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29章 天下诸侯齐发兵,保驾勤王

第129章 天下诸侯齐发兵,保驾勤王

第129章 天下诸侯齐发兵,保驾勤王

陈登在劝刘备接领徐州之时,除了许诺要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之外,他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

那就是要助刘备成为齐桓公,成就五霸之业。

现在,李翊把刘协安置在了陈国,正似当年周天子。

既然管仲为姜小白提出了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那李翊自然也可以为刘备奉天子以令不臣,畜士马以讨不庭。

“陈王心向汉室,若由我等请愿,想必其不会推辞。”

刘备一捋颔下胡须,眼眸一蹙:

“只是陈国兵少,莫说退却傕、汜二贼之兵。”

“便是威慑曹操也不够。”

李翊建议道:

“既如此,我徐州也可以派一队人马前去陈国,与陈王合兵一处。”

“如此一来,便足够用了。”

……嗯。

刘备点了点头,这个提议还是很中肯的,天子赍诏,徐州总得要表示一下才好。

一个兵都不出,未免太藐视朝廷了。

“那么诸位谁愿去往陈国,辛苦这一趟?”

刘备目光落在众将身上,开口问道。

徐州诸将闻言,无不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张辽主动上前,拱手拜道:

“明公,辽此前就曾去往陈国,路段我熟。”

“陈王也与末将有些交情,不妨再派我去。”

刘备正欲同意,却被李翊伸手拦住。

“文远莫急,我另有任务予你。”

“陈国这一趟重任,还是让给别的将军吧。”

张辽闻言,只好退却。

刘备也不追问张辽有什么任务,而是问军师自己有没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

李翊一扬眉,分析道:

“我徐州离得远,无法派出大量人马。”

“故所将之兵,当要健而精。”

话落,转身来到赵云身前。

“子龙将军,你便率领麾下云骑,走陈国这一趟吧。”

赵云麾下所统辖的,乃是自公孙瓒那里继承来的杂胡骑兵。

里面组成复杂,有汉人、乌桓人、鲜卑人、甚至还有少量扶余人。

但无一例外,个个都是骑战好手。

平日由赵云统辖训练,大家同吃同住,生活习惯早已融合。

李翊觉得杂胡骑兵名字不好听,既然大家同为汉室效力,不必区分的太细。

兼之其一直为赵云所统领,便以云字命名。

云者,九霄之气也。

龙者,升腾之物也。

天下风起云涌,子龙统领云骑。

愿他将来能为自己,为手下兄弟,也为刘备谋得一席之地。

刘备见李翊举荐了赵云,便道:

“也好,子龙一向做事稳妥,由他去备放心的下。”

赵云拱手领命,道:

“子龙一定不负主公重托,将天子从逆贼手中救下!”

李翊又与赵云交代了一些具体细节。

赵云认真听完后,这才率了本部骑兵,领命而去。

刘备又问李翊刚刚给张辽安排了什么任务。

“主公适才曾言,仅凭陈王手中兵马,恐难以威慑曹操。”

“纵使加上子龙本部骑兵,也不过多出千人。”

“两军对峙,不论胜负如何,恐都难以善了。”

“是以,翊以为可以多让几路诸侯下场。”

多让几路诸侯下场?

刘备微微一诧,“先生这话是何意啊?”

“河北袁绍素来不认当今天子,可他却不愿天子落入其他诸侯手中。”

“一旦其得知天子为兖州或徐州所得,保不齐其会出兵来抢。”

“可我等若使人告知袁绍,天子将幸驾陈国。”

“那么袁绍肯定能够接受这个结果。”

“在迎奉天子一事中,我们再奉袁绍为盟主,由他出面,牵线搭桥。”

“那么曹操纵使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刘备这一路兵马,恐怕打消不了曹操抢夺天子的决心。

可再加上袁绍呢?

作为目前曹操的老大哥,曹操敢现在就跟袁绍反目吗?

