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弹指繁华百年归诸

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弹指繁华百年归诸

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弹指繁华百年归诸

却说袁术心灰意冷,提着剑,走至舒劭面前。

舒劭,字仲应,是袁术任命的沛相。

负责帮助袁术统沛国南端的诸部县城。

然自曹刘大军南下过后,沛相郡城相继沦陷。

舒劭亦只能回到袁术身边,他是一个高尚君子,是袁术营中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

历史上,便是他擅自做主,把袁术的军粮拿去救济百姓了。

最后被袁术查出,也是坦然赴死,并扬言说:

“我知道自己会死,但我一人的死,却可以救活千万百姓,值了!”

袁术被舒劭感动,最后并没有治他的罪。

这也是骷髅王临死之前,所干的唯一一件人事儿。

“诸将皆去,卿何以独留?”

袁术凝着眸子,按剑望着舒劭。

舒劭叹一口气:

“危难之际背主而去,非人臣之所为也。”

“今曹刘大兵压境,主公可自小门而出,走肥水,去往庐江。”

庐江目前是刘勋的地盘,刘勋也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此前袁术给孙策开空头支票时,就说你打下庐江,庐江就给你了。

最后袁术食言,交给了刘勋。

眼下大势已去,似乎只能是投靠刘勋了。

袁术又问舒劭道:

“吾去庐江,仲应何往?”

舒劭正色道:

“我自去城头抵挡曹刘联军,明公可速去。”

袁术闻言大喜,上前握住舒劭的手,说道:

“仲应,君欲独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耶?”

舒劭又是一声长叹:

“今甲兵不完,城郭不坚,军不经练,粮不继日。”

“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公可速去,不必以劭为恋。”

袁术谢过,即去了内室,见到诸妻女儿女。

他有妻妾百人,独以冯方女为宠。

史书载其天姿国色,避乱于扬州。

袁术后将之纳入宫中,倍加宠信。

除妻妾外,另有一子二女。

独子袁曜,已战死钟离。

只剩两女,皆未及笄。

一女后来嫁于孙权作妃,另一女则嫁给了袁术心腹部将黄猗为妻。

“……父亲。”

二女见着袁术憔悴的模样,俱是心疼不已。

她们敬爱自己的父亲,是父亲给了她们锦衣玉食的生活。

即便如今已如此落魄。

袁术见着二女乖巧的脸蛋,一想到一旦城破,必为贼兵所辱。

不禁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二女见状,亦心生凄怆,抱住父亲,一起哀声痛哭。

有哪个老父亲,舍得见自家好白菜被猪拱呢?

更何况,一旦城破,贼兵杀进来,就不是单纯拱白菜那么简单了。

是极有可能变为泡芙。

这毕竟是封建时代,亡国女子的命令大抵如此。

沙沙沙……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乃部将黄猗领着十数兵卒赶到。

黄猗到来,偷偷瞥一眼袁术女儿,旋即单膝跪地,拜道:

“明公!曹刘联军已经在攻打城门了,不日便要破城。”

“舒相已经领兵前去抵挡,只怕难以久持。”

“请容末将护送明公出城!”

袁术乃伸手擦了擦鼻涕和眼泪,望一眼黄猗。

此刻自己已经众叛亲离,无所可依。

现在只能是把期望寄托在这位黄将军身上了。

“黄将军忠义可嘉,我知你爱慕小女,但护送我等至庐江后。”

“我自将小女下嫁于你为妻。”

黄猗闻言大喜,连连顿首谢恩。

袁术这也是无奈之举,这是他目前唯一能够收买人心的手段了。

随后,袁术命人开始收拾包裹。

众妻妾俱是将袁术围住,苦苦哀求,带她们一起走。

像她们这种稍有姿色的女子,若是沦为阶下囚,下场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跟在袁术身边,至少每天能够锦衣玉食。

黄猗在一旁劝道:

“明公,此次出城,宜当轻车简行,不宜带上太多人。”

言外之意,这些女子俱是累赘。

带在身边,无疑会拖后腿。

袁术亦是心如刀绞,抱住众女,柔声安慰道:

“吾亦想带诸位爱妾走,奈何时势所迫,无能为也。”

