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907章 秘方研究所试运行,捐楼和基金会启动(月票加更3K)

第907章 秘方研究所试运行,捐楼和基金会启动(月票加更3K)

班主任老刘听到这话后,摸了摸下巴,然后说道:

“有道理啊!中物院合作案例为中医药提供了权威佐证,而书籍作为知识载体天然具备公信力。”

“咱们通过将研究所与科普内容绑定,可借助科学界的实证逻辑,比如方言今天用工程模型解释中医理论的做法,直接就可以强化公众对产品的信任。”

“嗯。”方言也点了点头。

这属于是低成本高效率推广了。

在改开初期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时,书籍作为传统媒介具有广泛覆盖性。

就像是小老弟的一样,基本上年轻人是人手一本。

而如果方言写一本书,通过向相关单位定向发放,既能规避商业广告限制,又能利用政策支持的审批绿色通道快速渗透体制内,非常符合他之前打算,用国家合作案例开拓市场的策略。

巧妙地将学术权威性与商业推广结合,为秘方研究所的产品提供了低成本、高可信度的市场入口。

不愧是在国外呆了好几年的人。

脑子里想的东西就是要比国内的人活泛。

看来老贺不止是针灸,八卦掌,还有商业方面的天赋啊,这妥妥人才呐!

很快方言就同意了他们的说法。

“这个保养方案,我觉得不该只由我一个人编写。”方言补充道。

两人看向方言:

“嗯?什么意思?”

方言解释道:

“我认为,咱们要像编撰《中药炮制学》那样,应该广泛邀请各方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要找中医药院校的老师、研究院的教授,还有各大中医院的专家,让大家都贡献贡献智慧。”

“你们想想,这样做好处可要比我一个人做的好处多得多。”

其他人一个个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

方言说道:

“这样做,一方面能为方案提供更多权威背书;另一方面,将众多专家汇聚起来,方案获得的认可度自然会更高。要是只有我一个人抛头露面,方案的影响力终究有限。只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本书的编撰工作中,才能引发更广泛的关注,让更多人对它产生兴趣。”

听到这里大家纷纷点头。

讨论好的事情后,方言给家里打了个招呼说不回去,然后协和这边没有多久,就开始吃午饭了。

今天大厨还是用上了浑身解数,努力做了一桌子品质超平日水平的饭菜。

吃起来虽然没有方言和国宴大厨的做得好,但是味道起来也算是很不错了,至少老刘和经常吃学校食堂的雷莲做出很高的评价。

吃过午饭过后,方言先回了家一趟,然后开上车把所有人都载到了学校门口。

然后他才和老贺一起进了华夏中医研究院。

先去给针灸研究所,找了程老反应了下耳针贴的改进方案,然后两人又从这边去秘方研究所看了一眼。

现在这边已经开始是生产,负责管理的生产的操作工人,也是华夏中医研究院这边找的熟练工。

他们这会儿排的生产是制作销往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产品。

生产出来后,还需要和其他产线的产品做比较,要求达到一致性。

现在方言他们带着新的方案来了。

让他们生产完了这一批后,开始制作一批,逍遥疏肝丸,天麻钩藤缓释丸,茵栀参芪护肝丸,以及菊明茶苷颗粒。

制作方法和工艺要求,全都写好了。

当然也不是方言他们随口一说就行,这种车间生产必须要下生产文件,走采购原材料的流程,基本上这边目前的生产到差不多了,原材料也就采购到位了。

方言在这里自己的办公室柜子里,拿到了单位的几个公章,写下文件后,哐哐一顿盖,一式三份,本单位留档一份,车间一份,上级研究院也要一份。

接下来忙活的工作就要交给刚入职的老贺同志了。

之前他闲得慌,现在马上这工作就来了。

当然了,他在忙的时候,方言还得去给他要福利,他之前说了想要在研究院也要个住处,方便工作晚了能够在这里休息。

方言于是又去找了上级领导赵锡武副院长。

还好研究院还有空房子,流程一会儿就批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让老贺自己来签字确认,然后置办里面的东西。

方言看他有些恼火,也想给他配个帮手。

其实本来方言是想找大金的,但是想了想,最后还是算了。

最终方言把想法打到了大五学长的身上。

玉川教授那几个学生,现在也快毕业了,方言就去询问了一下他们,要不要进秘方研究所,当然全靠自愿,毕竟他们在协和也挂职了。

几个男生还有些纠结,但是唯一一个女生苏悦,她当即就表示乐意去。

方言给她说是当副所长的助理。

苏悦也同意了。

然后方言就直接去安排了。

就用这么点时间,在下午上课前,搞定了工作上的安排。

接下来方言回到了自己班上。

由于今天的涉密的问题,今天的医案是没办法分享了。

所有参与今天旁观的人,都对今天的工作讳莫如深。

一问三不知,不过越是这样大家就越是感兴趣。

直到方言来了,大家就都来问他了。

方言就不一样,他直接告诉众人:

