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第62章 生死都从李晋王

第62章 生死都从李晋王

第62章 生死都从李晋王

入夜,李定国的营帐。

朱慈煊靠天子泪】拉回几千要跟着贺九仪的明兵,并提升士气。

处置好一切后,就来看望李定国。

“晋王没事吧?”

医师俯身道:“太子殿下,晋王并无大碍。”

“之前晋王,因水土不服,外加忧思郁结,而致经络阻滞,热寒束肺,肺气不宣,还有些气闷淤血。”

“经过……经过殿下的妙手,反而将经络打通,吐出了那团淤血。”

李定国也拍着胸膛,表明自己无事。

“往常仅是听闻殿下英武,今天才知道殿下神勇至极,举世无双。”

李定国读书少,想了半天才道:“太子殿下的文韬武略犹似二祖,媲美唐太宗李世民。”

说着,长叹一口气:“其实在滇西大理,经过巩昌王那番训斥,我已经明白我不适合领导指挥朝廷和西营。”

“殿下承接国家重任,反倒是让臣安然,没有之前的忧心顾虑。”

朱慈煊微微颔首,让近侍南怀仁掏钱赐予医师十金。

在李嗣兴的怒视下,与李定国寒暄起来。

少顷,说完李海岳在阿瓦城的近况后,朱慈煊谈及与金维新敲定让贺九仪做间之事。

李定国坐起身来,蹙眉深思片刻:

“其实若给臣五万精兵,未尝不能在木邦蛮莫狙击东虏十万大军。”

“滇西地理尽在臣心中,翻越三宣,可直击腾越八关,断其粮仓运输。”

李定国顿了一下:“只是可能不能与东虏野战,为防吴三桂突进阿瓦,要将行在和朝廷移跸至下洪沙。”

朱慈煊叹一声:“孤自是信的过晋王。”

“可惜如何能半年内将洪沙兵练为精锐,时间也不等我们。”

“文阁老郁极而亡,孤不想雷阁老和扶阁老,还有仍忠于大明的志士再苦苦等待。”

李定国抿嘴道:“若依殿下的安排,那吴三桂必率六万以上的大军来犯,也必是我大西旧将旧兵为主。”

“我们有四万余兵马,只要坚守,也定能拖到天热,彼时军中汉人可能不具战力,但洪沙兵可趁东虏疲惫,收复三宣和腾越八关。”

“再徐徐图进滇西,黔国公沐天波若在滇南顺利,两军相合,便可窥探昆明。”

朱慈煊点了点:“这正是孤所想要的,年底之前,恢复云滇,让将士们在昆明城过个汉家的年节。”

“粮秣后勤自有阿瓦城,运输下洪沙和暹罗的稻米,以使前方无虑。”

李定国犹豫片刻,缓缓道:

“臣知晓殿下三月灭国,文武兼备,但代清精锐不同于一触即溃的洪沙人,千万不要小觑。”

“臣和巩昌王前两年也曾击溃十余万洪沙军队,除了阿瓦城的雇佣兵算是据城能打。”

“其余洪沙军队和蛮族野人并无区别。”

朱慈煊道:“我们有两万大西旧军为主力,应该无碍吧。”

“西营将士如果真能对付代清军队,在云滇臣有近十万大军,如何守不了昆明。”

李定国正色道:“殿下,真的不要小看代清和吴三桂。”

“昆明时,尽管是皇上和朝堂都想移跸,但我们撤往滇西,也是因为滇东险隘尽落东虏之手。”

“无险可守,我们确实打不过吴三桂。”

朱慈煊有些震惊:“东虏入关十余年,名将殆尽,八旗沉沦,理应战力下滑很多啊。”

李定国认真道:“臣只和逆贼张献忠在川蜀和代清豪格打过,委实没和代清其他入关军队交过手。”

“然川中一战,张献忠中箭身亡,我西营余部狼狈逃离巴蜀。”

“后面即使出滇抗清,就算代清八旗战力下滑,也是折戟于湖广粤东。”

朱慈煊愈发有些不适。

两蹶名王,郑延平南都闽海之前,创下抗清最大功绩的李定国,竟然说打不赢代清固伦。

“晋王,你桂林衡阳,乃至磨盘山都大败过东虏人,西营应该堪比代清八旗吧?”