众女放声痛哭,凄婉哀鸣。

袁术无奈,只带了最宠爱的爱妾冯方女,和另外三名美妾,以及两个女儿。

便匆匆收拾东西,跟随黄猗走了。

另一边,由于寿春城极大,曹操、刘备各领一军攻打城门。

李翊亲自带着赵云、许褚,各领健儿五百人,攻打城门。

由于许多将校兵卒都已经潜逃出城,未有逃走的,也都放弃了抵抗。

所以城门很快被攻破。

进门之后,倒也没遇着什么兵卒抵抗。

李翊回首冲诸将士吩咐,“严禁扰民,严禁淫人妻女,严禁抢夺他人财物。”

凡有违令者,悉数问斩。

众将士领命,跟着李翊有条不紊地进了城。

赵云在李翊身旁,询问道:

“今寿春城破,可否先请主公进城?”

李翊正色道:

“寿春城方破,人心不宁,城内鱼龙混杂,不轨之人甚多。”

“待安定好后,请主公进城才好。”

赵云想想也是。

何况主公大军屯于城外,冒然带大军进城,只恐扰民,还是先处理完城中事务为善。

未行两步,遇着一军。

乃沛相舒劭也。

许褚见其拦路,欲命弓弩手射之。

却被李翊伸手拦住,主动开口询问:

“在下李翊,未请教先生大名?”

舒劭自报了家门。

李翊叹道:

“原来是舒公,今百官俱走,不敢抗我王师。”

“公领一支偏师,尚敢来此拒我,乃忠臣也。”

即命人赏赐舒劭金银绢帛。

舒劭躬身谢过,领军向李翊投诚。

“子玉先生进城之后,与民秋毫无犯,邵感激之至。”

舒劭欠身向李翊行礼。

李翊便问舒劭寿春城的府库在哪里,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舒劭如实答了。

李翊当即从身上取下一令牌,交给许褚,道:

“仲康,汝持我令,按这位舒先生所言明的地点,去接管城中府库。”

“未有我之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取分毫,有违令者,立斩不赦。”

“喏!”

许褚双手接过令牌,转身离去。

李翊又面向舒劭,冲他笑道:

“舒公,可否领我去袁术宫殿?”

舒劭感念李翊之德,便领着李翊去往了袁术的宫殿。

赵云即数百随从,俱在身后跟着。

袁术的寝宫富丽堂皇,方一进殿,便听得阵阵哭泣之声。

李翊循声而去,只见百十名貌美女子,各自掩面而哭。

见着李翊即数百名面色凶恶的武士,俱是吓得容失色,尖声大叫。

李翊一问舒劭,方知这些人都是袁术的妻妾。

因袁术走的匆忙,未能全部带走。

李翊大声说道:

“诸位夫人莫哭,吾乃徐州军师李翊也。”

“我军到处,与民秋毫无犯。”

“只要诸位夫人好生配合,我保管城破之时,尔等无虞。”

李翊面色温和,翩翩君子。

在一番好言劝抚后,众女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最终落在了一名身穿淡紫罗裙的女子身上。

古代,紫色是非常难染的颜色。

所以紫色往往象征着尊贵,金印紫绶便是这么来的。

一般的贵族都会选择穿紫色。

此女能穿紫裙,说明她的地位不低。

李翊上前,温声问道:

“请教夫人芳名?”

那女子冲李翊端方行了一礼,声音泠泠,有如清溪漱玉。

“贱妾名董绾,本住庐江,因袁术看上贱妾姿色,故被他霸占了,纳于宫中。”

唔……

直呼袁术大名了,切割的很快啊。

李翊虚扶她一把,又问她袁术现在何处。

董绾如实答,已经潜逃出城了。

赵云走上前,说道:

“袁术必未走远,请容末将去追。”

李翊并未着急回应,又问道:

“汝可知传国玉玺现在何处?”

