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沙特王宫。
在重新装饰过的大殿之上,沙特各个部族的酋长,所有的外国驻沙特大使、代表等齐聚一堂,来参加沙特立国以来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授予外国人荣誉亲王的仪式。
沙特的亲王很多,但是真正有实权的亲王却没有几个,而这里面权力最大的就是沙特国王的弟弟费萨尔亲王。
而今天这次受爵仪式,则是非常特殊,因为这位国外的荣誉亲王除了荣誉之外,竟然还有着和费萨尔亲王同样的权力。
他除了没有王位继承权之外,在沙特国内他的地位和沙特国王是平等的,即便是别的亲王在见到朱耀灵的时候也需要先向朱耀灵行礼。
这样的受爵是从来都没有人见过的,这等于是说,朱耀灵和沙特国王的关系比他的那些亲兄弟都还要近。
上午九点,在费萨尔亲王的主持下,受爵仪式开始。
费萨尔亲王首先宣读了授予朱耀灵荣誉亲王的授爵书。
然后身着国王盛装的沙特国王,来到了朱耀灵的身前。
庄严的授予了朱耀灵象征着权力的黄金权杖,以及象征着武力的黄金弯刀。
朱耀灵今天也是身穿传统的阿拉伯盛装,在郑重的接下权杖和弯刀之后,和沙特国王拥抱了一下,然后对沙特国王说道:“血盟兄弟,永不背叛。”
沙特国王也说道:“血盟兄弟,永不背叛”
随后朱耀灵转身面向所有的来宾见证者,举起左手的权杖和右手的弯刀。
这是在向世人证明自己在沙特的权力和地位。
在所有来宾的掌声中,受爵仪式结束了。
仪式之后的宴会上,特意美国赶过来的老乔治对朱耀灵说道:“朱先生,现在我可以叫您亲王殿下了吗?”
朱耀灵听后笑着说道:“我们是老朋友了,如果你喊我亲王的话,我会感觉很不舒服的。”
老乔治也笑着说道:“那好吧,那我就不改口了。”
朱耀灵这时对老乔治说道:“宴会之后,到我那里去坐一下,我有些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老乔治点头说道:“好的”
宴会上杯觥交错,虽然这里的风俗和法律都是不许饮酒,但是果汁饮料是完全管够的。
而朱耀灵则是在费萨尔亲王的带领下,不断的和各个部族的酋长们认识,毕竟以后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打交道。
而沙特的各个部族酋长们对朱耀灵这位新进的荣誉亲王也很客气,他们也是知道朱耀灵的能量。
而各国驻沙特的大使也都向朱耀灵表达了善意,他们可不想没事去得罪朱家这个在世界上都能说是实力雄厚的家族。
不过在这些大使当中却没有看到法国大使,而只是派了一个参赞来参加这次仪式,表面上只是说大使和公使身体不适,都没有来。
不过朱耀灵却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在东非的势力触碰到了法国的利益。
法国在非洲的利益主要在西非和北非,东非虽然不是法国的传统殖民地,但是在英国从东非退走之后,法国也把它的触手伸入到了东非地区。
把整个非洲完全的纳入到法国的体系当中,一直都是法国各届政府努力的目标。
可是现在朱耀灵却突然在东非异军突起,这让法国在东非发展的势头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这就让法国非常的不高兴。
可是世界的时局,让法国也不能在东非有太大的动作,来自东方苏联的压力已经快让整个欧洲都要喘不过来气了,法国也只能暂时忍隐。