李定国站起身来,肃立道:“好叫殿下知晓,臣出滇虽有数胜。”

“但蜀王刘文秀在川蜀,和叛臣孙可望在湖广,都先后折戟撤回云贵。”

“至于臣两蹶名王,桂西是突击斩将,斩首孔有德,未伤其主力,近万孔军退至粤东,然后数月后反攻桂林,盘踞桂省北部。”

“阵斩尼堪,也是用计诱其脱离主力深入,斩首大将。”

“天下人皆知臣两蹶名王,反倒是臣唯一在靖州重创过两万代清军队。”

“若真能抗住代清军队,西营也不必放弃长沙和桂林,退缩云贵。”

“磨盘山臣也是伏击,虽有叛徒告密,但臣与吴三桂也只是两败俱伤,这还是占据地利人和。”

李定国郑重道:“臣之所以同意殿下在蛮莫木邦抵御吴三桂,就是殿下所言的修墙驻防,到了三四月份,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们,方能图谋击败吴三桂。”

朱慈煊若有所思。

李定国刚才说能五万抗十万,也是坚壁清野,靠小股精锐断其粮草。

看来代清八旗虽然堕落了,但靠着那套制度和开国余威,还是天下一等一能打的。

估计还要等十几二十年,到三藩之乱才会真正的滑坡。

可惜李定国不知道朱慈煊有挂。

打的就是精锐。

……

翌日,先送走贺九仪,再送走李定国回守蛮莫。

朱慈煊集合自己所部。

天子泪】后贺九仪只带着千余人,主力尚在。

李定国带走八千汉人明军,和五千洪沙辅兵。

他自带着五千汉军,一万五千洪沙兵,留守木邦。

朱慈煊大手一挥:“清空木邦。”

“建墙!建墙!”

另一边。

李定国带着兵马缓缓行军。

二子李嗣兴犹然愤愤:“父亲,你怎么因为太子送了你一首诗,就把咱家的钱全部给了他?”

“那可是父亲你二十年的积蓄,和抢孙可望的。”

昨夜朱慈煊和李定国同榻而卧,确实吓到了白文选马宝。

就连李嗣兴自己都有些恍惚。

他们不知道朱慈煊在父亲身边最有安全感。

只觉得简直是评书话本里才有的人主之气。

这份胆气,这份从容,就和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曹操一样。

孙可望就不敢刚惩罚打过李定国,就和后者睡在一起。

永历帝更是会先跑二十里地开外,才觉得安全。

太子还当场作诗,一夜传遍军营。

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

君臣相得,彼此信任。

简直一个是刘备,一个是武侯。

李嗣兴也放下成见了。

但听到父亲将自家藏在昆明的几十万两黄金托付给太子。

李嗣兴依旧不忿:

“那是咱们家里的钱财。”

李定国骑在马上,仍有些许恍恍。

他以为太子能像张献忠李自成,他就万分庆幸了。

但谁能想到,比刘备还刘备。

这下真的只能为了大明,为了太子,死而后已了。

以前是受局势所逼的一份孤忠。

现在就是人主信任,不负君恩的义气。

等李嗣兴重新念叨了两遍,李定国才回过神来,斜也儿子一眼。

“这当然也是为了我们自家。”

“太子如此,大明兴复有望,等到功成,我们成为与国同休的勋贵,何须在意这点钱财?”

李嗣兴抓头:“什么一点钱财,那是几十万金,几百万两银子。”

大哥死后,李家以后他做主。

那是他的钱。

太子连一百万两都不留给他。

李定国挥舞马鞭,领先几个身位:“你忘了你妹妹,她在东宫,以后可能成为大明皇后。”

“这钱就当支助她戴上凤冠吧。”

说罢,回头笑道:“而且,你说错了,不是一首诗,是两首诗。”

李定国骑马冲到前面,空中飘荡着爽朗的笑声。

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

虽然有些不吉利。

但他如何不能为了太子肝脑涂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