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58章 刘宽夫妇体检,老朱欲探美洲【求追订】

第158章 刘宽夫妇体检,老朱欲探美洲【求追订】

第158章 刘宽夫妇体检,老朱欲探美洲求追订】

紫禁城。

朱元璋看着方孝孺退出奉先殿,微皱了下眉头。

宋濂这个学生给在浙东颇有文名,他原是想招来为东宫臣属的,毕竟朱标与此人名义上是师兄弟。

然今日一见,此人虽生得仪表堂堂,根据锦衣卫所呈报的其人言行举止,品行也称得上端庄,却过分推崇儒家那一套。

若是没有刘宽,见到这样的人他会很高兴。

因为以前统治天下就得靠儒家思想帮忙,方孝孺这般堪为纯儒之人,可稳固、维护老朱家的统治。

然而如今大明既要大力发展科学、科技,治国之道也有异于儒家传统。

朱标本就深受儒家影响,若再将方孝孺安排在东宫,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大明发展的阻碍。

待收回目光,朱元璋便朗声道:“拟旨,着吏部行文,征召方孝孺为礼部司务从九品。”

殿内待诏的翰林暗叹一声,为方孝孺错过这次机会感到可惜,却什么也没说,便按朱元璋旨意润色出了一份令旨。

随后由李贵转交朱元璋查阅。

朱元璋看完用印,李贵便招来一位小宦官,拿着令旨去吏部传达。

这中间没内阁的事。

因为此时内阁不是历史上大明中后期的内阁,这种由皇帝直接下达的令旨,是无需经内阁用印的。

传达旨意的宦官离去不久,朱标便来到了奉先殿。

待朱标行礼后,朱元璋便示意殿内的翰林等闲杂人员出去,只留下了李贵一人。

随后问:“刘宽试验如何?可连上那后世的互联网了?”

朱标叹道,“不曾。”

朱元璋神色不变,道:“你将此间刘宽的言行都说一说。”

朱标当即从在楼江门追上刘宽开始,再到与刘宽一起回到紫禁城附近分开,这过程中刘宽的言行乃至情绪表现,都给说了。

他最后道:“父皇,其实儿臣觉得刘宽连不上后世网络,对咱大明来讲也未必是坏事。只是此事断了他的一份希望,才使得他闷闷不乐。”

朱元璋点头,“连不上后世网络,对咱大明确实未必是坏事——后世科学、科技那般发达,焉知后世朝廷得知此事后,不能通过某种手段派人来到这边?”

“他们若能派一个人来,便能派更多。那时,这大好河山还能是咱老朱家的吗?”

说到这里,父子一时都沉默了。

对后世了解越多,父子二人便越清楚,以此时大明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跟后世朝廷对抗。

更别提后世朝廷必然有种种手段,令许多人都背离朱家而去。

所以,为了朱家江山社稷,绝不能令后世朝廷势力触及大明!

稍顷,朱元璋忽然道:“蕙兰跟刘宽成婚也有一年了,怎么肚子还没动静?”

朱标听朱元璋忽然谈起这事,略感尴尬,道:“儿臣也不清楚。”

朱元璋道:“刘宽之所以还如此挂念后世家人,无非是因为他在大明还没有子嗣——你也是为人父的,当知道,男人当了爹,心思便另有一番变化。”

“蕙兰的事,你我都不方便开口,但这事又并非小事,看来得让你母后招蕙兰入宫问一问才行。”

朱标自觉不好对此事做什么评价,便提起另一件事。

“对了父皇,之前分别之际,刘宽说他那边的视频、电影不多了。此番中秋佳节若还要入宫播放什么,他只能选出一部关于美洲的纪录片来。”

“纪录片?”

朱标解释道:“据说以叙述事实为主,内容有些枯燥,但胜在都是干货。”

干货这词父子俩听刘宽提过,都懂得其意思。

于是朱元璋笑道,“纪录片便纪录片吧,咱就喜欢看干货。”

···

两日后。

忙碌了一整天的刘宽回到府上,得知御医楼英正在客厅候着。

刘宽先到中院见了朱蕙兰,问:“楼御医怎么来了?可是娘子身体不舒服?”

朱蕙兰道:“妾身无恙,楼御医是来给夫君检查身体的。”

刘宽听了不解,“我又没病,好端端地检查什么身体?”

朱蕙兰道,“夫君此前不也说了,后世人定期体检么?如今夫君已来大明一年有余,是该体检一次了。”

其实刘宽在后世,除了上学时学校组织、上班时公司要求,根本没自己主动去体检过。

但御医都来到了府上,又是免费的,他没理由拒绝。

于是笑道:“行,我就去让楼御医看看。”

太医院当下依旧是四名御医,楼英的医术虽较戴思恭略有不如,但因为年纪大经验更加丰富。

刘宽来到二院客厅与楼英寒暄几句,便任其把脉、观望、询问。

待楼英将望闻问切等医家探查手段用了个遍,刘宽便问:“楼大夫,我身体好得很吧?”

楼英笑着道:“刘驸马身体确无大碍,只不过肝火略旺,脾胃略虚,多半是近些日子公事操劳所致。”

“我开一个调理的方子,刘驸马照方抓药吃上三日,饮食也清淡些,注意休息,月余时间便可恢复。”

听这话,刘宽忍不住感慨道:“铁路要年内开通,到处都是事,我这个科技司副郎能不忙吗?忙得上茶楼都没时间。”

“能者多劳嘛。”楼英笑呵呵地接了句。开完方子,楼英就离开了刘府。

他并没有回太医院,而是进了紫禁城,由宫人通禀后,被带到了坤宁宫。

此时朱元璋、马皇后正一起吃晚饭。

待楼英行礼后,马皇后问:“蕙兰、宽儿身体如何?”