“为确保完全,翊还想请出第三路兵马,来震慑曹操。”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扬唇一笑。

“这第三路便是汝南吕布!”

吕布自归了袁术后,暂时将兵马屯至汝南。

汝南就在陈国下面,相去不远。

“吕布会去吗?”

刘备有些迟疑。

李翊答:

“适才翊说要留任务于文远,正是为了让他去汝南,知会吕布一声。”

“邀请他同我等一起赶赴河南尹,勤王保驾。”

别看吕布风评不好,是众诸侯眼中的三姓家奴。

但历史上吕布与刘协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刘协东归之时,第一个想到的诸侯就是吕布。

史书叫,“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

那么多诸侯不选,偏偏选了吕布。

而吕布当时由于没有粮草,加上自己过得也很困顿,没办法去救天子。

对此他也感到很愧疚,便派了人去向刘协道歉。

而刘协对此的反应是,不但不生气,反而体谅吕布的苦衷。

直接封了吕布为平东将军,赐爵平陶侯。

安慰他不要放在心里过意不去。

在刘协的视角里,吕布就是大汉忠臣。

他杀董卓,领兵打李傕、郭汜等逆贼,都是在帮助刘协。

所以李翊敢断定,如果派人找吕布说明此事,吕布是肯定愿意过来帮一帮场子的。

“若是能多一路兵马,也好威慑曹操。”

“傕、汜二贼亦不敢轻动,此事再好不过。”

刘备捋着胡须,眯着眼睛分析道:

“只是吕布自兖州受挫以来,兵马丧失,如今方至汝南,未得休整。”

“又能派出多少人马来?”

李翊正色答道:

“哪怕是一千人,也足够使曹操不敢妄动了。”

东汉末年,战力最强的两个军团就是并州军团与凉州军团。

因为这两个军团地处边境,长期与异族作战,战力不是内地军团可以比的。

尤其吕布出身的并州,面临匈奴、乌桓等多方势力的威胁。

而吕布传的第一句话就是“布以骁武给并州”。

正史上,辕门射戟是真实发生的。

纪灵带了三万步骑来攻打刘备,吕布过来解和。

演义描写这章时,本意是为了衬托吕布个人武勇的出色。

但却少写了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吕布只带了一千两百人过来解围。

而纪灵对此的反应却是,“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

一千两百人吓得纪灵三万人不敢进攻,并不是偶然事件。

早在吕布出奔长安投靠袁绍时,也发生过类似事情。

袁绍派人追杀吕布,而追兵对此的反应却是,“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所以吕布的武勇就算没有演义加成,也是汉末顶级。

如今虽然受挫屯兵于汝南,但带个千把人过来帮帮场子,也是能威慑一下曹操的。

曹兵在兖州能打赢吕布,可不是战力有多强,是因为吕布自己这边粮食顶不住了,被生生耗死的。

“善!”

刘备即从李翊之言,命张辽前往汝南,邀请他共赴河南尹,勤王保驾。

很快,徐州这边也对天子王驾作出了反应。

同时将消息传播到其他诸侯哪里去。

袁绍对此的反应是又惊又喜,他的性格就是犹豫迟疑。

对于天子迎还是不迎的问题,踌躇不决。

迎了天子,就等于是打自己的脸。

尤其自己之前还污蔑过刘协不是灵帝所生,这事儿要是被人翻旧账做文章,那他袁本初的面子挂不住。

若是不迎天子,又恐落入其他诸侯手中,打压自己。

但刘备整这一出,把天子迎到同为宗室的陈国去,类似于周天子的存在。

这样大家都休想利用天子,再好不过。

于是,欣然同意了徐州方面的请求。

以袁绍为盟主,亲自主持保扶王驾一事。

袁绍命颜良为大将,领步骑一万人,去往河南尹护驾勤王。

而同为宗室的刘表、刘繇也收到了消息。

但他们根本不可能腾出手来,派兵去往雒阳。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做的。

刘表派人送出钱粮绢布,以表心意。

刘繇也派人送了些金银细软,生活用品送去河南尹,以表自己忠心于汉室。

然后便是吕布。

他刚到汝南不久,正在这里休养元气,恢复实力。

在接到传命之后,惊呼道:

“天子蒙难于河东,吾不能不往!”