“今天中午的是涉密单位的看诊,不能告诉你们的。”

“要是泄密了,大家全部人员受调查。”

这明说过后,大家一下就老实了。

方言这才问起了副班长李正吉明天的配置。

明天看完诊,就要到周末了。

因为是晚上才去和大冢敬节吃饭,所以当天还是可以在方言家里搞股东聚会的。

目前有不少公司里的变动,方言还是要给他们说说的。

组织安排的事儿,方言现在都喜欢交给李正吉。

主要是他办事儿靠谱,基本上方言点一下,他就能明白意思。

和聪明人交流就是简单。

明天轮到跟着方言的人,是道医袁青山,朱丽娜,赵中振,庞宏,后面三位都是当初校园日见过的,(见600章)属于用好成绩考进学校的高手,当然他们后世也都是名动一方的高手。

朱丽娜在前世是首都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理事。

赵中正是后来香江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荣休教授,也是大型文献纪录片《本草无疆》的学术策划。

庞宏这位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同学,是后世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程老的接班人。

都是高手啊,这些人,方言都打算在他们成长起来后吸纳的。

不过现在他们……还有点弱,方言暂时只能给他们一些好处和机会。

机会就是让他们跟着自己见习,至于好处,这个就要考虑考虑了。

本来方言还在想这事儿,结果等到下午的课过后。

刚放学的时候,他就被学校的王恩厚主席找到了。

主要给他说了两个事情。

第一个是熊婧要以方言名义给学校捐楼的事儿。

现在学校这边已经同意下来了。

正在走流程划地。

第二个就是卫生部那边下午通知,霍家的“方言中医发展基金”现在第一笔款项已经落实下来了,现在打算优先在京城两所中医学校及中医系、中药系开展试点。

每校每系各选拔50名优秀学生作为首批资助对象,总计200人。

参考诺贝尔奖模式,由中医药院校教授、中医院专家、研究院学者组成独立评审委员会,确保专业性与公正性。

综合评估的方式结合学业成绩、临床实践能力、科研潜力等指标,重点支持“有明确中医发展志向”的学生。

钱用途灵活,资金可用于奖学金、科研项目资助、中医文化推广活动等,具体分配根据学生需求及项目可行性。

设立卫生部监管委员会,要求资金流向透明公开,定期审计并公示。

纳入中医界权威监管,确保资金分配不受某些人干预。

以后会逐步从首都辐射至全国中医院校,并增设“青年中医师培养计划”“民间中医传承项目”等专项。

后期计划产学研结合,资助方向不仅限于教育,未来可拓展至中药新药研发如参考秘方研究所模式、国际中医推广等。

也就是不光是中医,中药,甚至有能力推广中医的人,比如那些演员们都可以获得这个资助奖励金。

至于基金投资则是由霍家来管,准确是是霍家大房,也就是霍代表来管。

用另外一个视角看,相当于是他出钱帮方言刷名望。

同时把霍家和方言捆绑在一起,方言要想持续通过这个基金在中医界提高影响力,就要和霍家大房的霍代表绑定在一起。

当然方言对霍代表这一手也没啥好反感的,霍代表通过基金名义与方言深度绑定,提升其政治资本与商业影响力。

基金管理模式是独立评审加官方监管,扩展计划是产学研、国际推广与方言的中医复兴战略高度一致。

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霍代表获得内地政策支持,方言获得资金与资源推动中医发展。

正好,方言也可以让这些没拿到股份的人,获得他另外一手的支持。

甚至是另外一个学校的人,也能如此,总的来说这才是双赢。

而且方言也知道,只要不出意外,霍代表最终还是要掌握香江老霍家的。

现在两人绑定的越紧,后面获得的帮助也就越大。

而接下来,王恩厚书记说完后,果然就让方言提供一下名单,说他是也是学生,提供的名单更有说服力。

老王同志这举动也就说明了,上头心里还是清楚,这基金到底是个什么性质。

方言当即写起了班上的名单来。

ps:很恐怖,月票截止发稿时间又多了400张,所以再欠大家8000字。

更完这章,目前总共欠大家51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