楼英道:“都算健康。”

马皇后五十几岁的人,多少孩子的娘,也不忌讳什么,又问:“二人可有不育之症?”

“并无常见的不育之症。”楼英先这么答了句,随即又道:“不过孕育之事本就难以探究,微臣亦不敢断定刘驸马、三公主就一定没有隐疾。”

马皇后一时凝眉不语。

朱元璋见状便道:“楼大夫辛苦了,下去吧。”

“是。”

在楼英转身时,朱元璋又道:“今日之事要保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大秋天的,楼英额头微见冷汗,又应了声“是”,这才退走。

马皇后回过神,让周围伺候的宫人退开了些,才道:“重八,你想让宽儿尽快拥有子嗣的心情我能理解,可孩子确实不是想有就有的。”

朱元璋道:“妹子当知道,这刘宽在大明没孩子,他心就生不了根。”

马皇后听此想到什么,略一犹豫,道:“蕙兰倒是提出一策。”

“哦?”朱元璋好奇起来。

“纳妾。”马皇后吐出两个字,“若是她不孕,为宽儿纳一妾,应该就能怀上。反过来,若是宽儿纳了妾,还是没孩子,你也就别再指望他有孩子了。”

后面一句话意思很明白,若纳妾都不能生,说明患有不育之症的是刘宽。

朱元璋听了眉头微皱,道:“纳妾?纳谁为妾?咱总不能再嫁个女儿给他吧?”

马皇后笑起来,“既是纳妾,当然不必再从女儿们中选。再说了,瑄乐已经嫁给欧阳伦,后面那几个孩子都还未及笄,便是许给宽儿,一时也生不出娃娃。”

“蕙兰跟我提及此事时,曾说采薇是个不错的人选——既能帮着蕙兰管家,身段看起来也是好生养的,就是年纪略大了点,怕宽儿嫌弃。”

马皇后身边女官很多,苏采薇虽然容貌姣好、身材也顶,但跟老朱年轻的那几个妃子比起来就不够看了,故而老朱对苏采薇的印象很模糊。

但老朱才不在乎苏采薇是否足够好看呢。

他道:“年纪大点好,省得将来跟咱蕙兰争宠。”

马皇后听得好笑,“瞧你说的,蕙兰是你的女儿,谁敢跟她争宠?”

朱元璋略微沉吟,道:“咱也不能这么平白无故地就准许刘宽纳妾——如果没个由头,只怕李祺、梅殷还有那欧阳伦,都想跟着纳妾。”

“正好那火车打造好了,估计年底应能投入实用,到时咱便可就此事为刘宽叙一大功,便把允许纳妾当做一项殊荣赐给他。”

马皇后点头,“你这想法倒是不错。”

···

···

人忙碌起来,总觉时间过得快。

一晃眼便到了八月十五。

这天刘宽与朱蕙兰自是又被叫到宫中,与老朱一家子共度中秋佳节。

宴席上,刘宽本以为又要用平板播放乐曲,谁知马皇后却准备了一支乐队,演奏起了《九州同等乐曲。

虽然明代乐器还未发展到后世那般地步,演奏起《九州同等乐曲略有不足,可听着却更具古风,别有一番滋味。

听着乐曲吃过晚饭,众人又一起看了刘宽准备的纪录片。

该纪律片名为《哥伦布之前的美洲,分上下两部,共长达一小时四五十分钟。

以讲述被欧洲人发现前年的美洲大陆风土人情为主——如果说端午节刘宽放的是美洲风土人情十分钟简略版,这次便是详述版。

中间还会穿插一些同时期欧洲的风土人情,作为对比。

年少、年幼的皇子皇女们刚开始还看得挺兴奋,但坚持了半个小时后,就开始有人打瞌睡了。

朱元璋、朱标、马皇后等人却是一直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整部纪录片。

随后,朱元璋将朱标、刘宽、朱雄英、朱棢,已经朱檀几个十岁以上的皇子,都叫到偏殿,就着纪录片内容议论国事。

“咱先前听你所讲,还以这美洲土人纵有番薯、玉米、土豆等天赐良种,却未必种得多好,产量也未必有你说的那么大。”

“可通过方才这部纪录片来看,彼辈中有些部族怕是也耕种了数千年,那玉米、土豆、番薯看着都不小。”

听到这里,刘宽不得不插话解释:“陛下,纪录片其实是后世人演的,里面用到的农作物也是后世之物,此时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薯肯定没片子里卖相那么好。”

朱元璋道:“就算没片子里卖相好,产量肯定比稻麦等五谷高吧?”

刘宽听了点头,“性状使然,现在的五谷产量确实没法跟美洲三种主要农作物比。”

朱元璋接着道:“咱想说的是,能早一日到美洲获取这几样良种,咱大明便能早些令百姓脱离饥馑之忧。”

“咱原来想的是,先灭了北元,接着打服了高丽、日本,再开启大航海,派人去美洲。”

“可如今想想,这么一步步地来实在太慢——倒不是说咱非要在有生之年完成此事,而是觉得并非要灭了北元才能探索美洲。”

“标儿,刘宽,你们觉得可是这么个道理?”

第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