遂披挂持戟,打算亲自带兵去往河南尹救援天子。

陈宫急忙将吕布劝住,道:

“今我等为外州客将,寄人篱下。”

“手中兵马不足三千,如何击退傕、汜二贼?”

吕布诧异道:

“公台莫非没看这书札?”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此去并非只有布这一路兵马,曹操、刘备也派了人过去勤王。”

“我们三路兵马联合,何惧傕、汜二贼?”

陈宫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

“纵是能击退凉逆,温侯又如何从曹操、刘备手里,将天子接到汝南来?”

在陈宫看来,此次勤王,只要抢不到天子,那就是白费劲。

吕布自兖州一败后,显然已经失去了抢夺天子,上桌吃饭的资格。

那此次出兵勤王,完全是在替别人打工。

吕布却正色说道:

“今同为保扶王室,只要安顿了天子便好,又遑论天子幸驾何处?”

以吕布的头脑,他当然意识不到天子在这个时代的政治价值。

但他很明白一件事,自己平生最引以为傲的事便是为国除贼,以及自己奋威将军、温侯的身份。

这些都是汉室朝廷给他的,如果汉室不在了,他的这些骄傲也将不复存在。

包括吕布领兵在外,喊出来的口号就一直都是,

——“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

吕布郑重其事地对陈宫说道:

“天子东归之时,曾赍诏宣布前去勤王。”

“奈何布彼时困顿,并无蓄马粮积。”

“今日众路诸侯皆出兵前去保扶王驾,布身为朝廷奋威将军,又怎能落于人后?”

遂不再理会陈宫的劝谏,自己点了一千步骑,赶赴河南尹去了。

另一边,赵云率领云骑,星夜兼程,也是很快赶到了陈国。

向陈王刘宠说明了此事。

刘宠闻言大惊,急召国相骆俊,豫州刺史郭贡共赴陈县商议此事。

“如今天子蒙尘,为凉逆欺辱,既乘舆已至河东。”

“孤身为宗室,断无袖手旁观之理。”

国相骆俊也正色言道:

“保驾勤王,上合天意,下顺民心。”

“今天子有难,我陈国若置之不理,非忠臣之所为也。”

郭贡闻言,也跟着附和道:

“既如此,贡亦领兵五千,随王上同赴河南尹。”

按照刘备徐州那边的意思,是要把天子接到陈国来,也就是豫州。

郭贡身为豫州刺史,省一把手,在这种事情上当然不能含糊。

也必须跟着一起去勤王才行。

“善!”

“既如此,就劳骆府君在陈国料理诸事。”

“孤与郭使君,赵将军赶赴河南尹勤王。”

骆俊连连颔首,向刘宠保证陈国方面不会出任何岔子。

刘宠放下心来,即点了本部蹶张士,与郭贡、赵云同领兵赶赴河南尹。

赵云率云骑为先锋开路,一路快马加鞭,星夜兼程,直奔雒阳方向而去。

……

……

话分两头,

却说天子刘协王驾,自赴河东之后,也在众朝臣的主持下,继续赶赴河南尹。

而乘舆至河东郡大阳县时,河内太守张杨也加入了护卫车驾的行列。

于是天子身边握有实权的大臣竞争更加激烈,争权夺利的现象愈演愈烈。

国舅董承、包括张杨在内,皆主张天子还都雒阳。

但白波军首领杨奉、韩暹等人却不愿放天子东归。

反而想让天子留在弘农的渑池附近,理由是为了躲避匈奴人。

双方争斗不休,致使车驾也行的缓慢。

刘协无奈,只得派遣使者,到杨奉、韩暹各自的营帐里求情。

并且向二人许诺,只要乘舆能够赶赴洛阳。

那么到时候将拜杨奉为车骑将军,假节钺。

而韩暹则拜为大将军,兼领司隶校尉,亦假节钺。

二人在收到刘协的承诺之后,这才同意继续护送天子乘舆赶赴雒阳。

是夜,月白风清。

张杨背着手,独自一人在河边凝望着,眉宇间一川不平。

“府君,您找我?”