董绾摇了摇头,泪眼婆娑,“贱妾不知。”

“只是玉玺贵重,袁术向来不离身边。”

李翊背着手,在原地来回踱了两步。

“……这样,我与子龙一同去追袁术,其身后之事不可不慎。”

赵云虽不明白李翊指的身后之事是什么。

但他竟不惜亲自去追袁术,说明此事肯定干系重大,当即抱腕道:

“是,末将这就去准备。”

话落,

赵云转身离去,点了数十云骑,又备上一匹骏马,来迎李翊。

李翊转身正要走,那董绾忽的杏眸一眨,竟上前一把抱住了李翊的腰肢。

瞧着好似要哭,“呜……李先生……妾身命苦……”

原来这董绾知李翊是徐州高层人物,年轻又握有大权。

如今城池将破,与其沦为阶下囚,不若抱紧一条大腿。

赵云见此,又惊又怒,厉声喝斥道:“大胆!”

正欲上前扯开董绾,李翊却挥了挥手示意赵云不必如此。

他轻轻拍了拍董绾的发顶,又取出一张手帕递给她。

为她拭去脸颊上的泪珠,故意叹道:

“我听闻袁术在宫中时,生活奢侈荒淫,挥霍无度。”

“宫中之人皆穿罗绮丽装,不知这寝宫中可还藏有金库?”

董绾黑眸一亮,当即明白李翊用意。

泠音清脆,急急喊道:

“有有有,若蒙先生不弃,妾身愿带先生去看。”

嗯……

李翊满意的点了点头,跟聪明人交谈就是轻松。

“不必了,我还要去追袁术。”

“此事就交给夫人,待我回来之时,我希望夫人能将袁术所藏之金库,尽数点出。”

“……翊感激不尽。”

最后一句落得却是深沉。

董绾知这是一个表明态度的好机会,连连欠身答应。

于她们而言,就算知道金库在哪,一群弱女子又能跑去哪里呢?

怕不是刚走两步,便被人逮住,落得个人财两空。

与其冒险出逃,不若卖弄姿色,祈盼被一个达官贵人看上。

总好过为底层兵士所辱。

索性她们运气还不错,遇上了李翊。

年轻又身居高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比袁术那个没良心的强上不少。

李翊命田豫领五百甲士进宫,在此守候诸女,任何人不得惊扰。

董绾等女见田豫等众,俱是各司其职,对她们没有丝毫冒犯。

乃知李翊确实说一不二,是个实诚君子。

遂都放心地去各自小金库,将里面的金银珠宝,尽数取出。

不表。

……

话分两头。

却说袁术领着妻女,跟着大将黄猗,一路南逃,准备前往庐江投靠刘勋。

由于是带着家眷,且有女眷,所以也走不甚快。

车驾一路行至一小坡,忽闻得一阵喧哗声。

袁术似惊弓之鸟,喊道:

“莫非贼兵追来了?”

黄猗出声道:

“声自前来,敌自后追。”

“如何是贼兵追来?”

正惊疑之际,只听得一阵呼喊,数名头裹巾布的贼人,手持砍刀,从树林中窜出。

“……是、是山贼!”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唬得冯方女,连同袁术二女俱是尖声大叫。

黄猗慌忙拔剑,领着众人围成一个圈,将袁术等人护在中心。

众山贼也不妄动,静静地等候他们的贼头出来。

“……哈哈哈。”

一阵笑声自人群中传来。

一员粗犷的汉子,手提砍刀走出。

“苍天有眼,竟在此地遇着袁术了。”

“此乃天所以将汝赐之我也。”

袁术只觉声音有些耳熟,忙起身探头去看,顿时大惊失色。

这山贼头子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都尉张闿。

“张、张闿?”

袁术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地说道:

“汝不是被我派去刺杀刘备了吗?”

“怎会现身于此地?”

张闿闷哼一声,狠狠地朝地上吐了口唾沫,狞声道:

“我呸!”

“汝欺我为三岁孩童耶?”

“那刘备身边猛将如云,出入皆带随从,更别说徐州识我者极多。”

“我除非是害了癔症了,才敢去刺杀于他。”

“当初我流亡至淮南,投至汝之麾下,本意是怕遭到曹操报复,寻求庇护。”

“不想你这厮竟安排如此九死一生的任务给我。”

“我自料不能刺杀刘备,若回寿春,必遭汝之责难。”

“故而带了心腹部众,在此落草为寇。”

“哼哼……”

说到这儿,张闿反倒笑了。

这些天他也听说了,袁术亲领大军,于徐州军大战于涂山。

最后落得大败。

不想才没过几天,袁术竟已落魄到身边只几十人众。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啧啧,袁公路,今日之事如何?”

