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楚州城,在岳文轩的重点关照中,茁壮成长着。
几万抓来的流寇,加上本地残存的百姓,一起出力,拼命地重建城市。
短短几个月时间,大片大片的木质建筑物已经立起来了。
还有大量的石头、泥巴垒成的建筑物正在成型。
由于这里“政通人和”,周边的商人被这里的政策吸引,不断地向这里涌来。还有许多遭受了战争之苦,在潍南地区挣扎求存的百姓,听说了这里的事后,也拖儿带女,从躲藏的地方钻出来,往楚州城迁移。
楚州城的人口,立即迎来暴发式的增长。
但这只是一个建设中的新城,对人口的容纳能力,肯定是比不上那些老牌大城市的。这些新来的人,也全都得靠岳文轩养着……
他得不停的空投粮食到城外树林里,再让士兵们搬进城去,供应这几万人的吃吃喝喝。
这样当然不能持久……
好在第一个站出来为他分优的人来了。
蒋绍辉开始行动起来了。
他首先找到城中的木匠,请他们来帮他打造大量的搅车、弹床大弓、三锭纺机、织布机。
木匠们便从“被北宋官府雇佣”,变成了“被蒋绍辉雇佣”,岳文轩就可以少养不少人了。
木匠们没用多长时间,就摸索出了那几种新机器的制作方法,很快就为蒋绍辉制作了一大批机器。
接着蒋绍辉就开始雇佣纺织工人了……
宋朝江南地区的纺织工坊,其实已经开始雇佣女纺织工,社会风气十分开明,所以蒋绍辉也大量雇佣女纺织工,但他配套机器现在还不多,还没法雇佣九百人那么多,所以他的第一个小目标,是雇佣三百人,达到免税1%的效果。
钆绵工、弹棉工、纺织工、脚夫(运输)、布庄掌柜加上伙计、护院……
这一大堆各种工种,全套整下来,蒋绍辉足足雇佣了三百三十二人。
等到他把这一切都筹备好的时候,130天已经到了!
楚州城的第一批棉花,成熟了。
现代的楚州城(淮安市)每年能种植出两万吨棉花,现在当然比不了现代,但在岳文轩派来的农学官悉心指导下,楚州城种植了两千多亩棉花田,产量有四百吨之多。
大量的棉花,像雪山一样运进城里,把蒋绍辉看得整个人都麻了。
他家虽然算得上是巨富之家,但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棉花。
“老爷,咱们准备的三百个工人,根本不够用啊。”掌柜的满头大汗:“这些棉花,我们连一成都吃不下。”
蒋绍辉感觉到鸭梨很大:“不管了,尽咱们的力量,多进些货。接下来花一年时间慢慢消耗便是,总不能让农民们卖不出棉花,半年的辛苦没有收获。”
但他马上就发现,还有一个纺织工坊,也在大量收购棉花,那工坊的名字,居然叫做“楚州纺织一厂”,那厂长,居然是官府的人。
“官坊!”
蒋绍辉吓了一跳,心想:原来这里也有官坊,那我来这里建私坊,抢了官坊的生意,会不会被穿小鞋啊?
正自己吓自己呢,就见到颜承平走了过来,对着他笑道:“恭喜蒋兄,棉花收获了,你的纺织工坊可以正式开业赚钱了。”
蒋绍辉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道:“楚州有官坊?”
“当然有啊。”颜承平笑道:“咱们官府也筹备许久了呢。”
蒋绍辉就有点搞不懂了:“既有官坊,为何还给我提供那么多优惠,让我也来做这生意呢?”
颜承平:“这是岳公子的意思,官坊只是给私坊做个表率。私坊如果给工人开的工钱太低,工人们自然便会离开私坊,到官坊里干活。同样的道理,官坊的东西若是卖得太贵,顾客们自然会去私坊里购物……有了这样的比较,生意才能做得更好。放心好了,官府不会偏帮官坊,公公平平做生意。”
蒋绍辉听懂了,心中也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岳公子可真是厉害了。
颜承平压低声音道:“蒋相公,你可莫大意哦,和你抢生意的,可不止是官坊。这次产的棉花太多,有好几个南边来的员外,都盯上这生意了。”
蒋绍辉:“他们没有新式机器,我才不怕他们。”
颜承平低声笑:“你雇佣工人帮你仿制了岳公子的新式机器,做完之后,木匠们回家了,他们不会给别人做?”
蒋绍辉:“!!!”
颜承平:“竞争就在眼前,蒋相公可得打起精神了。”
蒋绍辉抱拳为礼:“颜知州放心,我西溪蒋氏,做生意一向厚道,童叟无欺,口碑极好,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服咱们蒋氏,咱们从不怕别的商人和咱们竞争!”
颜承平微笑:“那自然是极好的。”
这时候蒋氏的掌柜,已经冲上前去收棉花去了。其实在棉花收获之前,蒋氏就已经出过城,与城里好几村的棉农谈好的收购事宜,那几村人的棉花,现在掌柜就是要去把那几村谈好的棉花给运回去。
但这一次的棉花产量实在过于离谱,只靠蒋氏和官坊,根本吃不下,就算再加上一些新入局的小商人,也依旧杯水车薪。
一名商人眼珠子提溜提溜地转,很快就冲到一辆大棉车前,和那人讲起价来,不一会儿,他就谈好了几十车棉花,又跑到楚州码头,弄了几艘中型商船,让棉农们将棉花往船上运。
看他这架势,是想把棉花卖去别处了。
就在这时候,岳文轩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拦住那商人,笑道:“这位兄台,我看你样子,似乎想把这些棉花运到南边去卖。”
那商人点头:“江南纺织工坊众多,平时里只能纺织亚麻和丝绸,现在有了大量的棉花,他们肯定是乐意都吃掉的。”
岳文轩:“从此地运往江南,一路上不怕被抢么?”
那商人笑:“公子爷有所不知,现在淮南南部地区,倒是太平下来了。”
岳文轩:“哦?”
商人道:“自从李成部被北宋打跑之后,张俊就没了对手,在淮南横着走,许多小股山匪路霸,都被张俊踏平。而张俊的军粮,要从京杭运河给运来,所以京杭运河这一路都是极为安全的,只需给张俊一点过路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