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37章 后续实验,北元密报【求追订】

第137章 后续实验,北元密报【求追订】

第137章 后续实验,北元密报求追订】

这种时刻,朱标便没理由再让刘宽先开口了。

他满心满脸的喜悦,冲郭天问等人颔首,“这次蒸汽列车试行的过程,本宫全程都看了,你们做得甚好!”

更多的便没多说。

因为朱标虽知这次实验成功,却不知成功到了何种程度,担心说多了出错,反倒丢了面子。

刘宽见状接过话头,道:“此次实验的成功,本官会如实禀报陛下,两个项目组的工作人员也将会根据各自功劳,有所赏赐。”

“此外,本官还要感谢两大项目组全体职员,不惧危险、不辞辛苦,数月如一日的辛苦研制与实验——没有你们的努力,大明第一列火车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第一次试行实验。”

“接下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的实验与相关研制工作,直至能真正投入实用的火车问世。”

“希望诸位勿要懈怠,再接再厉,争取将后续的研制工作也如这次实验般,又好又快的完成!”

说完,刘宽拱手郑重的向郭、裘等官吏、众工匠及其他突破下的工作人员拱手,郑重一揖!

刘宽这番话让两大项目组人数最多的工匠及杂务人员,都心生感动,只觉得过去小半年的苦和累没白受,危险也没白冒。

至少刘宽这位负责主持“打造火车之事”的主官,是知道并记得他们功劳的。

站在刘宽身旁的朱标等人,先是微微讶异,随后朱标、朱檀、朱椿、朱柏这几个心思灵动的,便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倒是朱棢、朱梓不甚在意,朱棢甚至觉得刘宽对这些官吏、工匠等太好了,有骄纵下属之嫌。

刘宽说完这番话,便示意其他人去做事,只留下郭天问、裘七尺询问。

“方才列车试行的最快速度距离其上限还有多少?”

郭天问既然联合车厢项目组搞这个试行实验,肯定是在组内探究过如今这款蒸汽机最大功率的。

听刘宽问,他不假思索地道:“估摸着约为其最快速度的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

朱标露出惊喜之色。

方才跟着回来时,他可是看到了,列车最快速度堪比马匹正常小跑,若是再快上两倍,即便不及马匹正常奔跑之速,却也不会差太多。

若火车能稳定运行,便是耐力远胜马匹,便算是具备相当大的实用价值了!

刘宽却不觉得意外。

他给的是多种蒸汽机资料,郭天问等人哪怕造不出后世的成熟型蒸汽机,造的也绝不是初代版,能有这个速度并不稀奇。

不过大明火车开头就能有这个速度,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因此他也露出了笑容。

他随即又问:“接下来要做的是列车稳定性以及不断增加里程的实验吧?”

郭天问点头,“是。”

“这一阶段的试验大概需要多久?”

郭天问道:“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

如今的蒸汽列车没有后世火车、高铁那么复杂和危险,有这么长的时间试验稳定性,也足够了——后面完全可以在使用中解决后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蒸汽机及列车。

没必要非等到火车完善到一个极高的层次再投入使用——那需要的时间会很久。

况且,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大明这第一款蒸汽列车究竟有多少问题,唯有在使用中才能尽数显露出来。

想到这里,刘宽便点点头道:“回头以你为主、裘主事为辅,写一份该阶段的实验计划书呈到司里。”

“需着重写清楚,各次里程实验需要用到的铁路长度及选址。如此,司里才好上奏朝廷,让军队及地方官民进行配合。”

郭天问应道:“下官明白了。”

接下来,刘宽又与裘千尺交流了几个关于列车车厢、地盘、车轮的问题,这才结束谈话。

随后,他便无视了朱标等人看向火车时那跃跃欲试的眼神,道:“太子殿下,实验已经看完,我们这便离开吧?无故留在这里,反倒耽误他们做事。”

朱标试探着问:“火车既已停下,咱们就不能上去看看?”

刘宽摇头,“锅炉都还没息,上去观看未免有点危险。除了车头,便只剩车厢,在外面就能看个清楚,又何必上车看呢?”