张闿狞声笑道,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袁术身后众女。

众女无不胆战心惊,各自抱在一起,面露惶恐之色。

袁术此刻已经病重,再无一点往日的骄傲之色,道:

“张都尉,你说的对,从前是我袁术对不住你。”

“如今我已无力再统淮南,料你也无法再搅动风云。”

“不如看在你我二人从前共事一场的份儿上,各自退一步。”

“你放我过去,我送你钱粮,如何?”

张闿闻言大声笑道:

“我若劫了你的车驾,你的钱粮不也尽数归我了吗?”

袁术闻言大怒,心中大骂张闿真是个财迷心窍的蠢货。

黄猗拔剑在手,冷声喝斥道:

“你军虽众,然我等若以死相拼,你也未必便能讨得便宜!”

张闿见黄猗欲作拼命之状,暗道也是。

反正都已经落草为寇了,犯不着为了一时之气,与袁术搏命。

便示意众人后撤两步,说道:

“放你过去也行,可将钱粮留下!”

袁术同意,今日之事怕是难以善了,只能用钱消灾了。

袁术命人将钱粮取下,送给张闿。

“现在钱也拿到了,可以放我过去了吧?”

袁术再次出声询问。

张闿打量一眼袁术身后的冯方女,早就听闻此女有天姿国色。

今虽未施粉黛,仍觉艳丽非常。

“放你过去倒也可以,只是咱们兄弟窝在山头里,着实闷得紧。”

“可将女眷留下,为我众兄弟解解烦。”

“哈哈哈……”

此言一出,群贼无不大笑。

袁术大怒,方知张闿并无诚心和谈。

“黄将军,可速击之!”

袁术扬鞭一指,下令进攻。

黄猗暴起,领着众将士与张闿等人混战在一起。

“袁公,可先带着女眷走,莫要落入贼寇手中!”

黄猗出声大喊,里面尚有他的未婚妻,可不能为贼所辱。

袁术亦觉刀剑无眼,此地不宜久留,即命车夫,迅速驱车,自东南方逃离。

一连赶了半个时辰的路,才将张闿甩在身后。

身边虽没了贼寇侵扰,但也没了黄猗护卫。

袁术又累又饿又乏,即命庖人生火做饭。

由于是轻车简行,本来就没带多少钱粮。

之前被张闿敲诈勒索,混战之中,又丢失了不少财物。

如今军中已只剩下麦屑三十斛。

庖人将之做成粥,送给袁术喝。

袁术口渴难耐,接过粥碗便大口吞咽,只一口便吐了出来。

“……咳咳。”

袁术狂吐不止,“此麦屑粥实在难以下咽,当为猪食,何得人饮?”

话落,又命庖人取蜜水过来解渴。

庖人睨他一眼,淡淡道:

“淮南饥困,人民相食。”

“只有血水,安有蜜水?”

袁术见一个厨子竟敢这样跟自己讲话,不觉气填于胸,吐血不止。

“……袁术至于此乎!!?”

袁术大叫一声,双眼一黑,吐血而死。

众女见袁术倒地,俱是哭出声来,又惊又怕。

两位女儿上前,轻轻推搡一下袁术,又把起脉搏,再无任何跳动。

乃确认其果真身死。

曾经虎步淮南,傲视群雄的袁公路,由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

袁术的灭亡,是因为他女人多吗?

不是,晋武帝身边女人更多,羊车停哪他睡哪。

那是因为袁术生活奢侈吗?

乾隆皇帝生活比他更奢侈。

那是因为袁术不会打仗吗?

毕竟他几乎屡战屡败。

但孙权比他更不会打仗,而且在战绩不佳的情况下,还热衷于亲征。

以上三点,或许都是袁术灭亡的原因之一。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袁术不会用人。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经问过管仲。

说,寡人喜欢打猎,有碍我称霸吗?

管仲答:无碍。

齐桓公又问,寡人好色,有碍我称霸吗?

