勋贵和大军,常年跟着太上皇北征,军权在手,不管谁造反都是找死。

而带兵的事,对太上皇来说确实老道的很。

让李景孝收获不小。

否则,光靠他自己去琢磨,很多方面都注意不到。

而且古代将门统兵打仗的本事,那是不传之秘,很多东西不是亲儿子,根本不会教。

太上皇还玩笑着说道,“景祐,你今后有空,还得多去贾府走动走动。

贾家宁荣两府传下来的兵书、兵法,传给你这个女婿,也算是使得其所。”

这时候的太上皇,还是很看重勋贵们,毕竟他想保住军权,还是得靠勋贵们统领。

只是李景孝此时哪里愿意出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升级和练功。

更别说一出去可能就是一年半载。

至于带兵打仗,说真的,一身本事在身,哪个男人不想统领千军万马?

要是能马踏阴山,封狼居胥,青史留名,也不枉在人世间走一回。

见李景孝犹豫,太上皇和隆德帝不由在心里骂人。

要不是近来对鞑靼各部的侦察、探寻,确定年后春暖开时,鞑靼会南下进攻高丽。

一旦高丽被征服,对大周来说不是好事。

或者仅仅只是高丽被鞑靼攻击,大周却按兵不动。

那今后鞑靼攻击大周,高丽也就不会出兵,威胁鞑靼侧翼了。

所以,不管鞑靼做什么,大周都得做好准备。

为了稳妥起见,这才打算让李景孝北上,以防大战时,遇到诡异之事,乱了军心和士气。

要是李景孝能烧了鞑靼人的粮草,那就更好了。

却不想,这小子居然贪恋温柔乡,给他立战功的机会都不知道把握住。

不过,太上皇父子俩心里,隐隐也放心了很多。

虽说只要大周自己不乱,这时候不管谁造反,都不得人心。

但人心难测,一旦李景孝这种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即便没成功,造成的破坏也小不了。

所以这小子不求上进,其实也是好事。

好在李景孝过完年,也才16岁,这年龄造反,说出去都没人信。

更没人愿意追随他。

太上皇见隆德帝脸色已经黑了下来,知道自己这个心胸不怎么大,对臣子也严厉的儿子生气了。

笑着摆摆手,“算了,景祐二月底要和贾家姑娘成亲,等他成亲之后再说吧。”

皇帝转念一想,要是李景孝娶了贾家姑娘,等于获得贾家的人脉。

变相的把贾家拉拢到自己这边。

再不济,贾家也是在父皇和自己这边两头下注。

而且只要贾家起了两头下注的心思,其实就等于投靠到了自己这边。

毕竟时间站在自己这个皇帝这边。

随后,太上皇说起了修炼的事。

太上皇修炼内功也有十几二十天了。

虽然确实修炼出了内力,这些天修炼过程中,身体也没出现异常。

但对太上皇来说,没对比,根本不知道自己修炼的速度快不快。

修炼出来的内力是否厉害。

还有最重要的,是不是能增加寿命。

李景孝心里嘀咕一句,就知道会这么问。

脸上却装作思索的样子,沉默了一会,小一副谨慎的样子说道。

“回禀圣人,所谓道法自然,修的是心。修道最忌心浮气躁和带着目的修炼。

至于修炼速度、真气是否厉害,臣画符学了八年,到现在只能算是小成。

圣人不妨也试着画符,看看多久才能在符箓一道上入门。”

太上皇听完嘴角便微微上翘,看样子,他已经能画出符箓,心里觉得自己在修道天赋异禀了。

李景孝却在心里撇撇嘴,既然修炼出了真气,符咒入门其实不难。

但画出的符咒威力如何,每天能画出多少张符咒,那就难说了。

李景孝从石德龙三兄弟嘴里知道,他们虽然也能画符,可符咒的威力和自己交给他们符咒没法比。

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不老长春功’修炼出来的真气的能量级别,比他们三兄弟修炼出来的真气厉害多了。

这也和10级的青云扇、10级的御灵项链、蓝宝石戒指都能增加法术威力有关。

太上皇觉得自己修炼的功法很厉害,自然就没心思再和李景孝聊这方面的事。

甚至后悔前些天,刚修炼出真气时,和李景孝讨论过和自身所练功法相关的话题。

李景孝则巴不得不再聊这方面的事。

也能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道士,宁愿忽悠当皇帝的,也不肯传他真正的修炼之法。

人都是自私的,当皇帝的更自私。

一旦皇帝学会了,保不齐他就起了,灭掉这一派的心思。

所以太上皇不愿意继续交流,对李景孝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

又聊了一会,有礼部的官员进来禀告说,到时间该去太庙、世庙举行祭祀活动了。

李景孝作为贴身护卫,既然得待在皇帝身边。

到了太庙,李景孝握着长剑,守在太庙大殿外,很容易就从十几个亲王、皇子、郡王中,看到了毅顺郡王。

心里不由想着,是开坛做法,弄死这家伙。

还是夜里潜入对方在京城的住处,直接干掉他?

只是左思右想,毅顺郡王刚刚承袭王爵,忽然就死在了家中。

傻子都会怀疑自己这个和他有仇的嫌疑人。

而且暗杀一个郡王,和捅破了天没什么区别。

不仅皇室会一插到底,满朝的文武和勋贵们,也会担心自己将来会成为暗杀对象。

必然会极力找出杀手,或者杀手背后的势力。

那自己就成嫌疑最大的人。

而且施法咒死个王爷,比起巫蛊之祸的危害都大。

到时候人人自危,那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想到这,李景孝不由叹息一声。

好在很快又想到了个靠谱的办法。

心思放在游戏物品栏里找了找,很快从十几本暗器秘籍中,找到《弹指神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