再加上欧洲内部也不都是铁板一块,大家谁也不想法国在非洲吃的太饱,否则刚果那个原本是比利时的殖民地,也不会几十年来都还是战乱不断,几乎没有一天是不在打仗的。
法国等各个国家在刚果的相互斗法,几乎要耗尽了刚果的最后一滴鲜血。
而在东非地区,英国虽然退却了,但是它也不想看到法国把手伸进东非。
所以英国在更多的时候又玩起了他们的老手艺,离岸平衡,在暗中一直支持朱耀灵在东非的发展。
按着那些英国佬的想法,朱耀灵不管怎么说和英国关系还是比较近的。
即便是便宜了朱家,也不能便宜了法国佬。
这也是法国一直看着朱耀灵在东非的势力不断壮大,却没有办法的原因。
各方关系互相牵扯之下,东非反倒成为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地方。
开始各方势力在那里都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
而在各国想要认真对待东非的时候,朱耀灵的势力在东非已经成了气候,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对付朱耀灵,那么付出的代价就得好好计算了,否则弄不好就会没吃到羊肉,反倒给自己身上弄一个大窟窿出来。
赔本的买卖可是没有人会干的,所以今天法国大使没有出席这个仪式,朱耀灵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今天能够在仪式上看到大陆的代表,则是让朱耀灵感觉到很高兴。
这说明自己的努力还是非常有成效的,自己至少把大陆和沙特的关系拉的更近了。
这场盛大的宴会结束之后。
朱耀灵回到了自己的亲王府邸。
这里原本是沙特国王的一处私产,也是国王送给朱耀灵的一个礼物。
在这个寸土寸金,水比油贵的利雅得,这处亲王府邸的占地面积却非常大,而且这里还种植了大量的植物,比如椰枣树和灌木绿植。
这在沙特这个极度缺水的国家,这些绿色的植物是属于最顶级的奢侈品了。
在亲王府的一个小型会客厅中,朱耀灵和老乔治两人相对而坐。
在给老乔治倒上了一杯红茶之后,朱耀灵说道:“老乔治,美国的大选已经开始选举造势了,你们准备支持哪一位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
老乔治先是喝了一口茶后,说道:“我们现在还没有选定哪一位成为我们支持的人。
不管是驴党还是象党,还都还没有选出他们的候选人。
虽然这两党都已经有了不少人开始在为选举造势,但是现在才刚刚二月份,还看不出来哪一位更有希望。
驴党的迈克尔.杜卡斯基,小约瑟夫.拜登,还有加里.哈特都参与了驴党的候选人竞争。
象党的候选人中,竞争呼声最高的是现在的副总统乔治.布什。
可是驴党中的迈克尔.杜卡斯基在民间的声望也非常高,现在谁也不敢说谁就一定能够最后胜出,大家也都还在观望。”
朱耀灵则问道:“李根总统的和乔治.布什的关系怎么样?这么多年的合作,他们的理念有过冲突吗?”
老乔治稍稍想了一下,说道:“李根总统和乔治.布什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他们的理念也非常接近,基本上没有过什么冲突,而且乔治.布什是李根总统的绝对支持者。
难道你认为李根总统会全力支持乔治.布什?”
朱耀灵笑了一下说道:“老王快要退位了,而快要退位的老王最想要的就是他的理念会得到延续,这就像是他的生命会得到延续一样。
而在象党之中,除了乔治.布什之外,哪个竞争总统候选人的人选,能比乔治.布什离李根总统更近呢?