管仲答:无碍。

齐桓公便问:这都不碍的话,那是什么才有碍我称霸呢?管仲答,不能发现贤才,有碍霸业。

发现了贤才而不用,有碍霸业。

任用贤才而不放手使用,有碍霸业。

放手使用贤才而又同时用小人去牵制他,有碍霸业。

管仲不愧为世之奇才,一语便道破了称霸天下的关键所在。

他这番话说的非常透彻,一句句都在啪啪打袁术的脸。

这跟袁术喝不喝蜜水没关系。

虽然喝蜜水确实对身体好

但君主最重要的本事是知人善任。

君主不会打仗没关系,可以任用良将打仗。

像孙权再菜,但他有周瑜、鲁肃、陆逊、陆抗等名将。

君主不会治国也没关系,只要任用能臣治国就行了。

像备备就大胆放权给孔明,有“诸葛治蜀仓禀实”的美称。

袁术比之袁绍,先天条件更好,一度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他拥有全天下最好的出身和人脉,门生故吏遍天下。

但袁术却不能任用贤才,反而和见利忘义的贼寇遥相呼应,同流合污。

领地内,有周瑜、鲁肃、诸葛亮这样的青年才俊却不知培养。

麾下有孙坚、孙策这样的猛将,却无法驾驭。

袁术巅峰时期的领土,一度横跨四个大州。

然而有一半的太守,都是孙家人,袁术却不知道防范。

部下将领去当山贼都不愿意带他玩。

袁术没有治理国家的能臣,也没有能带兵打仗的亲信良将。

当士兵饿得去河里摸鱼,百姓饿得人吃人时。

袁术却还活在“代汉者当涂高”的春秋大梦里面。

可以说,袁术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有人或许不清楚袁术手中的牌到底有多好。

就这么说吧,

假如你是一个穿越者,穿到了袁术身上。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重回豪族圈子,因为高级知识分子多出自豪族,他们只重出身。

而你拥有这个时代最好的出身,你能够凭此获得大量的人才。

之后,

你可以把手下的居巢长提拔为大将,而这个居巢长叫周瑜。

然后把领地内过来避乱的来富豪请出来治理淮南,而这个富豪叫鲁肃。

再之后,把手下将军刘勋的谋士,调到自己身边来出谋划策,而这个谋士叫刘晔。

再之后,善待自己的属下诸葛玄,并且一定要把他留在身边。

然后给他足够的钱,让他好好培养他的三个侄子。

等过几年,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三个侄子收为心腹。

而这三个侄子分别叫做,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只需要安心坐在寿春宝座上,等着平推天下就行了。

十五年之内,轻松统一。

这便是袁术的剧本。

比三国任何一个诸侯的剧本都要简单。

但袁术没能把握住机会,倒行逆施,虐流百姓。

他最后落下的悲惨结局,反倒是上天留给他最好的怜悯。

……

……

袁术身死,众女无有依靠,只盼黄猗能击败张闿。

不然她们几个弱女子,是断不能靠自己的双腿,走到庐江去的。

少时,忽闻北面一阵马蹄声传来。

为首旗帜打着“夏侯”旗号,乃曹操部将夏侯惇也。

夏侯惇勒马,围住众人,出声询问众女来历。

以冯方女为首,将自己的身份如实相告。

她知道,在这帮人面前没有必要隐瞒。

她们几个女子在这世道,若无背景庇护,是断难保全其身的。

倒不如将身份如实说了,至少还有一点政治价值。

夏侯惇见地上躺着袁术,惊问道:

“袁术死耶?”

急命人前去验明正身,确实已经身死。

夏侯惇又问冯方女,“汝可知传国玉玺,现在何处?”

冯方女未及开口,又听得北面蹄声如雷,一队骑兵赶来。

夏侯惇忙命人排开阵势,他亲自出马相迎。

原来是徐州的人马,为首之人,正是李翊,身边跟着赵云。

李翊看一眼夏侯惇,暗道这不是完体将军么,居然这么巧。

遂催马上前,主动打招呼,“这不是夏侯将军么,幸会幸会。”

夏侯惇见是李翊,身后又俱是精骑,心中倒也忌惮。

还是礼貌地拱手一礼,“原来是李先生。”

“久闻先生龙章凤姿,有天日之表。”

“今日一见,果真见之不俗。”

李翊与夏侯惇寒暄两句,又来到诸女身前,只扫一眼。

已大致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便问冯方女道:

“敢问夫人芳名?”

