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异想天开
赵军明事后反复琢磨,想明白张华这案子的隐情后,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暗道大人还真是损。
这么阴损的手段都能想出来,今后自己在大人跟前还是老实点为好。
要不然,被算计死了,最后还感激大人都说不定。
不过转念一想,大人文武双全,跟着他,也就不用担心被敌人算计。
之后在李景孝跟前效力,也积极和谨慎了三分。
——
几天后左镇抚司衙门里。
修炼一天的李景孝看了看手表,已经快4点了,带着二福等人去真武观坐诊。
给五六个病人看完病,贾蘅趁着上一个病人出了珍室,端着一杯热茶进来说道,“老爷,珍大爷来了。”
李景孝点点头,示意贾蘅让下一个病人等会。
起身出了诊室,带着贾珍去了中院。
边喝茶,边听贾珍说起了张华的事。
尤二姐那边已经退婚了,而且退婚后,邻居没人觉得尤老娘有错。
张华坐监已经是必然,总能让娇滴滴的亲女儿,浪费五六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去等张华这种人。
贾珍这次是真佩服李景孝。
当然,心里隐隐也怕他。
武力高,脑子又这么厉害,贾珍是真怕得罪了李景孝,自己被坑死都不知道他在害自己。
对着李景孝抱拳说道,“贤弟还真和老太太这几天说的一样,和当年东西两府的老太爷一样。
战时既能冲锋陷阵,又能运筹帷幄,确有统帅一军之能。”
李景孝笑着摆摆手。
论聪明才智,李景孝自问,真不见得比古代的进士厉害。
更别说,那些能被史书记载的名臣、武将。
能中进士的,那是万中选一。
全大周十几万读书人里,每三年才取300进士。
难度比天朝的国考都难。
大概也就国考考进部委级别单位的人,才能比肩进士。
那些高考省状元,在李景孝看来,顶多就是乡试中举的解元郎。
当然,要论智力,李景孝觉得还是后世的高考状元厉害些。
而要是论眼界和变通能力,一心专研四书五经的读书人,肯定没自己高。
至于贾珍特意提起‘统帅一军’的事,大概是贾家知道,自己没能力重新占据祖上京营节度使的职位。
在王子腾这个荣国府二房舅老爷,和自己这个孙女婿之间选择的话。
贾家大概率会偏向自己这个更年轻,又有爵位,实力也厉害的孙女婿。
李景孝皱眉想了好一会,暗道贾珍特意提起贾母几次三番夸自己,会不会是一种暗示?
贾珍也不打扰,但心里却难免紧张了起来。
好一会,李景孝心里一动,这才笑着说道,“珍大哥,可是王家舅老爷,近来有意从地方上调回京城?”
贾珍一愣,下意识点点头。
这下李景孝心里就有底了,笑着又说道,“顺带着,王家舅老爷还谋划着,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请你们贾家帮忙运作、运作?”
贾珍吓的差点就跳起来,没想到自己仅仅只是一句试探,李景孝就想到了这么多。
而且居然还真被他猜对了。
对李景孝那是既佩服,又带着一股子,被他看穿、看破的无力感,和智商上被碾压的恐惧感。
李景孝要是知道贾珍在想什么,肯定会笑出来。
不是自己智商近乎妖孽,而是知道很多结局。
有了结果,再往前推理,难度其实很小。
贾珍缓了好一会,心情才平静下来。
叹息一声说道,“贤弟,你也知道,宁荣两府从我父亲那一代开始,就已经走文举之路了。
不是我贾家不知道科举更难,实在是我等不肖子弟,没一个有练武的天赋和吃的了练武的苦。
而且祖上打拼出来的家业虽然大,可东西两府的老太爷心里很清楚。
天下太平后,哪有战功可立?
而且说实在的,也舍不得家中子孙上战场。
还不如谋求转变,走科举之路。”
要说贾家没忧患意识,李景孝是不信的。
贾敬中了进士,贾珠十几岁就是秀才。
只是贾家在谋求改变时,却忘了皇家不见得愿意看到武将出身的勋贵家族,不学兵法、不练武。
跑去和寒门争夺科举的名额。
顺带着,勋贵走科举之路,也得罪了文官士大夫集团。
要是大家都这样,地方上的地主乡绅们,还怎么和勋贵抢科举名额?
