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唐仓镇大捷
唐仓镇东南方向,有一处地势凹陷的缺口,拐向北边的一片谷地,形成两条y字形的岔路。
这里是唐仓通往陈仓道的必经之路,北边的岔路绕的远些,需要翻越蒋家沟、虎淼梁和草滩沟,道路崎岖难行。
因此唐仓的驻军和百姓通常都走南边那条近路,要比北边的路少一小半路程不说,赶路的速度也能提升一大截。
然而在夜色的掩护下,一支千余人的军队,正从北边难走的那条岔路,急速行军赶往唐仓镇。
“距离唐仓镇大概还有多远?”
李奕骑在马上抬头望了眼星空,继而看向一旁跟着带路的蜀军降兵。
那蜀军降兵忙道:“小人估摸着咱们已经走了三四十里,距离唐仓镇的主路大道顶多只有十余里。”
李奕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昨夜得知唐仓镇的蜀军出动,并且如他所预料的一般,走的是南边那条好走的大路。
李奕便让张建雄继续领陇州屯兵在威武城外围着,而他则亲自率领禁军一个骑兵指挥和一个步兵指挥,共一千人马掉头朝黄谷方向急行军。
从威武城到黄谷约十几里地,再绕行到唐仓镇五十里,必须在蜀军之前赶到黄谷,然后进入北部的山道小路,否则就会与蜀军遭遇,无法形成夹击扩大战果。
山间谷道旁的江水支流哗哗作响,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如一条伏在大地上的白龙。
凌晨的空气中透着寒意,都已经是初夏时节,山谷中的温度还是很低。
不过大伙儿倒不觉得冷,身上披着二三十斤的盔甲,又扛着枪矛弓盾等武器,以及携带着一天多的干粮,饶是号称轻装简行也不轻松。
李奕骑马都没感觉太冷,何况是那些走路的步卒,怕是一个个还会冒汗。
大伙儿怕暴露了目标,没举太多的火把,只有稀稀碌碌的几个,否则山谷道路上一长串火龙,实在是太引人注目。
好在半空中还高悬着一轮明月,众人习惯了微弱的月光后倒还看得清路,道路在晚上是白灿灿的一条,慢点走没什么事。
至于古代常见的夜盲症,对于伙食有保障的禁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凌晨三四点的时间段,正处于人体最困乏的状态,加上山路骑马走不快,一颠一颠的让人头脑发晕,李奕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但奇怪的是,他的身体明明很疲劳,但精神却很清醒,现在让他倒头就睡怕是都做不到。
李奕细想了一下,觉得大概是内心比较亢奋的缘故,毕竟他现在干的事比较冒险,但若是干成了,那获得的回报也远超想象。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渐渐亮了,前方散出去的斥候回报,距离唐仓镇大路的出口,只剩一里多地。
众人顿时精神振奋,人类坚持起来,耐力非常的惊人,走了一整夜的路,足有六七十里。
而这一切自然要有一个忍耐的理由,那就是打了胜仗会有巨大好处。
转过一处弯道,终于到了唐仓镇连接黄谷的岔道终点。
李奕带着亲兵快马向前,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这里有一片开阔的平地,两边则是林木繁茂的山坡,是十分适合伏击的地点。
估摸着蜀军一时半会儿来不了,李奕安排了值守的人马,下令全军休息。
大伙儿也不扎营,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
禁军的士卒都是个顶个的精锐,不管是体力还是忍耐力,都非一般人所能比的,但半夜急行赶路之下,铁打的人都扛不住。
大伙儿全靠意志力坚持着,现在到了地方不用再走,自然要好好休息恢复精力。
李奕躺在坡地的树下,周围将士们的鼾声震天,耳边还有“吱吱”的虫叫,扰的他心烦意乱,好半天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黄昏时分,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嘴里高喊道:“东边二里外有蜀军出现,乱哄哄一片,正朝这边过来!”
李奕一激灵坐了起来,呆愣了一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喊道:“把兄弟们都叫起来,来活儿了!”
众人全都手忙脚乱的从地上爬起,在各自所属将校的吆喝下,抄起武器开始整肃队列。
李奕下令所有人就地埋伏,谷口的山势缓和凹凸不平,他便把人马调动至两边的山坡上,大伙儿迅速爬上去找地方躲着。
等把人马布置就位,李奕召来了两个指挥使,吩咐道:“等蜀军到了正面山丘前,第一指挥的骑兵率先冲出来,其余人看见骑兵们动手了,就一拥而上围攻蜀军。”
骑兵指挥使吕粟点头道:“蜀军仓惶溃逃而来,定无战心,我率骑兵上去一阵冲杀,蜀军必定溃散,步军的兄弟们只管跟在后面见人就砍!”
李奕又交代几句后,便各自散去准备。
没过多久,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嘈杂声和凌乱的脚步声。
先是稀稀落落近百名蜀军骑兵狂奔而来,然后就见一大片不成队列的步兵紧随其后,旗帜武器歪歪斜斜地被扛在肩上。
蜀军完全不顾前后左右,全都乱糟糟的径直涌来。
前面的几名蜀军骑兵刚刚进入谷中,忽然一个周军小校猛地蹿出,暴喝一声:“杀!”
顿时一群披甲执锐的士卒蜂拥而起,一排排的人举长矛就向山下冲去。
伴随着一阵密集的弦声,无数箭矢抛射至半空,向蜀军飞泻而去。
霎时间惨叫四起,走在前面的蜀军骑兵吓得勒马调头往后逃奔。
与此同时,两边山坡上全是周军士卒涌了下来,一时间杀声震天,将士们奔跑着猛冲。
蜀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全都无心作战转头逃命。
李奕骑马率领亲兵冲出,望见蜀军一队骑兵围着一员蜀将,他当即带人直冲而去。
一群蜀军步卒见战马冲来,立马丢掉武器撒丫子就跑,李奕借着战马的冲势侧身扬起长枪,猛地从一名蜀兵背后捅了进去。
紧接着他松手撒开长枪,从身侧抄起强弓,顺带抽出一支箭矢,张弓搭箭抬手便射。
那员蜀将瞅见一个魁梧彪悍的周军武将,势如破竹般带领百骑向自己冲杀而来。
他顿时大骇,脸色惊惧交加,想都没多想便要掉转马头躲避。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一支箭矢从他的眼眶刺入,那蜀军武将的表情顿时凝固不动。
护在他身旁的几名蜀军骑兵,见状吓得肝胆欲裂,再无丝毫抵抗之心,一个个四散奔逃,周围的步卒也丢盔弃甲只顾溃退。
大量的蜀军士卒逃至谷口,却见退路已被封住,蜀军大势已去,许多人当即丢掉武器,纷纷跪地大呼饶命。
一名亲兵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那被射死的武将身前。
拎起尸体的发髻喝问道:“这厮是谁?”
跪伏在旁边的一个蜀军小校连忙回道:“这是咱们的主将王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