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来了

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来了

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来了

朱元璋带着森然杀意的话一说出来,瞬间就让朱标大吃一惊!

他以为父皇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已经没有那般生气了。

至少对李善长的恨意没有那样浓了。

当时最恨的时候,都只是当众将李善长狠狠的揍了一顿,没有真的要李善长的命。

那么现在,就更不会杀李善长了。

怎么现在,突然之间就又要对李善长下死手,弄死李善长了?

李善长确实罪该万死,可这会儿也真的不能杀!

朱标惊愕之后,立刻就着急了,要开口劝自己父皇,让父皇冷静一点。

这件事上,可不敢冲动。

“将其免死铁券上划上一道,将免死二死,改为免一死,用免死铁券抵命!”

大明开国的这些勋贵,都有免死铁券,这还是李善长当时提议朱元璋做的。

国公级别的免死铁券,本人可免二死,子免一死。

侯爵级别的,本人免一死,子免一死。

伯爵级别的,则不能真的免死了,可以用来抵消一定的罪过和惩罚。

听到自己父皇又说出来的这话,朱标长出一口气。

心里的那些紧张,瞬间消失不见。

还好,还好,父皇并没有真的彻底暴躁。

对于事情,还有着一个非常清醒的认知。

这手先判定李善长死罪,然后再用免死铁券来抵罪的做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比自己心中所想的办法,不知高出了多少。

姜还是老的辣啊!

朱标这个时候,才忽然间意识到,自己有些误会父皇了。

父皇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看起来暴躁,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情,和重要的人时,其实很冷静。

能够压住心中杀意,做出符合大局的决定。

“标儿,是不是觉得恁爹我真的要将李善长给弄死?”

和朱标说话时,朱元璋脸上的杀气,变成了笑意,简直比川剧变脸都快。

朱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孩儿误会父皇了。”

“你没误会,咱是真想现在就将这狗东西弄死!”

朱元璋还是很维护自己大儿子的。

“不过,这狗东西现在还不能死,咱留着他有大用。”

朱标自然知道,自己父皇说的大用处是什么。

这次的事情,李善长做的确实不行,还是乱世时的那一套。

但是这家伙的威望是真的高。

哪怕这一次,父皇狠狠的落了他的面子,可众多淮西勋贵,依旧认他这个带头大哥。

淮西勋贵虽然毛病多多,但真的算起来的话,如今依旧是父皇最可以依靠的坚实力量。

对于他们,可以狠狠的动手敲打一番,让他们老实。

但不能真的将淮西勋贵的根子给挖了。

一旦真的这般做,那可就真的是亲者痛,仇者快了。

大明如今看起来稳固,实际上还有着诸多严重的问题。

要是没有大军压制,必然会生出诸多大动荡来。

一个弄不好,就是刀兵再起,民不聊生!

“李善长这老狗,是个读书人,虽然当年读书读的不是太明白,元朝时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只是一个秀才。

但是,在淮西勋贵里,已经是最为有学问的人。

人读的书多了,懂的道理就越多,遇到事情往往会衡量得失。

做事情不会不管不顾。

有他在,就算是和咱起了纷争,淮西勋贵里的不少人,也不敢真的和咱鱼死网破,只会斗而不破。

要是没他在了,那帮子大老粗,很多可不会考虑这么多,想那么远。

他们很多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脑子上是真不成。

遇到点事,再被人在后面一煽风点火,很快就会上头。

单从这上面来看,现在都不能杀李善长。”

说罢这些,朱元璋顿了顿,脸上忽然扯出来了一个笑容。

一个很冷,很诡异的笑容。

“除了这些外,李善长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

咱还准备让他,帮助咱好好的清理一下天下蛀虫!

没了他李善长,这事可不好做!”

朱标听了朱元璋的话,一时间没有想明白自己爹是什么意思。

清理天下蛀虫他明白,可这事和李善长联系到一起,他就不明白了。

李善长这次被自己父皇狠狠的来了这般一顿,只怕心里面都快要恨死了。

在这等情况下,又怎么可能会配合自己父皇做事情?

更何况,还是清理天下蛀虫这等得罪人的活了。

“放心标儿,他一定会的!奸臣会自己跳出来!”