而且将来有战事,冲锋陷阵的人,总不能是文官吧?
大周可不是宋明,文官完全压制武将的事,大周可没有。
不过太平年月,武将的话语权,确实比不上文官。
但对皇帝和朝廷来说,读书人多的是,不缺勋贵家的子弟去做文官。
反倒是能带兵打仗的武将,才更难得。
所以太上皇直接赏赐了贾政,工部六品主事的官职。
这么多年过去,贾政也才从六品,升职到正五品的员外郎。
在李景孝看来,其实已经是在警告贾家了。
再说,你一个勋贵,还是一门两国公的显耀门第。
本身就占据了那么多的资源,还去和天下耕读世家、寒门子弟抢资源、抢职位。
换成李景孝是在朝的文官,也会联合起来在贾家身上踹几脚。
这叫屁股坐歪了,犯了众怒。
等到贾家被抄家,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和风光,贾兰成了没落贵族,反倒成了皇帝拉拢人心的旗子。
不仅顺利走上科举的路子。
结果贾兰也确实考上进士,官位还不小,能给他亲妈李纨争取诰命身份。
这么一想,李景孝忽然觉得,贾家其实从第二代开始,决定子弟走科举之路时,就注定了会没落下去。
甚至就连其他勋贵,同样不愿意看到贾家改变立场,跑去文官那边去。
更不愿意贾家真的靠着科举之路,今后的日子过的比他们好。
李景孝想了这么多,顿感人心复杂。
但贾家的资源既然贾家子弟用不上,那自己这个女婿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贾家的人脉全便宜了王子腾。
端起茶碗喝了几口,看了眼贾珍,暗道想要贾家的人脉关系,话却不能明着说。
装作无奈的样子,叹息一声说道,“珍大哥,小弟过完年才16,再怎么努力,10年内,也基本上不可能坐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这可不一定”,贾珍既然来的时候,就和荣国府那边商量过,自然想好了如何给李景孝铺路。
“京中已经在传明年鞑靼极可能南下,以景佑的本事,立功并不难。
若是刺杀鞑靼主帅成功,封侯都有可能。
再不济,以你在医术上的本事,随军救治中下层的将官和那些悍卒。
稳定军心、士气,战事若是胜利,贤弟的功劳也不会小。
有了这份实打实的资历,将来的路就好走多了。”
李景孝想了想后,觉得去一趟辽东确实值得试试。
直接冲击鞑靼大营,那是傻子。
但主帅抵达预定战场时,大部分都会带着人看看周围的地形。
一旦敌军主帅登高而望,对自己来说就是绝佳的机会。
即便人家不出来,那就埋伏在鞑靼人南下行军路上。
几万人的部队,长度几十里都正常。
沿途也肯定有适合下手的地方。
再不济,自己有物品栏,盯着粮草烧了也是大功一件。
等鞑靼人仓惶撤退,杀几个千户、万户,甚至是王子什么的,也不是没机会。
贾珍见他点头,脸色一喜,继续说道,“要是你刺杀成功,顺利逃走后,带着三千骑兵顺势冲杀。
击退鞑靼人,再效仿汉霍去病,长途奔袭打进草原追击或者拦截后撤的鞑靼人。
一旦击垮鞑靼南下大军,即便你只有十六七岁,也足以封‘世侯’爵位。
而且圣人和陛下为了平衡,肯定会让你回京任职。
要么是殿前司副都统领,要么是禁军统领。
蛰伏几年,鞑靼重启战事,若是朝廷兵马能稳住战局还好说。
否则必然会命你带兵北上,一战再立新功,京营节度使九成九就是你的了。”
李景孝听完就翻白眼,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纸上谈兵的例子不要太多,真到了战场上,没腿软就不错了。
还今天立这个功,明天又获得新战功。
