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去132厂参与3代机的研究
“刘部长,你好呀!这王建昆的调查有最终结果了吗?”国防科工委的陈寻陈主任找到情报部的部长,问起了王建昆的背景调查情况。
“陈主任,你好,对于王建昆的调查已经完成,他本人确实是一个少年天才,他的父系那边关系挺简单的,爷爷当年是新四军的一名小队长,只是因为某些原因离开军队比较早,父亲是普通的农民,在生产队当个小组长,这两年才去到公社当了普通的干事,他的叔叔在南边的前线立过大功,服役的时间也长达6年了,今年转到洪都军区当了营长,别的亲戚就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农民。
其母系那边有点复杂,他外公外婆去世得很早,但是当时的级别不低,你可能都听说过,他母亲是当年下乡然后留在了农村的,其大舅之前留苏过,还在东北那边的汽车厂当过一段时间的中层干部,后面因为某些原因下放了,改革开放后谋到了广市的进出口公司的工作,这几年干得有声有色,但是我们查到其与弟弟的关系不浅,担任了其弟弟所在组织的一家企业的董事,其老婆也跟南洋华人有亲戚关系。
而最复杂的就是他的小舅了,据了解他小舅岑勇目前已经是全解阵的5首领之一,这个组织的发展非常快速,发展得也非常的诡异,很多技术和资金来源咱们查不到。”
“好,这些信息我知道了,刘部长,麻烦你再给我说说王建昆本人,我想多了解一下,后续我们的一些重点工程可能会应用到他提供的技术,所以必须对他的情况了解清楚。”
“目前我们掌握到的信息是,王建昆的头脑非常聪明,拥有过不不忘的本事,对新知识的掌握速度也是超级的快,一些新的知识只要被他研究个三五天,他就能熟练掌握,并且还能进行综合运用,跟别的学科结合起来,这是他智商方面的情况。
而情商方面我们调查的结果有些差异,他在初中之前的阶段是一个比较外向的人,但是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后,性格变得有些孤僻了,比如他在高中阶段的朋友很少,主要是几个跟他一起考入高中的同学,还有的关系比较密切的就是他同桌和班长了,其他同学跟他的交流很少。
进入大学以后,他更是埋头研究,跟一起考到bj的几个同学的联系都少了,跟他们同系同寝室的同学也很少交流,不知道是不是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的科学知识越来越多,把精力都放在学习和科研上了,所以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
“那他除了跟他小舅和大舅有些联系外,跟其他境外势力有没有接触过?”
“陈部长,目前我们没有查到有,但是他有过去香港的记录,在那边的活动情况咱们查不清楚,所以你要我确保其没有的话,我也不敢保证。”
“好吧,看来天才总是与众不同的,那以你的个人判断,王建昆这人可靠吗?政治立场坚定吗?”
“以我掌握的情况来推断,他应该是非常可靠的,其对家乡和家人非常看重,在高中阶段就帮助老家县城引进了多家高科技公司去投资,帮助老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前不久他研究成功了那ns方程,主动要求进行保密评审,将这么重大的研究成果秘密的留在国内,没想着发表到国外的期刊上,这些可以表明其是一个非常爱国的,愿意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的。”
“好,刘部长你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非常感谢,后续对王建昆的保护可能要进入常态化了,我们决定让其参与到几个国家战略工程上。”
“明白,我们会做好外围保护,近身安保倒不是我们负责。”
“好,那就先这样,再见。”
“再见。”
国防科工委的陈主任在跟情报部刘部长通完电话后,对手上几份邀请和人员派遣需求总算可以进行明确答复了。
上面都是申请完成了ns方程通解的王建昆去给他们进行讲解,以及希望王建昆也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的事情。
现在从情报部门了解到王建昆是可靠的,那么这些申请就好处理了。
“建昆,恭喜你,你的论文已经在保密刊物上发表了,反响非常的大,很多家单位都希望你能去他们那工作,或者去那边给他们的研究人员进行一些讲解,毕竟你这原创者对这一方程的研究最深最透了。”
4月20号这天上午,王建昆被数学系主任叫过去谈话,张主任在他进来后先是恭喜,然后提起了上面希望他参与到一些研究和讲解任务中去。
其实王建昆在完成了ns方程通解论文的保密评审后,他就知道距离参与国内重大工程研究的时间不远了。
他为了这一天做了很多的准备,比如超级计算机,脑机芯片,全球卫星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的建立等等,都是为了给国内的研究提供助力的。
现在全球卫星通信系统已经完成了80%的建设,亚太地区已经做到了卫星通信全覆盖,他的分身就能实时接收到他自己的信息,并且双方可以进行记忆直接融合了,不再需要偷偷摸摸的去bj的分基地去上传和下载记忆。
另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进入了组网阶段,现在缅北那边正在以每3天完成一枚“北斗1号”导航卫星的发射,再过个几个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将建设完成,他的分身在国内的行动就能被实时跟踪了。
因此后续长期在bj的将是他的分身,而他自己就能有更多的自由度了。
“好啊,不知道都是哪些单位需要我,我分身乏术,得一个个来啊。”
“这132厂的最紧急,上面也是希望你能先去这里帮忙一段时间。”
“132厂,主要是做什么的?”
“这个我倒是不怎么清楚,只知道他们是研究飞行器的,其他资料我也不清楚。”
“研究飞行器的?好吧,有说什么时间要我去吗?”
“那是越快越好,他们目前有一项研究进入了瓶颈,急需外部援助。”
“嗯,那4月25号过去可以不?”
