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富二代成长日记 > 第198章 沈墨白入职

第198章 沈墨白入职

第198章 沈墨白入职

当这件事情上董事会的时候,蔡经理就已经知道,主管的事情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

此时他不由得有一些怀念起刘国庆在的时候。

因为对于专业方面的东西不懂,关于提拔一名主管,刘国庆是不会过问具体情况的。

刘国庆自然也有决策权,他决定的是财务部要几名主管,每名主管又有什么样的薪资待遇。

但具体要提拔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条件,最终还是自己说了算。

而眼下李旭来了,情况完全不同了。

没办法,以前可以糊弄刘国庆的话术,在李旭这里班门弄斧反而弄巧成拙。

既然没有办法直接提拔自己信任的人,那只能换一种思路了。

蔡经理倒是懂得调整心态,接下来的招聘,如果不能安排自己的人,那就找一个容易掌控的人。

而什么样的人容易掌控呢?

毫无疑问,那就是年轻的人,最好是那种在大学刚刚毕业,白得像一张纸一样的学生。

正式的招聘是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的,他和孟经理私底下关系极好。

在面试前一天,他轻轻扣开了孟经理的办公室门。

孟经理抬眼看了一眼蔡经理,脸上堆起笑容:“蔡经理啊,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蔡经理随手将门关上,叹了口气,走过来说:“还不是为了招聘的事儿吗?”

他在孟经理办公桌对面坐下,翘起二郎腿说:“孟经理,你给我透露一下,这次应聘财务岗位的人,质量怎么样啊?”

孟经理哈哈大笑说:“这么着急啊?里面不会有你的亲戚吧?”

蔡经理叹了口气说:“你太高看我了,你不知道吗?我是从乡下来的,这么多年我们老家上本科大学的就我一个。这些年的小辈好像倒是有考高分的,但我一个都不认识。”

“我手底下的主管离职了,不少工作只能我亲自来做了,累呀,我太需要一个帮手了。”

孟经理打开了电脑,倒也没打算瞒着蔡经理说:“你的运气挺好的,这一次投咱们公司简历的有不少学校很唬人的,我挑几个厉害的给你看吧。”

“这个是来自东海大学的,有一年工作经验,这个呢是锦川财大的。”

“学校虽然没东海大学好,但是有4年工作经验。”

“还有这个,你绝对想不到,清北大学的。”

“不过呢有一个问题,不是应届生,他才大三。”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清北大学这个名头太响了,他根本进不了面试。”

蔡经理摇了摇头说:“大不大三的没什么关系,这种顶尖名校的学生,如果真的是肚子里有东西,我们就是等他毕业也没什么关系啊。”

蔡经理很清楚,一年时间只要有大半年能在公司里呆着就足够了,没办法,顶尖名校生的诱惑就是这么大。

蔡经理将那几份简历认真地浏览了一下,心思转动。

正如孟经理所说,这一次投简历过来的人质量都很高。

其中那个东海大学的和这个清北大学的,工作经验少,而且足够专业,都很不错。

而另外一个有5年工作经验的,早就混成了职场老油条,就不太合适了,哪怕工作经验很丰富,蔡经理却不喜欢。

他的目光在那份名为沈墨白的投递者的简历上认真扫过,又看了看东海大学的那个名为陈浩的应聘者。

这两个年轻人都比较符合蔡经理的心意,不管是他们俩哪个都挺好的。

不过这一次的面试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到时候,负责打分和拍板的还是李旭。

蔡经理便有一些担心起来,如果李旭选那个5年工作经验的老油条就有一些麻烦了。

那种老油条,最大的特点就是深谙职场规则,对于站在自己这边还是站在总裁那边,怎么站,是很清楚的,要拿捏起来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想到这里,蔡经理原本就有一些痒的头皮就更痒了,他轻轻挠了挠,站起身来,对着孟经理笑了笑说:“这样我就放心了,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

财务人员和市场部的销售面试并没有安排在同一天。

首先是财务人员的面试,一共有20多名面试者。

此时,所有的面试人员都已经在楼下集合了。

徐亮这会儿正在李旭的办公室里,因为李旭说要亲自出考题,他也有一些好奇,想看看李旭打算怎么考这些面试者。

两人宛如老朋友一般在办公室里闲聊,气氛十分的和谐。

李旭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到点了,站起身来:“那徐总咱们就下去吧。”

徐亮笑了笑:“好。”

李旭吩咐旁边的黄玲玲说:“东西准备好了吗?”

