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安赫莱斯数十公里的一座陆军秘密靶场内
靶场里的土坡草地上,十几辆轻型坦克正在变换队形,组织坦克连战术进攻,后面跟随着大量步兵协同进攻。
铁马嘶吼,烟尘滚滚。
坦克车装备的柴油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钢铁履带碾压过沟沟坎坎,车体后方掀起巨大烟尘,带给人极为强烈的压迫感。
演练场的一侧,搭起了高高的检阅楼。
大楚皇帝郑国辉与陪同的一众军政高官们坐在检阅台上,面前摆着双筒望远镜,不时的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一番,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的说道。
“这种连级的装甲进攻,有前后的层次,有打主攻,有打辅助,总体上看还是很有想法的,只不过还需战场的检验。”
“依朕之见,坦克的进攻是在敌人的炮火和枪林弹雨中进行,互相间的队形还可以拉的再开一些,不要簇拥在一起。”
“哈哈哈……右边的那几台坦克打的就不错,保持了很好的距离感。”
“对了,停下来炮击,尤其是重火力点要首先打掉,37mm炮干这个很拿手。”
大楚皇帝郑国辉兴致勃勃的出声点评,在群策群力之下,坦克进攻战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火炮加重机枪的组合疯狂倾泻火力,让人看的血脉贲张。
看了一会儿
有几辆坦克趴在原地不动了,显然是出了故障,当场趴窝了。
根据现场军官的介绍
毒蝎坦克装备了一台大扭矩的中速柴油机,马力可达67匹,能够驱动青蝎坦克在丘陵,山地跑出26码每个小时的最高越野速度,相当的灵活机动。
这得益于总重量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且炮塔防卫了四周,头顶却是空的,既能换风透气又能节省重量。
最大的隐患,这是坦克的可靠性还尚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毒蝎坦克的横空出世,并且批量建成装备部队,皇家陆军各级军官皆兴奋不已,他们清楚的能感受到坦克在战斗中的巨大作用。
不畏枪林弹雨且火力凶猛,简直是一台冲锋陷阵的利器。
但是皇帝郑国辉不但观看了坦克的进攻表演,而且亲自坐到了坦克车里感受一下,表现出了对机械的浓厚兴趣。
坦克内拥挤而嘈杂,工作环境恶劣。
好在头顶开放式的炮塔,能够将战斗中产生的浓重硝烟迅速散出去,不至于令环境更糟糕。
“到目前为止,装备了多少台了?”
“回陛下的话,毒蝎坦克标准型已装备了227台,超额完成了装备任务。陆军部追加了120台定单,现在紧急生产中。”
“嗯,这些铁家伙确实不错。在日常的执勤中也能够使用到,往哪个交通要道一停,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陛下所言极是,陆军部方面正在研究,对坦克车的部署问题。计划给对外作战的野战师,每个师配属一个坦克营。”
“哦,一个营多少台车?”
“回陛下的话,一个坦克连12台车,一个重装坦克营36台车。”
“可以,作为冲锋陷阵的尖兵,重装坦克营确实需要配备到一线部队。”
“陛下圣明。”
具体了解情况后,大楚皇帝郑国辉又回到了检阅台,继续观摩野战部队展开新训的成果,包括营团级对抗演练,攻克要地等实战科目。
在实战演训中,皇家陆军官兵们表现出了较高的作战素质,显得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
大楚皇帝郑国辉看的很满意,在视察最后发表了即兴谈话,勉励参加演训的官兵们练好本领,保家卫国,扬大楚帝国赫赫武威异域之外,建功立业。
他的讲话,赢得了全体官兵们潮水般的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让年轻的脸庞兴奋的红温了。
结束了视察后,大楚皇帝郑国辉乘坐火车专列当即返回。
在奢华的包厢里
大楚皇帝郑国辉深邃的眼神看着火车两边不断倒退的景色,一座座村镇田野迅速抛向后方,心中考量起来。
拟定于年底的战争行动,将以皇家海军的作战行动为主,目的在于一举歼灭扶桑国联合舰队主力,今其十几年都翻不过身来。
从而彻底消除隐患,独霸太平洋。
可战争的过程并不会完全按着大楚帝国的意图演进,有可能出意外,也有可能突袭失败,达不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比如说扶桑联合舰队受到惊吓后,退避龟缩在港口里,就如同沙俄太平洋舰队躲在旅顺港内一样,以拖待变。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皇家陆军出场了,实施进一步的登陆作战,彻底瓦解扶桑国海军主力,并给予其守备部队以重创。
凡事从最坏的角度去考量,尽量争取最好的结果。
若然登陆扶桑本土,或者炮轰东京湾,必然会触动英日军事同盟条约,这也是一大麻烦事儿。
不过大楚帝国发展至今,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在这个问题上
大楚帝国甘冒大不讳,也要彻底的解决扶桑军事威胁,谁来了都没用,包括英国人。
正是基于各种最坏的情况下,皇家陆军必须速战速决,不能像旅顺战役那样拖延一年时间,必须要在三个月内完成战斗,并赢得最终胜利。
这个时间段
是考量到英国皇家本土舰队紧急驰援的最坏情况下,红海天堑要塞迟滞英国舰队一个半月,据此做出的军事计划。
当然了,英国人出兵的可能性不足一成。
尤其是在战况迅速向大楚帝国倾斜的同时,权衡利弊,英国人大概率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那么取得速战速决的关键所在,就是新装备的毒蝎坦克,将会成为攻城拔寨的利器,无往而不利。
为了一战而胜,迅速击破扶桑国防御军队的顽强抵抗,大楚帝国皇家陆军还准备了特种的臼炮车。
这是一种重型炮车,车体上端焊接四方形的厚厚装甲,不可转动,速度低至每小时13公里,移动较为缓慢。
当移动到敌军前沿时,要放下重型火炮驻锄,由车内的炮组成员操作,对敌人的坚固要塞防御点实施炮击,清除前进的障碍。
这样的重型臼炮车,整体看起来像个巨大的水柜,现在发展出来的数量总计只有6台,后续将增长到3540台左右,配属在进攻陆军部队。
一炮下去,重型防御要塞也扛不住。
这是汲取旅顺要塞战役的经验,特意筹备组建的重炮队,只不过装备在坦克平台上,变成了可移动的重炮,杀伤力十分惊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