冯方女乃是司隶人,出身名门。

据传是袁术当年在城墙看见城下冯方女于城下路过,只一眼便相中对方,将之掳进宫中,纳为平妻。

她穿一身淡雅罗裙,面未带妆,亦是精致可人,双目挑起,带着三分妩媚。

“妾身名冯妤。”

冯妤?

李翊眉梢轻挑,若没记错的话,此女还是少见的在史书中载有“国色”的女子。

相传,袁术后宫诸夫人妒忌冯妤美貌,便向她进言说,袁术最敬爱有志向节操的人。

若你时时涕泣,必能得到他的敬重。

冯妤从其言,每见袁术必然啜泣。

结果袁术更加垂怜他。

诸夫人见此,便趁着冯妤有孕在身之时,将她吊死在了厕所的梁木上。

然后传言说冯妤是因为怨恨而自杀的。

由于冯妤之前经常在袁术面前哭泣,袁术便真以为她是自杀。

最后将她厚葬了。

而这些妇人,后来还被曹丕评价为恶妇。

“玉玺可在袁术身上吗?”

李翊问冯妤道。

冯妤声似珠落玉盘,清脆动听。

“袁公玉玺身不离左右。”

李翊望着她,温声道:

“可与我取来。”

“喏。”

冯妤当真十分乖巧,眼眉低垂,不敢与李翊对视。

这是一种敬意。

俄顷,冯妤从袁术身上取下一个长条形的木盒子。

正要拿去给李翊,被赵云强行一步接过,然后才恭恭敬敬地双手奉给李翊。

“……嗯。”

李翊背着手,冲赵云点了点头,示意他打开。

赵云领命,由于盒子上了锁,又无钥匙。

盒子又小,若用刀斧,只恐伤到盒中之物。

于是赵云便用手将之扯开。

果然见着一枚石子大小的玉玺。

秦汉的玉玺就是盖章用的,个头很小,没有电视上那么夸张。

这么玉玺左下还缺了一角,以黄金补上。

李翊将之取出来,翻开一看,果然见到了八个大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此却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传国玉玺。

李翊再三确认之后,将玉玺小心翼翼放在盒中,对赵云说道:

“此物甚是贵重,须将它带回去。”

赵云领命。

那边夏侯惇见了,顿时急了,上前问道:

“李先生且慢!”

“这传国玉玺先生莫非是想独吞?”

此言一出,赵云及身后诸武士皆面有愠色。

李翊倒是显得很平静,弯唇笑道:

“夏侯将军何出此言?”

夏侯惇大声道:

“袁术潜逃出寿春,曹公命我率精骑出来追赶,夺回玉玺。”

“袁术家眷,亦是某先发现。”

李翊牵唇一笑:

“夏侯将军此言差矣,今汝主与我主同为国家讨贼。”

“哪里还须分什么先来后到?”

夏侯惇一怔,未及开言争辩,李翊的声音还在继续。

“况且这玉玺并非是李某想要独吞,只是此物干系重大。”

“我须将之交予刘将军处置,之后也是要上交朝廷的。”

“夏侯将军如此看重这玉玺,莫非是你想要独吞?”

被李翊反将一军,倒打一耙,夏侯惇顿时急了。

“先生可莫要诬陷于我,既然先生适才也说了,大家都是为国家讨贼,何谈私吞?”

“只是这玉玺须交由我,我会将它上交给曹司空。”

“待曹司空验明真伪之后,自会上交朝廷。”

替朝廷找回传国玉玺,这功绩丝毫不亚于讨灭袁术。

眼看玉玺近在眼前,夏侯惇怎能让它被刘备拿走。

由他来博得这不朽的功勋呢?

何况在夏侯惇看来,本来就是他们想发现的袁术。

李翊比他们后来,怎么敢随意处置袁术家眷,抢夺玉玺?