黄玲玲甜美的应了一声:“准备好了。”只见她手里拿着一摞a4纸打印的东西。

徐亮好奇地问:“你还给他们准备了考题?”

李旭摇了摇头说:“倒也算不上考题,徐总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啊。”

黄玲玲立刻抽出一份恭恭敬敬的给徐亮递了过去。

徐亮接过来一看,有一些古怪起来。这严格的说是一份问卷调查,题目是“以下各类软件,你的掌握程度如何?”

备选的软件,除了几个财务才用得上的小众软件,还有ecel、oice、数据库甚至爬虫这种大众的软件。

而掌握的程度那一栏则有“精通”“熟练”“基础”以及“完全不会”4个选项。

看着这份问卷调查,徐亮表情有一些玩味起来,将问卷还给黄玲玲,便不再发表意见了,他准备在一旁好好看戏。

所有人被集中到大会议室里。

李旭让黄玲玲将所有的问卷发给每个人:“你们可以打开座椅边的小桌板,将你们的软件掌握情况依次填写。”

此时所有人都收到了问卷,大家看着这份问卷调查,一时间都摸不定头脑。

不过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这些问卷调查上的软件未必很难学,这种时候,肯定不能填“完全不会”,再差,也得填个“熟练”吧。

毕竟大家的简历上都写的是“熟练运用ecel等办公软件”,至少得一致不是吗?

毕竟是问卷调查,又不是考试试卷,不了多长时间。

不多时,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把问卷调查给收回来了。

此时李旭他们一众人都在隔壁的办公室里休息。

人力资源部很快将结果统计过来。

蔡经理也待在这个办公室里。

他第一时间去看那两个他关注的大学生填写的情况。

但让他大跌眼镜的是,清北大学的沈墨白除了数据库填写的是“熟练”,其他的软件都填写的是“基础”。

而与之相对的是,收上来的绝大部分问卷都填的是“熟练”,个别填到了“精通”。

而另一名东海大学的毕业生倒是填了三个“熟练”一个“精通”,只有两个比较小众的财务软件填的是“基础”。

李旭让大家都看看这份结果,笑了笑说:“清北大学的也不过如此嘛,连一个精通的都没有吗?”

大家都在心里吐槽,你们俩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吗?

就在这时,忽然大家都意识到了什么,对呀,这个沈墨白不是李旭的校友吗?而且他也是大三,李旭是什么专业来着?

来不及考虑,李旭又有了下一步的动作。

李旭又从黄玲玲那里拿来了一份十分复杂的表格:“把这张表格复印一下,分发给所有人,让他们在20分钟之内完成一份一模一样的。”

看到这一幕,大家忽然恍然大悟。

虽然在场的人都不是专业玩办公软件的,但也看得出来李旭的这一份表格是非常复杂的,用常规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快速还原。

而那些填了“精通”“熟练”的人大概会被分分钟暴露出自己的真实能力,而大概率,他们连诚信度都十分堪忧。

而此时蔡经理才忽然想到了沈墨白和李旭校友的事情,一时间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他们俩不会是认识的吧?如果是那样……他的目光不由地放在了东海大学的那个人身上。

表格很快就分发下去了。

果不其然,那些填写了“熟练”“精通”的人,面对这张表格,一下子就暴露了原形。

这张表格不仅需要用到函数和宏,如果要更加高效找到相关数据,可能还需要用到爬虫技术。

20分钟以后,人力资源部又过来报告结果。

孟经理擦了擦额头的汗说:“只有一个人完成了。”

李旭毫不意外,但还是故意问道:“是谁?”