对于一个始终追随着自己的人,自己最为了解,也最有可能延续自己理念的人,我想除了乔治.布什之外,李根总统也不会去选择一个自己无法完全了解的人,去继承他的位置。
虽然李根总统并不能完全左右大选的局势,但是他在美国的声望还是非常大的。
而且在象党之中,如果李根总统真的完全支持乔治.布什,那么他成为象党的总统候选人,应该把握会变得非常大。
虽然李根总统在位的时候,出现了两次金融危机,但是他转移矛盾的动作也很快,恢复经济的速度也不慢。
这让他在民间的声望还是非常高的,如果他为乔治.布什站台的话,我想乔治.布什的胜率会非常高。
而驴党那边,我并不看好,虽然他们参与竞选候选人的几个人物也都是很有能力的人才。
但是就是因为他们都很有能力,所以才会分散注意力,三头蛇如果出现了分歧,那么他们就会拖慢身体前进的速度。
这个时候,三个蛇头的能力越相近,他们的力量也就会越分散,这才是他们真正致命的地方。
反观象党这边,虽然也有不少人去竞争候选人这个位置,但是真正能够有优势的人,我看只有乔治.布什这么一个人。
现在即便是幕后的那些人,也不可能完全忽视政策的延续性,毕竟那头红色巨熊还没有倒下,他们还在紧紧的盯着欧洲和美国呢。
所以我想这次的总统选举,乔治.布什获胜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而这个时候,如果史密斯家族在资源上给予了乔治.布什更多的帮助,那么在未来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不过对于驴党也不要放弃,风水轮流转吗,谁也不知道在下次的选举中谁能够获胜呢?”
老乔治听了朱耀灵的分析之后,也是频频点头,说道:“朱先生,你说的很对。
按着你的分析,我也认为乔治.布什的胜算会更高一些,有一个对我们有益的总统上位,总是好过上来一位总是给我们找麻烦的。
我想乔治.布什先生会成为我们的朋友的。
布什家族中的很多生意也和我们有着不少的联系,在金融和军工领域,我们的合作还是很紧密的。
哪怕是在石油领域,在未来我想他们也会想办法和我们逐渐走近的,因为您已经成为了沙特的亲王,在沙特您已经有了足够影响这里的实力。
而布什家族如果想要在沙特继续获得利益,那就不能忽视您的存在。
我想布什家族也一定会选择和我们成为好朋友的。”
朱耀灵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当然,我们对待朋友从来都是真诚的。
只要是我们的朋友,那我们我们就会想办法让自己的朋友获得利益,我想布什家族也会知道这点的。”
老乔治也笑着说道:“他们一定会知道的。”
老乔治第二天就乘坐他的私人飞机回美国去了。
回到美国的老乔治,在老史密斯的庄园里和老史密斯也深入的探讨了朱耀灵对于谁能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的看法。
而老史密斯则是对朱耀灵的判断表示认同,他也认为乔治.布什非常有可能成为美国的下一任总统。
而在乔治.布什还没有成为象党候选人的时候,就向他倾斜资源,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
如果等到乔治.布什真的成为了象党的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再向他倾斜资源,那可能就没有什么太明显的效果了。
于是在三天后的家族会议上,史密斯家族确定了下来,现在就开始支持乔治.布什的决定。
对于美国总统竞选的支持,并不一定就是要给多少钱的问题。
这里面还需要很多的资源,比如人脉资源、比如信息资源。
而史密斯家族在电子通讯行业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尤其是当史密斯家族把他们的盟友动员起来之后,这股势力是极其可怕的。
而在老乔治走后,朱耀灵又和从刚从非洲来到沙特的柯连山,就在沙特驻军的问题互相交流着意见。
按着柯连山的意见就是直接先从调集三个师过来。然后在非洲内部再扩军。
可是朱耀灵在想了一下之后说道:“连山叔,我和沙特国王说的是,在半年内帮他调集不超过五万人的军队来帮助沙特进行防御。
如果我们把在非洲的部队调集的太多,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在非洲的控制力。
而我们在非洲的军力也应该进行一次扩张了。所以我想我们在非洲的军队,以一个师拆分成两个师的骨干,在非洲再新组建六个快速反应摩托化步兵师。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十二个摩托化步兵师,这样在五个月后我们再调集三个师过来,就不会对我们在东非的力量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而一个师一分为二,组建两个师,这对于部队战斗力的影响也是最小的。
至于那些高技术兵种的人员培训,人数也要增加,至少也是要翻上一倍。
我们的总兵力,在加上预备役的兵源,至少也不能低于七十万。
连山叔,您认为怎么样?”
柯连山对于这件事则是完全赞同,没有意见。