“应该可以,我先给他们说一下,具体的出发时间和出行方式我确认后通知你。”
“好,那我先回去了。”
“嗯,你去忙吧,注意好好休息,看你都有黑眼圈了。”
王建昆于是告别系主任,回到宿舍开始了其他项目的研究工作。
……4月25号,当天天气还挺好,风比较微弱,所以灰尘还是比较少的,坐在轿车内的王建昆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街景和行人,他们一个个走在夏初的暖阳下,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王同志,咱们这是去南苑机场的路,待会到了机场会改乘飞机。”
“行,听你安排,目的地现在可以说了吧?”
“是去成都,咱们的132厂在成都,这么远的路,坐飞机快捷一点。”
原来这代号叫132的厂是成都一家进行飞机设计,制造和成批生产的飞机工厂。
最开始的成立时间是1958年,位置在成都郊区的黄田坝,交通非常不方便,前期主要是作为一个飞机的维修基地。
然后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成飞具备了飞机整装生产能力,其在改革开放开始的两年里,从长征航校陆续招来1000多名毕业生,主要在机加工、钳焊等各分厂干活。
但是之后在经济工作的调整中,国家计划任务陡降,成飞面临严峻挑战,如1982年生产飞机数量锐减,职工饭碗端不稳。成飞领导层决定“向市场要市场”,但最初揽回的合同金额少,且生产的民品种类繁多但规模小,难以养活全厂职工。
比如现在他们就有一些车间在生产电冰箱和电视机,可惜因为地处内陆,又是军工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没有南方的工厂灵活,所以目前他们的日子不好过,民用品的订单只能勉强让工人活下去。
但是他们的殷厂长不甘心就此沉沦下去变成一个只能生产民用产品的工厂,他希望成飞能把主营业务——飞机的制造发展起来。
为此他们组织了一个精干的研究团队,其成员要么是60年代之前的大学生和技工,要么是高考重启后分配来的大学生,另外就是一些6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
他们的目标是研制一款对标美国16的轻型战斗机。
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他们没有任何3代机的研发经验,国内能收集到的资料也很少,所以相应的技术指标虽然提出来了,但是要一项项的解决那就不知道要多久了,其中最难确定的就是气动外形到底哪种好,其他分系统的研究还是需要气动外形确认后才好进行后续研究的。
他们也收集到了16战斗机的一些图片,然后根据这些图片进行了概念图设计,然后画完工程图就进行不下去了。
“欢迎王建昆同志,辛苦你跑成都一趟了,咱们先去休息,明天再开始进组怎么样?”
王建昆下了三叉戟飞机后,跟着成飞的车子来到了黄田坝工厂区,一下车就看到了成飞的殷厂长。
“殷厂长你好,现在时间还早,咱们能边吃边聊,先把你们遇到的问题说一说,我好回去房间准备准备。”
“应该的,王建昆同志,这边走。”
于是王建昆又跟随着殷厂长去了远处的食堂,进入了一个比较隔音的包间。
王建昆在殷厂长的热情下坐了下来,然后用超能力观察了下这包间,发现外面有两个安保人员守着,更远处还有一个精锐小队在随时待命。
“来,建昆,先尝尝这水煮牛肉,听说你是江省人,比较能吃辣,这道菜于是偏辣的,你应该会喜欢。”
王建昆看了下油汪汪红闪闪的水煮牛肉,用筷子夹了一口,放进嘴里,灵魂都颤抖了一下,实在是太辣了,不过那股辣劲去了后,又感觉回味无穷。
“殷厂长,这牛肉很好吃,不过后续咱们还是跟工人吃一样的吧,我来是为了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可不想给你们制造问题。”
“那这些菜都吃完,不要浪费了,明天开始咱们就跟外面一起。”
“好,对了,殷厂长,你们具体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啊,来的路上随行人员都不肯说。”
“哎!他们也确实不知道,目前这个项目是保密的,大致就是我们仿照着美国的16战斗机,设计了一款新型的3代机,可惜在图纸阶段就遇到了难题,目前已经进行不下去,因为目前咱们这没有风洞,测试不了相应的数据,所以图纸设计到底合理不合理不知道。
这不听说你研究成功的那什么ns方程可以计算出流体的各参数,不一定需要吹风洞,所以就希望你能来给我们的图纸把把关,顺便也教下我们的工程师们如何运用ns方程来计算出相关的数据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原来此时的成飞设计了一款以美制16战斗机为蓝本的3代轻型战斗机,它的主要形状跟16非常的相似,都是采用单垂尾、颚下进气道、单发动机。
最大的不同是在主机翼前方加了一对鸭翼,这是为了弥补当前国内发动机动力不足的短板,希望通过增加这一对鸭翼,使这款飞机的灵活性跟得上美制的16战斗机。
但是也正是加了这一对鸭翼,使得研究难度大大增加。
因为鸭翼容易造成不稳定:当飞机在飞行中受到扰动时,正常情况下飞机应快速自行恢复平衡,但安装鸭翼后飞机可能不会自动恢复平衡,反而会朝着不平衡的趋势发展,另外飞行过程中鸭翼产生的涡流势必会影响到后方的大翼。
但是这对鸭翼是研究人员能想到的弥补发动机短板最好的设计了,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去掉这个设计。
“好,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我研究出来的ns方程的通解可以让计算复杂度大大减少,准确性也会大大增加,这样,殷厂长,我待会放完行李后就先去给你们的研究员讲解下ns方程通解的应用,然后再带着他们一起进行计算,你看怎么样?”
“那可太好了,王建昆同志,非常感谢,这样,现在还是1点不到,你先去招待所好好休息下,养足精神,咱们下午3点半再开始,我到时候让人带你去会议室,给我们的人讲解下那ns方程。”
“可以,那殷厂长,我就先去休息了,晚点见。”
“好,你先去休息,我去安排下下午的事情,到时候再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