面对夏侯惇的咄咄逼人,李翊浑然不惧,扬唇笑道:

“天下乃大汉之天下,玉玺乃汉传国之玉玺,我主乃汉皇苗裔,帝室之胄。”

“当今皇帝,按谱赐爵。”

“现大军屯于淮南,远离陈地,玉玺暂由汉室宗亲保管,有何不妥?”

要比宗亲,那老刘这边是真不惧,除了他还有个血统更纯的刘晔呢。

夏侯惇被怼的无言,按理说现在这年代汉室宗亲都已经烂大街了。

刘备这个宗室身份更是落魄到织席贩履了。

还不如他们曹家、夏侯家呢。

但偏偏刘备前不久又在皇帝面前认了亲,若是不承认,不等于是藐视朝廷吗?

上一个藐视朝廷的袁术,才刚刚被曹操、刘备联手干掉。

这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不过,既然不好拿刘备的身份开涮。

夏侯惇倒是可以拿李翊的身份做做文章,他的底细之前曹公可是打听的一清二楚了。

“听闻李先生起于山野,未有功名在身。”

“今年不满三十,何得以据如此高位?”

“某窃闻德不配位,才不堪任,力不及行,智不匹谋,必有灾殃。”

“不知先生占了几何?”

此言一出,李翊身后众人,俱面有忿色。

夏侯惇这是赤果果的挑衅!

李翊却面色如常,扬唇笑道:

“公言差矣。”

“昔萧何、曹参,皆县吏也。“

“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出身山野,何足为辱乎?”

夏侯惇冷笑一声,道:

“公乃舌辩之士,吾不欲与你多做口舌之争。”

“况汝适才所言多为强词夺理,并非正论。”

“人皆言你天下奇才,深有韬略,我却要问问你治何经典?”

读书颇费时间,夏侯惇就不信以李翊这个年纪,读的书能比那些大儒还多。

李翊牵起唇角,温声言道:

“寻章摘句,乃世之腐儒也,何能够兴邦立事?”

“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姜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

“也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

“若是效法书生,点墨于区区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

“何足道哉?”

“公乃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可速退!”

李翊厉声一斥,转身直接掠过了夏侯惇,不再理会他。

夏侯惇被怼的愣在原地,无话可说。

举目去看李翊,见他来到冯妤等女面前。

“几位夫人、小姐受惊。”

“此间风寒,不是长留之所,不如随我回寿春何如?”

诸女对视一眼,冯妤率先开口。

身姿仍旧绰约,拜倒亦是亭亭,“愿从先生之言。”

沉默许久,一直不发一言的袁术长女,也开口说道:

“寿春本就是我们的家,若能回去,再好不过。”

李翊一颔首,将二女虚扶起身。

一女又问道:“先生,此前我车架曾为张闿所截,黄猗将军为我等殿后,不知所踪。”

“不知先生沿路来可有看到?”

李翊答道:

“张闿也为吾所破已,只是黄将军已力竭而死。”

“我已命人将之厚葬。”

正是为了处理张闿,李翊这才被耽误了时间,被夏侯惇抢了先。

诸女听罢,无不唏嘘。

袁女欠身向李翊道谢,李翊伸手虚扶她起身,便欲带诸女走。

夏侯惇见此,嗔道:

“公已抢走了玉玺,现在还要处置袁术家眷吗!”

也不怪夏侯惇愤怒。

本来袁术车驾就是他们先找到的,按理说从上至下都应该由他们来处置。

结果李翊横插一脚,先抢了玉玺。

现在更是直接掠过夏侯惇,擅自做主,安排了袁术的妻女。

尤其那冯妤长得国色天香,是阿瞒的菜。

加上她又是袁术的妻子,有未亡人bu,在阿瞒那里是加分项。

纵然不能抢来玉玺找阿瞒邀功,把这几位夫人献给他也是极好的。

至于那两个女儿,还没嫁人,估计阿瞒也不会喜欢。

那他们哥几个正好分了。

结果这李翊行事未免太过霸道,既要又要。

完全不把他们这帮人放在眼里。

“袁公路已经身死,其妻女尚需留活口,以待日后交予朝廷审问。”

“我将之安顿好,也只是防庸人之扰罢了。”

李翊淡淡回道。

夏侯惇勃然大怒,叱道,“汝说谁是庸人!”