朱元璋似是看出来了朱标的疑惑,开口进行解释,话说的很是笃定。

朱元璋当然笃定,因为上辈子自己在宣布停止修建中都,不再迁都后,李善长这家伙就不甘心失败。

开始领着众多地方的官员,和自己掰腕子。

以各种合理的借口,减缓钱粮往边地前线运送的速度,让前线缺粮。

并让地方上众多政务的运转,变得迟滞。

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来逼迫自己,让自己就范,接着修建中都城。

当时,还真的是让自己难住了,有种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嘴的感觉。

毕竟这一次参与其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涉及到了全国各地。

而且,各种各样的理由都还找的挺合理。

让你明知道这里面有大问题,知道他们就是在跟着李善长一起对抗自己这个当皇帝的。

但还偏偏没有办法拿他们怎么样。

一直僵持好几个月,在自己这里压力越来越大,都快要不管不顾掀桌子的时候,终于让自己找到了机会。

有亲军都尉府的人,秘密从那些进京报税的地上官员身上,找到了盖着官印的空白账册!

自己抓住机会,立刻反击,直接处斩了地方上一千多个做假账的主印官!

将李善长发动的这场攻势,给打了个稀碎!

也是从被后人称之为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开始,自己才彻底的将李善长的威望,给打崩。

让地方更多的是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不是李善长手中。

如今自己又一次停止修建了中都城,且比上辈子做的要更加决绝,虽提前了八九个月,但依照李善长的性格,绝对还会用这样的办法来对付自己!

乱世走出来的人,尤其还是李善长这等一直大权在握人,韧性十足,绝对没有那样容易认输。

这是如今李善长手中最大的牌,他不可能不打。

有着上辈子的经历在,自己知道应对之法,李善长岂不就是给自己送菜,帮助自己解决大明地方上的蛀虫?

大明的地方官场,是该好好的修理修理。

元朝后期崩塌的太快,北伐时,一年就打下了元大都。

众多地方都是望风而降。

这也导致了,地方上大量的官吏,其实都还是元朝时的那批人。

元朝吏治败坏的厉害,又实行包税制。

地方上只要把朝廷规定税给缴纳上去,其余的朝廷一律不管。

在这等情况下,这些地方官吏是一个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自己大明建立之后,这些人改换门庭,哪怕自己做出种种规定,三令五申,为官要清廉,吏员不得扰民。

可实际上起到的效果并不大。

很多人都只是表面上遵从,可内里还是贪赃枉法,极其过分。

不进行一番刮骨疗毒一般的治疗,难以起到什么太好的效果。

对于地方吏治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要下手整治了。

但一来没有什么太好的,将众多地方都给牵扯进去的理由。

二来大明初立,要务繁多,事有轻重缓急。

所以就一直推迟了。

但现在,经过八年的治理,很多问题已经被处理。

如今也可以着手动一动还抱着元朝思维,守着元朝规矩办事,妄想把自己大明当成元朝的那些地方官吏了!

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朱元璋想到这些,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李善长赶紧动员地方上众多官吏,和自己对着干了!

“陛下,礼部尚书已经带到。”

王公公的声音响了起来。

朱元璋收回思绪,一张脸瞬间拉的老长:“押进来见咱!”

“咱祭拜无辜枉死的众百姓,你为何不拜,独自站立?”

朱元璋目光审视的打量着,被带进来的礼部尚书牛谅。

朱元璋的黑脸,和毫不客气的质问,与不加掩饰的不满,许许多多人都承受不住。

牛谅却没有乱了方寸。

一板一眼的对朱元璋行了礼,而后这才开始回答皇帝的问题。

“回禀陛下,非是臣不愿行礼,跟着陛下祭拜。

实在是这等祭奠不合礼制。

哪有在祭天、下罪己诏的时候,祭祀百姓亡魂的道理?

纵观古今,更没有堂堂一国之君,向百姓亡魂下跪叩首祭奠的先例……”

牛谅的礼行的很标准,看起来很谦恭,但说的话却并不客气。

这等于算是当面直接硬刚朱元璋,说这事不怪他,是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行事不对在前。

他这般做才是正确的。

朱元璋的脸更黑了。

“没有先例?咱就是先例!

咱是皇帝,咱的一言一行就是礼!

那么多百姓因修建中都城,承受不白之冤而死,咱在下罪己诏的时候,祭奠他们怎么了?

罪己诏不仅是说给老天爷听的,更是说给众多百姓听的!

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众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咱向他们冤死的亡魂下拜,祭奠他们有何不可?

这才是最大的礼!”

听了朱元璋所说的话,礼部尚书牛谅,一时间身子都在微微发抖。

这是气的了。

太离经叛道了!

皇帝他说的是什么话?

满嘴都是歪理邪说!

不仅仅没有认识到他犯下了多大的错误,还在这里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过分!

太过分了!