简直比吹牛都不靠谱。
而且人家霍去病不仅是汉武帝的亲戚,还从小跟在汉武帝身边亲自培养。
不仅用起来放心,也是汉武帝没法自己亲自上战场的替代品。
霍去病越厉害,等于他汉武帝教导的越好,变相的等于汉武帝也厉害。
可换成自己,20岁不到封侯,皇帝不像防贼一样的防自己,那都是心胸开阔,有明君之像。
以李景孝这几个月道听途说,还有和隆德帝接触的几次,对隆德帝了解,这位就不是心气大的皇帝。
更别说隆德帝能上位,是因为前太子造反失败。
有这种经历的皇帝,怀疑一切才是正常做法。
说不定坐在龙椅上,想着想着,就偏激起来。
总觉得有人会造反。
李景孝看着自己把自己说的亢奋起来的贾珍,没好气的说道,“行了,还20岁不到就封侯。
我连如何扎营、如何摆阵、如何行军都不懂。
说那么多,全是废话。”
“不是”,贾珍急了,起身快速说道,“为兄可是为你好,这一步步的计划,加上你的本事,和贾家在军中的人脉,成功概率至少八成。”
李景孝却不说话,指着客厅大门指了指,然后端起茶碗,既然不喝也不放下。
所谓端茶送客,说的就是李景孝现在的样子。
贾珍张张嘴,还想劝几句,但李景孝干脆闭上眼睛,贾珍只能无奈叹息一声。
对着李景孝抱拳说道,“好吧,想那么远,确实没什么用处。
万一明年春天,鞑靼人不南下,还不知道得等几年。”
说完,摇摇头,神情有些失望的走了。
李景孝看着贾珍的背影,不由骂了一句。
想拿老子当棋子,也不想想,你贾家哪里有资格和本钱当棋手。
就算要卖命,老子不会找皇帝?
而且真立功了,皇帝会有赏赐,哪里还需要你贾家上下走动、跑关系?
说不定,越是跳的欢,皇帝越忌惮。
这种例子,从古至今可不少。
再说,想走动关系,自己完全可以银子开道。
李景孝不由骂了句,‘一家子异想天开,没脑子的蠢货’。
真以为贾家还是宁国公贾代化、荣国公贾代善的时候啊。
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看不清形势,继续做着一门双国公的梦,活该被抄家。
李景孝骂骂咧咧好一会,这才稳住了心神,继续坐诊看病。
心里不痛快,回家后,脸色难免有些不好。
秦可卿第一个发现自家男人脸色不对,忙对景熙打眼色。
这才笑着上前,帮着解开披风,抓着李景孝的手坐在罗汉榻上。
景熙得到提醒,也看出大哥心情不好,拉了拉景玥和景容,又对秦种打眼色。
姐妹三个和秦钟顿时不敢说话了。
好在李景孝虽然不爽,却不会在媳妇和妹妹、小舅子身上发火。
坐下喝过茶,忽然发现屋子里太安静。
抬头看向景容,见小姑娘畏畏缩缩,这才反应过来。
笑着说道,“好了,衙门里的事繁琐,耽误了大哥修炼,这才心情不好,和你们没关系的。”
景容见大哥笑了,立马又欢快了起来。
走到李景孝身边,爬到罗汉榻上,讨好着说道,“大哥累了,我给你捶背好不好?”
说完,也不等李景孝答应,就自顾自的在他背上敲敲打打起来。
闹了一会,景容自己也忘了捶背的事,在李景孝几次说力道小了。
干脆对着李景孝的后背,打起了真武长拳。
又踢又锤,最后自己玩的不停哈哈笑。
李景孝转身把小姑娘抓到怀里挠痒痒,逗的景容求饶,这才放过她。
众人见他高兴起来,这才放心下来。
晚上,宝珠和瑞珠那叫一个温柔体贴。
李景孝的心情总算真正恢复过来。
拿到100点经验。
搂着两个丫鬟等她们都睡了,这才小心起床,去卧室搂着媳妇睡觉,一边修炼闪电奔雷拳。
但李景孝这边安稳下来了,贾家那边就有些气氛不怎么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