话落,拔剑在手,便欲杀李翊。

赵云手持银枪,嗔目而视。

夏侯见赵云身材雄壮,威风凛凛,不敢轻动。

只是目视着李翊怀揣玉玺,带着袁术妻女,大摇大摆地走了。

“唔……”

直到李翊走远,夏侯惇这才捂住胸口,气得浑身发抖。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有副将问道。

他们奉曹司空之命出来追赶袁术的。

不得不说,曹操对夏侯惇是真好。

因为袁术已经穷途末路,抓他易如反掌。

而抓到他的功劳,可是此役首功。

曹操把这个天大的功劳交给夏侯惇,结果夏侯惇却没能把握的住。

“唔,走,找曹司空去!”

夏侯惇咬牙切齿,愤恨的上了马。

众人也只得跟着夏侯惇,怏怏不乐地回了寿春。

另一边,

李翊找来了一辆还算大的马车,将诸女安置在车上。

自己则与赵云并马而行,在前头开路。

闲来无事,李翊主动与赵云聊天。

聊着聊着,赵云似是心中有问,李翊看出,让他主动说出来。

赵云这才拱手道,“是,只是恐此言有冒犯到先生。”

李翊闻言,牵唇笑道:

“窃闻唯德可以辱人,使子龙君子之人,若我以言受辱,非君子也。”

赵云这才放心,便道:

“先生此次出来,成功为国家找回玉玺,乃汉廷头功。”

“只是适才却得罪了夏侯惇。”

“哦?”李翊眉梢一挑,“子龙亦惧此盲公耶?”

赵云淡淡答:

“千刀万箭尚且不避,何惧一匹夫?”

“只是夏侯惇乃曹营宿将,曹操重臣。”

“先生为了玉玺而开罪于他,子龙倒是能够理解。”

“可为何又要为了几名女眷,而再次相激?”

毕竟曹刘明面上还是盟友,且才刚刚联手击败了袁术。

夏侯惇、李翊又分别是各自阵营的重臣。

直接把脸皮撕破,实在不太好看。

若是为了玉玺起争执,尚情有可原。

可之后为了袁术妻女,再起争执,却又是为何?

这令赵云不能理解,只能大胆往那方面猜想。

“此诸女,的确国色天香。”

“先生亦是人品风流,恰好尊夫人无出,若能纳之。”

“料主公与尊夫人并无不允。”

在汉末,礼教对女子的约束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

尤其乱世之中,妻女改嫁属于常事,曹操那个地位的人都不介意。

在赵云看来,李翊许是看上这几女了,才与夏侯惇起冲突。

毕竟直男如他,也不得不承认那几名女眷的确生的貌美。

恰好麋夫人无出,刘备生怕李翊无后,多次劝他纳妾。

但都以为工作太忙,而迁延了。

现在莫不是一个好机会?

李翊闻言,忍俊不禁。

“子龙,你随我多少年了?”

赵云正色答:

“有两年多了。”

李翊颔首,又道:

“我记得此前,曾让你去徐州地方做县令。”

“此举是为了磨炼你治理一方的能力,感觉如何?”

赵云沉吟半晌,答:

“的确大有学问,比治军难多了。”

说着,又不免佩服李翊的能力。

他治理一个小县,尚觉压力山大。

而李翊却要治理一个大州,将来甚至还有治理数个州郡,想想都觉得可怕。

也不知李翊是怎么熬过来的。

所以适才对夏侯惇骂李翊徒有虚名的话,赵云感到无比气愤。

李翊的才能,他亲眼所见。

若无兴国安邦之才,刘将军何以有今日之天下?

“……善,子龙的官途还很长。”

“我今日且再教你一个为官之道。”

赵云闻言,慌忙躬身。

“愿听先生明诲!”

李翊颔首,道:

“你记住,不管是做什么官。”

“只要你不贪财,就不会坐牢。”

“只要你不好色,就不会犯错。”

……

写了一个月末总结,兄弟们可以看一下作者的话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