孟经理说:“那个清北大学的。”

李旭点了点头。

此时一旁的徐亮忽然问道:“对了李总,你也是大三的对吧?”

李旭似笑非笑地看了看徐亮说:“那个沈墨白跟我还是一个专业的。”

徐亮眨了眨眼睛:“你们认识?”

李旭含含糊糊的说:“算是吧。”

徐亮便不再多问了,只是感叹了一声:“清北大学的果然名不虚传啊,一家公司里有两个清北大学的卧龙凤雏,呵呵呵……”

李旭眨了眨眼睛,听到这话他很想把徐亮打一顿。

徐亮却显然对自己的这句奉承的话很是满意,对李旭笑了笑。

就在这时,蔡经理却小声的说了一句:“不过李总,财务也不仅仅是会这几种软件就可以了,就用这种方式来一刀切,会不会有一些太……”

然而李旭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徐亮不满地说:“我认为首先诚信比能力还要重要,李总的这道试题并不是考验他们专业水平的,而是检验他们是否诚信。我想如果他们在填写的时候,老实的去填,哪怕不会做也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你能指望他们的其他能力有可信度吗?”

蔡经理见徐亮这么说,一时间语塞,只能干笑一声:“徐总你说的对,是我只关注专业方面的东西了。”

徐亮看向了李旭:“那这个结果,还要继续面试下去吗?”

李旭也摸不定徐亮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不过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沈墨白进财务部,既然徐亮不反对,那样当然更好了,直接拍板道:“我觉得没有必要继续了,人力资源部准备一下,直接去通知沈墨白结果吧。”

孟经理点了点头,下去安排了。

蔡经理此时才后知后觉,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但又存在一丝侥幸。

虽然是一个学校的,但未必两人就关系很铁,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然,沈墨白并没有直接成为主管。这个岗位还是需要一定经验的,而且沈墨白眼下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还需要时不时地回学校完成学业以及毕业论文,稳定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此,徐亮的建议是让沈墨白先从实习生干起来。毕竟此时财务部原本就缺两个岗位,主管先空着,沈墨白如果在短时间内可以胜任工作,下一步直接提拔为主管也不是不可以。

另一方面,这样还可以为公司节约人力成本。

对于沈墨白来说,这当然没什么关系,他到这里来的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那一点薪酬。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表现出了不高兴,甚至一度表示可能要考虑一下再入职。

这一幕反而让蔡经理有一些打消了对沈墨白的顾虑。他自告奋勇地跟徐亮和李旭表示,看能不能做一做沈墨白的思想工作。当然画大饼是假的,看看沈墨白的“成分”才是真的。

将沈墨白叫到办公室详谈了一番,自然是有意无意地问起他是否跟李旭认识的事情。

对此,沈墨白表现得十分自然且坦然:“李旭啊,当然认识了,我们是一个专业的,不过不在一个班,他是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我当然认识他,不过呢,我估计他可能不认识我。”

蔡经理从沈墨白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无论如何,沈墨白和李旭是有交集的,那么自己的一些核心的东西是不可能交给沈墨白做了。

眼下的结局挺好的,沈墨白只是一个实习生,也接触不到什么关键的东西。他又开始给沈墨白画大饼,譬如实习期能获得宝贵的经验,等等。

又说,实习期结束后肯定又能稳稳当当的当上主管,还说:“你的学历这么高,拿到毕业证,以后这个财务经理的位置迟早是你的,甚至到总公司进一步发展。”

看到沈墨白“清澈”的眼神,蔡经理心头暗笑不已,清北大学的学生们也不过如此,专业能力是不错,但社会经验可就差远了。

最终在蔡经理的一番口舌之下,终于将沈墨白给劝住了,安心留在公司里,从实习生岗位干起。

这是普通的一天,一名清北大学的高材生以大三学生的身份加入了一家大公司的分公司。

他周围的同事对他的猜测都是专业能力强,但社会经验未必丰富。

至少,眼下大家并不把名校光环当一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