一人自身后走来。

张杨回头望他一眼,开口说道:

“公仁来的正是时候,我正为一事犯难。”

来者乃是兖州定陶人董昭。

他早年被举为孝廉,被袁绍用作参军。

奈何彼时自己的弟弟在张邈手下听用,而张邈又与袁绍关系不好。

袁绍便想着治董昭的罪。

董昭惶恐不安,以自己想去觐见天子为由,想趁机脱离袁绍。

不想行至河内时,被张杨扣住,留在身边做了一骑都尉。

张杨知董昭有才,倒也挺信任他的。

“我护送天子乘舆已有数日,观韩暹、杨奉等辈,皆有不臣之心。”

“恐还取洛邑之功,不易取。”

张杨直接把内心想法如实告诉了董昭。

他这次从河内总共就只带了五千多人。

可杨奉、韩暹、李乐等白波贼手上足足有数万之众。

凭张杨、董承两人手上的兵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张杨不禁有些后悔来勤王护驾的决定了。

他本来想着助天子还取洛邑,谋个汉室忠臣身份,好为将来作打算。

却没想到天子东归这事儿如此棘手。

以张杨的能力着实不知该如何处理。

“府君宽心,昭已收到情报,以袁本初为首的众路诸侯,皆已派兵赶赴河南尹勤王了。”

董昭将一卷书札递给张杨。

“众路军马齐至,届时莫说杨奉等区区白波贼,便是傕、汜二贼等凉逆齐来,又能如何呢?”

张杨慌忙接过书札查看,果见刘备、曹操、袁绍等诸侯皆派兵过来勤王了。

虽未探得具体数目,但保守估计,来个几万兵马不成问题。

确实不用在惧怕李傕、杨奉等人了。

但张杨转而又开始忧虑起来。

“天子在长安受难已久,未见众路诸侯前去解救。”

“如今才方止河东,众路诸侯便一下子齐来了。”

“只怕是觊觎多于关心。”

“说是保扶王室,恐是想要抢夺天子。”

张杨前来护驾,确实不是出于忠心。

他也只是想在天子这里捞点好处,只要护送天子回洛邑,再不济也得混个将军号。

但抢夺天子一事,张杨是真没有想过。

所以他认为自己,确实有资格斥责其他诸侯心思不纯。

董昭身材偏胖,眼睛骨碌碌一转,暗想张杨你不也没在天子落难长安时前去解救吗?

“天子乘舆,不日便至洛邑。”

“届时众路诸侯兵马齐至,只怕整个河南尹都要乱成一锅粥。”

“不知到时候府君将何以自处?”

董昭一本正经地问道。

张杨深吸一口气,长长叹道:

“这正是张某所忧虑之事。”

“我来此护送王驾,本意是为汉室尽忠,卷入这场权力斗争,实非我本意。”

“我召公仁来,正是想向你请教一个明哲保身之策。”

张杨实力跟其他诸侯比起来,是非常弱小的。

他无意卷入这场漩涡之中,可要中道而废,却又心有不甘。

无奈之下,只能是寻求董昭的帮助。

董昭眨巴眨巴眼睛,认真分析道:

“此事非取决于昭,而在于明公耳。”

“在我?”

张杨挠了挠头,问道:

“公仁这话是什么意思?”

“明公以河内为宝地,但在他人眼中,不过鸡肋耳。”

“您是想继续待在河内,还是另谋出路?”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