朱标觉得刘宽未免太小心了些。

却也没有执意上火车,略微遗憾地叹了声,便带着几位皇子一起回紫禁城。

至于刘宽,则是要回司里跟苏铨沟通一些事。···

朱标回到了紫禁城,让朱檀等皇子散了,便径直来到奉先殿,见朱元璋。

“你又去看老二了?”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处理着奏本,头也不抬地问。

朱标想起两次被朱樉误会,不禁道:“此事父皇不是早就知道了吗?不然儿臣如何出得宫城?”

朱元璋抬头,若有所思地看了朱标一眼,道:“咱就算派人看着你,也不可能时时将你的事向咱汇报。”

朱标心中莫名生出的那点子针对朱元璋的气,稍稍冒头便没了。

他一叹道:“我带着几位弟弟去后,恰好瞧见邓氏在追打观音奴,二弟则夹在中间受难···”

朱元璋听朱标将朱樉那儿见到的事细细说了,不禁摇头冷哼,“这个邓氏,既不良善,又不知礼,简直就是个泼妇!”

“那观音奴虽是咱当年为了招降王保保才许配给老二的,哪怕后来招降之事没成,她也是老二的正妃。”

“邓氏作为次妃,不礼敬她便罢了,还撺掇老二将其软禁,险些饿死。”

“老二被贬为庶人,咱送她们一起去陪老二过苦日子,就是想让老二看看,谁才是能与他共患难的良人。如今应是能瞧出来了吧?”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朱标想到朱樉劝邓氏的场面,不禁摇了摇头,道:“我瞧着二弟对那邓氏感情颇深,怕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得了的。”

“况且观音奴是王保保之妹不说,又无子,邓氏却诞有尚炳。只怕邓氏再怎么作妖,二弟就算心意有所转变,也不会拿她怎样。”

“反倒是观音奴,如今要与邓氏朝夕相处,哪怕一直忍让,怕是时间久了也会出意外。”

后面的话朱标没说——今日刚到邓氏就追着观音奴打,焉知日后不会棍打,甚至上菜刀、沸水之类的?

朱元璋听得皱眉,思量了一会儿,才凝声道:“不久前,光明卫从北元传回绝密情报——那王保保极可能并未死于哈剌那海之衙庭,而是被秘密囚禁在某处。”

“什么?”朱标听了露出满脸震惊之色。

此前,王保保作为北元抵抗明军的中流砥柱,官至中书省太师,在北元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因为王保保是元军将领中屈指可数为朱元璋欣赏之人,这才想出让朱樉娶观音奴,以拉拢王保保并将之招降。

即便不成,元帝也会对王保保的忠诚更加怀疑。

事实上,自洪武四年到洪武十年之间,王保保对朱元璋的招揽一直都是毫不搭理。至于观音奴这个嫡亲妹妹,更是好像被他忘了一般。

然而待到洪武十一年,朱元璋遣使元庭,忽然得到消息:王保保人没了,说是意外死于一个叫哈剌那海的地方。

王保保正当壮年,又能征善战,身边更有牙兵护卫,哪儿那么容易出意外?

朱元璋对此自是不信的,因此这几年来一直让潜伏北元的探子秘密打探其消息。

不过王保保去世的消息到底传到了大明,人人欢庆——因为大明第二次北伐失败,王保保的存在是一大原因。

观音奴原本就不受朱樉喜欢,待王保保身死的消息传来,其存在的政治意义骤降,自然更受朱樉慢待。

朱标虽能接触大明、北元诸多秘辛,但几年都没王保保消息,他便认为此人确实死了。

如今听闻王保保没死,自是很吃惊。

回过神来,他不禁道:“父皇,若能打探到王保保囚禁之所,将其救出,对讨灭北元必有大用!”

朱元璋道,“此事还需你提醒?咱已经传去命令,让北元的光明卫尽全力搜找王保保所在。”

接着又道,“王保保既然很有可能活着,观音奴咱们就必须照顾好了,不能让她有个三长两短。”

“邓氏跋扈,老二舍不得治他,不代表咱舍不得——明日咱便派人给她传话,若她再这么不知礼,撒泼胡闹,以后就别想再见到尚炳了!”

朱标听了惊讶,旋即暗叹。

‘父皇果然厉害,一出手就拿捏住了邓氏的三寸啊。’

这时朱元璋又问,“你们不是随刘宽一起去看火车实验了么?结果如何?”

第二更。

晚上忽然接到家里电话,奶奶摔了一跤人走了!

我得连夜回老家。

这章只能写到这里了。

明日更新看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