当今皇帝因为是放牛娃出身,后面更是要饭当和尚,妥妥不读圣贤书的人。

也是因此,他们对皇帝的要求很低,不求他行为举止处处符合礼仪。

但最起码在大事上,不能出偏差。

好在皇帝出身虽然卑微,但对于圣贤之道十分仰慕。

对于礼制也很重视。

大明建立之后,更是任用了很多大儒,通礼之人,来制定各方面的礼制。

他本人对制定出来的礼制,很多也都很遵从。

这让自己等众人很是欣慰。

觉得皇帝还是可以挽救的。

可谁能想到,这次在祭天下罪己诏时,皇帝怎么突然间就做出了这等举止!

这就算了,事后还让人把自己带来,自己当面指出他的错误,他竟然还说这种话!

完全没有认识到他自己是错误!

皇帝不知道,这礼制最多的是在维护皇帝,维护皇权?

自己此等作为,是为了他好?

当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若是在别的事情上,皇帝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牛谅肯定不会再继续多言。

不仅如此,还会向皇帝承认他错误,祈求获得皇帝的原谅。

可现在则不同,在他看来,涉及到了根本。

在这件事情上,不能有任何的让步。

他必须要让皇帝认识到皇帝的想法有多危险,认识到这次犯下的错误有多大。

让皇帝幡然醒悟。

不说让皇帝向天下公开认错了,但至少也要让皇帝,今后再不做这等严重有违礼制,有损皇帝威严的事情才行。

“陛下,您心系百姓自然是好的,祭奠百姓也一样可以。

但是,需要分场合和方式。

祭天有祭天的场合和礼仪,祭地有祭地的场合与礼仪。

祭祀亡去的百姓,也一样有祭祀亡故百姓的场合与礼仪。

百姓就是百姓,天就是天。

百姓不是天,不能在祭天的仪式上,祭奠百姓。

陛下您身为帝王,更不能对百姓亡魂行叩拜大礼。

这是错误的。

陛下您是君,百姓连臣都不是,身份低贱。

虽有死者为大这一说,可这也有一个限度。

陛下您亲自祭祀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恩德了。

能给他们浇上一杯酒,就是他们十辈子修来的福分。

躬身一礼他们尚且承受不起。

更何况是陛下您跪下叩拜的大礼?”

牛谅保持着行礼的姿势,话也说的不急不徐。

可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听的朱元璋火冒三丈。

这家伙就是一直在给自己唱反调,就是一直在说,百姓是卑贱之人,活着的时候是,死掉之后也一样是。

卑贱之人就该有卑贱之人的样子,不能让卑贱之人高贵起来。

自己这个皇帝,也一样不能这般做!

“放你娘的狗臭屁!”

朱元璋指着牛谅的鼻子,直接开骂。

人也随之站起身来,三两步来到牛谅跟前,一个正蹬踹在了牛谅的肚子上!

把牛谅给踹翻在地!

牛谅捂着肚子,身子弓的如同大虾一样,嘴巴张的老大,一时间气都要喘不上来了。

那些还未说完的话,一句都说不上来了!

朱元璋看着倒地的礼部尚书,眼里是压制不住的杀意。

牛谅这狗东西,当真老顽固,给脸不要脸!

自己祭奠百姓之时,这狗东西公然和自己唱反调,自己都没有把他给弄死,而是先让人将其带到自己跟前。

这就是在给他机会。

结果还不知悔改,还在振振有词,说出这般难听的话。

如此这般轻贱百姓!

“陛下,您就是殴打臣,臣也还是这个看法!

礼不可废!

百姓就是卑贱之人!您那般作为,就是不对!

长此下去,国将不国!

臣是为了陛下,为了大明着想!”

好一会儿才缓上来一口气的牛谅,忍痛跪在地上,叩首行礼,翻来覆去还是那些话。

朱元璋满心杀意再抑制不住。

“来人,把这狗东西给咱摔死在城外众劳役尸骸之前!

再把脑袋割下来,祭奠他口中的卑贱百姓亡魂!”

一声令下,立刻就有金吾卫上前,一左一右架起地上的牛谅向外走。

“父皇,这……”

朱标着急出来打圆场,想要救下牛谅。

“陛下,您就是让人杀了臣,臣还是这句话!

礼不可废!

百姓就是卑贱之人!

卑贱之人就是不能用高贵的礼节去祭奠!”

“标儿,看到了没有?不是咱要杀他,是他自己非要找死!怪不得咱!”

朱标那为牛谅求情,想要保住牛谅性命的话,说不出来了。

片刻之后,听着那越来越远,却还在隐约传来的礼不可废,百姓乃卑贱之人的呼喊声,长长的叹了口气……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样子,心里出现一些话,想要说给朱标听。

但话到了嘴边,觉得不仅可以说给标儿听,还可以说给其余的儿子听。

于是就让人将老二,老三,老四三人也给喊了过来。

等到几人都到齐之后,朱元璋望着眼前的四个儿子开了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